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作者&投稿:李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祝的故事是传说?还是真实的?~

梁祝是民间流传故事。
后来越说越神,
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非真实。

  在国家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梁祝传说”地汝南是申报地之一。目前,“梁祝传说”涉及的四省六地,正在携起手,以更积极的姿态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传说”在民间流传已1600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有众多说法,但“梁祝”故事源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二人的墓地均在汝南县马乡镇古京汉官道两旁,至今尚存遗迹。综合多个专家的观点,认为“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理由。

  故事发生的年代被认为在西晋中晚期。“梁祝”的籍贯和求学攻书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学作品多认为在汝南县,对殉情埋葬地也多认为在汝南县更为合理。1926年,著名民俗学者钱南扬、顾颉刚、冯沅君、黄朴等曾先后指出:“梁祝”故事河南说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应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开去。当代专家认为,晋代汝南郡的世族大姓因八王之乱等原因,知识分子、名门望族、商贾等四处逃亡,梁祝的爱情故事随着迁徙人群,传遍浙江、山东、江苏、四川、安徽等全国多个地区。

  驻马店市不同时期大量的文人笔记、文艺作品、民间传说均不乏“梁祝”结拜、下山、访友、抗婚、化蝶等五大情节。400年前诞生的驻马店市地方剧种罗卷戏里,就有“梁祝”攻书、化蝶的剧目。仅“十八里相送”这一情节中出现的70余种风物、景物、器物、植物、动物、人物,完全是地道的中原景观和中原物产。

  中原“梁祝”遗迹保存比较完整,汝南县境内有梁山伯家乡梁岗、祝英台家乡祝庄、马文才家乡马庄、二人结拜的村庄曹桥、攻书的地方红罗山书院,还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墓地等。

  “梁祝”化蝶的情节是“梁祝”的同乡、中国志怪志异小说的鼻祖、驻马店市新蔡县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才有的。东晋时期新蔡人干宝家距“梁祝”故事诞生地不足百里。

  有姓氏专家认为,考证“梁祝”二姓之源,梁姓乃晋永嘉之乱时,南迁钱塘,“梁祝”故事的原型不可能产生于那个年代的江浙。祝姓也公认“晋以后移民,原籍河南”,“先祖世居汴梁,北宋始南于浙”。之所以流传江苏、浙江一带,是西晋元帝渡江,汝南大户随之入浙,把“梁祝”故事带进江、浙一带的。

  因此,“梁祝传说”起源于汝南是非常可信的。国家邮政局从2001年起开始发行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特种邮票,汝南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的首发式地点之一。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汝南县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古迹“最扎实”的地方。在国家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梁祝传说”地汝南是申报地之一。目前,“梁祝传说”涉及的四省六地,正在携起手,以更积极的姿态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故里在山东济宁(今微山县马坡一带),笔者早有耳闻。随着梁祝故里之争的热浪掀起,我们查阅了一些旧志,反复研读了新近出土的梁祝墓碑,联系有关的民间传说和风俗,对梁祝故里在济宁有了进一步认识。

一、梁祝墓碑—说服力较强的文物证明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配合宣传新婚姻法,梁祝故事以各种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对梁祝文化的发掘与考证也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郭沫若根据清人焦循《剧说》中有“嘉祥县有祝英台墓碣文,为明人刻石”的记录,曾派员来济宁嘉祥了解情况,但因《剧说》中所记的祝英台墓地点不准确,故未找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尚未设置微山县,今墓碑所在地属济宁县与邹县交界带。1952年,修浚白马河工程中,梁祝墓碑始见天日,并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当地保存。1976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梁祝墓碑再次被深埋地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又一次复出。

梁祝墓碑立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现将碑文摘录如下:

梁山伯祝英台墓记

外纪二氏出处费祥。迩来访诸故老,传闻:在昔济宁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钜富,乡人呼为员外。见世之有子读书者,往往至贵,显耀门闾,独予无子,不贵其贵,而贵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台者,聪慧殊常。闻父咨叹不已,卒然变笄易服,冒为子弟,出试家人不认识;出试乡邻不认识。上白于亲毕,竟读书乃振门风以谢亲忧。时值暮春,景物鲜明,从者负笈过吴桥数十里柳荫暂驻,不约而会邹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动问契合,同诣峄山先生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旷定省,言告归宁。倏经半载,山伯亦如英台之请,往拜其门。英台速整女仪出见,有类木兰将军者。山伯别来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迤东。西庄富室马郎亲迎至期,英台苦思:山伯君子,吾尝心许为婚,并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适他姓,是异初心也。与其忘初而爱生,孰若舍生而取义,悲伤而死。少阒,愁烟满室,飞鸟哀鸣,闻者惊骇。马郎旋车空归。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

上述文字比较平实地记载了梁祝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既无夸张修饰之语,又少浪漫虚构气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发生地正在今济宁境内,“济宁九曲村”、“邹邑”、“峄山”、“吴桥”、“西庄”这些地方,都是要么至今尚存,要么有据可考的。“九曲村”早在汉代就已存在,位于今微山县马坡乡境内的泗河南岸,因泗河从兖州至此有九处弯而得名,现已演变为东九、西九两个村;“邹邑”,即今邹县;“峄山”,在邹县城东南20余里处,有“岱南第一奇观”的美誉;“吴桥”,明嘉靖年间戴光修《邹县地理志》“邹县图”中对其所处方位绘制清晰,清《邹县志》(娄一均修)也有记载:“吴桥—在邹城西60里,跨白马河上,隆庆年间被水湮没”;“西庄”现仍沿用其名,在今马坡北。

墓碑还比较清楚地透露出这样两点信息:一是梁祝墓为重修。明正德年间“总督粮储新泰崔公讳文奎,道经顾兹废圯,其心拳拳”,遂萌发重修梁祝墓意图,经过近一年的筹划运作,终使其“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神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无有者,今皆有之”;二是梁祝墓为官修。碑文前后刻有“丁酉贡士前知都昌县事古邾赵廷麟撰 文林郎知邹县事古卫杨环书 亚圣五十七代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孟元额 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等字样,说明此事经过皇上准许,由当时知名文人和权威官员共同参与完成。由此可见,距今近500年前,粱祝墓就已存在于此;济宁为梁祝故里的事实,为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所认同。

二、旧志记载—参考价值较大的历史资料

历史上邹县与曲阜并称“邹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读书风气悠久而浓厚。“断机教子”、“凿壁偷光”等关于读书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专家推测,梁祝故事发生的年代应为汉代;今马坡一带,汉为山阳高平,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诞生了诸如文学家王粲、思想家仲长统等历史文化名人,也是目前山东出土汉碑较多的地区之一。梁祝故事产生于汉时的该地,有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梁祝家乡距峄山仅五六十里,梁祝到峄山读书求学,从地理上分析也绝非无稽之谈。椐清同治年间所修《峄山志》记载,峄山自古就有多处私学;早在元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峄山就建立了梁祝祠,内供梁祝汉白玉雕像。

现存旧志《邹县志》和《峄山志》亦有不少关于梁祝遗址的记载。康熙十二年朱承命修《邹县志》记载:“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这正与新出土的梁祝墓碑地点吻合。20世纪90年代后期,济宁市有关部门正是根据史志记载和走访当地老人,查找到了梁祝墓的具体位置,发掘出了梁祝墓碑。清同治年间所修《峄山志》有多处记载梁祝遗址,如“梁祝读书洞,在至圣词祠右,相传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于此”;“万寿宫,在仙人宫西一百余步,殿三楹,南向,旧与仙人宫为一,内有梁祝像”;“梁祝泉,在梁祝读书洞右,泉侧石上刻‘梁祝泉’三字”。文人墨客,每每到峄山游览,也留下不少对梁祝故事的吟咏感怀。如,清代邹人陈云棽《题万寿宫梁祝像》:“信是萦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眼偏酸,小像一双万寿宫。”这些诗作,《峄山志》中均有收录。

