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洛丽塔》是否又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与那个典故有关?

作者&投稿:舟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将电影《Lolita》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的?不要苏东坡那个典故,我想知道当年谁翻译这个名字的。~

应该是个台湾人,姓甚名谁就真的不清楚了,67年库布里克版在香港上映时仍然译为《洛丽塔》,之后到97年阿德里安版在台湾上映时才被译作《一树梨花压海棠》,至于是谁翻译的,估计只有当年的译者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提问者如果真心想知道的话,可以找找该电影当年在台湾的发行方,咨询一下他们的翻译人员,或许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自宋代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和苏东坡之间的一次文人间的调侃。原因是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一次聚会上,作为好朋友的苏轼做了一首诗来开玩笑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一树梨花压海棠”指的就是白发与红颜,即老夫少妻,是“老牛吃嫩草”的一种委婉雅致的说法。

  《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乱伦恋情。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人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只是用颤抖的灵魂呼唤着那些肤浅狂燥的精灵们。

  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他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他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年仅14岁的女儿——洛丽塔。而与此同时,夏洛特也看中了亨勃特,一心要为自己洛丽塔找个靠山。为了能够继续跟心中的精灵——洛丽塔生活在一起,亨勃特违心地娶了夏洛特为妻。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发现了亨勃特对自己女儿的迷恋。激愤的夏洛特冲出家门,却遇车祸身亡。亨勃特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一段美国高速公路上到处逃窜的乱伦爱情……直到狂燥的洛丽塔开始厌倦最终离开了他。失去了生命中的精灵的亨勃特在绝望与悲哀中杀死了当初拐走洛丽塔的男人——克拉尔·昆宁。

  电影根据著名的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波科夫的同名小说《洛丽塔》改编。库布里克和他的制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万美圆买下了小说的版权。这在当时可说是一笔相当客观的数目。

  在电影剧本的第一稿中,编剧凯尔德·威廉汉姆为了迎合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标准而将故事的结局改为亨勃特最终跟洛丽塔结为了夫妇。但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个结尾,于是库布里克决定在不违反审查委员会标准的原则下,尽可能的终于原著。而其中对审查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妥协就是电影中的洛丽塔的年龄要比小说的12岁大。

  1962年电影怪才斯坦利·库布里克拍摄了纳博可夫最具争议性的小说《洛丽塔》。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在这部电影里利用他独有的黑色幽默和对纳波科夫小说的深刻理解,试图探讨一个关于性欲的混乱与迷惑的主题(在37年后他又在《大开眼界》中再次回归这个主题)。

  十几岁的洛丽塔成熟美丽,天性中有一种野性的味道。她讨厌母亲那一套清规戒律,从没想做个因循守旧的淑女。处于青春期的她似乎在无意间勾引继父,对谁都没真感情,更是无心学业……当时的美国社会一片正气,根本不接受这个站没站样、坐没坐样的洛丽塔,她简直就是个异种。全美不止禁了电影,还把小说也列为禁书。

  时光荏苒,社会上像洛丽塔一样的问题女孩越来越多,90年代末,洛丽塔和40岁的继父的畸形恋再次被搬上银幕,没想到新版彩色的洛丽塔依然如旧,在电影院,她还是坐没坐样,把腿翘到前排座椅上。直到今天,“洛丽塔”还是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就象她高高翘起的腿,永远被视为“有伤风化”。

  虽然小说《洛丽塔》1953年一经问世便遭各方非论。但是1962年搬上银幕的电影《洛丽塔》则拍得含蓄而优美,黑白片的形式也使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朴实了许多。片中并无过份的激情场景,甚至有评论认为该片有些“儿童化”。库布里克巧妙地运用指甲油、门等一系列小道具,以柔和的灯光来描述这个乱伦故事。库布里克并未将故事的主题订为小说原作的“天真的堕落”和“世俗的强大”,而是以唯美的方式强调了主人公境遇的可笑与荒谬。

