我国第一家喷气式飞机诞生于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容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五计划期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诞生于哪里~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是仿自米格-17,在沈阳国营112厂仿造生产,1956年7月19日,首飞成功。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诞生

  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新华社9月8日消息,今天下午4时,在某地举行了喷气式飞机制
  造成功的国家验收签字仪式……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文中的“某地”,
  就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30多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在我国航空工业创建40周年之际。重温那段试制新机的不平凡历程,倍感亲切而
  自豪。

  艰苦创业——为我国歼击机制造基地

  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2年7月31日,为了贯彻中央关于航空工业从修理发展到制造的方针,政务院会议决定将112厂扩建为喷气
  式飞机制造厂。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
  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
  至1954年10月,苏联政府又建议停止试制米格-15比斯飞机,改为试制更新式的米格-17Ф歼击机。周总理对
  此十分关心,于10月22日电示我驻苏大使馆,就缩短飞机试制时间问题向苏方提出了要求。11月25日苏方同意向
  我国移交米格-17Ф飞机的制造特许权。与此同时,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向中央军委、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试制米格-
  17Ф飞机的报告,二机部四局正式向112厂下达了试制命令,并要求于1956年10月1日前试制出第一架飞机。
  1954年,中央从军队和地方抽调大批地师和县团级干部充实了112厂各级领导班子。当年调来的有原山东省
  级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其恭(到厂任党委副书记)等156人。7月至9月,全国铁路系统和上海工交部门向112厂输送
  了大批技术工人,仅上海调来的技术工人就达419人。至1956年,先后从上海共调来870名技术工人。同时,国家
  还分配来3000多名大中专与技校毕业生。各种急需的材料、设备也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了。
  全国的有力支援,极大地鼓舞了112厂建设者们的斗志,全厂迅速掀起了建设未来歼击机制造基地的热潮。
  当时基建任务的特点是:建设规模巨大(改扩建工程79项,总建筑面积为200多万平方米),进度紧张,安
  装任务繁重。对此,我们采取了边设计、边施工与边土建、边安装的平行作业方法,有效地把握住了建设进度。
  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不怕吃苦,克服了种种困难,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时,我作为副厂长,坚持
  工作在第一线指挥建设。在吊装厂房高跨钢屋架时,建设者们打破了冬季限制施工的常规,冒着严寒进行高空作
  业,只用3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1617吨预制品的吊装任务。到1956年底,新建和改建项目全部完成,建立了37个车
  间和60多个科室,投入使用的机动设备达4752台,职工人数达到17732人,具备了由修理走向制造的物质条件。
  经过工厂干部职工三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创业,全部基本建设任务比计划规定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我国第
  一个歼击机制造厂终于在一片荒原上处矗起立起来了!从而将新机试制迅速推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并肩作战——苏联人民给予了有力援助

