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世界有多大?

作者&投稿:邗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到《山海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很多人都有看过。不过要说《山海经》中的世界有多大?说实在的,这事还真不好说,因为说法太多太多。不过大部分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面积很大,有的人甚至认为它就是世界地图疆域就是全球的五大洲四大洋,非常了不得。
可这些人往往只是会开脑洞意淫,却不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问题:人们认识的地域范围,是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不断增长的,因此商代的疆域范围就比夏代的大,周代的疆域范围就比商代的大,春秋时期又大于西周,战国时期又大于春秋,至于秦汉时期更大——这就是现实的疆域认识情况,顾颉刚先生在《古史中地域的扩张》中就说,中国的疆域由夏到秦,是一次一次放大的,显然是很正确的看法。直到战国时期孟子还说: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因为那时候人们对地域范围的认识也就那么大,远远比不了秦汉时期,更别说遍及世界了。
其实,《山海经》记述的范围,它本文里都明明白白地写了。我们知道《山经》与后面的《海经》本不是一本书,《山经》的创作时代,据袁珂先生研究是战国中年以后的作品,自然相对晚一些了;而《海经》时代则较为古老,是夏商时期,那么《山经》记述的地域范围一定要比《海经》记述的大很多。
《山经》在全书的最后作了总结,说:
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这就是它认为天地东西南北的范围,东西与南北仅仅相差二千里,是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但是也有不同的说法,如《楚辞·天问》里说: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屈原认为南北椭长,就是比东西要长,故问长出来多少呢?可不知道这种说法的具体数字了。
请注意,这是作者认为的天地东西南北的长度,未必是他能实际管辖或认识到的范围,自然也不是它能全部记录的范围,只是表明他记录的范围就在这其中,因为他们知道天地十分广大,绝对不是自己见识到的这么大的区域,天地间还有他没有到达的地方,所以,这个范围要比他们实际管辖、认识到的范围大得多。或者说,《山经》实际记录的范围应该比这个范围要小。
《山经》里记载的天地里数,如果直接换算成现在的公里就是东西14000公里,南北13000公里,而我国现有的疆域是东西5200公里左右,南北5500公里左右,都还不到《山经》里数的一半,这可能吗?这也就是某些人意淫《山海经》记述的范围遍及全球的原因,其实都是瞎扯。
日本学者古田武彦先生指出:周代采用的是短里,每里约76-77米;秦始皇废弃短里用长里,每里约435米。
先秦时期说骥一日千里(《吕氏春秋·博志》),就是良马一天可以跑一千里,如果按照秦汉以后的里数大概是五百公里,马奔跑的平均时速是20公里左右,最快的时速是60公里左右,如果用平均时速跑一天(一白天,十二小时),也跑不了五百公里;如果以60公里的极限速度狂奔五百公里,再良的马都累死了,因为马的奔跑极限距离不过100公里(200里)左右。
古代驿站的紧急驿传,什么五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的,沿途都需要不停地换马,就是这个意思,否则马根本受不了,所以说如果按秦汉以后的里算,马日行千里根本就没可能。
其实这里说的里也是短里,一千里也就是77公里左右,即150里多点儿,接近马奔跑的极限距离,就比较合理了。有人会说,一天才跑150里,为什么不一口气跑到200里呢?这里面有讲究。《新序·杂事五》记载了一个故事:
一次,颜渊陪着鲁定公坐在台上,东野毕在台下练习御马。鲁定公夸奖说:东野的驾驭技术真好啊!
颜渊说:好是好,可他的马必定要失去控制而导致车辆毁坏(马失车败)。
鲁定公非常不高兴,说:我听说‘君子不说别人的坏话’,你是君子怎么还说人家的坏话呢?
颜渊也很不高兴,下了台阶走了。刚走没多久,就有人来报告鲁定公说东野毕的马败。
鲁定公大惊,急忙让人把颜渊请回来,问他怎么知道的?
颜渊回答说:
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尽其马,是以舜无失民,造父无失马。今东野之御也,上马执辔,御体正矣,周旅灸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而马力殚矣,然求不已,是以知其失也。
所以说,古人讲求御马的适度,绝不会尽其马而让马力殚,肯定不会让马跑到筋疲力尽的极限距离,200里的极限距离跑到150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么,《山经》是先秦作品,它里面用的就是短里,也就是一里约77米左右,我们来作下算术题,先算东西的长度:
28000×77=2156000米=2156公里
古人说疆域的最东边是东渐于海,就是到达东海,古人把渤海称为北海,那么东海就是山东半岛东部的黄海,从这里往西2156公里,就到今天的青海省的东部一带。周人本起源与陕西,其势力在西周时期就达到了甘肃一带,到了战国时期,加上秦灭巴蜀,那时候人们的认识(不是控制或占领)应该已经到达了青海东部一带,至少他们也该知道,从甘肃、巴蜀往西,还有十分辽阔的土地,所以他们想象到的地域从东到西就大概这么个长度。
再说南北长度:
26000×77=2002000米=2002公里
大概从内蒙古到湖南、江西那么远,这也是战国时代人们能够认识到的疆域。
所谓认识到的疆域就是已经意识到到有那么大个区域,未必亲自去过或控制,还带有一些想象的成份,因为我国古人不知道亚欧大陆到底有多大,向东已经到了大海,算是到边了,但是向西实在是不知道能有多远,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区域的不断扩大不断进行脑补。即使是脑补出来的这个范围,显然还在今天的中国境内,根本就没有遍及全球。
再看看《海经》的记述,《海外东经》说: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这里面的竖亥,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指出就是殷商的先王王亥,因为他曾经为有易氏的牧竖(主管放牧的小官),所以称竖亥。这条记载应该有残缺了,只说了东西的距离,没说南北的距离。《淮南子·地形训》里引用了大量的《海经》的内容,但是又有所不同,应该是根据的另一个《海经》的版本,它里面有这样的记载:
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里说:
刘昭注《郡国志》云:‘《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今案《淮南·地形训》所说,大旨相同。以校此经,无‘禹使大章’云云,又其数与刘昭所引不合,未知其审。
二者记述的内容不同,数字也不同,大致就是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至于步数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和《海内东经》一比较就可以知道,《地形训》里的里一定是汉代人增加的,《海经》本文里没有里字,竖亥、大章采用的丈量方式是步,那么《海经》用步数计算长度比较合理,也符合上古时期的情况。汉代人给增加里,是因为汉代到汉武帝的时候已经凿通了西域,认识到的地域范围已经相当广大,如果不是里只有步,那地域范围就太小了,所以在里面加上了个里。
可这又实在太大了,如果仅算里数,就是233500里,汉代是沿用秦代的长里,即每里435米,那么就相当于现在的101572.5公里,即10万多公里,大家要知道,地球赤道的周长才4万公里啊,也就是说你沿着赤道从东到西绕地球跑一整圈儿,还不到这个长度的一半,这怎么可能呢!
即使是按照先秦的短里算,也有17979.5公里,接近18000公里,也快赶上赤道周长的一半儿了,绝对横跨东西半球到了国外,因为从北京到纽约才15000多公里啊!
汉代的疆域范围根本就没达到那么远,只是他们的幻想而已。所以说,《海外东经》只有步而没有里是古本的原貌,加了里是汉代人的改造。郭璞注引《诗含神雾》曰:
天地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一千五百里。
《诗含神雾》是东汉时期的纬书,它这个数字也应该是根据的古本《海经》,数字又有所不同,特别是南北的数字可能有问题,因为大约和它同时代的纬书《河图括地象》里的记载是:
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见《太平御览》卷三十六引)
一对照就可以知道,郭璞注引的《诗含神雾》的南北之数中二亿后面写脱了三万二字。《括地象》说夏禹所治的范围距离,抄的是《山经》。
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诗含神雾》还是《河图括地象》,都干脆以里来计算,连步数都省了。他们却不知道,《海经》记述的疆域范围就是很小,不能用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来衡量。
古代是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因此有学者指出《海外东经》的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中的十是七字之误,非常正确。那么《海经》记述竖亥量的东西距离是579800步,古人是以迈出一脚为一跬,倍跬为步,也就是两脚各迈出一次为一步。《礼记·王制》里说: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考古学证实,商代一尺约17厘米,周代一尺是19.7厘米,因为《海经》是写定于周代,所以我们这里按照较长的周尺来计算,为了好计算按照20厘米算,一步是160厘米左右,也就是1.6米,计算一下:
579800×1.6=927680米=927.68公里
《海内东经》说竖亥左手指青丘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青丘条解释说:
青丘,在山东广饶县北。《方舆纪要》:‘相传齐景公曾畋于此。’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于青丘’是也。《清一统志》:‘清水泊,即古之青丘,一名青丘泺。’
青丘就在今天山东广饶县西北边的高青县,这应该是《海经》记载的王亥的出发地,再往东就到海了。
从高青向西927公里,大概就到今天的陕西的潼关附近,基本上就是横跨了山东、河南两省的距离。这还是直接算的直线距离,排除竖亥路上要翻山越岭、涉河渡水绕的弯路。
再看看《淮南子·地形训》里记载的数字,除去里面的那个里,其东西、南北的长度都是233725步:
233725×1.6=373960米=373.96公里
其距离仅仅是《海外东经》长度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东西就是从高青到菏泽的距离,连山东省还没出去呢。如果以此为纬线再画一道与之相交南北的经线而中分之,也就是从河北沧州到山东临沂这么个距离,如果都放在山东省的话,大约就是滨州到临沂的距离,也是没出山东省的范围。
《孟子》里说的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这个千里的里也是短里,换算一下就是77公里,150多里,纵横各150多里,这在三代时期已经是够大的疆域范围了,所以《诗经·商颂·玄鸟》里说殷人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有一千来里的邦畿已经让他们够自豪的了。
由此说来,恐怕《淮南子·地形训》所根据的《海经》版本的数字最古老,所以范围也最小;从西汉早期的《淮南子》直到南朝时期的刘昭,看到的《海经》本子都是作二亿,所以怀疑今本《海外东经》的五本来可能也是作二,是后人觉得太少改成了五,这个改造很好弄,也就是在二中间加两笔的事儿,可即使是改成五,照旧也不出中国的范围。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知道,无论是后出的《山经》还是很古老的《海经》,他们思想中的地理范围都没出今天中国的疆域,他们活动或真正认识到的范围更小。
特别是《海经》时代的疆域,就是东西、南北各三四百公里的样子,那就是虞夏时期的疆域,《禹贡》等书里说虞夏时期的疆域是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北至朔方,南及交趾,或者说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扺流沙,东极蟠木,根据何幼琦先生的研究,蟠木相当于东海,流沙就是泗水,主要是泗水南流的一段,就是现在京杭大运河的河道;朔方就是幽陵、幽都,在今天的济南一带,交趾在今天的山东日照一带,不过就是今天山东省全境、渐及到河北北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这一带地区,正是纵横各三四百公里的样子,根本就没遍及全世界!