  虽然扮演洛丽塔的演员有些成熟过头,但演员的表演还是到位的。库布里克以一种带有喜剧意味的正剧的方式,再次展现了他影片中永恒的主题:人性在有规则社会中受到的压迫。

中文分别译作萝莉和萝莉塔

Loli的来源
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恋上12岁女孩Lolita的故事。此书当时一度被禁,但现在已成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并被美国兰登书屋选为20世纪英文小说第四名,还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此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
《洛丽塔》(Lolita,1955)原为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1899-1977),在法国所完成的一部长篇作品。中文通常 译为罗丽泰,或是洛丽塔,抑或萝莉塔。作者生于圣彼得堡(即列宁格勒)。此后住在欧洲,主要在柏林,并成为享有盛名的苏联流亡作家之一,被世界文学评论界定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体大师。1940年举家移居美国,在韦利斯里学院任教,同时享有哈佛大学的鳞翅目研究基金(Nabokov同时也采集蝴蝶标本)。还翻译普希金长诗《 叶普盖尼·奥涅金》,使用直译法,注解多于翻译加原著的份量。
[编辑本段]※原作《LOLITA》
在康乃尔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长达11年。为了生存,他改用英文写小说,以教书经验写成的小说《微暗的火》,一边研究着一位风格隐晦的作家,一边在学院文人堆里勾心斗角。带着家人一生住在旅馆。而在不同的著名大学,到处教授文学。虽然后来改用英文写小说,却不愿意进教室,他会写讲稿,让他的太太,到教室去念给学生听的事。他几乎不和任何记者直接对话,总是人家写了问题,他作书面回答。不是害羞,而是一种深刻的耻辱感-因为他不能准确发音,不能说。
《Lolita》的创作动机蕴含极久,据Nabokov本人发表的记事,早在柏林时期,就已经开始孕育这个童女恋的故事,当时他正在巴黎养病(脊间神经痛)。其动机据他本人表示,始于报纸上一篇关于实验人员引诱猴子画出图画的报导。终于在1937年于巴黎出版俄文版的《魅人者》(TheEnchanter),这三十页的短篇故事便是Lolita的前身,也是Nabokov最后一本的俄文著作,翌年他就移居到美国去了,时年四十。《魅人者》后来由其子译成英文版,在美国发行。(1986年)Lolita的出版过程十分曲折,Nabokov开始重新构思这个设定,并打算以英文进行创作。(1949年)写作进行了很久,50岁的Nabokov想要赋予这个故事,更多真实性和地方色彩。
《Lolita》于1954年春天脱稿,原本想要以匿名发表,后来为了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忠实,Nabokov决定署名。他找了四家出版公司,都对该书大为吃惊,由于道德因素四家出版商全部拒绝出版。最后由法国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公司出版。(1955年)造成不小的风潮,读者反应毁誉参半,但此书的确造成抢购。当时保守的美国著名作家格林,在泰晤士邮报上刊登书评,将此书喻为1955年三大佳作之一。很快的成为国际畅销书,陆续在英国、加拿大出版,1958年终于在美国发行。英国政府曾经召开会议讨论,是否禁止该书出售,最后并未达成禁书决议,使Lolita不至遭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样的厄运。
故事内容是叙述有一个中年男人,对小女孩特别情有独钟,最后遇到一个十二岁少女---罗丽泰发展出一段恋情。结果Lolita遂成了恋童癖(幼女)的代名词。电影的设定,则是把女主角的年纪变大了三岁,以免过于耸动。曾有两度改编成电影,第一次是1962年由已故导演史丹利.库柏立克(Stanley Kubrick)执导的黑白片,由老牌演员詹姆斯梅逊(James Mason)演男主角,苏丽文(Sue Lyon)饰演Lolita。中文片名翻译成富有诗意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当时因为民风较保守,处理床戏多是点到为止。第二次拍成电影是在1997年,由Adrian Lyne执导,杰洛米艾朗斯(Jeremy Irons)演男主角,Dominique Swain饰演Lolita。


洛丽塔是什么东西
1962年,电影怪才库布里克和他的制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万美元买下了《洛丽塔》小说的版权,这在当时可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在电影剧本的第一稿中,编剧凯尔德·威廉汉姆为了迎合电影审查委员会的标准而将故事的结局改为亨伯特最终跟洛丽塔结为夫妇。但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个结尾,于是库布里克决定在不违反审查...

