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么是嗔恨心?

作者&投稿:蛮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 嗔恨什么意思~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

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简单讲"嗔恨"心就是对自己不喜欢、讨厌的事物和人产生一种排斥和厌恶的心理,嗔恨心可大可小,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批评、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

  嗔恨心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有情众生的嗔恨心;第二种,是对无情物的嗔恨心;第三种,是对鬼神等非人的嗔恨心或恐惧。

控制嗔恨心的方法:
平时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不必全观,观其中之一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虽然我不赞同他,甚至反对他,但我应当理解他、爱护他,关心他。
  
嗔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骂你、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回。他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他每一次骂,你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绝对不可以对骂,对骂就没完没了。他一个人骂,骂累了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念阿弥陀佛,让他骂,这是消自己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应当感谢,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如果别人赞叹你,也不要生欢喜心,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要想到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赞叹,要生惭愧心。
  
  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 新浪佛学及学佛网)

嗔心是三毒之一,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等。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简单的理解就是生气、抱怨、仇恨的心。这是阻碍我们修行的六大障碍之一,严格的说应写成“瞋恚心”。
嗔恚心,指众生由嗔恨忿恚蔽覆于心,历事对境常怀恼害于他,而无忍辱之行。属于佛教所说的六蔽心之一。蔽即覆蔽之义,覆蔽吾人之清净心有六种恶心。见于佛说象腋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摩诃止观卷八下、诸经要集卷十、翻译名义集卷四第四十四篇等。

阿弥陀佛!
这贪嗔痴三毒,是学佛修行者所要“改变”“修理”“改正”的重点。
贪嗔痴三毒,依第七识末那识,强烈的自我,自私自利心,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谁都有过,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在绝对实力权利财富下的卑躬屈膝,逆来顺受,自心却恨不得超过他取而代之。
第二种,在不如你的人面前不假于色,横行逆施任性放肆。
这两种几乎所有人都曾有过,经历过。
这时候,内心的三毒炽烈,从而带动第六意识计划步骤做出种种业力。
学佛的“修”,就是修正,该毛病,这都是障碍自心灵性出来做住的,也叫做身体控制了心,也叫做颠倒。
学佛修行者,无论学多少年,看多少经书,如果三毒不清除,也只是地狱的种子。

有三毒,曰:贪嗔痴,嗔恨心就是其中的嗔,嗔就是愤怒,也泛指不可控制的各种脾气。恨不是怨恨,而是遗憾,后悔,嗔恨心就是因为后悔引起的不可控制的脾气,是定力极度不足的表现,要修炼消磨掉。

简单地说愤怒以及憎恨的心记仇的心都是嗔恨心。


嗔恨心是什么意思?
嗔恨心是指一种带有敌意和愤怒情绪的内心感受,表现为针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强烈排斥和抵制。嗔恨心的产生通常是受到他人言语、行为或生活环境等刺激而引发的一种消极情绪反应。嗔恨心会对我们的心理、身体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心理上,长期嗔恨心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大脑压力反应增加,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

嗔恨心,嗔恚心,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嗔恨心、嗔恚心,都是嗔心。只是各人用词的习惯不同而用了不同的词汇。佛教讲,贪心堕饿鬼、嗔心堕地狱。意思是,贪心是饿鬼道之因、嗔心是地狱道之因。因此,嗔心在佛教中,是必须要破除的障碍。多嗔的人,一般是因杀业过重之故,因此要以慈悲心、爱心来对治,多放生、多忏悔、多...

用佛法如何解释人的嗔恨
简单讲"嗔恨"心就是对自己不喜欢、讨厌的事物和人产生一种排斥和厌恶的心理,嗔恨心可大可小,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批评、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嗔恨心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有情众生的嗔恨心;第二种,是对无情物的嗔恨心;第三种,是对鬼神等非人的嗔恨心或恐惧。控制嗔恨心的...

嗔恨心的因是什么?它依靠什么因缘而产生?怎样才能遣除
二、嗔恨心依靠什么因缘而产生 为什么你嗔恨呀?为什么要嗔恨呀?那就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他就嗔恨。三、因为你不慈悲,你如果要是慈悲,你就不嗔恨了,因为你心中没有感恩心,因为你的心中没有恭敬心,往往都凭着我执我见看问题,这样的人就容易生起嗔恨,嗔恨心是所有业障里最重的一个,“...

佛教 嗔恨什么意思
由妄想所化。嗔心在佛教里是三毒之一,学佛法可以应化。佛说一切是因缘所生的。包括我们的身体,百年这后,谁还嗔谁啊,都是缘聚缘散的。所以,对不如意事,观其因缘,无自性。以宽容心慈悲心解。说嗔心,为我执。不知空,眼前事。能解的,随缘解。不能解,坦然受。过三时,过五日。再看...

