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土壤重金属元素生态效应的因素

作者&投稿:漕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受哪些土壤因素的影响~

1、土壤类型;
2、土地利用方式;
3、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
4、土壤的酸碱度;
5、土壤胶体吸附作用;
6、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治理
1、化学治理措施
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因人为向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该方法是一种原位修复方法,重金属Cd仍存留在土壤中,容易再度活化危害植物,其潜在威胁并未消除。
2、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CaCo3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因素,降低Cd生物有效性,以减弱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Cd形态发生了改变,但仍存在土壤中,容易再度活化,对生物产生危害。
4、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抗重金属机制包括生物吸附、胞外沉淀、生物转化、生物累积和外排作用。微生物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并可以吸附积累重金属;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根系微环境,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目前,大部分微生物修复技术还局限在科研和实验室水平,实例研究还不多,无法大面积推广。

土壤是地球陆地的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土壤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肥力、土壤耕性影响很大。资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可以说是润滑剂,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热量、水分、气体以及各种营养代谢协调快速,对蔬菜生长十分有利。

2、土壤酸碱度及全盐含量
(1)土壤酸碱度影响着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蔬菜的健康生长。多数的蔬菜喜欢中性土壤,即pH值在6.5-7.5之间。土壤中的各种矿质营养在酸碱度为中性时有效性最高,土壤偏酸或偏碱都会影响一部分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
(2)向土壤中持续大量投入肥料,土壤全盐含量必会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盐含量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土壤便会有盐渍化的趋向,同时由于全盐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将直接影响蔬菜根系的生长。

3、土壤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
(1)在蔬菜栽培种,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由于吸收消耗以及来自其他养分的拮抗等原因,常常在蔬菜上表现出缺乏的情况。
因此在全面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下,及时补充缺乏的元素,同时合理使用其他大量元素,避免在土壤中离子间的相互拮抗,从而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2)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也很大。
土壤微生物可以形成土壤结构,分解有机质和矿物质,还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把他们分解成低害甚至无害的物质,降低残毒危害。

4、肥料的使用

土壤中既包含有各种矿质养分,当然也含有蔬菜不喜欢的有害物质,比如氯、钠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这些东西如果大量积累在土壤中,就会对蔬菜产生危害,影响蔬菜生长,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有害物质的增加主要是由施肥引发的,譬如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肥料以及含有重金属的伪劣肥料,就会使土壤有害物质增加,最终影响到蔬菜栽培。
因此,科学、合理使用正规肥料产品,也是保持土壤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气候因素
(1)一个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该地区形成土壤发生的风化类型及土壤的厚度。源物质(母岩)决定了土壤的化学属性和土壤的肥沃度。土壤可以源自当地的岩石(通过母岩的侵蚀生成),也源自运移到当地的物质。
(2)气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土壤内一些物质的氧化或保留,这将严重影响到土壤的形成和性质。降雨量的多少,透水的好坏,会明显影响土壤的性质。

(3)另外,风沙的堆积和沉淀也能对土壤造成明显的影响。

(一)异常成因类型

土壤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异常是引起人们对土壤环境质量极大关注的直接原因。前已述及,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的成因主要有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型。自然成因的异常由成壤母质物质组成特性及特定的自然景观条件决定,而人为成因的异常则是由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等造成的。在此前相关章节中已经介绍,成因类型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异常,其异常形成机理以及异常组分的存在形态存在根本性差异,由此势必会影响异常的生态效应。下面以江苏研究区Cd、Hg两元素异常对此进行说明。

江苏研究区Cd异常主要为自然成因,Hg异常主要为人为成因。因为两个元素异常成因不同,两个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也有差异,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具说服力,试验中依据两个元素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来说明两者间生态效应的差异,即重金属元素异常成因类型对其生态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6-21所示。从中可见,当小麦根系土中Cd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即背景值时,对应的小麦籽实中Cd含量超过了绿色食品卫生标准,而且已经接近无公害食品卫生标准。说明由自然作用形成的土壤Cd异常,其异常组分Cd的活动性较强,容易被农作物吸收,导致在土壤中Cd为背景含量时,小麦籽实中Cd含量既超过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又接近无公害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定值。

图6-21 苏州研究区Cd、Hg异常生态效应对比

Hg的试验结果与Cd恰好相反。当小麦根系土中Hg含量已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时,小麦籽实中Hg含量只有2.7μg/kg,仅相当于绿色食品卫生标准Hg含量限定值的1/4。出现这一试验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壤中Hg的存在形态。我们已经知道,由人类活动等释放的Hg叠加到土壤中后经过形态转化最终会变成矿物态的辰砂,尽管土壤中Hg含量可能比较高但其生态效应却不甚敏感,因此Hg异常的生态危险性也没有自然成因的Cd异常大。

