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儿童一天的营养配餐(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中的营养配餐问题)【快点呀!明天就要考试了!

作者&投稿:致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年级数学营养配餐怎么配~

[教学提示]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与健康”第三节内容。本单元通过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期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有关自己健康方面的数据和青少年生长发育中营养需求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合理均衡饮食产生积极作用。在解决问题中较好地用到了统计表知识,并增加了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


(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点评:思维从问题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轻松的开场白,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也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1: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预习过书。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点评:适当的评价,激励的言语,给学生以振奋,增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点题:


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⒉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点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本节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学生已学,因此,教师只需从旁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同学之间可进行交流,从而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⑵指导学习


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学生2: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2: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 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教师: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3:营养师会建议他多吃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教师: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学生众:好


⒊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点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在交流中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思维,最终使学生的学识与智慧为整个集体所共享,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学生在自由表达他们的思维和见解的宽松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2课时


⒈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学生众:想




(点评:开门见山,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对此内容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无须过多的言语,直接引入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


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学生1: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师: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


学生2:150÷500×8=2.4≈2个


学生3:8÷(500÷150)=2.4≈2个


学生4:设一天大约需要吃x个鸡蛋,则列方程为



=

,得x=2.4


(点评: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补充,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三种方法,即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锻炼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更多学生参与自主探索,同时教师给个别学生点拨指导)


学生5:他还需要吃1个鸡蛋.


教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学生5:我先算出他还需要摄入多少克的牛奶,鸡蛋的摄入量是牛奶摄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还需要的牛奶摄入量转化为还需要的鸡蛋摄入量,再通过1克鸡蛋是8/500即3/155个,进而得出还需要吃大约1个鸡蛋.


教师: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如果有,请写下来.


(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点评:通过上题的多种思路的展示,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数学经验,开阔了思路,再次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⒊巩固练习:


⑴书P31.想一想


⑵P31.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小组出现困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可参与其小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设计.


⒋总结:


教师:本节课的学习已结束,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吧!


学生6:我知道了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类食品及其摄入量.


学生7:我可以不用妈妈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了.


学生8: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使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通过合作也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9:我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教师:非常棒,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今天我们对营养膳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刻刻要用数学,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数学、用数学,好吗?


学生众:好 .


⒌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


【资料袋】


数学能以现在这种简明而美妙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首先应当感谢数字记号和符号体系的出现。早在公元6世纪,由印度所首创的1、2、3、…、9以及尔后的0等数字记号就为数字的书写带来了方便。现在的“+”、“-”、“×”、“÷”、“=”等一系列符号,则是在数学家们又经过了长达一千年的探索后才逐渐出现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开始在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 ”和“-”作为加号和减号。但他的这个创造经过了100年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英国著名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用“:”表示除或比。当时也有人主张用除线“—”表示相除。1659年瑞士的拉痕把两种除号合二为一,得到了你所熟悉的“÷”。


1540年英国数学家锐考尔德开始用“=”作为等号。他曾说,他所知道的最相象的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当用来表示相等。


【总评】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本节也不例外,力求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在课堂上“有活干”,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多角度多方法的解决问题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发展。


例如:第一课时第一环节用学生每天都要吃的三餐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环节教师的作用在于搭桥,创设问题情境和恰当地引导,问题的解决则主要靠学生的活动完成,在观察、思考、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见解与思想,亲身经历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而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教师及时、简单、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鼓励;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使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启发中得到激发,从而使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和知识的补充,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得以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从心眼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营养健康的配餐方法很多,为了有营养健康又不乏味,让人吃起来有食欲。可以有多种搭配法。另外还有根据身体状况、年龄,季节等情况进行针对的搭配。最好是做一周的配餐食谱。首先 要掌握以下配餐原则。 1)食物多样,粮谷为主,保证乳类、蛋类,增加蔬菜、水果。 2)保证吃好早餐,吃饱午餐,吃少晚餐,三餐比为3:4:3。 3)少吃零食,少饮用含糖及碳酸类饮料,控制食糖的摄入。 4)每日饮奶和喝6-8杯水。 建议你在百度搜索“海螺网——医疗健康日志”里的“饮食与健康”栏目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如 一周家庭营养健康食谱 中学生一周营养食谱 最营养的科学饮食搭配 中央的领导们的一日食谱 素食健康早餐 一周营养配餐食谱 营养早餐的多种搭配法 奶、面、菜 构成一份营养早餐单 早餐吃“干食” 降低抵抗力 白领保健食谱 中老年人三餐的营养食谱 学生营养午餐菜谱 学生营养晚餐菜谱 春季养肝粥 春季养生原则及食谱 春季养生保健系列食谱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与健康”第三节内容。本单元通过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期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有关自己健康方面的数据和青少年生长发育中营养需求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合理均衡饮食产生积极作用。在解决问题中较好地用到了统计表知识,并增加了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

