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哪个朝代,历史上谁是李元霸的对手?谁能与之抗衡?

作者&投稿:表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海的演变史?~

上海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图
一、上海之名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
今上海市郊龙华塔及市内静安寺是上海最早的建筑物,相传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建造。龙华塔原名报恩塔,是孙权所建十三塔之一,孙权因母亲信佛,所以建寺建塔以报母恩。静安寺初名重玄寺,在吴淞江侧沪渎上,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今名,南宋嘉定中迁市内。

龙华寺图
龙华寺图
关于黄浦江,南宋以前文献,都没有记载。到了元朝才出现关于黄浦的记载,但不称黄浦江,黄浦逐渐成为太湖下游的重要泄水道是元代以后的事。故黄浦江由战国春申君黄歇所凿之说,是元朝以后文人附会而成的。龙华塔据宋《绍熙云间志》记载,建于五代时吴越国钱俶时期(公元947-978年)。而静安寺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建于吴越国宝正元年(公元926年),故龙华塔与静安寺属五代末北宋初的建筑。
上海的简称沪,与沪直接有关的是“沪渎垒”古迹。沪即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簖(duan断),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用此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又露出,鱼随潮而来,被竹子拦住,故海称沪海,江称沪渎。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称:“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古人称松江下游为沪渎。但古人指的松江下游是指今距苏州城不到百里的一段吴淞江。而沪渎垒在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沪渎村。从广义来说,沪渎统称松江下游;唐宋以来松江下游已伸展到上海境内,故上海又称沪。

二、上海的形成
二、上海的形成
龙华塔和静安寺的建筑年代证明,至少古迹所在地在 五代以前唐代已成陆,上海城区至迟在九世纪已成陆。唐开元初兴建的第一条海塘——旧瀚塘,对上海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从此,海塘内土地免除海潮的侵蚀,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保证。当时属昆山县土地日见辽阔,户口日增。于是三十多年后的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划昆山南部、嘉兴东部、海盐北部设华亭县,即今松江县。华亭县的范围很大,据《嘉庆一统志》记载:“天宝……置华亭县,其东北为华亭海”,包括了华亭沿海海面。
由于近海,则是天然的盐场,土地含卤量高,农业生产并不发达,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个时期的开发,到了宋朝,随着东南沿海贸易日益发展,华亭以东海滩不仅是重要盐场,而且是个重要的海口。熙宁七年(公元1075年)已是“人烟浩穰,海舶辐辏”的对外贸易重地,引起了宋朝廷的注目。于是北宋末在此设立舶提举司和榷货场,以管理诸蕃贸易,并设立上海镇。在唐天宝年间青龙镇是吴淞江下游海运中心。到宋朝,由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流也随之狭窄,海船已不能直接进入青龙镇,故宋末设上海镇,在今上海旧城。

上海老城区(一)
上海老城区(一)
元代,上海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贸易日益茂盛,户口骤增,“民物富庶”。到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已是“一切解运权衡特达不与他府埒(等)”说明上海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其他城镇,也说明上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此时已形成了以上海镇为中心的经济区域了。于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以华亭县东北的长人、高昌、新江、海隅五乡始置上海县,县治即今旧城。这时上海县辖境较大,包括今青浦、南汇、川沙三县,南北四十八里,东西达百里。
明代的上海县更为繁华。永乐时又凿通范家浜,交通便利,北方的商人到上海贩运布匹,南方的商人则运糖到上海,把棉花运回南方。到这时期棉花已成为上海的主要经济作物,而织布则是农民的主要副业。据《弘治上海县志》记载,此时的上海已是“人物之盛,财赋之伙,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江南名邑”。明代中叶,我国沿海倭寇侵扰日益严重,为了抵御倭寇,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年)始筑城郭,城周九里,高八尺,开设东、南、西、北、小东、小南六门,城周开城壕。即今上海旧城(上海城垣于公元1912年后拆除,旧城垣遗址在今人民路)。明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一经济中心,政治作用也日益加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这时上海辖境南北九十里,东西达一百六十余里,面积达二千平方里。

上海老城区(二)
上海老城区(二)
由于上海经济发达,户口日增,沿海土地猛涨,明末清初陆续在上海县境内设立三县。嘉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划上海西部三乡为青浦县。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又在上海南部设南汇县。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划浦东高昌一带设立川沙县。
三、上海河道的变迁
黄浦江和吴淞江穿上海市区而过,今天吴淞江(即苏州河)自太湖经吴山、昆山、青浦、嘉定入上海,过外自渡桥入黄浦江,黄浦江源于淀山湖,自松江过闵行镇转向北流,在陆家咀与吴淞江相汇,转东北流至吴淞口入海。今天黄浦江水量丰富,江面大,吴淞江只是黄浦江的一支流,这种情况正与历史情况相反。古代黄浦江是吴淞江的一支流,故至今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仍称吴淞口,而不“黄浦口”。

