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为何不像汉武帝那样用推恩令削藩,反而逼反了朱棣呢?

作者&投稿:照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文帝为什么不用温和的推恩令削藩,反而逼得藩王朱棣造反?~

汉朝藩王拥有的是独立王国,他们自己就拥有财税权、军事权还可以随意任免官员。因为七王之乱把大汉朝搞得十分动荡不安。汉武帝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必须推行推恩令进行整治。

推恩令主要的内容就是"封地",汉代的藩王是各自为封地的,如果被封为楚王,那么拥有的时整个楚国,楚国的所有一切都是藩王的。比如经济、税收、军队等等,相当于一个自治的小王国。封地越广,藩王的权力越大。
所以推恩令主要针对封地,让藩王们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兄弟,表面上是增加了藩王的分封权,还能多几个孩子受益,大家都不会太过于抵触。因此在推恩令的政策下,藩王们得到的封地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分散,一来他们的经济实力,养兵能力大大缩减,二来藩王一多,很难齐心。就算将来想要作乱也很难。而再看看明朝的局面,就变得好太多了。中央朝廷过于强大,地方没有实力与中央抗衡。
明朝藩王没有封地。如果被封为燕王,实际上是到燕地戍边,打仗的时候管管军队,领着藩王的俸禄,除了自己的亲卫,其他兵马还是朝廷的。这样的制度,建文帝无法推行推恩令。而且建文帝性格较为软弱,且身边信任的大臣都是信奉儒家思想,以道德为主。反观朱棣,他其实是自己快要被逼死了,才放手一搏,开始造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隔代传位于皇长孙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久后开始着手于削藩。建文帝朱允炆利用各种手段和可有可无的罪名,先后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和岷王朱楩五位藩王废除,矛头直指藩王势力中最强大的燕王朱棣。
建文帝“先弱后强”的削藩顺序给了燕王朱棣集结部队的准备时间,同时建文帝“翦除燕王羽翼”的举动坚定了朱棣起兵的决心。尤其是燕王朱棣通过装病、装疯、卖傻等行为,成功将被扣留在南京的三个儿子全部遣返后,让朱棣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建文元年(1399年8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发动战争,历经四年时间成功将建文帝取而代之,“靖难之役”之名也因此被永载史册。


靖难之役
一个皇帝干不过一个藩王!靖难之役既成就了朱棣的神话,也将建文帝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关于建文帝朱允炆失败的讨论很多,诸如那句著名的“毋使朕有杀叔父名”,错误的削藩顺序,错误的将朱棣的儿子遣返,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性格,错误的用人等等。
与此同时,很多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学学汉武帝,采用“推恩令”的方式和平削藩呢?明明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建文帝为何不采纳?下面月关略萌就此问题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汉武帝时期的削藩政策—“推恩令”。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武帝根据主父偃的建议,对于各诸侯王死后,除了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外,其他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并将诸侯国内的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各个儿子。这一项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打破了由嫡长子继承一切的传统,其他庶子也都可以裂土封侯。


推恩令示意图
表面上,“推恩令的”施行给予了诸侯王众儿子(嫡长子除外)莫大的恩惠,等于是格外多出来了一份家产。实际上,汉武帝通过这种方式将诸侯国越分越多,同时单体势力也越分越小,达到消除诸侯国对于中央集权和统治的威胁。
建文帝朱允炆决定削藩时,同样有大臣提议施行“推恩令”,一步步吞噬化解诸藩王势力。据《明史·高巍列传》记载:当时的主政者都在议论削夺藩王,唯独高巍和御史大夫韩郁先后请求对藩王施加恩德。
"高皇帝分封诸王,此之古制。既皆过当,诸王又率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采纳高巍提出效仿汉武帝“推恩令”的建议,选择听从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的削藩意见,最终导致了燕王的叛乱。