三、风俗传说—可信度较高的文化传承

笔者有在微山马坡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对梁祝故事发生于此并不陌生,但由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地人们不愿过分宣扬,甚至有些讳莫如深。据专家考证,梁氏从马坡附近村庄迁出后,定居于一二十里之外的两城等地;祝氏因避水灾,后迁济宁任城宅河村;梁祝墓记中所说的“西庄富室马郎”,其后裔于明代从西庄迁出,即今日马坡之马氏。上述地方,“梁、祝、马”三姓至今禁婚,有关的梁祝戏曲、电影等在“梁、祝、马”三村历来禁演,他人在当地“梁、祝、马”三姓氏之人前也避而不谈梁祝。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恰恰证明了梁祝故事发生在当地的真实性。

梁祝故事很早就以各种形式在鲁西南等地流传。宋元之际,被改编成戏文、元曲。明清时期,又有多种版本的传奇问世,山东琴书《梁祝下山》在民间流传最广,其中的唱词明确指出了梁祝在峄山就读这段历史事实。唱词写到:周公之理定纲常,文东武西列两旁,万岁爷闪开龙目看,武多文少为哪桩……,就在那红萝峄山立下学堂……,梁山伯祝英台就在那红萝峄山念文章”。济宁南路琴书传人杨芳红唱的《梁祝下山》唱词中也有关于梁祝在泗河岸边活动的描述:弟兄两个下了高山,梁山伯送祝英台把家还……,哥儿俩正想往前走,不多时来到泗河沿上,来到泗河沿上仔细看,何日大水白茫茫,山伯说“叫声小弟河里没船怎么过……”。

综上所述,梁祝故事发生在济宁佐证比较充分,从梁祝读书处到梁祝墓,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链结,可以说今微山马坡——邹城峄山一带就是上演这幕中外闻名的爱情悲剧的舞台。由于梁祝故事与生具有的平民性质,主人翁不可能载入正史,这就决定了它在民间流传的历史命运。因而,对其真实的发源地长期以来语焉不详。
探寻马坡

同窗三载的深情,十八相送的缠绵,最后双双化蝶的凄美……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另有《柳毅与洞庭龙女》)之一的“梁祝传说”,最近由浙江、江苏、山东、河南联合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山东,“梁祝”的具体传说地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一带,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而且不唱梁祝戏,不放梁祝电影。
随着“梁祝传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济宁“梁祝传说”展览在山东省文化遗产展览上高调亮相,关于梁祝的话题骤然热了起来。济宁和梁祝传说究竟是什么关系?梁祝传说申报遗产名录是怎样成功的?
三姓后裔在哪?
济宁微山县马坡乡有个“梁家林”,那里出土了明正德年间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至今,梁、祝、马三姓村落有地可考,并且关于梁祝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马坡村有5000多人,98%的人姓马,马文才的后裔大多在这里。
谈起村名,马坡乡党委宣传干事、监察主任吴琦回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还上学时,其同学就都知道马坡村的故事:古时候,马坡北边有个西庄村,村里有个姓马的“大财主”,就是马文才的父亲,“马财主”以养马、拉马车为生,他家的马很多很多,有草的时候就到草木茂盛的南边去放马,时间长了,他放马的地方就叫马坡。