佛家:讲的:贪、嗔、痴、慢、疑 指的是什么?(转载)
佛家:讲的:贪、嗔、痴、慢、疑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 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 回生死。众生对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

嗔心是什么意思
嗔心是嗔恚之心的意思。嗔心是一个佛教术语,三毒之一,嗔恚之心也,三毒中此为最恶。资持记下四之一曰:“华严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云:一念起嗔,殃堕无间”,简单说嗔心是一切感觉到不舒服的状态。在南传的《法句经》说:“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

嗔恨心是什么表现?
嗔,其实说到底还是愚痴。如果你知道嗔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激化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你就不会再嗔。气的是你自己,别人又没有因为你愤怒而失去什么,那么生气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下次生气以前,先想想自己生气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你会发现你嗔恨不起来。

佛语中嗔是什么意思
嗔,指的是:嗔恨心。也就是:嫉妒、恨。 伤害、背叛、怨恨、暴力、杀生,都是嗔恨心的表现! 嗔恨心太重,会导致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下地狱还债!

什么是嗔心
嗔心。就是怨恨一个人的意思。讨厌的意思。有这个心很不好。佛法也讲。把贪 嗔 痴三毒消灭。让它变成戒定慧。这样子。

蒲城县13819848686: 佛语中嗔是什么意思
郭矿蓝花: 嗔,指的是:嗔恨心.也就是:嫉妒、恨. 伤害、背叛、怨恨、暴力、杀生,都是嗔恨心的表现! 嗔恨心太重,会导致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下地狱还债!

蒲城县13819848686: 佛家说忌三 贪 嗔 痴 中的嗔死什么意思..还有7情指哪7情? -
郭矿蓝花: 七情为“喜、怒、哀、惧、爱、恶、欲.嗔:指嗔恨心.嗔恨心不段除掉会堕地狱!这个心我们不要有.遇到事物应该尽量想开.佛家讲三毒心.就是贪嗔痴!佛性就被这三毒心所污染

蒲城县13819848686: 佛教 嗔恨什么意思 -
郭矿蓝花: 对世间人、事、物生起的嫉妒、毁骂、打击报复、诽谤等为嗔恨.

蒲城县13819848686: 悔嗔心是什麽 -
郭矿蓝花: 嗔心重:指嗔恚之心比较严重,佛教词汇.嗔恚,指恼怒、怨恨.嗔恚之心:恼怒怨恨的情绪.嗔恚之心严重,是指恼怒怨恨的情绪严重.嗔恚之心属于贪嗔痴三毒之一,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是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

蒲城县13819848686: 为什么说嗔恨心危害最大 -
郭矿蓝花: 通俗一点讲,嗔恨心就是自己容易生气,并且怪责、怨恨别人. 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恨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轻则只是体现在自己身上,做事情不顺利等等. 嗔恨心是佛教三毒之首,《大智度论》云: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

蒲城县13819848686: 嗔恨心是什么? -
郭矿蓝花: 宫渤仁波切口述 佛弟子整理伤害或消灭敌人的「动机」是嗔恨心 我们佛教徒需要用什么态度来消灭敌人呢?先说我们一般世间人消灭敌人的方法-凡是对我不好的人,有伤害的人,或者是我不喜欢的人,这样的人在此都可统称为敌人.我们世间...

蒲城县13819848686: 佛法里说的贪嗔痴,嗔是什么意思? -
郭矿蓝花: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

蒲城县13819848686: 嗔念是什么? -
郭矿蓝花: 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

蒲城县13819848686: 佛门中的“贪、嗔、痴、恨”四大戒中的“嗔”指的是什么? -
郭矿蓝花: 嗔,怒、发脾气......,佛教把“嗔心”比作“火烧功德林”,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在“贪嗔痴”三毒中,嗔恚(hui)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语说: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中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谛”

蒲城县13819848686: 请问大家:佛家中的“痴”和“嗔”是什么意思呀?
郭矿蓝花: 痴 是愚痴 也就是没有智慧 我们以为真实的东西 其实是虚妄的 比如 大小 是非好坏 没有绝对的 我们以为地球很大 可是在卫星上看 芝麻粒大而已 嗔 是指嗔恨 也就是发脾气 怒火 我们不学佛的人 都是对别人发脾气而往往发起脾气来就控制不住 因为嗔心起的时候 我们就像发了信号一样 会感召同样对我们有怒气的众生来 然后就是小事情变成大问题 这就是佛法讲 一念嗔心起 百万障门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