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
明明有着成功案例的“推恩令”,建文帝却不肯用,这是自己作死吗?其实不然。建文帝朱允炆不是不想用“推恩令”,而是他根本用不了。
建文帝为何用不了“推恩令”?
第一,没有施行“推恩令”的基础条件。虽然同为削藩,但是由于朝代制度不同,明朝的藩王和汉朝的诸侯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汉朝诸侯王的诸侯国相当于是一个国中之国。在其封地内,诸侯王对于政权、军权、财权和任免权都是一手抓,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且封地内的土地也都是诸侯王自己的。而明朝藩王虽然也被封藩并拥有自己的藩地,但是这土地并不是藩王私有而是朝廷的。同样明朝藩王手握兵权,但拥有的只是军事指挥权,并不是所有权,其军队也是朝廷的。
汉武帝“推恩令”的最终的根本目的是达到“分权”和“分地”,一步步分化来减小诸侯国的实力,相当于是“步步蚕食”的策略。而明朝藩王既没有自己的领地,又没有自己的军权,所有都是朝廷自身的东西,根本无物可分。从这方面来看,建文帝压根就没有施行“推恩令”的基础条件。
第二,建文帝不具备施行“推恩令”的实力。从汉高祖分封七位异姓诸侯王,再到后来的刘氏宗亲诸侯王,诸侯王制度虽然一直存在,但同时也一直是西汉中央政权强力打压的对象,历代西汉皇帝都将这些诸侯王视为最大的隐患。汉景帝时期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在诛杀晁错后仍然没有平息,随即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平乱,从而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变相的加强稳固了中央统治势力。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
汉景帝的“强压打击”几乎将诸侯王们打得抬不起头。到了汉武帝时期,虽然各诸侯王的势力依然不可忽视,但其对于中央政权统治的威胁已经很弱小。甚至可以说,此时汉朝中央政权的力量完全凌驾于任何一方诸侯王,即便诸侯王们联合起来都不是对手。
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汉武帝采用“推恩令”,用温和的方式进行削藩,避免了内部战争和消耗。诸侯王们不是傻子,对于“推恩令”的最终目的和结果了然于心。但是在中央政权的绝对实力面前,他们根本无力反抗,只能做那只青蛙,让水慢慢升温煮沸。


推恩令
明朝时期的藩王都是平定、守卫边疆的领导者。朱元璋对于这些藩王儿子都是以扶持为主的态度,钱粮方面可以说极为大方。这当然也跟明初时期的国家局势有关系。诸如朱元璋令朱棣可节制沿边兵马,就是对藩王的一种支持和信任。
在这种相对“纵容”藩王的情形下,藩王的势力可以说与日俱增。反观明朝中央政权,因为要给朱允炆继位铺路,朱元璋“大刀阔斧”,诛杀了一批批开国功臣,大大削弱了中央的实力。可以说,此时中央政权的势力虽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真正的实力上并没有形成绝对的“碾压”。甚至如果诸藩王联合起来,实力上极有可能推翻中央政权。


燕王朱棣
因此,建文帝朱允炆的中央政权没有拥有足够碾压实力的情况下,贸然选择“推恩令”来削藩,很可能起到反作用,引发诸藩王联合叛乱,建文朝可能崩溃更快。
第三、“推恩令”太过漫长,建文帝等不起。汉武帝采用“推恩令”最终达到了目的,然而这需要一个慢慢“分化”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比较漫长。但建文帝朱允炆却根本耗不起。
朱元璋选择隔代传位给朱允炆,相信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十个里面有九个半是心里不服的。对于这一点,早在朱元璋还在世时朱允炆就已经预想到了,甚至还曾提出那惊世一问: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意思很明显,朱允炆对于藩王的存在和可能造成的隐患十分在意。因为他们名义上是未来皇帝的叔叔,还是常年领兵在外握有兵权的实权王爷。一旦他们起兵造反,光凭他朱允炆一介柔弱书生怎么抵抗?


明太祖朱元璋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也没有想到。最后反问起朱允炆,朱允炆不得已之下硬着头皮用比较“官方”的形式回答: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从这也可以看出,朱允炆早在继位前就已经开始提防起那些藩王叔叔了,并且在朱元璋那里也没有得到好的建议。等到他登基继位后,藩王的威胁直接影响着朱允炆的皇权统治,让其寝食难安。藩王问题一日不除,那么建文帝朱允炆的心里一天不能安稳。因此,让建文帝朱允炆采取“漫长”的削藩方式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结束语。综合以上各种客观的、实际的因素,建文帝朱允炆想要效仿汉武帝采用“推恩令”的方式削藩,可以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论方法。藩王的威胁过大,建文帝为了维护自身皇权统治,采取最直接、最“刚”的方式来削藩本身也没有错,只不过其执行过程中不够果决以及自身用人上的巨大错误才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汉武帝那样用推恩令削藩适合汉朝的国情,并不适合后来的明朝。明朝的藩国和汉朝有很大的不一样,汉朝的藩国君主有很大的权力,他们有土地,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子民,就像是一个国中之国。明朝的所谓藩国是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派到各个地方把守,他们手中只有少量的军队,他们手中的权力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了。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也曾经问过建文帝关于削藩的建议。建文帝提出的做法是逐渐的削减藩王手中的军权,同化地方将士的思想,让他们和中央保持一致,听从君主的号召。朱元璋听了觉得很满意,认为建文帝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能够顺利的削藩,但是建文帝登基之后没有采取这种做法。