母亲和女儿同时爱上了一个男人,电影《洛丽塔》的剧情狗血吗?
不得不说电影洛丽塔里面的情节真的是非常大胆,要问剧情是否狗血的话,我个人是赞同的,并且看起来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也许不少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经典,但是对于电影里面传达出来的事情,却不希望在社会上面能够真实上演。而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看一看,这部电影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电影《洛丽塔》电影的男...

《洛丽塔》,亨伯特是禽兽,还是情圣?
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中年男子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纠葛,仿佛一幅交织着欲望与伦理冲突的画卷。这部小说于1953年孕育,1955年面世,随后改编成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情欲与严肃文学的交融。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复杂情感历程,从初次相遇,到洛丽塔早逝,再到婚姻、犯罪暴露...

洛丽塔这本书好看吗?如题 谢谢了
《洛丽塔》是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说实话这本书写的很不错,值得你去看一看,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如果买这本书的话不建议你去当当、卓越去买,这里的书价说实话贵了点,你可以考虑去孔夫子旧书网买,我经常在这里买...

Lolita是一本小说吗?介绍一下!
《洛丽塔》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和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下面这段简介很清楚地展现了作品的主题之一——“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勃特人过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不可抗拒魔法般的吸引力。他包藏着这个隐秘的欲望,...

洛丽塔讲的是什么
这说法仔细想来又是男人编造出来的花样,只不过给自己寻花问柳一个借口,给黄脸婆娘的一纸说明罢了。在时间面前,谁都是要服气的,老就老了,老也可以老的摇滚,老也可以老的端庄,也可以从容的趴在自家阳台上尖叫着说:看,街上流行洛丽塔! 电影《洛丽塔》 Lolita (1997) 剧情 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未成年少女...

电影《洛丽塔》对比原著小说,有何不同?怎么评价?
1. 电影《洛丽塔》于1997年上映,其改编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2. 97年版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忠实于原著,男女主角的选择与小说中的描述相契合。3. 电影与小说在叙述角度上存在差异,小说以亨伯特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深入探讨了他的心理和情感变化。4. 导演在电影中对亨伯特的角色进行了...

什么是洛丽塔
《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另有与此相关的歌曲、名词和时尚风格。洛丽塔原意是指那些9~14岁干净、透明年轻的身体里充满精灵般的致命诱惑,尚未发育成熟的身材与散发着自然光泽的肌肤,毫不设防的行动方式,令人爱不释手的同时却又不忍触碰的少女。 萝莉(ロリ),是洛丽塔(ロリータ,Lolita)的缩写...

《洛丽塔》说明了什么,
《洛丽塔》又译:《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看到这个电影标题,我就坏坏地笑了。 电影的名气早已如雷灌耳,虽然1997年有个翻拍版本,相信这一部才是电影史上老牛吃嫩草最经典的版本。加上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影片中一贯表现出肆无忌惮甚至十分狂妄的风格,还没有看电影,我已经是垂涎三尺...

电影《洛丽塔》相较原著,表现如何?
没看过书的时候黑白片理解不了亨杀奎的动机和心态,女主角的确是更美,奎也比较贴切我想象中的样子,可是后来的那部的洛确实更符合原著中褐色金色的色泽感。黑白的对性的暗示太隐晦没看过书可以说根本让人不得要领。彩色的感觉会好很多。看的彩色版本好像被切了一点,在lanadelrey的Lolita mv里看到...