  1951年7月至9月,以总工程师顾问格涅辛为首的第一批18名苏联专家先后到达112厂。1954年8月,以厂长顾
  问赫拉莫夫为首的21名苏联专家来到工厂。到1956年,在112厂的苏联专家人数已达56人,主要科室和车间都配
  有专家。在指导工作方面,主要是通过口头建议和书面建议两种形式。仅1955年,厂长顾问和总工程师顾问就提
  出重大书面建议75项,全体专家提出口头建议3000多项,大部分都得到了采纳与落实。
  为了缩短试制周期,尽快掌握技术,厂长顾问赫拉莫夫提出了“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试制方案:第一阶
  段,用苏联提供的5架份部件装配成飞机;第二阶段,用苏联提供的4架份组合件装配成部件,再装配成飞机;第
  三阶段,用苏联提供的4架份零件装配成组合件、部件,再装配成飞机;第四阶段,用4架份自制零件装配成组合
  件、部件,最后装配成国产化飞机。我们采用了这一方案,确实收到了缩短试制周期、成套地培养技术力量的效
  果。
  苏联专家非常重视干部和职工的技术学习,经常对各级领导讲,不仅要看到今天,而且要看到明天。1954年
  4月,根据总工程师顾问沙文诺夫的建议,我们举办了模线样板-标准件工作法学习班,由沙文诺夫等专家授课。
  不到半年,工人们就学会了制造样板的技术,成功地制造出水平尾翼、前后机身等模线样板800多块。焊接专家
  谢基科夫手把手地帮助工人掌握技术,保证了第一个前起落架支柱在1954年4月试制成功。钣金车间第一次试制
  侧壁蒙皮时,专家卡尔金同工人并肩操作,通宵达旦。型架车间顾问科斯琴科帮助工人掌握水泥灌注型架卡板的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3倍并降低了成本,仅1955年下半年就节约4.3万元。镁铝合金车间专家阿布拉莫夫工作时突
  感心痛胸闷,下午看完病后,他考虑到新机试制任务紧急,又立即赶回车间工作,不幸于午夜因心肌梗塞病逝。
  苏联还给112厂以大量物资援助,自1954年起陆续移交各种机床设备230台、全套技术资料37箱、样板2万多
  块、工装1万多项、样机2架、散装件15架份、标准件15架份,以及各种专用设备等。这给我们快速试制新机提供
  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苏联人民的帮助以及同我们的友谊,我们永志不忘。

  努力学习,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112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对于搞歼击机制造,可以说是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工
  作。厂长牛荫冠说:“中央调我来的目的,就是要抓紧出飞机,为祖国争光。前人没干过的事,我们干!”工作
  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工厂制造新式飞机的关键在于技术力量,制造飞机进度的快慢取决于技术能力提高的快
  慢。为了尽快掌握新机制造技术,工厂发出了号召,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当时全国兴起的向科学技术进军
  的热潮中去,努力学习科技知识。首先是组织干部职工向苏联专家学习。当时给生产长、每个总师和车间主任都
  配备了一名苏联专家当“先生”,订立培训合同,并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其次是请总工程师顾问给工厂党政领导
  干部讲技术课。再就是举办正规的夜大学,重点学习文化知识,从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到一般干部都参加学习。
  工厂内形成了一股刻苦学习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好风气。高方启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当年给自己立下了一
  个规程:只在星期六晚上回家一次。平时就住在厂里,学习技术,处理工作。成年累月,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
  深夜。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第一代航空工程专家。另外,112厂还成立了学习委员会,举办了短期俄文阅读速成
  班,培训生产技术人员160余名。
  通过大力组织学习和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实际锻炼,工厂技术熟练工人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基本生
  产工人的80%,也培养出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
  在组织技术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围绕生产的需要,全面加强了管理。当时我们感到,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
  得有一套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否则,生产很难组织起来。新机有零件2万多个,加上标准件等达25万个,所用
  材料2000多种,需要与外部很多工厂和部门协作。厂内有80多个单位,彼此之间分工细密,各专业互相关联,一
  个环节协调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此,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组织制定了技术、生产与经
  济管理制度。在技术管理方面,我们制订了保证飞机零件制造与供应成套性的文件。车间按文件组织生产,明确
  了责任,使飞机装配有秩序地进行。在生产管理方面,编制日历作业计划时,采用了成套计划件与提前交件组的
  办法,从而使全机的零件按装配先提前交件组的办法,从而使全机的零件按装配先后需要,成套投入生产,成套
  及时供应,保证了生产均衡进行。在经济管理方面,根据部、局指示和四局总顾问及劳资、计划顾问的建议,
  112厂从1956年第2季度起,向车间下达14种经济指标,颁布了有关规章制度。
  实践证明,这套技术、生产与经济管理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对提高112厂的科学管理水平起到了奠基作用。


