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流放伊犁时做了哪些事

作者&投稿:答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则徐为什么被流放~

原因:在鸦片战争正在进行的期间,北京的宫廷、尤其是职位最高的大臣——满族军机大臣穆彰阿,是狂热的维持现状派,他对林则徐的对英强硬政策感到胆颤心惊。林则徐被解除了职务,理由是:“因同英国交涉不当,招致了严重的事态。” 林则徐被流放,流放地是新疆的伊犁。
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
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道光二十年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
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
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扩展资料: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
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横遭诬陷”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人。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是世界禁毒运动的先驱者。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领导了禁烟抗英运动,成为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一面旗帜。由于清廷的腐败无能,屈服于英国侵略者的军事压力,将林则徐革职并遣戍流放伊犁,这不仅是林则徐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
  清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1841年7月13日),林则徐在浙江镇海前线接到遣戍的命令,次日便踏上漫漫戍途。中途奉命到河南祥符(今开封)工地协助大学士王鼎治理黄河决口,河工完竣之际,清廷下旨令林则徐“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由于长途奔波,林则徐走到西安就卧病不起。在西安养病四个月后,大病初愈的林则徐携三子聪彝、四子拱枢继续登上戍途,并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同郑夫人作别,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成为千古名句,真切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情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九日(1842年12月10日),林则徐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戍所惠远城,先期流放到伊犁的邓廷桢出城迎接。林则徐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报到后,住进了南街鼓楼前东边第二条巷被称为宽巷的寓所。林则徐抵达伊犁的第三天,道光皇帝下旨裁撤伊犁镇总兵,移置天津,伊犁将军布彦泰征求林则徐的意见,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着眼,推动布彦泰上奏坚请保留,使道光皇帝改变了决定,保留住了伊犁镇总兵。由此,林则徐潜心研究了新疆的史地,对西北边防给予了关注,提醒人们要特别关注西北边防。他回到内地,告诫人们“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历史证实了这位伟大爱国者的远见卓识,沙俄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林则徐到伊犁的第一个除夕之夜,想到三年来从禁烟抗英到谪戍伊犁,感慨很多,他身处西北边陲,政治上处于逆境,仍不忘国家的安危,在给老友的《除夕书怀》中写到:“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
  林则徐在伊犁是流放之人、带罪之臣,在政治生涯中跌人最底谷,但他不顾政治上所处逆境和衰龄带病之躯,仍然尽其所能给新疆各族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新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林则徐到伊犁后,被伊犁将军布彦泰派掌粮饷处事务,得以翻阅大量的新疆屯田档案资料,辑录为《衙斋杂录》。他积极协助布彦泰筹划开垦红柳湾、三棵树、阿勒卜斯等处的荒地。1844年,伊犁将军布彦泰委托林则徐负责垦复阿齐乌苏地亩工程。为了垦复阿齐乌苏废地(在今伊宁市巴彦岱镇以西、霍城县惠远乡以东一带),首先要解决水利问题,必须将原有的喀什河引水渠道展宽加深,并开挖新渠引入阿齐乌苏东界。鉴于当时伊犁的财力困难,对阿齐乌苏渠(后称“湟渠”,今人民渠)采取了捐资分段承修的办法,林则徐主动捐资承修了整个渠工最艰巨的龙口工程。“查龙口地势,北岸系碎石陡坡,高二三丈至八九丈不等,水傍坡流,须刨挖石坎;南岸坐在河流之中,必须建坝筑堤,钉桩抛石,方免冲刷之虞。应修要工渠宽三丈至七八丈不等,深五六尺至丈余不等,长六里有奇。”(《史料旬刊》第37期“布彦泰片三”)这项工程于1844年6月兴工,历时4个月完竣,除料物不计外,共用工十万有零。之后,林则徐奉命前赴南疆履勘垦地,“锋车遍八城”,其勘田60余万亩,基本上分给了维吾尔族农民耕种。又转赴吐鲁番、哈密勘垦,在托克逊伊拉里克推广兴修了坎儿井。1845年12月,林则徐在哈密接旨获释,在新疆共生活了3年多时间。林则徐离开哈密时深情地吟咏道:“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虽然他来得并非情愿,但走时却对伊犁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充满着留恋。
  林则徐在新疆流放期间的思想和活动,对新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践了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林则徐在新疆的不朽业绩,为各族人民所怀念,至今民间仍流传有“林公渠”、“林公树”、“林公井”、“林公车”的故事。
  林则徐在伊犁居住两年多,写有大量日记、书信、诗词。其中他由西安到伊犁的日记已整理成书,题名《荷戈纪程》。林则徐在伊犁的日记保存了大量资料,历来为史家所重视。林则徐与流放在一起的邓廷祯有唱和诗多首,集成《邓林唱和集》。林则徐作有《回疆竹枝词》24首,是其诗作名篇,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历法宗教、农作节气、文化艺术等。林则徐在流放期间的诗作,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他个人诗歌创作的顶峰,反映了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高尚的品格节操。
  林则徐擅长书法,是清代名重一时的书法作家。《国朝先正事略》记载:“公书具体欧阳,诗宗白傅。”在伊犁,“求题咏者虽踵接,不暇应也。......伊犁为塞外大都会,不数月缣楮一空,公手迹遍冰天雪海中矣。”林则徐在伊犁的遗墨,至今尚流传,有书信、对联、条幅、中堂、扇面等,故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等处都有收藏。林则徐的行书章法匀称,笔画劲健,气势流畅,有许多传世书迹都堪称佳作。
  为了纪念林则徐为国家、为人民所作出的功绩,1994年在伊宁市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成为伊犁的又一处人文景点。林则徐的后人凌青(我国原驻联合国常任代表)、林纪涛、林子东、林岷等都曾多次来伊犁寻访先人的足迹。1997年香港回归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到伊犁寻访林则徐流放之处,写下了一首诗:“万里来寻伊丽州,边城落叶又逢秋。将军大树迎风立,惠远长渠彻夜流。迁客犹思驱寇策,凡民惟作爱身谋。珠还南海无多日,为报君知两宿留。”

