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的历史为什么会被一场刺杀事件改写?

作者&投稿:厉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拉开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的序幕,为了镇压这场兵变,唐王朝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黎民生灵涂炭,人口锐减,随着吐蕃的入侵,河西和陇右相继陷落,凤翔成了拱卫长安的前沿阵地。河北地区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重归王化,幽州、成德、魏博和淄青四个藩镇结成同盟,“版籍不输,赋税不贡”,形成了所谓的“河朔故事”,成为唐王朝的心腹之患。从代宗开始,君臣为了大唐的中兴而不懈努力,藩镇节帅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其中宪宗朝宰相武元衡遇刺被杀事件,彻底激化了中央和藩镇之间的矛盾。

一、武元衡的生平事迹



武元衡

武元衡出身名门,他是武则天的曾侄孙。建中四年(783 年),武元衡进士科及第。唐朝进士科及第后,要先从基层做起,武元衡相继担任过监察御史、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等官,从履历上看,武元衡的仕途非常顺利,他在职期间,政绩卓著,唐德宗曾对群臣说:“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唐顺宗继位后,任用王叔文进行改革,武元衡因为不赞同王叔文的改革政策而被贬官。

不久后,唐宪宗继位,元和二年(807 年)正月,唐宪宗拜武元衡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事,武元衡一下子成为了唐朝的宰相。宪宗对武元衡寄予厚望,浙西李锜事件中,武元衡坚决支持宪宗用兵,唐廷最终平定了浙西的叛乱,一改之前中央对藩镇姑息的政策。同年十月,武元衡接替高崇文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宪宗这次以宰相出镇地方并非要外放武元衡,反而是宪宗信任他的缘故。


唐宪宗李纯剧照

元和元年平定西川后,高崇文接掌西川任节度使,但高崇文出身武官,并不擅长治理地方,对保证西川的稳定没有太大作为。思虑再三,宪宗选择了武元衡出镇西川,武元衡没有辜负宪宗的信任,任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确保了西川的稳定。

二、唐廷和藩镇的明争暗斗

宪宗登基后,任用支持削藩的杜黄裳、李吉甫和武元衡为宰相,改变了代宗和德宗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刘辟上奏朝廷谋求节度使的位子,要求兼领三川之地,并且出兵骚扰东川,宪宗果断出兵,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生擒刘辟。元和二年(807年),静海军节度使李锜故意拖延时间不入朝,宪宗下令出兵征讨,旋即攻灭李锜。西川和浙西事件的结局,表明了宪宗想要重振皇权的决心。然而西川和浙西毕竟势力不强,宪宗想要完成自己中兴大唐的目标,必须要解决河朔藩镇。河朔藩镇与山东的淄青、河南的淮西结成同盟,使得唐廷一时难以找借口对之用兵,但是机会马上便来到了。


唐代藩镇势力图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他的儿子吴元济秘不发丧,诈称吴少阳因为自己多病而让他负责政务,打算等待政局稳定后自袭节度使的职位。唐廷知道这个消息后,在淮西周围布置兵力,准备对吴元济动手,在这个节骨眼上,缺少谋略的吴元济纵兵劫掠淮西四周,这其实是飞扬跋扈的藩镇想要迫使中央默认现状的惯常手段,却遇到了想要改变这种政策默契的宪宗,宪宗下诏剥夺了吴元济的官爵,发兵征讨淮西。

三、武元衡遇刺事件

从元和九年到元和十年初,战事一直不顺利,唐廷的军队与淮西的军队一直处在对峙局面,越拖对唐王朝越不利。五月份的时候,御史中丞裴度从淮西前线宣慰归来,宪宗计划在六月初三这天找武元衡和裴度商议淮西战场的情况。

六月初三早晨,整个长安城还是一片漆黑,甚至能感觉到些许凉意,武元衡早早地便从自己居住的靖安坊出发去大明宫。靖安坊是长安城108坊中的一个,“坊”是唐代官吏和百姓居住生活的地方,长安城是一座严格规划的城市,街道纵横交错,把城市的空间分成一座座长方形的“坊”。普通百姓居住在长安城南部的坊中,达官贵人多居住在靠近皇城的坊中。