建文帝登基以后直接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方法削藩,强制性的要求藩王交出手中的军权。这就触及了很多藩王的底线,这就是公开在向他们示威,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下子就激化了,很多的藩王站出来不同意,这也给了朱棣一个机会能够组织军队对抗朝廷。

建文帝本来是信心满满的,毕竟地方势力和中央势力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建文帝毕竟年轻,经过的风浪太少,朱棣是从小就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中央的军队不是朱棣的对手。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建文帝下令在战斗中不能伤害朱棣的性命。



因为朱棣他也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而且建文帝这个推恩令在当时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两人所处的时代是不一样的,面对的局势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建文帝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就不能做这个。

毕竟不同时期情况也不一样,再者藩王的实力也不相同。


明朝建文帝削藩时为什么不效仿汉武帝的做法,实行推恩令?
贾谊曾向汉文帝提出对诸侯国进行多次分配的观点,可汉文帝并没有采纳。究其原因,并非是文帝目光短浅,而是不具备执行条件。当时西汉王朝正处百废待兴之际,国家急需休养生息,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形势下,搞推恩令那一套显然过于冒险和激进。等到汉武帝在位时,环境就完全不同了。诸...

汉文帝与汉武帝有什么区别?
1、汉文帝是汉武帝的爷爷。2、汉文帝时期属于休养生息的 阶段,极少进行对外战争;而汉武帝时期,是国力强盛,频繁进行对外战争,最终驱赶匈奴的时期。3、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承接文景之治的积累发动对外战争。

为什么汉文帝汉景帝的史书评价没有汉武帝的高?
对于汉武帝评价更高,是因为:相比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功绩更大,主要体现在北击匈奴,独尊儒术,期间国力达到全盛。具体分析如下:一、文帝景帝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全盛 刘邦死后,吕雉独掌大权,对刘家天下造成一定的破坏。汉文帝、汉景帝开始注重经济发展,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对于汉朝经济的发...

"文帝" 与"武帝"的区别?
用文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文化、经济上有建树;用武的一般是指该帝王在军事、领土、外交等方面上有建树。至于最后曹丕却称自己为文皇帝,追封曹操为太上武皇帝的原因,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他想让自己的诗词流芳千古 。所以在曹操死后,...

司马迁笔下的汉文帝、汉武帝有何不同,如何看待他的笔法?
司马迁笔下的汉文帝和汉武帝是非常不同的,首先这两个人的性格就特别不同,并且这两个人因为他性格的不同,两个人治国的方案也是不同的。而司马迁他的笔法上是非常严格的按照历史的史实去起的,但是因为汉武帝他给司马迁判的是宫刑,所以他在记载汉武帝的历史的时候,是带有个人情绪的,但是他并没有...

汉武帝和汉文帝谁更厉害?
但是统治后期还是把汉朝带入了动乱,尤其在储君问题的处理上糊涂的可怕。如果汉朝每一个君主都这样治国,国家非常危险,汉朝早就亡了。在一定程度上,和明太祖、唐玄宗有类似之处,晚年的做法非常危险。国家要稳定发展,还是需要更多汉文帝这种公认的明君,偶尔出现汉武帝这种爆发就可以了。

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的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变成傀儡?
汉文帝有实力,加上皇帝地位有联合各势力的优势。汉献帝时,他有啥实力。能不能掌权,只在乎手里有没有兵 汉武帝虽然背景小,但毕竟有实力。另外,同姓是刘。诸侯国在继承了财富之后,与他们的关系也比较温和。要知道,在时期,每个人都很担心自己的生活,现在刘终于骄傲了。有心情一起对付权臣。当然...

汉文帝与汉武帝相比谁更好
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1] -公元前87年...

傀儡皇帝汉文帝是如何摆脱操控的?他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防止诸侯权利过大威胁皇权,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汉文帝很有远见。汉文帝一生过得非常节俭,他去世前就对自己的下属说葬礼不要大办,一切从简。在他在位期间,西汉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汉文帝虽然不像汉武帝那样被后人知晓,但是他实在是一位明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汉文帝和汉武帝关系
汉文帝刘恒是汉武帝刘彻的爷爷,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的母亲薄姬出身卑微不受刘邦宠爱,在吕后去世之后,他在一帮大臣拥戴下平安地住进了未央宫,继承了皇位。汉文帝时期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极少进行对外战争,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关注民生,废除了许多比较...