“马财主”的马多了,车多了,就在村西南建了马棚、马车店。白天放完马,晚上就将马赶到马棚里;白天马车出门,晚上回来就停到马车店里。所以,西庄西南就叫马店。后来,“马财主”的车店起了大火,马家开始迁居。
直到现在,马店村地上1米至5米处,都能挖出1米多厚的草木灰积层及一些烧焦的兽骨。
任城区接庄镇岔河村有1500多人,祝姓人口有90%以上,因为水灾,他们从九曲村迁来。2003年夏天,吴琦等人在九曲村发现了几十块汉墓石、汉画石和明末清初的破碑。有意思的是,碑角有祝来奉等人的名字,而“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上说,梁祝的籍地“在昔济宁九曲村”。
马坡人都说梁氏的后代在两城。两城的梁氏是这里的老户人家,问他们是不是与梁山伯一家,他们说:“一笔写不出二梁来”。
马坡村杜庆友老人讲,杜家老辈买不起地,他爷爷百年之后,埋在了“梁家林”。当时18亩地没人管,他父亲“杜善人”在林里离梁祝坟不远处开了一亩九分三菜园,没事就去收拾菜园。后来,两城梁家人来上坟,见梁祝坟比过去干净了,知道是“杜善人”打扫的,所以他们每年春节来上坟时,就给“杜善人”磕几个拜谢头。后来,马坡乡放了一次梁祝电影,两城梁家人再也没有来上过坟。而2003年农历“鬼节”那天,“梁山伯”林里又有人烧了八大堆纸钱。有人推测,那是两城人又来上坟了。
梁、祝、马至今不通婚
马振西老人现年82岁,是马坡村德高望重的老族长,记者见到他时,他坐在自家的小院悠闲地乘凉。
说起祝英台,老人的神情很激动,甚至还有几分愤怒,他用颤颤微微的声调说:“就算马家人死了,也不娶姓祝的。”原来“马家人”一直感觉受到了祝英台的戏弄。想以前,马文才有才有貌又有财,对祝英台明媒正娶,并非戏里所唱的“抢”,而祝英台却辜负了马文才一家,为了梁山伯徇情,为此,马家人感到了莫大的耻辱。
马振西翻出厚厚的家谱,用颤抖的手一本接一本地翻给记者看,其儿子和儿媳在一旁说:“家谱里从没出现姓祝的媳妇,老人根本不允许和姓祝的结婚,小辈的自觉不谈姓祝的对象,媒人说亲也回避着祝姓。祝姓的人宁愿死也不会进马家的门。”

在国家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梁祝传说”地汝南是申报地之一。目前,“梁祝传说”涉及的四省六地,正在携起手,以更积极的姿态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传说”在民间流传已1600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有众多说法,但“梁祝”故事源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二人的墓地均在汝南县马乡镇古京汉官道两旁,至今尚存遗迹。综合多个专家的观点,认为“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理由。
故事发生的年代被认为在西晋中晚期。“梁祝”的籍贯和求学攻书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学作品多认为在汝南县,对殉情埋葬地也多认为在汝南县更为合理。1926年,著名民俗学者钱南扬、顾颉刚、冯沅君、黄朴等曾先后指出:“梁祝”故事河南说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应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开去。当代专家认为,晋代汝南郡的世族大姓因八王之乱等原因,知识分子、名门望族、商贾等四处逃亡,梁祝的爱情故事随着迁徙人群,传遍浙江、山东、江苏、四川、安徽等全国多个地区。
驻马店市不同时期大量的文人笔记、文艺作品、民间传说均不乏“梁祝”结拜、下山、访友、抗婚、化蝶等五大情节。400年前诞生的驻马店市地方剧种罗卷戏里,就有“梁祝”攻书、化蝶的剧目。仅“十八里相送”这一情节中出现的70余种风物、景物、器物、植物、动物、人物,完全是地道的中原景观和中原物产。
中原“梁祝”遗迹保存比较完整,汝南县境内有梁山伯家乡梁岗、祝英台家乡祝庄、马文才家乡马庄、二人结拜的村庄曹桥、攻书的地方红罗山书院,还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墓地等。
“梁祝”化蝶的情节是“梁祝”的同乡、中国志怪志异小说的鼻祖、驻马店市新蔡县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才有的。东晋时期新蔡人干宝家距“梁祝”故事诞生地不足百里。
有姓氏专家认为,考证“梁祝”二姓之源,梁姓乃晋永嘉之乱时,南迁钱塘,“梁祝”故事的原型不可能产生于那个年代的江浙。祝姓也公认“晋以后移民,原籍河南”,“先祖世居汴梁,北宋始南于浙”。之所以流传江苏、浙江一带,是西晋元帝渡江,汝南大户随之入浙,把“梁祝”故事带进江、浙一带的。
因此,“梁祝传说”起源于汝南是非常可信的。国家邮政局从2001年起开始发行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特种邮票,汝南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的首发式地点之一。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汝南县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古迹“最扎实”的地方。在国家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梁祝传说”地汝南是申报地之一。目前,“梁祝传说”涉及的四省六地,正在携起手,以更积极的姿态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的故事是传说?还是真实的?
梁祝是民间流传故事。后来越说越神,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非真实。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黄鳝舞、戚继光传说、宁波朱金漆木雕、梁祝传说、宁海平调、奉化布龙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梁祝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1600多年发展历程中,梁祝从最初的民间爱情传说逐渐进入各类文艺形式,形成了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梁祝文化。可以说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传说。杭州是梁祝传说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万松书院就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之处,而十八相送处,也见证了一段...