唐长安城

虽然淮西前线吃紧,长安却一派祥和气象。武元衡刚走出坊门,突然有刺客从路边窜了出来,吹灭了照明的火烛,武元衡带的随从不多,他们立即冲上去与刺客搏斗,刺客且战且退,随从不断追赶,留下武元衡待在原地,这时从树荫处又跳出来了几个刺客,他们用木棍击打武元衡的腿,等到确定是本人后,割了他的头颅,然后迅速逃跑。


唐代刺客,《聂隐娘》剧照

四、刺杀武元衡的真凶是谁

宰相在进宫商议军国大事途中居然被刺杀了,大唐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地事,整个长安陷入了一片惊慌之中。兵部侍郎许孟容哭着对宪宗说:“自古未有宰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者,此朝廷之辱也!” 刺客极其猖狂,到处留下字条说“毋急我,我先杀汝吓得负责缉凶的官吏不敢穷治。


电影《聂隐娘》中藩镇节帅的形象

嫌疑最大的是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淮西与成德、淄青曾联合对抗过朝廷,如果这次唐廷平定了淮西,接下来势必对成德等藩镇用兵,所以李师道和王承宗都曾上表为吴元济说话,请求朝廷罢兵。李师道甚至烧了唐廷存放粮草的河阴院,倔强的宪宗依然不同意退兵。成德军在长安进奏院内的士卒张晏等人引起唐朝官府的怀疑,张晏被抓后,经过一番审理也服罪了,这个案子好像了结了。同年洛阳发生了一起谋反案,叛乱的兵士在审讯中交代他们曾参与刺杀武元衡,这些兵士是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手下,由于朝廷刚刚和成德王承宗撕破脸皮,这件事被宪宗暂时压了下去。



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能,宦官把持朝政,所以导致中晚唐的历史会被一场刺杀事件改写。

可能中晚唐时期,朝廷昏庸无能,随便的一场刺杀,都能引起宫廷的混乱。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统治者的软弱无能,还有就是当时宦官专政所导致的结果。


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中兴局面,为何没能解开中晚唐的历史困局?
都知道唐朝从安史之乱,开始就逐渐走向衰落,各地方的籓王势力如日中天,对朝廷上下虎视眈眈,而为什么有中兴局面没有解开晚唐历史困局的这个说法?是因为在李纯即位的这个期间,当时非常猖狂籓王因为唐宪宗的即位治世,有了逐渐平息的兆头,可以这么说,在唐宪宗在位的时间里,皇帝的权威有了重振的效果,...

历史上晚唐时期的大南迁是怎么回事
唐朝后期,由于北方的连年战乱,致使土地荒芜,人口稀少;而相对比较稳定的南方,逐渐成为唐朝的经济中心,人口自然南迁。

唐朝社会风气那么开放,为什么后来朝代却又封建了
所谓一朝君主一朝臣,统治手法也是一样,不同的朝代肯定有他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存在有了先例就一直会那样的说法。个人认为,其实唐代那种开放很值得推崇,但是那是必须以统治者有绝对的领导权和强大的控制力为前提的。这样,开放才能有“度”。纵观历史,晚唐统治者权利衰微,唐朝引以为傲的开放就变成了成...

奉天之难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成为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
当时泾原节度使朱泚因为他弟弟朱滔谋反的事情而被牵连被软禁在京城中。泾原兵在经过长安的时候,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随意挟持节度使姚令言叛变。看到泾原兵叛变后,唐德宗就逃去了奉天。当时的叛军以朱泚为首领,历史称为泾原之变。当时朱泚率领叛军攻打奉天,没有攻下。而那时唐朝的援兵已经快到...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存活了150年?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放在这个问题下是话糙理不糙,盛世大唐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座大厦哪会那么容易就倾倒。在历史上,一个国家在经历了重大动乱或者叛乱后,必然迅速败亡,而安史之乱确实也是唐朝由兴转衰的转折点,但并不是致命的,这和农民起义推翻政府的性质不同,唐朝的老百姓对大唐是有...

唐代宗才上位几个月,为什么就能平定安史之乱?
在晚唐时代,各地保留驻军,那是必须的。军人控制军队不可靠,诸王、豪门控制军队更不可靠。从某种意义上,分封藩镇是从前诸王坐镇地方的一种进步;所以削弱藩镇割据的时候,没有一个皇帝会开历史倒车选择分封诸王。在当时背景下,一举摧毁河北割据不可行,那选择中策,我是说派大量政治委员进入河北地区,目前也不成熟。因为...