龙华寺图
龙华寺图
历史上的吴淞江流量大,江面宽,唐代江面最宽处达二十米吴淞江口有个小岛,由于吴淞江的流量大,一直扩展不大,但到了宋代,由于水源减束,河道弯曲,河床变窄,河面宽度迅速变小,造成吴淞江下游经常淤塞,而吴淞江口的小岛迅速扩大,这时的上海早已成陆。到了元代这种情况更加剧,吴淞江下游经常发生水患。而江口小岛因江流海潮夹带混沙加速了沉积,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竟与南岸相连,吴淞江被迫向西北入海,即成今吴淞江的流向。
这时靠上海县治最近的有一范家浜,北入吴淞江,南接黄浦水。至明代,情况更严重,吴淞江上游逐渐淤塞,太湖水无法宣泄,通吴淞江的黄浦水也日益缩小。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5年)由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他采用分吴淞江水,使其从白茆浏河直接入海,以分其势;同时开浚范家浜,让其上接黄浦以达泖湖的水,从此,吴淞江逐渐淤塞,吴淞江的水通过目前的河道注入范家浜。范家浜由于水源充沛,下流日益阔深,而昊淞江下游日益萎缩,目前仅存虬江遗迹。自吴淞江流入范家浜后,遂称黄浦江,至于浦东一带旧黄浦江就逐渐成为了平陆。

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
四、上海于清代闻名世界
清代的上海不仅是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中心。上海地处滨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早已引起英国商人的注意。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建议,要以上海为北方通商枢纽。此后又多次派人窥视上海要求通商,都遭到拒绝。
公元1842年,英国用炮舰攻打吴淞口,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此上海被迫开为商埠,法美日等国接踵而来,他们在上海划定租界,使租界面积达四十六平方公里,成为全国大城市租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划租界的同时,帝国主义攫取各种筑路、驻扎军队、领事裁判等权。他们还开银行,倾销商品,开设工厂榨取大量的高额利润,把上海变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从此上海以“冒险家的乐园”而闻名于世界

这句话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说过的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教训”前后指代是不一样的。后者指的是人类从各历史事件中获取的经验教训,前者指的是人类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人类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所以黑格尔真正想说的是,就像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国家每一次碰到的局面都是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所以不可能固守教条,照搬历史经验。

扩展资料
黑格尔的国家观继承和发展了I.康德、J.G.费希特以来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他用哲学的思辨揭示国家的本质,反对17、18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从国家的外部特征解释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不是契约的任意产物。
他的国家概念指的不是现存的国家制度,而是精神的国家理念。他认为现实的国家只是国家理念的表现。国家的本质在于它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小说《说唐》是集所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武力值最高的一批人物。

历朝历代的武将没有拿一个能跟他比,那么到底有多高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举个例子说,《水浒传》想必大家都读过,在这部书里有两件事情最为惊人:第一件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第二件事情是武松徒手毙虎!

在整个的一部书中,再无第二个人能够做到,就算是关胜、林冲和卢俊义那样的人,也不敢在鲁智深和武松面前吹大气。

那么这两个人的壮举到了小说《说唐》之中能怎么样呢?

先说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说唐》第十七回韩擒虎调兵二路,伍云召被困危城,其中这样写道:恰好伍保在南山伐树,见前面有二将大战,一将败下阵来。

伍保一看大惊道,这是我家老爷败回,如今我手无寸铁如何是好!

只见山边一枝大枣树,用力一拔、去了枝叶,拿在手中,赶下山来大喝一声,勿伤我主!忙把枣树照成都马头打去。

看到这里,相信伍保的力气一点都不比鲁智深差。

那么伍保在《说唐》里是一个啥定位呢?

最多也就是周星驰在《射雕英雄传》里的宋兵甲的角色,连彭连虎和灵智上人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鲁智深如果到了《说唐》之中最多也就是一个马夫的角色。

再来让我们看看武松打虎!

小说《说唐》第十五回雄阔海打虎显英雄,伍云召报仇集众将中这样写道∶行到半山,见林中跳出两只猛虎,扑将过来。

阔海上前双手擎住,那两只虎动也不敢动,将虎连踢几脚,举手将虎望山下一丢,那虎撞下山刚而死。又把一只虎,一连几拳打死。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一只虎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并且还险些丧命!