(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点评:思维从问题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轻松的开场白,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也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1: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预习过书。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点评:适当的评价,激励的言语,给学生以振奋,增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点题:

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⒉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点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本节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学生已学,因此,教师只需从旁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同学之间可进行交流,从而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⑵指导学习

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学生2: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2: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 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教师: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3:营养师会建议他多吃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教师: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学生众:好

⒊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点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在交流中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思维,最终使学生的学识与智慧为整个集体所共享,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学生在自由表达他们的思维和见解的宽松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2课时

⒈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学生众:想

(点评:开门见山,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对此内容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无须过多的言语,直接引入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

[教学提示]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与健康”第三节内容。本单元通过对生活中与健康相关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期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了解有关自己健康方面的数据和青少年生长发育中营养需求的知识,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合理均衡饮食产生积极作用。在解决问题中较好地用到了统计表知识,并增加了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

(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点评:思维从问题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轻松的开场白,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也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1: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预习过书。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点评:适当的评价,激励的言语,给学生以振奋,增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点题:

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⒉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点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本节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学生已学,因此,教师只需从旁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时间,同学之间可进行交流,从而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数学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⑵指导学习

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学生2: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2: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 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教师: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3:营养师会建议他多吃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教师: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学生众:好

⒊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点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在交流中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思维,最终使学生的学识与智慧为整个集体所共享,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学生在自由表达他们的思维和见解的宽松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2课时

⒈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学生众:想

(点评:开门见山,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对此内容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无须过多的言语,直接引入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

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学生1: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师: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

学生2:150÷500×8=2.4≈2个

学生3:8÷(500÷150)=2.4≈2个

学生4:设一天大约需要吃x个鸡蛋,则列方程为

=

,得x=2.4

(点评: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补充,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三种方法,即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锻炼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更多学生参与自主探索,同时教师给个别学生点拨指导)

学生5:他还需要吃1个鸡蛋.

教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学生5:我先算出他还需要摄入多少克的牛奶,鸡蛋的摄入量是牛奶摄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还需要的牛奶摄入量转化为还需要的鸡蛋摄入量,再通过1克鸡蛋是8/500即3/155个,进而得出还需要吃大约1个鸡蛋.

教师: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如果有,请写下来.

(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点评:通过上题的多种思路的展示,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数学经验,开阔了思路,再次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⒊巩固练习:

⑴书P31.想一想

⑵P31.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小组出现困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可参与其小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设计.

⒋总结:

教师:本节课的学习已结束,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吧!

学生6:我知道了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类食品及其摄入量.

学生7:我可以不用妈妈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了.

学生8: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使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通过合作也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9:我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教师:非常棒,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今天我们对营养膳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刻刻要用数学,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数学、用数学,好吗?

学生众:好 .

⒌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

【资料袋】

数学能以现在这种简明而美妙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首先应当感谢数字记号和符号体系的出现。早在公元6世纪,由印度所首创的1、2、3、…、9以及尔后的0等数字记号就为数字的书写带来了方便。现在的“+”、“-”、“×”、“÷”、“=”等一系列符号,则是在数学家们又经过了长达一千年的探索后才逐渐出现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开始在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和“-”作为加号和减号。但他的这个创造经过了100年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英国著名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用“:”表示除或比。当时也有人主张用除线“—”表示相除。1659年瑞士的拉痕把两种除号合二为一,得到了你所熟悉的“÷”。

1540年英国数学家锐考尔德开始用“=”作为等号。他曾说,他所知道的最相象的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当用来表示相等。