  突破难关,把歼5飞机送上蓝天

  1955年3月18日,苏联提供的新机技术资料到厂。6月底,资料翻译复制工作结束。7月初,我们组织了新机
  试制人员学习,包括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853人,工人4769人。9月,苏联提供的大批零组件和工装到厂,随
  即开始了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快速试制。试制铺开后,生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接
  踵出现。由于苏联的技术资料与散装件工装来自两个不同的工厂,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苏联专家建议,应首
  先按照图纸把工装协调起来。但这样做必须停产8至10个月。总工程师高方启同志深入现场调查,同工程技术人
  员和老工人一起研究,提出先用苏联工装制造零件,在型架上试装;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并同时
  进行标准样件对合,协调工装。苏联专家同意了这一意见。结果这一办法不仅加快了新机试制进度,而且使广大
  技术人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开始进行标准样件对合时,又发现苏联来的机翼标准样件结合交点变形,致使全机样件无法对合,成为阻
  碍试制的一大难关。型架车间工段主任陈阿玉大胆提出了校正变形的建议。在得到苏联专家的同意后,他冒着整
  个交点可能报废的危险,凭高超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自己动手校正,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使全机样件对合
  按期完成。
  1955年12月5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来112厂视察,观看了用苏制散装件
  装配的第一架米格-17Ф飞机的试飞。刘少奇同志说:“当我们有了自己优秀的战斗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就更
  有把握了。”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我们就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而且是现代化的航空工
  业。”
  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给112厂职工以极大的鼓舞,难关一个个被突破,试制工作迅速进展。1956年7月13
  日,完全采用国产零件制造的第一架歼5飞机“中0101”号机,经过全厂广大干部职工的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
  总装任务。
  1956年7月19日,是我们难以忘怀的日子。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5飞机“中0101”号到达沈阳于洪机场,成功
  地飞上了祖国的万里蓝天。试验证明:“中0101”号飞机在最大速度和最大高度时,特种设备、发动机等的各项
  性能、数据全部达到试飞大纲要求。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厂举行了验收签字仪式,并命名该机为“56式
  机”(以后按系列命名为歼5)。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王秉璋宣布验收结论:“112厂已经试制成功‘56式机’,
  并可以进行成批生产,交付空军及海军航空部队使用。”
  同年9月1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在司法部部长史良、二机部部长赵尔陆陪同下亲赴沈阳,参加了
  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庆祝大会,并为新机剪彩,观看了飞行表演。当主任试飞员吴克明向聂帅报告
  “国产歼击机性能一切良好,请元帅指示”后,聂荣臻元帅连声说:“很好,很好!”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
  发来贺电,祝贺歼5飞机试制成功。
  歼5飞机的试制成功,掀开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掌握喷气式飞机的制造
  技术,标志着112厂已经完成了由修理走向制造的历史使命,从此向掌握新型飞机制造技术、组织正规成批生
  产,进而向自行设计制造新型歼击机的道路前进。

1956年9月8日,是中国航空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国营112厂(如今的沈飞集团公司)试制成功。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由此,沈飞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沈阳飞机厂

1956年9月8日,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国营112厂(如今的沈飞集团公司)试制成功。

