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最后为啥会投江?

作者&投稿:圣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们说是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好,还是唐伯虎众人皆醒我独醉好?~

两个人都是个性十足的大师级人物
相对于屈原来讲,我更加喜欢唐伯虎先生的众人皆醒我独醉的好啊,醉眼看世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皆是美好的,呵呵
屈原是伟大的,但也是孤独的!...

  一、“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楚辞·渔父》。

  二、附原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三、《渔父》简介: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 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

楚怀王受秦相国张仪600里土地的诱惑,见利忘义,真的和齐国断交,结果被耍,一怒之下发兵10万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国打的落花流水。

楚国被秦国打败后,经常受到秦国的欺负,这时候,楚国又想和齐国重归友好,合纵抗秦。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秦昭襄王继位以来,言辞恳切地给楚怀王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武关会晤,当面订立盟约。

楚、齐合纵还没开始,秦国就开始连横了,速度!

楚怀王接到邀请函后,犹豫不决:去吧,怕危险;不去吧,怕得罪秦国。于是,楚怀王召开“民主生活会”讨论一番。


屈原大夫

屈原大夫首先发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改善民生,使国家长治久安,为此,网罗天下人才才是关键;在国际合作上,和齐国合纵抗秦是不二的选择,秦国是豺狼之国,我们受秦国欺负不止一次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让它蒙骗。

这时,不同意见出现了。

以靳尚、公子兰为代表,坚持认为楚怀王去秦国会晤正确:“咱们和秦国当敌人,结果死了那么多人;现在秦国主动和我们友好,怎能拒绝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兰等的意见,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千里会晤的征程。

果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武关,就被秦兵切断了后路。在正式会晤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割大片土地给秦国,否则,楚怀王有来无回;楚怀王“有骨气”起来,坚决不答应。

于是,秦昭襄王把楚怀王软禁起来。

为了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把太子立为新君,就是楚顷襄王。

原来,靳尚、公子兰之流曾接受秦国相国张仪的贿赂,受贿后使劲地干活,一个劲地忽悠楚怀王到秦国去,害的楚怀王被扣咸阳,最后客死秦国的下场。


楚怀王美滋滋地去秦武关和秦昭襄王会晤,被扣,客死秦国

楚顷襄王也不是什么明君,他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的投降派。

屈原对靳尚、公子兰之流深恶痛绝,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手里。他不断地劝谏楚顷襄王亲贤臣、远小人,收罗天下人才,奖励将士军功,加强操练兵马,加快富国强军的步伐,替先王雪耻。

靳尚、公子兰担心楚顷襄王真的反抗秦国,影响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打起了小算盘,他们把屈原看作眼中钉、肉中刺,要坚决拔去。他们狼狈为奸,对楚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屈原在很多场合妄议大王,他说您忘记了秦国仇恨,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是不不忠。有一帮不忠不孝的君臣,楚国离亡国不远了!”

楚顷襄王勃然大怒,撤掉屈原所有职务,放逐湘南(洞庭湖一带)。


屈原被放逐,不忘救国图存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满腹的富国强兵谋略无用武之地,反倒被排挤,百思不得其解。他不吃,不喝,披头散发,面容憔悴,神情恍惚,在洞庭湖边、汨(mì)罗江上行走,边走边唱着伤心的歌,如诉如泣。

一个渔父问:“您不是楚国大夫屈原吗?怎么落了个这般地步?”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干净;许多人都醉了,只有我清醒,我不愿随波逐流,和他们格格不入,所以被赶出来了。”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

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的消息。他忧国忧民,心急如焚,日夜想回郢都为国效力。

但,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攻下了楚国的国都。

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失声痛哭。

这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知道楚国完了,楚国的土地、人民要落在敌人手里了,他救国无回天之力了,在国破家亡之际不苟活,要和楚国人民共赴国难,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百姓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

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

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

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于是,端午节悬挂艾草、赛龙舟、饮用雄黄酒、吃粽子也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结语

屈原,本是楚国杰出的内政、外交家,他提出的“内修弊政、改革图强、外联齐国、抗秦图存”的“美政”纲领不能被楚怀王采用,空负绝世才华和救国之志,生前忠侍楚怀王,却屡遭排挤。

屈原,一生三次被流放,前两次是因为坚持“抗秦美政”被楚怀王两次流放,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第三次因劝谏楚顷襄王抗秦而流放湘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前途黑暗,在一次次打击和流放中体味忧世、忧国、忧民之痛,但屈原一直坚守着救国图强的志向。白起破楚,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屈原在绝望和悲痛中投汨罗江而亡。