「 ”二十四史”中为什么会有两部「 ”唐书”,不会重复吗
可想而知,《旧唐书》中关于唐武宗以后的晚唐历史记载可谓是相当粗糙。 出于纠正《旧唐书》缺点的考虑,宋仁宗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 ​ 上图_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 二、北宋朝廷借助「 ”易代修史”证明其正统性、标榜自己的盛世。 中国古代一直有「 ”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传统。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能延续一百多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也许是愿意看到辉煌时代的落幕,所以我们很多人都忽视掉了中唐时期和晚唐时期。唐朝618年到907年,这期间有着289年历史,而在安史之乱之后还整整延续了150年。也就是说,我们忽略掉了至少一半的唐朝时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究竟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存续150多年!1、朝廷元气仍在 ...

安史之乱的平定,为何会给中晚唐的颓败埋下伏笔?
虽然唐朝续上了命,但是这次叛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使唐朝的国力迅速地衰败下来,走上了颓败的必然之路。之所以说这场暴乱的平定是中后期的唐朝的颓败的伏笔是因为唐朝之前的很多政策的弊端开始浮出水面,尤其是在藩镇的问题上。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朝代之一,经过历代君王的治理,唐朝一度...

为什么只有晚唐、晚明、晚清,却没有晚汉、晚宋、晚元等的说法?
唐朝自618年由李渊建立,一直到907年结束,历时289年。因为存在时间比较长,后世在提到和研究唐朝的时候到将唐朝分为几个时间段,即初唐、中唐和晚唐,因为唐玄宗时期唐朝发展到顶端,有时候也会单独说为盛唐,如果不将盛唐单独拿出来说的话,初唐、中唐和晚唐中,每一个时期差不多有百年的历史。与唐朝...

禄丰县19248241951: 中唐晚唐这段历史真的有那么惨吗 -
子琰戊酸: 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然而,一方面,唐诗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相平衡;另一方面,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奥秘和唐代文化精神的...

禄丰县19248241951: 晚清马新贻刺杀案是怎么回事? -
子琰戊酸: 马新贻在两江总督任上被刺一案,被列为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具体细节历来众说纷纭.最有戏剧性的是刺客张汶祥为义兄黄纵复仇而刺杀马新贻一说,而综合当时传说的太平军天京宝藏,在湘军破城后不翼而飞,清廷安排马新贻秘密核查,进而引来杀身之祸,使得该案又牵涉了朝廷各派系之间的利益纠葛,阴谋诡计,相当具有八卦效应.

禄丰县19248241951: 为什么唐朝的太监敢杀皇帝?士兵不都听从皇帝的命令么?
子琰戊酸: 唐代宦官专权被夸大了. 历史学家黄永年指出,唐朝宦官和皇帝的关系只是家奴和主子的关系,中晚唐有些皇帝由宦官拥立,有时某一派宦官还会杀掉在位的皇帝拥立他们所依附的皇子做皇帝……所有这些实际是家奴在参与皇室的内部纠纷,...

禄丰县19248241951: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有过被刺杀的经历?
子琰戊酸: 武则天(逼其退位),隋文帝,慈禧,唐高祖(同武则天),唐玄宗(被赶出去)

禄丰县19248241951: 唐朝后期,为什么会像汉朝一样出现军阀(藩镇)割据局面? -
子琰戊酸: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

禄丰县19248241951: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出处及产生背景 -
子琰戊酸: 唐诗的四个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一,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然而,一...

禄丰县19248241951: 荆轲刺杀秦王为何失败,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子琰戊酸: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他是著名刺客,“荆轲刺秦”的故事为后人熟知.古人的生... 如果荆轲可以吸取专诸刺杀吴王成功的经验,或许历史上的荆轲刺秦王的结局会被改...

禄丰县19248241951: 中国人文历史简介,要多一点,在线等1~2小时,快,本人非常急!!!!!!!!!! -
子琰戊酸: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起来的强大王朝,它与汉朝同成为中华民族中兴的两个时代,并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

禄丰县19248241951: 历史中唐朝最后怎么灭亡的 -
子琰戊酸: 朱温篡位.唐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