(二)自然景观条件及土壤理化特性

自然景观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差异。自然景观条件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生态效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特性进而影响其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来实现的。同时,不同自然景观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特性也会对土壤重金属异常组分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化起到一定作用。

在土壤理化特性中,pH值、E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是限制重金属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比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比江苏和山西研究区土壤理化特性及小麦中Cd含量的差异可以看出(表6-23),江苏研究区根系土中Cd含量略大于山西研究区,但是江苏研究区小麦中Cd含量却是山西研究区小麦Cd含量的3倍多。江苏研究区小麦中Cd的富集系数(富集系数=农作物籽实中重金属含量/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100%,下同)达到了26.8%,而山西研究区小麦中Cd的富集系数只有11.18%。在农作物品种相同根系土中Cd含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两个研究区小麦中Cd含量的差异,即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效应应该是受到了自然景观条件及由此决定的土壤理化特性的控制。

表6-23 土壤理化特性与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统计表

注:富集系数=农作物籽实中重金属含量/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100%。

江苏研究区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山西研究区为砂壤土。江苏研究区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明显高于山西研究区,有利于土壤黏粒表面吸附更大量的Cd离子,并随作物吸收逐渐释放到土壤溶液中供作物持续吸收利用。另外,江苏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只有6.02,属于弱酸性土壤,而山西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8.29,属于碱性土壤。土壤pH值降低会提高土壤溶液中Cd2+的浓度。因为pH值下降后,H+增多,吸附在胶体和黏土矿物颗粒表面的Cd2+与H+交换量增大,大量的Cd2+从胶体和黏土颗粒表面上解吸出来而进入土壤溶液;同时,pH值的降低打破了Cd2+的溶解-沉淀平衡,促进了Cd2+的释放,从而使土壤溶液中Cd的活动性增强,导致酸性土壤中Cd的农作物有效性明显高于碱性土壤。这是造成江苏研究区和山西研究区小麦中Cd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即自然景观条件及由此决定的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生态效应的影响。

(三)土地耕作方式

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种植制度以水旱轮作(水稻—小麦或油菜)为主,而华北地区主要以两季旱作(冬小麦—夏玉米)为主。不同的土地耕作方式通过影响和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活动特性进而影响其生态效应。对于同一地区的土壤而言,水作和旱作的最大差别在于改变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在淹水条件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能促进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以硫化物形式沉淀,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活性,减少农作物的吸收量。在旱作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于重金属元素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形式最容易被农作物吸收,这可能是造成江苏研究区水稻和小麦中Cd、Pb含量差异的一个原因(表6-24)。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不同农作物品种对Cd等重金属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体外吸收。例如,同样是在旱作条件下,东园试验区大豆对Cd的吸收就明显不如小麦;在根系土中Pb含量并不高时,山西研究区小麦中Pb却出现了超标现象。

表6-24 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统计表

从理论上分析,水作土壤应该有利于HgS的生成,从而降低溶液中Hg2+的浓度,使水稻对Hg的吸收程度降低。试验结果却与这一理论分析结果相悖。江苏研究区水作农作物水稻对Hg的累积系数是旱作农作物小麦的2倍以上。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HgS乃至辰砂的形成过程有关。按常规方式理解,淹水的还原环境较旱作的氧化环境更有利于S2-和HgS的生成,从而导致土壤溶液中Hg2+浓度降低。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由于S2-的存在使得土壤中的Hg呈Hg2+的形式存在,在Hg2+与S2-结合形成HgS过程中或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HgS分解产生Hg2+过程中,使得水稻吸收Hg2+的机会加大,出现了Hg在水稻中累积的现象。在旱作条件下,Hg可能呈其他更稳定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或呈气态形式扩散到大气中,使得农作物吸收Hg的机会减少,使其在旱作农作物中的累积效应不明显。

(四)农作物品种

不同农作物对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既便是同一类型的农作物,不同基因型之间对元素的吸收能力差异也会很大。为了进行不同农作物类型之间吸收能力的比较,选择在同一个研究区进行两种旱作农作物轮作的山西研究区(小麦-玉米)为例进行说明(表6-25)。从表6-25中可以看出小麦和玉米对重金属元素累积程度的差异,即在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小麦籽实表现出较强的累积重金属的能力,而玉米的累积能力则要弱得多。小麦累积重金属元素的能力比玉米强得多,富集系数一般为玉米的2~5倍。