美姑县15919791683: 一枝梨花压海棠是什么意思?我搞不懂哎?具体解释下,谢谢哦 -
别梅门冬: 原文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被用作 lolita的电影译名.由于白居易的“梨花一枝春带雨”也很有名,常常就混成了“一枝梨花压海棠”了.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

美姑县15919791683: <洛丽塔>和<一树梨化压海棠>是一回事么?好象<洛丽塔>既是一本书又是一部电影? -
别梅门冬: <洛丽塔>既是一本书又是一部电影,确实如此.书作2113者: [美国]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 电影中文片名:《洛丽塔》 英文5261片名:( Lolita) 其他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有两个版本:1962年版4102 导演:库布里克 主演:詹姆士·梅森 雪莉·温尼特 秀·里昂 长度:152分钟16531997年版 导演:亚德里安·林恩 主演:杰里米·艾恩斯 梅兰妮·格里菲斯 多米尼克·斯万 长度:137分钟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电影《洛丽塔》的又一内个译名.暗指“梨花”=上了年纪或许还有些白发的中年主人公,“海棠”=年幼的洛丽塔.不知这种暗喻楼主有没有容明白?

美姑县15919791683: 为什么洛丽塔要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呢 -
别梅门冬: 梨花”压“海棠”,历来用于比喻老夫少妻,“梨花”为白色,喻指银发白须的年老丈夫;“海棠”为红色,喻指红颜年少的妻子.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典故——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美姑县15919791683: 《洛丽塔》为何又叫《一树梨花压海棠》 -
别梅门冬: 《一树梨花压海棠》想出这个中文翻译名的人有几分天才的恶趣味.和另一部经典译制片《魂断蓝桥》一样,很少有译名能如此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如此和剧情相贴切.只是,《魂断蓝桥》如同“蓝桥会”的故事一样凄美,而“一树梨花压海棠 ”,闻者不免总能感到千年前那位天才词人带点点坏心的调侃,同时有种香艳暧昧的意味.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美姑县15919791683: 什么是洛丽塔
别梅门冬: 有个电影这个名,那女孩叫洛丽塔,还译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白发老人,海棠指少女…这个压嘛 你懂的 反正挺变态的…

美姑县15919791683: 洛丽塔具体指.....
别梅门冬: 《洛丽塔》(Lolita),又译为《洛莉塔》、《洛丽泰》、《罗莉泰》,是俄罗斯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在1955年发表的成名小说.小说曾改拍成同名电影,中译片名为《一树梨花压海棠》. 洛丽塔在1962年时...

美姑县15919791683: 洛丽塔是什么意思 -
别梅门冬: 是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名著,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书中的男主人公有恋少女癖,他爱上了洛丽塔.但是他和她之间的爱情让小姑娘备受伤害,最后洛丽塔离开了主人公.

美姑县15919791683: 请问洛丽塔什么意思? -
别梅门冬: 洛丽塔出自弗拉基米尔·博纳科夫代表作《洛丽塔》,讲述中年男人亨伯特畸恋少女的故事.“一树梨花压海棠”为《洛丽塔》中文译名,其典故出自苏轼之友八旬纳妾之事.从此洛丽塔成为性感少女(10~15岁)的代名词. 最近,洛丽塔风格作为时装风格的一种,与歌特风格相结合,成为哥洛式,其特点为华丽,优雅,高贵,可爱

美姑县15919791683: 《洛丽塔》的电影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有什么意义吗? -
别梅门冬: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自宋代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和苏东坡之间的一次文人间的调侃.原因是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一次聚会上,作为好朋友的苏轼做了一首诗来开玩笑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一树梨花压海棠”指的就是白发与红颜,即老夫少妻,是“老牛吃嫩草”的一种委婉雅致的说法.

美姑县15919791683: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翻拍的小说《洛丽塔》吗
别梅门冬: 『Lolita』港版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苏东坡词句).有62年和97年两个版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