在打完老虎之后,浑身上下都一点力气也没有,而雄阔海打死两只猛虎就如同儿戏一般。

就打虎的情况来看,雄阔海至少能顶的上八个武松的武力值。

在《水浒传》中,呼延灼的双鞭的重量是左手12斤,右手鞭是13斤,鞭和锏的路数以及招法相差不大。

那么秦琼的双涧是多重呢?

书中写道,他祖上传流下来一件兵器,是两条一百三十斤的镀金熟铜锏。

整整是呼延灼双鞭重量的五倍,也就是说呼延灼到了说唐里面,连第十六条好汉都算不上,甚至还不如单雄信。

那么西楚霸王项羽呢?

项羽力能举鼎、万夫莫敌,那么鼎有多重呢,有历史记载是八百多斤。

八百多斤能举起来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李元霸举的是两个三千多斤的石狮子。

连宇文成都都可以单手举起三千斤的石狮子,这说明项羽的力气大致在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的水平。

那么如果项羽对阵李元霸究竟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书中有所交代,在会兵四明山之时,宇文成都曾经一人大战雄阔海、伍云召和伍天锡三人,最后三人败阵而归。

而宇文成都最后PK 李元霸,书中这样交待:今日见他有相害之意,竟忘了师傅的嘱咐,就把锤将成都的镗打在一边,扑身上前,一把抓住成都的勒甲绦,提过马来,望空一抛,跌了下来!

元霸赶上接住,将他两脚一撕,分为两片!

也就是说,宇文成都在李元霸面前连一个回合都走不下来,跟一个没练过武功的一样。其次就是残唐时期的李存孝,李存孝号称马前无三合之将,连铁枪将王彦章也不再话下。

但李存孝的打虎水平不会超过雄阔海,再往高处说最多也就是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水平。

而两人在李元霸面前都走不上一个回合,所以连李存孝也不是李元霸的对手。

连西楚霸王项羽和李存孝都不是李元霸的对手,剩下的那些钟离昧和樊哙,高思继、王彦章等人就更不是对手了。

所以,李元霸是自开天辟地以来最厉害的一位人物,在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你咋不说历史上谁是孙悟空的对手呢!拿一个小说神化的李元霸来和历史上的真人比!

李元霸以力量超级大为他的主要特征,善于使用铁锤,很多人都被他生撕,但是历史上像裴元庆,宇文成都,罗士信等人都可以与其抗衡。

岳飞。李元霸空有一身霸蛮,不及岳飞将军一身智慧。

历史上只有吕布才是李元霸的对手,而且只有吕布才能够与李元霸抗衡,其他的人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管仲是哪个朝代的
导语:管仲这个名字我们学历史的应该都知道,那你还记得他是哪个朝代的吗?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管仲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管仲是哪个朝代的 在我国春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管仲,他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正是因为他协助齐桓公才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国才成为了春秋各国中最强大的...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

秦汉历史的详细归纳
考秦汉历史,选择题注意秦汉著名的战役。以及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 首先复习秦朝,注意时间 秦国和秦朝的不同 秦大一统的过程,意义。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和中央集权 秦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一般大题就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去答,无论哪个朝代都不容易露点) 秦朝衰落的原因以及历史上第一次...

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开端于哪个朝代
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开端于哪个朝代回答如下: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管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历史的早期时期。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以下是关于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的一些重要朝代和事件的概述:1.秦朝(221-206年):岭南地区在秦朝时期首次被中央...

中国的历史上最大的疆域是哪个朝代的?
虽然对于元朝疆域的划分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但即使不算当时的一系列汗国,元朝统治的范围就已经首屈一指了。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实现了第三次统一。先后兼并了西辽、西夏、金、南宋和大理国这些王朝,这使得元朝的疆域十分广阔,远远超过了汉朝和唐朝。最远的北疆达到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最南边则是收复大理...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在行政管理上,元朝实行一省制,中央设有中书省,由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国家事务。地方则实行行省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尽管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相对繁荣,但元朝的整体生产力仍未能超过宋朝。在这一时期,文化上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新的艺术形式。3、元朝在建立后持续进行对外扩张,但在远征...

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几个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夏朝,大约延续约471年;商朝,延续500余年;周朝,八百余年(享国共计79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汉朝,享国四百零七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分别为>夏 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

中国的版图,是在哪个朝代上最为广阔?
蒙古人善骑射、雄心壮志。蒙古民族自小在草原上成长,擅长骑射,勇猛异常。正是这份勇猛和蒙古人的雄心壮志,使得他们能够征服周边国家,不断扩张中国的版图。由于蒙古地区生存环境恶劣,蒙古人决心向中原进攻,以扩大领土,改善生存环境,这直接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元朝的诞生。元朝君王英明、...