贵溪市15875113157: 明初建文帝削藩为什么不实行推恩令? -
杨婕清瘟: 首先,汉武帝虽然不能限制国王,但是,王国通过七国之乱,实力已经受到很大打击,而汉武帝的中央政权实力十分强大,文武贤臣都很多.但朱允炆虽然自身还算聪明,朱元璋却把治世之臣都杀死了,朱允炆苦无帮手,中央力量比较弱小,...

贵溪市15875113157: 明代削藩和汉代削藩的异同 -
杨婕清瘟: 相同:原因相同:地方权利对中央权利造成威胁 目的相同: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采取方法不同:汉代分封制 明代直接撤藩 结果不同:汉代成功.明代失败

贵溪市15875113157: 我国历史上有哪几位皇帝推行过削藩政策?结果有哪些异同?归纳出对削藩政策的历史认识 -
杨婕清瘟:[答案] 1.汉景帝纳晁错之言削藩,引发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即将诸侯封地在其死后分封各子,有效削弱了地方势力.晋惠帝削藩引发八王之乱.明朝建文帝削藩失败汪.清代康熙削藩.2.汉景帝,晋惠帝、建文帝失败,而汉武帝和...

贵溪市15875113157: 历史中,朱允文算好皇帝吗 -
杨婕清瘟: 朱允文作为皇帝,他不是个好皇帝对于一个人来说仁慈是必要的. 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 过分的仁慈其实是一种软弱... 对于该死的人给予过分的仁慈.. 最后死的恐怕是自己... 就因为允文放过了朱棣,给了他造反的机会.. 他的仁慈造就了这一段历史.也给他落下了软弱的名词.!

贵溪市15875113157: 建文帝削藩和康熙帝削藩,为什么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
杨婕清瘟: 两者实力层次不一样,明初时候藩王的势力显然会比清初的势力强大,另外建文帝那时候并没有针对性的对于地方藩王有过有效的抑制,而康熙帝是有所准备的,这两者就不一样了

贵溪市15875113157: 建文帝削番本身难度大吗?
杨婕清瘟: 难度大.建文在削藩政策制定上的失误,这就是他失败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个失误就是不让朱棣他们进京吊唁朱远璋,而放虎归山,错过了削藩的最好机会!第二个失误在削藩的次序上!当时黄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发生了分歧,黄主张先削周王,周王是燕王胞弟,先除其羽翼,而齐泰则主张先削燕王,燕王是削藩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燕王一但被削藩,其他诸王都好办!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齐泰的主张是对的,黄子澄的主张无异与打草惊蛇!可惜当时的建文帝采纳了黄的错误建议!先削周王,这就给燕王敲了警钟,为他的起兵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并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贵溪市15875113157: 推恩令是不是只能用一次,因为下次再用,别人就知道分到最后,没有势力了,一样会被皇帝削了 -
杨婕清瘟: 庶家不就得利了吗,皇权集中,皇帝也获利了,只有主家被牺牲了

贵溪市15875113157: 如果当初建文帝不削藩,那结局又该是怎样?
杨婕清瘟: 朱允文削藩刚好给朱棣找到了反他的借口,就像汉景帝刘启重用晁错,使用削藩策,导致吴楚七国之乱,但话说回来,真的是晁错的错吗?只能说晁错太笨了,后来武帝时期的文臣主父偃,一折推恩令就轻松解决了诸侯割据的问题,诸割反不反,一是时间问题,二是借口问题.

贵溪市15875113157: 推恩令与削藩相比有何高明之处. -
杨婕清瘟: 推恩令是削藩的一种演化措施,两者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减弱藩王实力,消除对皇权的威胁.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由于利益冲突,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对抗.推恩令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贵溪市15875113157: 被建文帝削藩的王爷最终结局 -
杨婕清瘟: 挨个讲很复杂,你不如直接百度百科,大体上的情况就是:在靖难之役成功之前被削藩的,都没啥好下场;在建文时代躲过一劫的,后来也被朱棣削藩了其实削藩是大势所趋,但是朱允炆操之过急,再加上外无良将、内无谋臣,以巨大的兵力优势败北……而且朱允炆对待他的叔叔们毫无仁慈之心,准确的说他并不是“削藩”而是“削王”,因为一般来说对待宗室王族,常用的办法是削其权势、保其富贵(事实上后来朱棣削藩就是这么干的,宗室诸王在地方上无权参政也不得掌兵,但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可是朱允炆动不动就要把人弄死,藩王横竖是一死,不如搏一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