还是没醒。真醉的是他

因为屈原看到自己日夜担忧的国家没了,觉得生无可恋,自己的努力和担心都白费了,所以选择投江来追随自己的国家。

因为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国家已经灭亡,活着失去了意义,所以屈原最后会投江。

国破家亡,身体没有栖息的地方,灵魂没有安放的地方,就是因为太清楚这种痛,所以不愿意苟活,不愿意去欺骗自己假装若无其事的活下去。


屈原的一首诗 众人偕醉,唯我独醒 诗名叫什么
《渔父》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谁的诗句
是屈原《渔父》中的句子。原文选段: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谁的诗众人皆醉我独醒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是: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先秦作家屈原的《渔父》。3、原句选段: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4、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哪里
出处:战国·屈原《渔父》选段: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什么意思?
原文为: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白话赏析:本篇通过屈原放逐后和渔父的对话,显示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大家都污浊,只有我一个人清廉;大家都沉醉,...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哪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出处:战国·屈原《渔父》选段: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译文: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意思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意思是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出自先秦作家屈原的《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原句选段: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哪首诗里的?
一、“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楚辞·渔父》。二、附原文如下: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是: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出自《楚辞·渔父》。原文选段: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下句是什么?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下句是是以见放。 1、意思: 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而惟独我是清白的,众人都是沉醉的而惟独我是清醒的,所以我被放逐了 2、《渔父》: 《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

两当县13188975910: 屈原之死是什么悲剧 -
智郎敏迪: 楚国驱逐了他,是国之悲剧;屈原保持节操,投江而死,是个人悲剧;一个伟大的诗人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历史的悲剧.

两当县13188975910: 屈原是不是轻生
智郎敏迪: 我认为不是.屈原自杀是因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就是说屈原是不满于楚国上下的混沌,知道自己一个人不可能扳回局面了,又不想“随其流而扬其波,捕其糟而啜其漓”,只得选择这种方式让自己生命终结了. 而轻生是什么?轻生就是仅仅为了自己的某个方面,如情感、失意等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屈原,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所以,他虽然已死,反而被广大人民所爱戴、所纪念.

两当县13188975910: 对《渔父》中屈原的认识 -
智郎敏迪: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

两当县13188975910: 1200字屈原感想 -
智郎敏迪:[答案]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所创造的楚辞体经久不衰,... 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给芸芸众生以震撼;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郁闷空气中注入了一股...

两当县13188975910: 屈原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
智郎敏迪: 临死前说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两当县13188975910: 屈原因为什么原因死的? -
智郎敏迪: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两当县13188975910: 屈原投江是以死明志还是逃避现实,各位大神求解 -
智郎敏迪: 以死明志吧, 我觉得屈原投江正是他人和社会环境的矛盾,无法协调,屈原投江之前曾经这样说过,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在楚国这样一个的社会政治当中,屈原认为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就是说刚洗过头发的人,溷浊的,一定要弹弹帽子沾不得一点灰尘,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抖衣裳,我干净的躯体怎么能穿一个脏的衣裳呢.他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说我宁可投入大江,我葬身渔腹,我怎能让我浩如日月的高洁品质去蒙受世俗的玷污呢?所以屈原的死我觉得第一是在溷浊之间和高洁之间他选择高洁,是一种品格.

两当县13188975910: 众人皆醉我独醒什么意思? -
智郎敏迪: 希望对你有帮助: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原文为: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白话赏析: 本篇通过屈原放逐后和渔父的对话,显示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大家都污浊,只有我一个人清廉;大家都沉醉,只有我一个人清醒.这就是被放逐原因.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离奇.但仔细一想,这真是亘古不易的道理.试想,大家都腐败,大家都沉醉,又怎能容得一个清廉、清醒的人呢?被排挤,被放逐了,还要落下奸邪的罪名.短短的两句话,把楚国的昏庸、腐朽概括得淋漓尽致;从另一个方面,则又把屈原的忠实、高洁对比地显示了出来.

两当县13188975910: 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这样是不是代表他已经脱离了团体,是不是因为这个令后人肃然起敬的高尚品德才导致了他的悲剧呢 如果我们... -
智郎敏迪:[答案] 屈原的伟大正在于:他出众的勇气,他那于国于民皆有利的独创见解,于世独立的品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脱离了贵族团体,然而,却与广大民众这个大团体紧紧连在一起了.他的悲剧是,政治主张不为楚王所采纳,触动了贵族的根...

两当县13188975910: 求屈原颁奖词同上,急啊 -
智郎敏迪:[答案] 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为了这一信仰,他受到谗言的中伤,有一个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慑那些卑鄙的政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的志向,更是一位爱国人士矢志不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