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到底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始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到底是怎样~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赵世家》:
晋景公三年(前597),司寇屠岸贾以清算已故赵盾弑君之罪为借口,“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盾子)、赵同、赵括、赵婴齐(均为赵盾异母兄弟),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这生下的男孩便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听到风声,入宫搜索,必欲斩草除根。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与友人程婴见情势危急,密谋定计,设法搞到一名婴儿穿上华丽衣服藏入山中,然后由程婴故意出首告密,领屠岸贾杀了杵臼、婴孩,以这种李代桃僵的缜密部署,保全了赵氏孤儿——赵武。十五年后晋景公得了重病,大夫韩厥说是赵氏冤魂作祟的缘故,并说出了赵氏孤儿的下落。景公从深山中召回了程婴、赵武,让他们攻灭了屠岸贾一族,重新恢复了赵武的爵位。程婴志向已遂,自杀以谢公孙杵臼,赵武为两人“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赵世家》的记载长逾千言,情节曲折,具有引人入胜的传奇色彩,成为后世搜孤藏孤故事取材的母本。不幸的是将它同更早的《春秋左传》、《国语》,甚至同司马迁本人记载晋国正史的《史记·晋世家》对读,便会发现多处疑问和矛盾。

左传》上并无记载屠岸贾曾参与此事,造就赵孤的元凶是赵武的母亲、赵朔的遗孀庄姬。庄姬与赵朔的叔叔赵婴私通,赵婴被赵同、赵括驱逐到了齐国。前583年,赵庄姬、栾氏(栾书)、郤氏(郤锜)诬陷赵同、赵括谋反,一起被害。韩厥为了报答赵衰之恩,向晋景公推荐赵庄姬与赵朔的儿子赵武承袭赵氏家族。
《左传》与《史记·赵世家》的不同点:
赵朔、赵婴没有被杀。
赵庄姬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没有赵氏孤儿最核心的关于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的故事。
《史记·赵世家》是根据战国时期赵国的史料写成,古今很多学者认为这些史料不真实是赵国君王避讳祖先的污点,《左传》的记载才能反映事情的真相。一个旁证是赵同、赵括在前597年—前583年之间都有活动的记载,所以他们应该死于前583年,即《史记·赵世家》记载的赵武复仇之年。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已久,而以此为题材的戏曲、文学作品的渲染,更使得它不胫而走,风靡天下。这个故事甚至还进入过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视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印证。近年还被拍成电影,让普通民众穿越历史,梦回春秋,重温了一段本来颇为陌生的晋国历史。总而言之,“赵氏孤儿”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其影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学家的书斋,更是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普通民众的文化认知领域。“赵氏孤儿”的故事内容,在一般版本中通常是这样描述的:春秋时期晋国武将屠岸贾仅因与忠臣赵盾不和,且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之故,竟设计杀灭赵盾家族三百人,仅剩遗孤赵武被程婴救出。屠岸贾下令杀尽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一出“偷天换日”之计,以牺牲公孙杵臼及程婴之子为代价,成功地保住了赵氏的最后血脉。二十年后,程婴告诉了孤儿赵武这一切,赵武终于痛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热情讴歌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慷慨激昂,雄浑悲壮,大义凛然,感人肺腑。 这是历史戏剧和民间传说中的“赵氏孤儿”,但它可不是凭空捏造、向壁虚构的产物,而是有史实为依据的,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之称的《史记》。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国赵氏家族于晋景公三年(前597)惨遭灭族之祸,史称“下宫之难”。赵氏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并依靠韩厥等人的帮助复兴了赵氏的基业。



《赵世家》的具体记载是这样的:屠岸贾在晋景公时出任司寇一职,他追究当年晋灵公被赵穿所弑一案,并有意借题发挥以诛灭赵氏。韩厥劝说赵朔赶快逃走,但赵朔没有答应。在屠岸贾的蛊惑煽动下,诸将进攻赵氏于下宫,残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将赵氏灭族。 赵朔的妻子(史称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姐姐,当时已怀有身孕,变乱中,她仓皇奔逃到晋景公宫内躲藏。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对赵朔的友人程婴说:“怎么不同赵氏一起赴死?”程婴答:“赵庄姬有遗腹,若幸而生男,我就奉他为主,助他复兴赵氏;若是女孩,我再死不迟。”不久,赵庄姬生下一男。屠岸贾知道后,便带人到宫中寻找,但空手而归。