【总评】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本节也不例外,力求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在课堂上“有活干”,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多角度多方法的解决问题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发展。

例如:第一课时第一环节用学生每天都要吃的三餐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环节教师的作用在于搭桥,创设问题情境和恰当地引导,问题的解决则主要靠学生的活动完成,在观察、思考、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见解与思想,亲身经历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而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教师及时、简单、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鼓励;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使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启发中得到激发,从而使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和知识的补充,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得以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从心眼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一周岁的小孩吃什么有营养怎么做
1-2岁的幼儿:胃肠还不够成熟,消化力不强。例如胃的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牙齿也正在长,咀嚼能力有限,故应增加餐次,供给富有营养的食物。每日供给奶或相应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也注意供给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类、加工好的豆类以及切细的蔬菜类。有条件的地方,每周给孩子吃一些动物...

1-2岁孩子每天吃多少鸡蛋最好?
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婴儿补充铁质需要吃蛋黄,开始时也只能将1\/4个蛋黄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后逐渐加至0.5-1个。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肠负担不了,会导致消化吸引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鸡蛋还具有发酵特性,儿童的...

2岁儿童一天应该吃多少毫升奶?
孩子若不喜欢蔬菜,可以将它剁碎,混合谷类或肉类做成丸子、饺子或馄饨,就容易接受了。4、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增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优酪乳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顾营养与改善肠道环境的饮品,很适合儿童期的需要,幼儿则要到满一岁以后...

两岁宝宝一天喝多少奶粉合适
2岁左右孩子的脑部还没完全发育好,配方奶粉中含的微量元素对孩子的脑部发育很有好处。指导意见:建议以一天2次为宜,一次可以放在晚上睡前,牛奶有很好的助睡眠的效果,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入睡,不过要注意,2岁的孩子乳牙已经发育比较多了,喝完奶应该适量喂一点清水,可以有效的防止蛀牙。

2岁儿童每天喝多少牛奶比较好
两岁的小孩子,牙齿已经差不多长全了,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由于还处于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所以家长们要给孩子充足的的热能和蛋白质,还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质。因此牛奶是少不了的,那么2岁儿童每天喝多少牛奶比较好呢?2岁儿童每天喝多少牛奶比较好 二岁的孩子已经以吃饭为主了。吃奶只是次要的,...

儿童营养的标准有哪些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470千卡,若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4~6岁91千卡;7~9岁78千卡;10~12岁66千卡。即随年龄的增加,其单们体重的需热能相对地要减少。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热能供给量为:7~10岁1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2)蛋白质...

两岁孩子吃什么零食对身体好
3、牛奶及奶制品 牛奶营养价值极高,富含钙、铁、磷、锌、铜、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宝宝2岁后,就可以定期吃牛奶和奶制品了,如酸奶、奶酪、优酸乳等,一天大约300~350克。4、水果 水果营养丰富,2岁的宝宝可以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柑橘、香蕉、西瓜等;不过食用时注意适量,2岁宝宝每天...

小孩营养不良怎样调理?儿童每日所需营养怎么搭配?
少年儿童每日所需营养成分怎么搭配?1、6个月前的小孩最好是纯母乳喂养,不然要用合理的配方奶粉;7到12个月600到800mL的奶,不增加一切调味料;1到2岁烹调油5到15克,盐在1、5克之内;2到3岁豆类食品5到15克,盐10到15克;3岁到5岁豆类10到20克,盐10到20克;学龄儿童适当摄取甘薯和干果...

孩子2岁了,现在什么儿童营养餐食谱合适
两岁的宝宝食谱应该少吃多餐,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动物植物蛋白。粗粮细粮都要吃,可以避免维生素b1缺乏症,牛奶是宝宝不可缺少的食物。两岁可以给宝宝吃他喜欢的,他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只要好好吃饭,不要吃那么多零食,宝宝营养就能跟得上 ...

一岁之后一天的奶量是多少?
这些牛奶再搭配其它的一些营养食物,给孩子提供一天的能量来源,保证孩子 健康 成长。 二.1岁孩子喝牛奶越多越好吗? 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一位加拿大的年轻妈妈每天给2岁的女儿喝4~6瓶牛奶,导致孩子内出血差点丧命。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量的问题,过犹不及。牛奶对孩子身体的成长发育来说是个好东西,但是也不能过...