沈阳飞机厂--------歼5

956年9月8日,是中国航空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国营112厂(如今的沈飞集团公司)试制成功。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由此,沈飞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1956年9月8日 中国成功试制新型喷气式飞机。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工作。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
  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喷气式歼击机。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图为首架歼-5,当时的编号涂装与现行涂装有所不同。试制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使用苏制零件装配了13架歼-5。1956年7月13日,全部用自制零件组装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至当年9月15日,制造出4架国产型歼-5飞机。这4架飞机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至1959年下半年停产,共生产歼-5F飞机767架,有力地支援了人民空军建设。歼-5采用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式中单翼的后掠角是45°,为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起落架舱在机翼根部,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机身是圆形截面的流线体,机头进气。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垂直尾翼分成上下两段,下段固定在后机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后掠角为55°41′。方向舵可转动25°。水平尾翼后掠角为45°,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2°,向下为16°。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起落架收入前机身下部的轮舱内,主起落架收入机翼内。主起落架装有缓冲器,前起落架装有减震器和减摆器。主轮轮胎压力为8.34×105帕(8.5千克/厘米2)。密封式单人座舱在应急时可抛掉舱盖,可弹射座椅保证飞行员在紧急时迅速安全地脱离飞机。操纵系统为硬式操纵。副翼调整片和升降舵调整片为电操纵。液压系统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可调喷口和操纵副翼。冷气系统用于刹车、密封座舱、应急收放起落架和应急刹车等。
  采用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该发动机是苏联克里莫夫设计局的VK-1F发动机的仿制品,VK-1F是米格-17的发动机。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后,开始组织发动机生产,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在苏联的援助下,引进了VK-1F的专利制造权。1956年6月包括我国知名发动机设计师吴大观在内的队伍,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现“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仿制成功涡喷-5。1964年生产任务转由西安红旗机械厂负责,66年转产定型投入批量生产。涡喷-5加力推力3380千克,最大推力2700千克,额定推力2400千克,巡航推力2160千克,不同状态耗油率介乎2千克/千克/小时到1.05千克/千克/小时之间。机内燃油1170千克,外挂两个400升副油箱。
  机载设备包括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敌我识别器、护尾器、测距器等。
  机翼为后掠式中单翼,副翼的偏转角范围为±18度。机头左侧下方装两门23-1型23毫米机炮,机头右侧下方装一门31型37毫米机炮。装弹量为200发。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弹种包括航23-1杀燃、航23-1杀燃曳光、航23-1穿燃、航23-1训练自炸弹。37-1型初速690米/秒,射速400发/分,1954年开始研制,开始时因考虑到该炮性能落后、苏联已有后继型号,故仅计划少量生产以避免浪费,后来因为歼-5需求量增加,最终生产了236门后于1959年停产。机翼下可挂两枚100-250千克的炸弹。
  歼-5屡建战功,1958年7月至10月击落来犯的2架F-84G和6架F-86F,其他战例无数。有趣的是越战期间的1956年4月,四架F-4入侵海南岛我方领空,我军歼-5在拦截期间,F-4匆忙发射AIM-7“麻雀”导弹,不料歼-5拐弯半径小得以逃脱,脱靶的AIM-7竟然飞向远方的一架F-4,将其击落。
  歼-5为我军开拓了喷气战斗机的先河,打下了我军驾驭喷气战斗机的基础。目前,所有歼-5已经退出现役。1958年9月,我军歼-5编队与台湾空军24架F-86编队在浙江温州地区上空遭遇,空军飞行员王自重因掉队被其中12架F-86围困。王自重单机击落敌两架F-86后,被F-86携带的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战中空空导弹取得的战绩。但当天F-86发射的AIM-9中有一发未爆炸,坠落后被我军民发现。这枚AIM-9被送往苏联,苏联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K-13(AA-2)空空导弹,我国的进口仿制品即霹雳-2空空导弹。但是在国民革命军的史料中,成功运用AIM-9击落解放军战斗机后,所有参战飞行员合影留念,并无任何一人伤亡。孰真孰假,还有待分晓。


新中国在什么时候设计了我国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歼教-1是新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956年10月开始设计,1958年7月26日首飞成功。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93456.html

世界上第一款喷气式飞机
与往常飞机不同的是,这架名为He178的飞机装有一台由冯.奥海恩研制的推力为838磅(380公斤)的HeS3B涡轮喷气发动。瓦西茨登上飞机,发动了飞机油门,伴随着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冲上了蓝天,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向人们宣告了喷气时代的来临。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亨利·科安达是世界上第一架喷气推进飞机的制造者,他于1887年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科安达很早就表现出对航空的爱好。1905年,他在布加勒斯特曾经制造过一个火箭推进器的模型,他一直想利用喷气的反作用力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在1910年10月的巴黎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引起...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Heinkel He 178。Heinkel He 178是由德国工程师弗里茨·冯·亨克尔所设计制造,它于1939年8月27日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该机是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款喷气推进式飞机,标志着航空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与传统的螺旋桨推进飞机不同,Heinkel He 178采用了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特点?
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 至1954年10月,苏联政府又建议停止试制米格-15比斯飞机,改为试制更新式的米格-17Ф歼击机。周总理对 此十分关...

