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刑的时候为什么是午时三刻?

作者&投稿:夹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行刑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

一是说午时三刻,也就是将近中午十二点,是一天里阳气最重的时候,能够避免被犯人的鬼魂找上门;二有说法这时候人比较没有精神头,能减轻犯人的痛苦;最后一个说法是,因为中午看刑的人比较多,能起到警示更多人的作用。

一是说午时三刻,也就是将近中午十二点,是一天里阳气最重的时候,能够避免被犯人的鬼魂找上门;二有说法这时候人比较没有精神头,能减轻犯人的痛苦;最后一个说法是,因为中午看刑的人比较多,能起到警示更多人的作用。

古代执行死刑的时候大多都是选择午时三刻,是因为午时三刻的时候,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也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人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其次,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不好,处于快要睡着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而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我们要先分析午时。古时候的时间是按照时辰来计算的。一个时辰等于两小时,午时也就是11:00-13:00之间。三刻的解释就比较严谨了。古代当时计时没有钟表。用的是漏壶,滴水的那种。这种漏壶分两部分,一个管往下滴水的叫滴水,一个管接水的叫受水。受水壶里有刻度,计时就看这个刻度。12个时辰分成了100刻度,一个刻度就约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现在说15分钟作一刻钟其实来源就在这。

午在地支里属阳火,又是午门又是午时,都是阳极。午时一过四刻,就阳极阴生,往阴了转了。子时同样的道理。所以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约11:45分。午时三刻行刑也是为了执行的官员,也是为了犯罪的罪犯。



古人为什么都喜欢午时三刻行刑呢?这也是有讲究的。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午时指的是正午的十二点,一刻是十五分钟,午时三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是最适合杀人的时刻。

虽然说历史上有很多杀人的案子都放在午时三刻,但也不是所有的都放在这个时候。午时杀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午时问斩,另外一种是午时三刻问斩。虽然午时是一天当中最适合杀人的时候,但是犯人被杀之后,还有灵魂他还可以再一次轮回。但是午时三刻杀人就比较高级了,它会使犯人直接魂飞魄散,销声匿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死刑犯早上就被押出来,直到午时不吃不喝,中午的时候太阳也很好,被太阳一晒整个人就比较虚弱,这个时候再砍头,就没什么麻烦了。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这些人,就无所谓时辰了,因为“午门”带一个“午”字,自然就阳气比较重,即使说不是正中午,也无所谓。

还有一种就是菜市口杀人。这个地方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们震慑力比较大,并且这个地方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阳气也比较旺盛。至于秋后问斩,就有很大的学问了。董仲舒规定,春夏行赏,秋冬行罚。但是这样的规定就给一些犯人机会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然后推脱自己的罪行。这样的做法也一直延续到清代。

生死之事,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有所避讳的。无论是谁都像图个吉利,对于很多鬼神之事也都是敬而远之,能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因为午时三刻是相当于中午12点左右,这个时候太阳正是旺盛的时候,古代还是比较迷信的,选择这个时候行刑应该也是因为正午太阳比较毒的原因。

午时三刻是中午的十二点四十五分左右,那是太阳光最强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迷信,阳光最强可以镇压住鬼魂吧。

古代的一种迷信,古代人认为午时三刻是阳气最重的时候,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


古代行刑为什么要在午时一刻?那是几点?
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午时三刻”行刑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

古代女子犯错行刑,为何还要脱衣?
而一般被拿来刑罚的女子,大多不是死就是残,家里也不会有太大的背景了。这个时候,为了满足一下他们的私欲,把这些女子脱光了衣服再行刑,对整个行型的过程和结果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是却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某些欲望。所以,身为女子,尤其是身处古代,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还是跟对人,做对事,...

刽子手在行刑之前,为什么都会往刀上喷酒,不喷会怎么样呢?
因为在古代人们的眼中红色是吉利的颜色,可以冲刷厄运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行刑刀上喷酒有利于刀能更加锋利一些,可以实现快速斩杀和一击了断的结果,刽子手虽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但是如果刀不锋利,就算多么有经验都没用。而且喷酒的时候,刽子手可以顺势喝一口酒,毕竟酒壮人胆,让刽子手不至于在行刑的...

为什么死刑犯行刑时都很安静,也没人说话,或者大哭大闹?
首先来讲,死刑犯很少出现大哭大闹的原因,最根本上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异常恐惧,很多死刑犯,真正到达刑场的时候,很多甚至连排泄物都吓得流了出来,在极度恐惧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意识了。 其次,从被判处死刑到真正执行,这期间往往会有一两年的时间,很多死刑犯在这个期间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且刑场戒备森严,没...