山海经是谁写的,他看到了什么?
而现代的学者确认为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不断完善才成了现在模样。说法不一而足,但是对我们的阅读却产生不了影响。我们就忽略吧。传世《山海经》全书篇幅不大,不到三万二千字,包括《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

山海经是否有其可观价值?
从“海外南经第六” 起到最后 “海外经第十八” 止之十三篇,简称为《海经》。和前面的《五藏山经》即《山经》合起来,总名之曰《山海经》 《神话性质》 1. 宗教 《山海经》书中展示之巫师所有宗教活动,真是触目皆是,多难胜举。如《山海经》中,每一小节的后面,都记载有对某系列山山神的不同礼典,不仅...

《山海经》是什么
山海经》这本上古奇书,涉及了众多的领域与行业,《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山经》五卷,《海经八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100多个国家,500多个山名,100多条水道,不仅从全书的结构来看,是一本标准的上古时期地理书,同时书中还提出了世界是有极限的理念。

《山海经》讲了什么内容?
它从南山起笔,继而延伸,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地理画卷。《海经》以不同国家为主题,简洁记录了各地国家的民俗特征,奇形怪状的怪兽,其中很多成为如今神话故事的人物原型。《大荒经》叙述的是当年的历史以及流传下来的故事,亦成为后世很多神话传说故事的真正出处。《山海经》中许多地方都是可以得到考证的。

《山海经》是谁写的?他看到了什么?与史前文明有关吗?
然后是对《山海经》中山脉的描述,也是不符合常理的。在《山海经》中,对山的描述是光秃秃的,没有生物和植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山上有很多植物。而且它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不仅有树木,而且还有各种小动物。因此,《山海经》中描述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有很大差别的。通常,在下雨的地方,植...