兴修水利 造福后代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
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
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
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没有做什么有贡献的事,都被流放了。


民族英雄林则徐,真的是在发配途中被奸人所迫害吗?
林则徐在发配新疆伊犁,以及在伊犁的流放生活中,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照顾。特别是当时的伊犁将军布彦泰,他与林则徐是莫逆之交,非常尊敬林则徐。林则徐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谪戍新疆伊犁的。伊犁在清朝乾隆年间,随着准噶尔汗国的覆灭,纳入到清朝的疆域范围,随后变成内地官民的戍所。例如,乾隆二...

林则徐翻译
是嘉庆年间的进士。道光年间,升任湖广总督,正遇到议论禁鸦片,林则徐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赶赴广东查禁鸦片。查获英国商人的鸦片100多万斤,全部当众销毁;英国侵略者攻打广东,没有得逞,就移动兵力北上;清朝政府害怕,与英国商议和平;后被流放到新疆的伊犁。不久就被启用,为云贵总督,因病...

一代明臣林则徐,都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1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2林则徐(1...

林则徐的故事
1、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

北辰区17762055808: 林则徐流放伊犁时做了哪些事 -
寿花佐凯: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

北辰区17762055808: 林则徐在新疆的贡献 -
寿花佐凯: 林则徐并未在新疆做出直接贡献,因为他在历史上的主要活动与新疆地区无直接关联.林则徐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在鸦片战争期间坚决主张禁烟,并领导了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林则徐,字元抚,又字...

北辰区17762055808: 林则徐除还有什么爱国故事 -
寿花佐凯: 林公井,林公车的故事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

北辰区17762055808: 关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许,岂以祸福避趋之 ..关于这个内容的故事 或者涉及的内容. -
寿花佐凯:[答案] 这句话出自清朝林则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是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时告别家中人时口头吟诵的林则徐在赴新疆的途中,赶上黄河决口,他治水有方,早就闻名,奉旨总办河务的是大学士王鼎.知道他熟悉河工情形,便要求道...

北辰区17762055808: 林则徐在鸦片战中做了什么 -
寿花佐凯: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

北辰区17762055808: 急求:标题流放出生命的精彩有什么深刻含义? -
寿花佐凯: 1、(1)①林则徐被贬官,发配到伊犁②林则徐被流放经历显现了他的意志品质和人格精神.(2)①林则徐在流放期间兴修水利,开荒屯田②林则徐在遭受流放的极端逆境中,仍旧保持着伟大而宝贵的英雄本色与人格魅力.2.这句话是这篇散文的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