古代执行死刑的习俗有哪些?为什么临死前要把肉放在碗里?
其实在古代,行刑时间选在秋天之后,因为那是万物凋零的时候。罪犯在这个时候死亡,说明他们服从了上帝的意志,他们的生命在这个时候枯萎。因此,行刑的时间是在秋后初冬。此外,我们还经常听到“下午三点半行刑”。我们为什么选择在下午3:30执行也很重要。下午3:30是晴天的高峰期。古人认为,阴阳一撞,...

古代为什么行刑前要吃斩首?「断头饭」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古代行刑前为什么吃断头饭?“斩首”是什么时候兴起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相信很多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都会发现,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就是犯人要死了。临死前,有一个人带来好酒好肉,对他说:“吃完这顿饭,你就走吧。”按照我们的惯例,这顿饭叫做宰饭。电视剧...

为啥古代要实施“秋决制度”?其中有什么说法吗?
董仲舒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因此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因为秋冬之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由于儒家思想自汉朝以后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历代皇帝、百姓...

古代死刑在什么季节行刑?
3. 不同朝代行刑的具体月份不尽相同。例如,西汉时期通常在九月至腊月执行死刑。4. 在唐宋时期,除非犯有特定重罪,否则不得在春季执行死刑。5. 古代社会遵循自然规律,春夏季被视为万物复苏之时,因此死刑通常安排在秋季执行。6. 死刑的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持续至今,其发展历程与刑罚历史紧密相关。7....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安排在秋季
在古代,除了秦时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其他各代处决犯人都在入秋以后,这就是古时常说的“秋决”。当然,如果是重要刑犯或处于非常时期,也是要立即处决的。各朝代行刑的具体月份,也是不一样的。西汉时,在十月至腊月间执行死刑,其他时间不能执行死刑。唐宋时期,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

古代行刑前为什么要吃断头饭
当然,历朝历代统治者不同,断头饭也就有所区别,宋朝算是死刑犯日子最爽的朝代了,毕竟死前可以吃到一顿十分精美的断头饭。而别的朝代,可能有时候也就是有点肉,若是死刑犯之前地位比较高的话,那享受的待遇也会不一样。其次,断头饭也一定程度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的文化当中讲究有来世轮回,让...

会泽县19310601867: 为什么古代犯人斩头要在午时三刻? -
贸砌新体: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会泽县19310601867: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要午时三刻?
贸砌新体: 午时三刻处斩: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会泽县19310601867: 封建社会为什么都要在午时三刻行刑?
贸砌新体: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地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会泽县19310601867: 古代死刑为何选在午时三刻执行?
贸砌新体: 原因有二,其一,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此时的阳气能够让阴气立刻散去,犯人不会成为恶鬼而回来找刽子手报仇.其二,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吃过...

会泽县19310601867: 为什么古代都要午时三刻问斩? -
贸砌新体: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会泽县19310601867: 为什么古代斩首或者执行死刑时一般都选在午时三刻? -
贸砌新体: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会泽县19310601867: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大多选在午时三刻呢?
贸砌新体: 不管《大明律》还是《大清律》里, 都找不到正法犯人要在“午时三刻”的 硬性规定.但是明清各级政府在处决死 刑犯时都选择“午时三刻”却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这是为什么呢? 午时三刻开刀问斩这其实源于古人的一种迷信心理. 古人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 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 纠缠对他做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 行刑的刽子手等人员.而要想压抑其鬼 魂的出现,古人认为就要选择阳气最盛 的时候行刑.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 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 最短的时候,古人认为这一时刻恰恰就 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 个时刻行刑最为妥当.所以,“午时三刻”这个时刻就被古人选作了对犯人执 行死刑的时刻.

会泽县19310601867: 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贸砌新体: 因为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如此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也有一些体谅犯人的考虑,体现了古代严酷法治下尚存的一丝人道主义.

会泽县19310601867: 古时候的死刑犯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推出去斩首呢?
贸砌新体: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会泽县19310601867: 古代行刑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
贸砌新体: 因为那个时候刚好是中午,现在时间算来应给是11:44,此时太阳离地面较近,较热,古时都觉得杀人是“阴事”所以选择此时来压住,在说此时太阳热个个都有点想睡觉,何况罪犯呢,所以砍起来不至于痛苦.希望能帮助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