已有研究结果证实,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李正文等,2003;刘建国等,2004;刘光荣等,2005;宋阿琳等,2006;肖美秀等,2006;龚伟群等,2006;张岳芳等,2006),这种差异主要与其对元素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有关。当然,这种能力又是由农作物本身的很多生理特性决定的,如根系构型是否有利于扩大吸收范围、根表面积是否足够大、运输元素的维管组织是否发达、根系分泌物的成分等。仅从根系分泌物的成分来看,不同农作物品种由于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质量有机酸组成成分不同,也会对根际土壤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形态转化产生相应的影响(王建林等,1992;陈有等,2001;徐卫红等,2006;McGrathetal.,1997),从而影响其体内元素的累积;但是由于根际土的范围很小,这一变化无法通过根系土反映出来。已有研究证明,小麦根系能够分泌有机酸,从而酸化根际土环境,增加根际范围内的元素活动性,促进根系对元素的吸收(李花粉等,1999;张敬锁等,1999),这可能就是表6-25中小麦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较玉米高的原因。不过,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农作物对元素的体外吸收问题。结合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大气污染等状况分析,实现研究区小麦籽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高于玉米,除根系吸收以外,体外吸收及固体颗粒物在小麦籽实中的存留应该是决定小麦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玉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表6-25 农作物品种与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统计表

注:Hg含量单位,10-9;其他元素含量单位,10-6;籽实中含量单位mg/kg。富集系数=农作物籽实中某元素含量/该元素在根系土中的含量×100%。

受农作物遗传特性的控制,不同农作物品种对同一种异常组分的吸收特性似乎需要在异常生态效应评价过程中单独考虑。除农作物本身的基因型导致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差异以外,仅从植物生理学角度考虑,不同农作物品种由于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质量有机酸组成不同,也会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形态转化产生相应的影响。根据不同农作物吸收重金属元素能力存在差异这一特性,可以为土壤异常区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选择累积能力弱的农作物类型作为异常区主要栽培品种,可以减少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类食物链的有害元素总量,这样既能对已经出现有害元素累积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可以避免过量摄入有害元素对人畜健康产生毒害作用。

综合分析以上影响重金属元素生态效应的各种因素不难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无论是异常成因类型,还是自然景观条件及土壤理化特性、土地耕作方式等,都不是影响重金属元素生态效应的最直接因素,而都是通过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或形态转化特征,间接地影响着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效应,即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食品卫生质量。由此看来,要想有效、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成因类型异常、不同自然景观条件及土壤理化特性、不同土地耕作方式等条件下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效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或重金属异常组分存在形态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为了便于理解和叙述,以下将活性组分含量称为有效量),这是从上述试验研究结果中得到的最本质的一点认识。

除上述提到的4个因素以外,影响农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吸收累积的因素还很多,例如灌溉水质量、耕作措施、农艺措施等,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农作物的吸收能力。从根本上说,无论哪一种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及其有效量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吸收,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

这里以土壤Hg异常为例来说明异常组分存在形态对异常生态效应的决定性作用。表6-26是江苏研究区和山西研究区小麦籽实中Hg含量对比结果。可以看到,江苏研究区土壤中Hg含量是山西研究区的2倍多,两个研究区小麦籽实中Hg含量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都是0.003mg/kg左右。出现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从前面的试验研究结果中已经知道,土壤Hg异常区Hg主要是以辰砂的形式存在,而以离子交换态等活动态形式存在的Hg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即便土壤中Hg含量差异很大,但是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差异并不大,这也就决定了不会产生明显的生态效应差异。这一试验结果很好地显示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或异常组分的存在形态是决定其生态效应的最根本因素。正是由于土壤Hg异常区至少有一部分Hg是以辰砂形式存在,所以既便是两个研究区间Hg含量以及自然景观条件、土壤理化特性等均不相同,Hg异常的生态效应却基本一致。

表6-26 江苏、山西研究区小麦籽实中Hg含量对比表

由土壤Hg异常与辰砂及其相应的生态效应扩展开来,由于城镇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包括部分Hg的异常)与固体物质“微球粒”和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这些物质本身就是部分重金属元素回落土壤的载体,如果以异常组分的食品卫生质量以及水介质质量作为评价标准,不同地区之间异常的生态效应差异不会很大;原因就在于受异常组分固相存在形态的影响,此类异常在土壤-农作物体系、土壤-水体系乃至土壤-微生物体系中的生态效应均不显著。如果考虑到异常产生过程的话,那么通过呼吸作用的直接吸收或通过叶菜类植物的叶面吸收,其生态效应就变得复杂并且不确定了。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哪些重金属的污染?为什么锌也算在内了呢?_百度知...
重金属污染事件在国内外都频频发生,如广西的镉污染、年湖南儿童血铅超标、及日本汞污染引发水俣病,可以说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国际问题。2、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哪些重金属的污染?相关的研究表明,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8种,分别是As、Ni、Hg、Cu、Zn、Cd、Cr、Pb。这8种重金属主要来源是...