哪一型飞机是第一种喷气式客机
第一种喷气式客机是ME262型号的喷气式飞机。1939年8月27日,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上了天空,这架飞机是德国制造的。而成功试飞的则是1942年7月18日由文德尔在德国的莱普海姆机场的一架ME262型号的喷气式飞机。该飞机在后来的实战中被证实不适合当轰炸机从而大多数被改为歼击机或者战斗机,并且...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叫什么名字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航空工业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包括研发生产了多款先进的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等,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国产飞机发展成就 1956年,新中国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首飞成功。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纷拥...

我国第一架国产大飞机叫什么
我国第一架国产大飞机叫C919。C919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这款飞机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在民用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C919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展现了国家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实力。关于C919的命名,其中“C&...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有什么意义_百度知 ...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飞机的试制成功,掀开了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掌握喷气式飞机的制造 技术,标志着112厂已经完成了由修理走向制造的历史使命,从此向掌握新型飞机制造技术、组织正规成批生.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哪里生产?
——沈阳飞机厂 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黄岩区19368019807: 我国第一家喷气式飞机诞生于什么地方 -
呼贫补达:[答案] 1956年9月8日,是中国航空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国营112厂(如今的沈飞集团公司)试制成功.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由此,沈飞集团公...

黄岩区19368019807: 一五计划期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诞生于哪里 -
呼贫补达:[答案]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是仿自米格-17,在沈阳国营112厂仿造生产,1956年7月19日,首飞成功.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

黄岩区19368019807: 1956年7月,( )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
呼贫补达:[选项] A. 长春飞机厂 B. 吉林飞机厂 C. 沈阳飞机厂 D. 哈尔滨飞机厂

黄岩区19368019807: 我囯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诞生于何处? -
呼贫补达: 初期建在沈阳,依托沈阳飞机工厂代管沈阳飞机工厂是50年代我国最大的飞机工厂.

黄岩区19368019807: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在{ }试制成功的a鞍山钢铁厂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沈阳第一机床厂d大庆油田 -
呼贫补达: 沈阳第一机床厂

黄岩区19368019807: 1965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在哪儿诞生 -
呼贫补达: 是中国沈阳国营112厂(现称: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仿制的单座单发第一代战斗机,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

黄岩区19368019807: 中国第一家制造喷气式飞机是哪个厂制造的? -
呼贫补达: 沈阳飞机制造厂于1958年生产的"歼-5"型歼击机,是我国最早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黄岩区19368019807: 中国在什么时候造出的第一架飞机?
呼贫补达: 1954年,中国造出了第一架飞机,它是由中航江西320厂制造的,但它不是一架喷气式飞机.1956年,中国造出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它是仿制苏联米格17而制造的.它由中航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

黄岩区19368019807: 1956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在沈阳研制成功.
呼贫补达: (歼五)

黄岩区19368019807: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由谁设计、制造的? -
呼贫补达: 几乎与惠特尔同时,德国的冯·奥亨也在研制涡轮喷气发动机,并在1937年9月使发动机第一次运转成功.由于得到亨克尔飞机公司的支持,装有冯·奥亨研制的Hes3B涡轮喷气发动机的He178飞机于1939年8月27日首次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最早发明喷气式飞机的是德国飞机设计师.1939年,飞机设计师亨克尔找到研制喷气式发动机屡遭挫折的奥海因寻求合作,两人一拍即合.奥海恩是位燃气涡轮专家,他从1934年起就开始研制涡轮发动机,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次跟亨克尔合作非常兴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