芙蓉区13694349464: 小学六年级上册《营养配餐》中的选择是否合理,如何判断?如指标(依据12岁左右的儿童):蛋白质30g,脂肪23g,碳水化合物120g选择后指导:蛋白... -
秦凭银杏:[答案] 没有指标,只需要判断不要相差太多即可!

芙蓉区13694349464: 12岁左右的儿童.一顿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和碳水化合物120克.根据以上要求设计一份营养食谱.(要写好多少克,譬如:米饭100克.这样子) -
秦凭银杏:[答案] 鸡蛋30克 鸡肉23克 白菜100克 米饭100克.

芙蓉区13694349464: 适合12岁儿童的一日三餐食谱. 健康的,早.中.晚,写详细, -
秦凭银杏: 星期一:牛奶、馒头、豆乳、蒸鸡蛋、拌莴笋条إ 星期二:豆浆、烧饼、煮花生米、酱牛肉、米粥إ 星期三:牛奶、面包、炒豆腐丝、胡萝卜丝、煮鸡蛋إ 星期四:豆浆、卷子、拌海带白菜丝、咸鸭蛋、米粥إ 星期五:牛奶、小笼包、拌黄瓜、豆...

芙蓉区13694349464: 十二岁的孩子营养餐有哪些 -
秦凭银杏: 早餐、午餐、还晚餐.早餐的话就面包(或馒头)、一碗豆浆(或米糊)、鸡蛋(或鸭蛋).午餐的话就白米饭、青菜、红萝卜、排骨汤、茄子.晚餐就是地瓜稀饭、青菜、花生(黄豆).满意请采纳!

芙蓉区13694349464: 十一二岁儿童一天应该摄入淀粉、蛋白质、脂肪、钙各多少克?(数学题,请精确回答) -
秦凭银杏: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热量供给量规定:7~9岁儿童为2200千卡, 10~12岁男孩为2600千卡,女孩为2340千卡.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活动能力的增强和肌肉发育程度而增多, 7~10岁为每日60克, 10~12岁为每日70克,应保证获得优质蛋白质...

芙蓉区13694349464: 12岁左右儿童一顿午饭需要多少营养
秦凭银杏: 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12岁左右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芙蓉区13694349464: 营养师建议:一个12岁左右的儿童,一顿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20克.学校食堂这一 -
秦凭银杏: 萝卜(50g)中:蛋白含量:2.6÷100*50=1.3g,脂肪含量:0.4÷100*50=0.2g,碳水化合物:2.0÷100*50=1g; 烧牛肉(50g)属于牛肉类:蛋白含量:20.1÷100*50=10.05g,脂肪含量:10.2÷100*50=5.1g,碳水化合物:0.1÷100*50=0.05g; ...

芙蓉区13694349464: 孩子吃什么有营养12岁 -
秦凭银杏: 很多孩子早晨起来,喝一大杯牛奶,煎一个鸡蛋便匆匆冲出了家门,觉得这样的早餐营养很充足.但营养专家指出,如此搭配,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是够的,但却忽略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科学的早餐应该是结构均衡的早餐,其中蛋白质、...

芙蓉区13694349464: 12岁的男孩要补充什么营养? -
秦凭银杏: 青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营养问题就显得很重要.营养素的功能在于构成躯体,修补组织,供给热量,补充消耗,调节生理功能.青春期应注意以下营养素的补充: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长...

芙蓉区13694349464: 儿童12岁早 中 晚应该吃什么 要符合12岁儿童营养需要成分 谢谢 -
秦凭银杏: 12岁属于青少年 正是生长发育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吧 我说的可能不是很全面 不过这个具体吃什么真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我只能大概说说原理 首先 主食力求多样化 米、面、豆类 经常变变花样 防止长期摄入一样主食 导致一些维生素的缺乏 其次 动物性食品中 畜肉 禽肉 鱼肉 蛋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所以也应该经常食用 最好能保证一天中有一次肉类 蛋类最好每天一个 而且 最好每周能摄入一次动物肝脏 另外 注意钙的补充 青少年应每天喝奶 每天要吃水果、蔬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