官僚制度一直是历史的焦点,最早系统地确定官职的是在哪个朝代?
最早系统地确定官职的是在夏朝。中国古代官制源远流长,其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后期,也就是古史中所说的传闻时代,那时已经有了官的萌芽。如黄帝时期,黄帝以云为官,炎帝以火为官,太昊〔hao号〕以龙为官。到了尧舜之际,官名逐渐增多。据记载,舜曾任命禹管平水土,弃管农事,垂管百工,益管...

古时哪个朝代或时期君权的集中顶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君权最为集中的朝代。自秦汉始,君权就一直与相权相争夺,但是彼此都有牵制,但是总的趋势是相权不断被削弱。汉朝起初的丞相与皇帝权力相当,丞相处理政务对皇帝负责,所有奏折都必须经过丞相过目才呈交皇帝,所以后来皇帝为了避免相权的扩大就把丞相的这部分权力交由尚书省负责,尚书省起初...

凤城市17073921544: 历史中有李元霸这个人物吗 -
亢骆诺尔: 有,但没有小说里写的那么神!他也不叫李元霸,他叫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子,字大德.李玄霸逝世于隋朝大业十年,年十六,无子.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封卫怀王,又赠秦州总管、司空.后以唐太宗子李泰为宜都王,奉其祀,葬于芷阳.

凤城市17073921544: 历史上有李元霸吗? -
亢骆诺尔: “李元霸”的原型是“李玄霸” 李玄霸(599—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窦皇后.他英年早逝于隋朝大业十年,年十六,无子.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封卫怀王,又赠秦州总管、司空.李玄霸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凤城市17073921544: 求历史上真实的李元霸 -
亢骆诺尔: 历史上确实存在:本名李玄霸,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窦皇后.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封卫怀王,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以太宗子李泰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阳.后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李琼子保定嗣.薨,无子,国除. 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为李元霸《新唐书列传第四 高祖诸子》载: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也就是说,历史上他什么也没干,十六岁就死了

凤城市17073921544: 史上的有李元霸这个人么,李元吉是四皇子,那三皇子是谁
亢骆诺尔: 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渊的三儿子与长子李建成、儿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一母所生的 李玄霸 希望采纳

凤城市17073921544: 历史上有李元霸这个人吗 -
亢骆诺尔: 没有.李元霸是古典小说《说唐》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中的人物.在《说唐》中是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天下无敌.两臂四象不过之力.使一对铁锤,重八百斤.坐骑“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李元霸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李元霸的原型是李玄霸(599年~614年),李渊第四子、唐太宗弟弟,被封为卫怀王.隋朝大业十年(614年)逝世,享年十六,并无儿女.

凤城市17073921544: 历史上真有李元霸这个人吗 -
亢骆诺尔: 李元霸是《说唐传》、《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英雄传》中虚构的人物,其原型: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李渊第三子,隋朝大业十年(614年)逝世,享年十六,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

凤城市17073921544: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李元霸其人?
亢骆诺尔: 李元霸(603—619)本名李玄霸,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大哥李建成,二哥李世民,四弟李元吉),母窦皇后.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凤城市17073921544: 历史上真的有李元霸这个人吗 -
亢骆诺尔: 是有原型的,但是和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确实是李渊的4子,但是16岁就生病归西了,本质上他就是一个民间说书极度夸大而杜撰出来的一个神仙.而且这个原型的本名是叫李玄霸,是后人为了...

凤城市17073921544: 请问历史上有没有李元霸 -
亢骆诺尔: 李玄霸(599—615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窦皇后.李玄霸幼辩惠.李玄霸逝世于隋朝大业十年,年十六,无子.唐高祖武德元年,追封卫怀王,又赠秦州总管、司空.后以唐太宗子李泰为宜都王,奉其祀,葬于芷阳.后泰徙封越王,更以宗室是乎西平王李琼子李保定为嗣.李保定逝世后无子,国除.李玄霸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隋唐演义》中的第一条好汉,“八大锤”之一.

凤城市17073921544: 正史上有没有李元霸这个人? -
亢骆诺尔: 有这个人的 也跟随李渊打过仗 但是很早就死了史料如下 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以太宗(唐太宗)子泰(李泰)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阳.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琼子保定嗣.薨,无子,国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