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潼关作者简介

作者&投稿:超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吴融,字子华,来自越州山阴。他于龙纪初年考取了进士。在韦昭度征讨蜀地的战役中,吴融被任命为掌书记,随后逐步晋升为侍御史。离开官职后,他选择依附荆南的成汭。过了一段时间后,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左补阙,并被授为中书舍人。在昭宗复位的紧急时刻,吴融起草诏书,他的才华深得皇帝赞赏,得以晋升为户部侍郎。然而,在凤翔的一次劫难中,他未能随行,流落在阌乡。不久后,他再次被召回翰林院,最后担任承旨一职,并在此职位上离世。吴融的作品有《唐英集》三卷,如今他的诗歌被整理编撰为四卷,供后人传阅和研究。


古诗《潼关》原文是什么?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

潼关是哪个诗人写的
《潼关》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谭嗣同,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

潼关的作者
作者介绍 谭嗣同,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湖南浏阳人。 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为“戊戌六君子” 之一。光绪八年春,十八岁的诗人从湖南故乡出发,赴甘肃兰州省亲途中,在潼关饱览了北国的壮美山河,由衷地唱出了这首豪迈奔放的山水绝句。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

潼关的作者字什么号什么那地
元朝 张养浩,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济南(今属山东)人。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罢官。复职后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上疏谏元夕内庭张灯得罪,辞官归隐,屡召不赴。1329年关中大旱,应召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忙于赈灾事宜,积劳成疾,任职仅四个月,死于...

潼关的作者
潼关的作者是清末政治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注释译文:久远的高云聚集在这...

潼关潼关的作者是谁?
《潼关》的作者是谭嗣同,读音为:tán sì tóng。《潼关》全文为: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意思是: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

山入潼关不解平的作者是谁?
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潼关》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白话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

潼关是谁的作品
年代:清作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 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解:懂得 束:拘束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谭嗣同写的潼关的译文
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是清朝谭嗣同所作。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

潼关写了什么内容?
描绘了一幅一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的画面。出自:《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原文:《潼关》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

子长县18946546890: 出潼关古文翻译 -
实怖明可: 出潼关 唐 吴融 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 译文:重关依据地势而险要,通过它的一条路好像直入天上.西岳华山在眼前全部显现,黄河好像从脚底发源. 为什么路上满是轻车飞快来去,那是朝廷正在寻求人才.只有我一个人性情疏懒,轻松闲适地又在这里回身而去.

子长县18946546890: 介绍杜甫的创作情况 -
实怖明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子长县18946546890: 杜甫的三吏三别属于唐代的什么诗? -
实怖明可: 杜甫的三吏三别属于唐代的五言律诗.作品简介: 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

子长县18946546890: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急!!!!
实怖明可: 创作背景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3]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子长县18946546890: 月夜杜甫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实怖明可: 月夜这首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想象,主客移位,衬托,对面起笔.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除了它抒发了在特殊时期感人至深的离别之情之外,更主要的是它的诗人匠心独用的艺术手法的运用.诗人在下笔时未从自己的角度写作,而是神...

子长县18946546890: 张养浩 简介 及 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写作背景 -
实怖明可: 简介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 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

子长县18946546890: 兵出潼关方振东是指哪个抗曰英雄人物 -
实怖明可: 《兵出潼关》方振东是虚构的人物,没有历史原型. 方振东:出身草根、英勇顽强的“潼关刀客”,血性彪悍且机灵果断,义薄云天的他在抗战期间心怀热血,毅然一群英勇善战的刀客队伍出兵潼关抗击倭寇.而另一方面,同父异母兄弟万子卿却是一名国民党军官,两人在战场上亦敌亦友,但在国仇之前,两人还是携手抗敌,一同谱写沙场悲歌.

子长县18946546890: 雕陶莫皋资料 -
实怖明可: 王昭君(wánɡ zhāo jūn)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 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

子长县18946546890: 河出潼关中...诗词中“太华”是指什么? -
实怖明可: 1、简述:太华:华山.2、拓展:行经华阴 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子长县18946546890: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是谁写的?作者还有那些代表作? -
实怖明可: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许浑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①. 残云归太华②,疏雨过中条③. 树色随关迥④,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⑤,犹自梦渔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