海经讲的是什么?
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共一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由主要由《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组成,并...

《山海经》中,为何要写那么多现实中不存在的怪人?
现在存世的《山海经》,是由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父子校订编纂的。该书一共18篇,包括了《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全书一共31000多字,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动植物、医药、矿产等多个方面。因为内容丰富,《山海经》也被称为是一部“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但是,因...

《山海经》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
《山海经》最为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上古世界。有着完整的世界观,比如人类的诞生是靠女娲用泥土造人;远居西垂的西王母是手握不死药的女神;后羿从她手中求得不死药,又从帝俊那里取得神弓,才射下九日,拯救了人间。随后黄帝与蚩尤大战,双方调动神怪无数,蚩尤请风伯降雨,黄帝...

山海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啊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

西方欧洲国家有专门研究中国山海经这本书没?
他们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是一块已经消失了的古大陆,也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到的“亚特兰蒂斯”。他们提出的论据也很简单直接,《山海经》描述的是一块完整的大陆,四周都是海洋,这显然不是大洋洲。而且《山海经》描述了几百种未知动物,很可能是史前文明被洪水毁灭后,才从世界上灭绝的。...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世界有多少公里 -
訾石复方: 山海经中记叙有“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与实际世界 东西赤道点 南北极距离(东西半径 南北半径) 存在误差 至于古人如何做到的 暂时不得而知 还是把疑问留给后来吧

曲阳县19892831041: 哪位专家知道山海经中介绍了哪四个地理知识? -
訾石复方: 以《中山经》所在地区为世界的中心,四周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构成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陆地和国家,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就是世界.《山海经》的结尾指出:"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网络搜索,侵删)

曲阳县19892831041: 为什么《山海经》里有很多场景与核爆炸,宇宙旅行超级
訾石复方: 山海经最大范围也就是地球的世界地图,不可能扩散到宇宙.例如哪座山往哪去多少里是什么地方,这情况只能在一个星球上成立,除非所有的星球连在一起能够互通.文明也是有轮回的可能的,就是从落后的原始状态发展到工业科技先进的状态,直到巅峰时期地球无法承受各种负面能量,导致资源改变而让一切走向消亡,然后再回到原始状态,开始新的文明轮回.所以说《山海经》的前身“山海图”是一种类似3D地图,记录了地球所有天文、地理及生物的高科技,也是有可能的.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中的山海界具体来说大概是现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
訾石复方: 山海经介绍了华夏大地的人文、地理.大概南方界在广东、西方界在甘肃、北方在贝加尔湖吧.海经又分海内经和海外经,具体记不清楚了.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的地理定位是以哪里为中心的? -
訾石复方: 这一疑案的彻底破解尚需要时日.而现在看来,历史学家凌纯声的看法可能较符合实际,即:《山海经》乃是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的一本《古亚洲地志》,它记述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诸多宝贵的资料,至于其作者可能已难于确认.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是世界地理书吗 -
訾石复方: 《山海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地理历史著作.清代毕沅考证其“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然而由于其成书年代过早,且奇闻怪事、神怪传说等夹杂,难于考证,故而二千多年来,一直有怀疑者认为该书“闳诞迂夸,奇怪 傥...

曲阳县19892831041: 关于《山海经》,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
訾石复方: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三皇五帝时期的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目前,该书作者还并不详尽,但是由于《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属于《四库全书》中哪一阁哪一部 -
訾石复方: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班固则列入术数类,而刘秀歆则认...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我″仅仅听说后就念念不 -
訾石复方: 我们普通人读起来很困难,看别人解读的也是多种版本没有统一,看过一个说法,远古时欧亚大陆和大西州美洲非洲澳洲大陆都能交通,所以这个山海经是涵盖世界范围的...这样谁能解读啊,我只能说这个是失落的文明遗留下来的地理书..

曲阳县19892831041: 《山海经》在中国古代究竟是一部怎么样的书籍 -
訾石复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