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求翻译,谢谢

作者&投稿:褒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4、上:指逆江而上。
5、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6、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
7、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8、更待:再等;再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扩展资料: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
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沁园春苏东坡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扌离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赏析苏轼与其弟苏辙情深意笃,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起程赴密。这首词便作于赴密途中,词前小序云:“早行,马上寄子由”。
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词的上阙先写羁旅情怀,化用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句入词,以残灯、鸡鸣、孤枕勾画凌晨客店的清冷孤寂。凄清的境况最能钩起游子怅惘的情思。晨鸡初鸣,登程起路,眼前一片月色晨霜,云山朝露如锦铺展,显得清冽而明晰。世路茫茫,人生有限,终日劳顿奔波,令词人心潮起伏,不禁发出了“似此区区长鲜欢”的浩叹。前程未卜,生命苦短,往事历历,不由得浮想联翩。
下阕顺势联想到少年得志的往事和此时身居外任的现实。当年,苏轼兄弟随父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同时中礼部进士第,名动京师。宋仁宗大喜云:“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遥想当年,壮怀激烈。
词人以西晋陆机、陆云自况,自诩胸藏万卷,笔如铁椽,辅佐国君使之成为尧舜般的明主,经邦济世,又有何难。一腔逸怀浩气,倾荡磊落,壮志豪情喷薄而出。苏轼曾自谓“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也许,并非“无术”,而是政治生活本身残酷。他曾在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中,提出了“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政治主张,他早期的政论、史论,深刻地总结了历史教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研究了治国的方略,可惜“论不适时”,雄才大略成了“老生常谈陈腐之说”。几番碰壁,令其满腹愤懑。面对失败,苏轼又是现实的,他胸怀旷达,“卿相之贵,千金之富,有所不屑”,“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对得失荣辱抱以超功利的豁达的人生态度。
他化用《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话语,表达了被任用或被弃置取决于时运,奔走仕途或遁世隐身在我自己的超然的人生观。只要身强体健,优游岁月,“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前身”,我即便袖手旁观又有何妨呢?这是苏轼面对现实的愤激之辞,也反映了他壮志难酬的内心痛苦。
这首词内容丰富,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有形象的景象描写,有抽象地论说政治,又在议论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抒写了沉郁惆怅的心境,文思连贯,一气呵成,深刻地展示了自己效命时世的渴望和不被重用的感伤。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本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一般鲜为人知,但其创作水平也是很高。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这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不舍这春天美景,差点脱离了队伍。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也是拟人化,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翻译】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鲜为人知,实际上,第二首也写得很好。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诗到了第三、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译文: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赏析: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这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不舍这春天美景,差点脱离了队伍。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也是拟人化,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意象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译文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这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不舍这春天美景,差点脱离了队伍。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依依不舍的几只归雁比作了“北归人”,使画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也是拟人化,给北去大雁赋予了人的情感。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呆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大雁北归图。一群大雁往北回归,诗人阐述了一个道理,北归知道北方风雪大。
这里比较难理解的字是这个鸿,大雁, 破群,就是掉队。 依依,是不舍的意思。 遥就是早的意思。


南岗区18820019465: 惠崇春江晚景第2首 -
圭曹步文:[答案]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南岗区18820019465: 惠崇春江晚景 的古诗其二 -
圭曹步文: 《惠崇春江晚景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

南岗区18820019465: 恵崇《春江晚景》怎么写? -
圭曹步文:[答案]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南岗区18820019465: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求翻译,谢谢 -
圭曹步文: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苏轼.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翻译】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

南岗区18820019465: 《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表达作者怎样的思 -
圭曹步文: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

南岗区18820019465: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是什么? -
圭曹步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南岗区18820019465: 简要分析诗句 春江水暖鸭先知 -
圭曹步文:[答案]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

南岗区18820019465: 有关《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文 -
圭曹步文:[答案] 《惠崇》,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2-3]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

南岗区18820019465: 从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什么之情 -
圭曹步文: 这首诗包含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景象,有诗人看到的以及联想到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到来的喜爱和兴悦之情.《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

南岗区18820019465: 《惠崇春江晚景》是什么意思 -
圭曹步文: 白话翻译: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