过后,程婴找公孙杵臼商议:“屠岸贾不会甘心,必定会再来查找,该怎么办?”公孙杵臼问:“复立孤儿与慷慨赴死,哪件事更难?”程婴答曰:“赴死容易,立孤难。”公孙杵臼便说:“赵氏先君对你不薄,还是你做难事,而由我来做容易的,让我先行一步吧。” 于是二人便将别人的婴儿带在身边,藏到山中。程婴偷偷找到诸将说:“程婴不肖,不能保全赵氏遗孤。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孩子的藏身之处。”诸将大喜,应允了程婴的条件并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假意骂道:“程婴你真是个小人啊!当日不能随赵氏死难,还和我一起商量保护赵氏孤儿,今天却又出卖我。纵然不能立孤,你又怎忍心出卖这孩子啊!”于是抱着孤儿仰天长叹:“天啊天啊!赵氏孤儿何罪?求你们让他活着,只杀我公孙杵臼一人吧。”诸将不应,于是杀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孩子。程婴从此背负着卖友求荣的骂名,与真的赵氏遗孤赵武隐匿于深山。十五年后,晋景公患重病。占卜的人称是冤死的大臣在作祟。韩厥趁机把当年下宫之难的实情告诉了晋景公,并告诉他赵氏孤儿并没有死。晋景公便将赵武召入,藏于宫中。待诸将入宫问疾时,晋景公借助韩厥之力胁迫诸将面见并认可赵氏孤儿赵武,诸将与程婴、赵武一起进攻屠岸贾,夷灭其族。 屠岸贾既已遭谴伏诛,程婴遂告白于赵武跟前:“昔日下宫之难,大家都能追随主人赴死。我不是不能死,我想的是要复立赵氏后人。现在你已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地位,我要到地下报与赵盾和公孙杵臼知道。”赵武哭着叩首请求说:“赵武愿意劳苦筋骨来报答您的恩德,您怎能忍心离开我去死呢!”程婴曰:“不可以。公孙杵臼认为我能成就复兴赵氏的大业,所以先我而死。现在我不报与他知,他会认为我没有把事情办成。”于是拔剑自刎而亡。 《赵世家》关于“赵氏孤儿”一事的记叙,显然是一场由忠奸双方演绎的悲喜剧。其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浑不似史家的手笔,倒更像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传说,读来令人血脉偾张、荡气回肠。后世戏剧、民间故事里的“赵氏孤儿”内容,除了事件发生时间上由晋景公时期换成了更早的晋灵公时期,以及被杀的孩子由旁人的孩子改成了程婴自己的孩子之外,基本上就是对《史记·赵世家》所记述内容的文学再现而已。但是,就在同一部《史记》中,《晋世家》中有关“赵氏孤儿”的记载就大相径庭,它根本不是什么忠奸生死搏斗的故事,而是晋国内部公室与强卿之间的一场权力博弈。没有哪一方特别神圣高尚,能以所谓的道德情操标榜。

《史记·晋世家》是这样记载“下宫之难”与“赵氏孤儿”的:赵庄姬与赵婴有奸情,事情败露后,赵婴被赵同、赵括兄弟驱逐出晋国,并客死在齐国。赵庄姬因此怀恨在心,在晋景公面前进谗言加以诬陷,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与此同时,与赵氏家族早有矛盾的栾氏、郤氏家族趁机出面为赵庄姬作证。于是,晋国诛杀了赵同、赵括,并灭其族。



“赵氏孤儿”的故事情节就明显不同于《赵世家》的记载了,一是赵氏孤儿根本没有遭到追杀;二是既然赵武的生命安全无虞,程婴、公孙杵臼这些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人物就自然无须存在并出现了;三是关于“下宫之难”发生的时间,《史记》一书中《赵世家》与《晋世家》的记载自相矛盾,应该说《晋世家》的记载更为可信,且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记载相一致。也就是说,是在晋景公十七年(前583),而非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因为晋景公三年后,《左传》《史记·晋世家》尚有不少赵括等人参与军政要务的记载,若是该劫难发生于晋景公三年,那之后赵括等再出场,岂不是活见鬼了?四是晋景公所诛并非赵氏全族,而仅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赵氏中的赵同、赵括家族,赵旃则不受任何牵连,继续当着他的卿大夫。《史记·晋世家》中有关“下宫之难”与“赵氏孤儿”的记载是有其所本的,这个“本”,就是它更早的出处,即先秦原始史籍《左传》与《国语》。换言之,《晋世家》的叙述,与《左传》《国语》的记载基本上相一致。历史学最忌讳“孤证”,《晋世家》的叙述,有更早的文献如《左传》《国语》等,能够进行对勘与验证,这无疑更符合历史的逻辑与表述的要求,更值得采信。《赵世家》的叙述虽生动感人,但却是孤证,难以赢得天下之众的高度信任,因为其更多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意愿而解构历史,使历史的本相淹没在历史重构的重重迷雾之中。 但即便是《左传》《国语》《史记·晋世家》等史籍有关“下宫之难”的记述相对平直,却同样抹不去真实历史被重新建构的诸多痕迹,同样也伴随着“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诡异魅影。




史记可信吗?史记说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赵国的军力都死光了,第二年又...
我只说自己的一些观点.大家来讨论下.首先我们不考虑到历史上夸张的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而也有记载赵在长平之战后,所有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所以秦国60万,赵国45万的数字基本是属实的,可能略有夸大吧。只是我估计两边的军队,这个数字应该...