土壤中重金属有哪些
5. 铜(Cu)和锌(Zn):铜和锌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在土壤中的含量过高也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这两种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渣和化肥的使用。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气候、地理位置以及人类活动等。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受哪些土壤因素的影响
1、土壤类型;2、土地利用方式;3、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4、土壤的酸碱度;5、土壤胶体吸附作用;6、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治理 1、化学治理措施 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因人为向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易造成二...

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及转化
影响土壤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的因素很多,一是与土壤元素总量水平密切相关;二是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pH,Eh、有机质、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其他元素含量等;三是人类活动,如重金属输入土壤中的方式(大气降尘、工业“三废”、灌溉水和施肥等)。下面分别研究了土壤元素总量、pH、有机质、土壤质地和磁化率对Cd,Pb等重...

土壤重金属检测主要检测哪些元素?
镍(Ni):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其来源包括矿山废水、工业废水和农药使用等。高浓度的镍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具有负面影响。铜(Cu)、锌(Zn)、锰(Mn)和铁(Fe)等:这些元素在适量情况下对植物生长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含量可能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还...

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量评价标准
按照上述确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效量界限值的方法,Ⅰ级界限值采用元素含量小于等于背景值的根系土样品的有效量来确定。为此,对根系土中元素含量小于等于背景值的样品对应的元素有效量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即代表了土壤中元素有效量Ⅰ级标准界限值,结果见表7-17。表7-17 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量Ⅰ级...

常见重金属土壤污染有哪些
由于粮食生产压力较大,生产模式较小,导致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且难以实行有效的休耕措施。土壤长期得不到休息,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机制被打破了。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农民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群体。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农民不得已只能多用化肥,这又造成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恶性...

重金属在土壤中有哪些存在形态?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环境效应:重金属通过溶解、凝聚、沉降等各种反应形成的存在形态及化学性质决定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决定了迁移转化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污染的性质。重金属大多数是属于具有独特的可变价态的过渡性元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价态不...

对园地土壤造成污染的有害金属有哪些?
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果园土壤、灌溉水源以及果品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害重金属主要包括镉、铅、汞、铬和类金属砷等,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和动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1)镉 镉的污染源主要来自金属矿山、金属冶炼厂和以煤为原料的电镀、电机、化工等工厂。这些厂矿...

土壤重金属污染
14.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目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净化(通过生物来修复污染土壤)、钝化(通过海泡石等矿物吸附重金属元素)和避害(用“客土”来转换污染土壤)。客土、换土及深翻土壤等物理措施,以及使用改良剂(硅酸盐、石灰、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及钝化剂等化学...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受哪些土壤因素的影响 -
贸查硫酸: 1、土壤类型; 2、土地利用方式; 3、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 4、土壤的酸碱度; 5、土壤胶体吸附作用; 6、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治理 1、化学治理措施 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能够在短期内降低...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受哪些土壤因素的影响,试分析之!
贸查硫酸: 就这问题把大家难的: 1、PH值 2、土壤质地 3、粘粒含量 4、氧化还原条件 5、某些氧化物影响 6、离子交互作用 7、有机质含量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
贸查硫酸: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有:①土壤类型;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 ④土壤的酸碱度; ⑤土壤胶体吸附作用; ⑥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
贸查硫酸:[答案]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收 2.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 3.土壤中重金属的沉淀和溶解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
贸查硫酸: 不同重金属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物效应各异,同种金属的环境化学和生物效应与其存在形态有关.例如,土壤胶体对Pb2+、Pb4+、Hg2+及Cd2+等离子的吸附作用较强,对AsO2-和Cr2O72-等负离子的吸附作用较弱.对土壤ز水稻体系中污染重...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土壤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机理及如何控制 -
贸查硫酸: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毒害,不进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而且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并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食物链等途径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植物吸收与运输重金属的形态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这方面的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一般是控制污染源!尽量减少或避免重金属污染的排放!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重金属Ni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贸查硫酸:[答案] 重金属镍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重金属对土里微生物的影响 --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急急!) -
贸查硫酸: 化学方面的可以转化为物理的啊.1.首先你要去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然后了解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及土壤物理形态的影响(正反两方面的),比如影响土壤的结构,水分,养分,氧气流通、pH值等(这些都会对微生物的生长有影响的);...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强度的主要因素 -
贸查硫酸: 城市垃圾的问题.这些垃圾不仅污染环境,破坏城市景观,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公告之一.特别是当前的阜新,垃圾问题更是严重,这一方面影响到了城市环境、危害着居民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更是影响...

海东地区17765337943: 如何进行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益 -
贸查硫酸: 1. 工程措施 包括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法、固化、稳定化方法、电动力修复法等,工程措施具有稳定、见效快的优点,但存在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二次污染隐患等缺点,不适宜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 2. 化学治理措施 包括淋溶法、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