梁祝是那个朝代的事?
梁祝是魏晋时期的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缩写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余三个为《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快来看看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1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有哪些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有苗族古歌、布洛陀、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刻道、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满族说部、河西宝卷等。西施传说,浙江省地方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关于她的传说诞生于春秋末期,之后不断丰富...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计9项) 440 Ⅸ-1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441 Ⅸ-2 中医诊法 442 Ⅸ-3 中药炮制技术 443 Ⅸ-4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444 Ⅸ-5 针灸 445 Ⅸ-6 中医正骨疗法 446 Ⅸ-7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447 Ⅸ-8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448 Ⅸ-9 藏医药十、民俗 (共计70项) 449 Ⅸ-1 春节 450 Ⅸ-2 清明节 451 Ⅸ...

中国的四大爱情传说是什么?
2、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3、《梁祝传说》是中国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4、《白蛇传》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都有些什么?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山东文化遗产有那些啊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7项)一、民间文学(17项)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1梁祝传说 济宁市 21-2孟姜女传说淄博市 31-3崂山民间故事 青岛市崂山区 41-4陶朱公传说定陶县 51-5麒麟传说 嘉祥县 巨野县 61-6董永传说 博兴县 71-7孟母教子传说 曲阜市、邹城市 81-8鲁班传说...

洛川县15637886286: 梁祝的故事是怎样的? -
龚卷合心: 梁山伯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中的男主角.历史上考证确为真人,梁曾出任过地方官,历代史书可以寻找到相关记载和资料.传说梁知祝为女人后,提娶不成而终.祝感其挚情,过墓而入,合而为一....

洛川县15637886286: 梁祝的故乡到底是哪里? -
龚卷合心: 全国大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 鄞州:金代县令与明朝侠女结“阴亲” 在浙江宁波,相传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官,由于...

洛川县15637886286: 梁祝的故事是传说?还是真实的? -
龚卷合心: “梁祝传说”在民间流传已1600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有众多说法,但“梁祝”故事源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

洛川县15637886286: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 -
龚卷合心: 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 民间文学(11项)梁祝传说 上虞市 西施传说 诸暨市 徐文长故事 绍兴市、绍兴县 绍兴师爷故事 绍兴市、绍兴县 舜的传说 上虞市、绍兴县 大禹传说 绍兴市、绍兴县、上虞市 越歌 绍兴市、绍兴县、诸暨市 ...

洛川县15637886286: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
龚卷合心: 518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知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现予公布.通知指出,中国是...

洛川县15637886286: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
龚卷合心: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编 号 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Ⅰ—2 布洛陀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

洛川县15637886286: 对梁祝的细节描写.所表达的各种情感以及给人的感受 -
龚卷合心: 爱情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永恒的主题,人们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渴望与自己心爱的人能相濡以沫恩爱一生.但是美好的爱情是来之不易的,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爱情的彩虹必然也要经受风雨的洗礼,方能呈现出那道绚...

洛川县15637886286: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龚卷合心: 梁山伯和祝英台俩个人在以前是没有的 那只是传说而已嘛 不过像这样的类型的到有很多 有的人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

洛川县15637886286: 求有关保护传统文化的小故事 -
龚卷合心: 民间剪纸吸引游人 一名小朋友在民俗活动中学习剪纸. 一名小姑娘在展示自己的剪纸习作. 一位民间剪纸艺人在为游客现场表演剪纸技艺. 这是民间剪纸艺人现场剪出的纸花. “五一”黄金周期间,素有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之誉的内蒙古...

洛川县15637886286: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的类别有哪些 -
龚卷合心: 比较熟悉和应当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刘三姐歌谣、阿诗玛、江格尔、格萨尔等; 2、民间音乐:兴国山歌、花儿、聊斋俚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