左传中德赵氏孤儿与史记中的内容差异?
《周书》曰 :‘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 。”乃立武,而反其田焉。和史记的差异主要为:1、灭赵原因不一样:左传记载是庄姬因为私通赵婴,而赵婴被赵括赵同流放,所以向晋景公诬告才灭赵的;史记中赵世家记载是因为屠岸贾要发难,以处治杀害灵公的罪名追查赵盾,才灭赵的;2、杀的人不一样:...

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秦始皇是嬴姓,赵氏,名政(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姓起源于赢姓,赵氏的祖先造父的祖先被赐姓赢,赵父后来又被封到了赵城,之后就以赵为氏。而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就没有了嬴姓赵氏这样的称呼。一、秦始皇的姓氏秦始皇是嬴姓,赵氏,名政。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性代表着是...

长平之战文献中是如何记载的
秦计日:“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日:“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8、《史记·田完世家》记载雷同,当祖于《...

秦始皇明明姓赵,为何历史上都称他为嬴政?
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过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可是现在为什么没有姓嬴的呢?其实秦始皇他是叫赵政,不是说他姓赵,而是他的氏是赵。然后才是名字代表了一个谦虚的称呼,政才是他真正的名字。在史书上记载在中国古代的贵族就是这样一个规定,只称氏而不称姓。所以秦始皇是虽然姓嬴,但是却要称呼赵氏。

史记对长平之战的记载
长平之战---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

霸王是谁?
是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项梁阵亡后,援救赵王赵歇。破釜沉舟,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赵氏孤儿是不是赵武灵王?
不是,赵氏孤儿是赵武。赵武,嬴姓赵氏。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政治家、外交家,为国鞠躬尽瘁的贤臣,后任正卿。出生世卿大族,幼年其母与叔公不和,随母移居宫中。后下宫之难,赵氏灭族,赵武独存。前573年,晋悼公以之为卿。 公元前548年,继范宣子执政,晋再修文德,弃征战,赵武尊王室,与楚弭兵...

《史记》,《左传》中谁作为整个历史的见证人,最后帮助了赵家平反_百 ...
几股势力在晋景公面前轮番诬陷赵同和赵括要谋反。晋景公信以为真,杀死了赵同、赵括。杀了人,赵庄姬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杀了赵同和赵括,赵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了,而此时栾氏、郤氏力量壮大起来了。这不是自己一顿忙乎给别人做了嫁衣吗?明白过来就好,赵庄姬把赵武带到了晋国的王宫之中,...

你知道哪些《史记》中的故事?请写出两个来。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当时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巨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求救。项羽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到底讲述的是哪一段历史??? -
伊齐千柏: 内容取材自春秋时代的晋国的历史事件“下宫之难”. 下宫之难: 《史记》版本 晋国重臣赵盾家族被屠岸贾陷害灭门,当时赵盾已经病逝,其子赵朔、其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全部被杀.只有赵朔的妻子庄姬因是晋成公的姐姐,幸免于难.其...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指谁 -
伊齐千柏: 典故故事来源:《史记》 时间:春秋时期 地点:山西盂县主要人物:程婴(乡间医生)、赵武(赵氏孤儿)、屠岸贾(晋国将军),公孙杵臼(赵朔的门客)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晋景公年间,...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故事梗概是什么? -
伊齐千柏: 讲述春秋晋灵公时期,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仅留存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即赵氏孤儿.为保存赵家唯一血脉,晋国公主即赵氏孤儿的母亲托付草泽医生程婴将孤儿带走,并自缢身死.20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
伊齐千柏: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简洁地说,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晋文公时代赵氏家族在晋国崛起,赵盾担任晋国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事? -
伊齐千柏: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惟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里...

日土县19665087512: 屠岸贾被谁杀的?有的说秦穆公,有的说赵氏孤儿.到底是谁啊? -
伊齐千柏: 是赵氏孤儿在晋景公的允许下,跟晋国上卿魏绛一同捉拿屠岸贾.之后由魏绛决定如何处置屠岸贾的. 「〔正末躧马仗剑上云〕某程勃今早奏知主公.擒拿屠岸贾.报父祖之雠.这老贼是好无礼也呵.」 「〔正末云〕老宰辅与程勃做主咱.〔魏绛云〕屠岸贾.你今日要早死.我偏要你慢死.令人.与我将这贼钉上木驴.细细的剐上三千刀.皮肉都尽.方才断首开膛.休着他死的早了.」文中没有交代执行者,但赵氏孤儿和魏绛均是得晋景公的允许,才采取行动,所以幕后主使者是晋景公.《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晋国,与秦国及秦穆公无关.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是事实还是小说 -
伊齐千柏: 历史上是有这么个事,但是和电影赵氏孤儿有相当大的出入,电影是通过对历史加以改变升华提炼而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史记和左传、战国策中都有提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的

日土县19665087512: 戏剧《赵氏孤儿》是后人的杜撰,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事? -
伊齐千柏: 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是在戏剧中肯定夹杂了想象、猜测和杜撰,要区别对待.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日土县19665087512: 赵氏孤儿是怎么回事.. -
伊齐千柏: 赵氏孤儿》故事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300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