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作者&投稿:师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君王的权力大于一切,君王的威严不仅仅有关国家的治理,同时也事关一个国家的尊严,而君王的权力最基本的表现则显示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一个国家的帝王拥有无上权力,自然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唯一而不可忤逆的话语权,这也就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由来。



在一般人来看,君主臣次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实君王对臣子的依赖性是极强的,甚至在很多时候由于君王的无限放权从而导致了某些权臣的权倾朝野,削弱了君王的绝对权力。虽说如此,但是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自君王自身,和臣子想要身居高位必须一步步谨言慎行爬上来不同,古代皇位的世袭制,君王从小就掌握了无上权力,没有经历过各种磨砺,这有就造成了尽管不少帝王确实很聪明,但是见识和阅历却远不能和身居高位的臣子比。



一个国度唯一的帝王和数不清的臣子相比,自然是孤独了,倘若是聪明绝顶的王自然能让臣子派别分类,两相制约达到平衡,但是愚笨的君王却常常成为众多臣子的对立面,与伴君如伴虎相对的是伴臣如伴蛇。那为何史上的功臣又常常被君王所杀,这也是君王为了臣子对自己的绝对服从,人的本性所在,倘若自己的权力大了就往往飘了,开始不满足于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于是对于君王来说直接杀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在中国古代阶级最主要还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在古代除了皇权之外还有诸侯权、相权、侯权等诸多权力阶级,这些权力阶级共同组成了古代的统治阶级,这些权力虽然对于皇权有着一定的制约,就比如君王不能插手诸侯王的统治,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与之相驳,因为整个国家的一切都归君王所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些诸侯王自己。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子犯法于庶民同罪。从这些话中能看出古代君王为了使民众更为服从自己,也为了自己再百姓心中立下更为伟岸的形象,于是对己的权力自发地做出了一些制约,很多时候祖宗之法不可废除,君王也要守皇室宗族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再有就是谏官,因为这类官员的存在倘若君王像随便杀掉一些臣子,会遭到集体的反对,于是君王想要杀人的时候也是要找对场合和理由。



古代君王的权力来源说起来很可笑,是因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皇室宗亲确实应该掌握全国大权,虽然皇权很大程度上对百姓自身利益有所伤害,但是一旦反抗,那被迫害的人就只会是自己,这也就是百姓们一边被迫害一边又极力拥护王权的原因,被迫害的人基数大了轮到自己头上的几率也就小了。所以随着人权意识的逐渐觉醒,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越临近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当权人的权力逐渐被削弱,百姓民主意识也越来越高。






我觉得这句话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天下所有人的生死都掌握在君王的手里,君王的一句话就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等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大臣有没有犯错,只要皇帝想让你死,你就没有活命的机会。

就是君王要臣子死,那臣子不想死也得死。这是古代是表示帝王的绝对权威,以及臣子对君王的忠诚。


君要臣死臣facebook的下一句
臣不得不死。在中国古代,强调的是“君臣有义”,君臣之间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以君要臣死,下一句是臣不得不死。

古时候真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在古代很多大臣虽然都是看起来貌似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部分都是因为确实是做错事情,自己也知道悔改,想用自己的生命来偿还,其次也是为了成为一位合格的朝中大臣,都要听命于朝廷,但是如果圣旨有误,滥杀无辜,杀伤无数,没有缘由的,触发了老百姓和臣子的愤怒都会一起改朝换代,拥戴更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年魏征为什么敢直谏李世民?
首先跟魏征的性格有关系,要知道魏征之前跟着李建成的时候,就是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并且在魏征的眼里面容不得半点沙子,就比如说当李建成和李世民刚开始斗的时候,魏征就直言不讳地对着李建成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早一点把李世民除去的话,他终将会成为你的心腹大患。要知道在那个时间点说这句话...

君让臣死,臣得死。父叫子亡,子得亡。父不义,子奔他乡中那句是什么_百度...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不义,子奔他乡。君不正,臣投外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意思是说皇帝唯我独尊的权利,想要谁死谁就必须死,不要以为这是玩笑,古代的时候,的确如此。

“君要臣死”接下句,看你能想到几个?
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不死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不亡为不孝。

古时皇权至上,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说,那皇帝赐死,违抗圣旨的后 ...
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皇帝乃九五之尊,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们在影视剧中也能经常看到,皇帝赐死大臣,大臣领旨后还要大呼“谢主隆恩”,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内心真的是谢皇帝吗?首先说古代的刑罚,赐死已经算是非常体面的死法了,残酷的刑罚还有腰斩、砍头、凌迟...

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 父叫子亡子不亡为不孝的原作者是谁?
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出自《孝经》,十三经之一,《汉书·艺文志》说是孔子所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史记中说是孔子弟子曾子(曾参)所作。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出自《增广贤文》,收录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是在明清两代文人共同努力下不断修订而...

韩世忠交出兵权,安然无恙,岳飞也交出兵权,为何必须得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封建历史上皇帝和臣子之间一条铁的定律。岳飞在南宋的时候,他是功高震主的,北上抗金立下了多少功劳,而且还收复了很多失地,导致金人一提起岳家军,都是闻风丧胆,这一切可以说那是打出来的赫赫威名。不仅如此,岳飞的岳家军的自主性非常高,有时候他们只听从岳飞的命令,...

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臣不想死有什么招数?
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如果臣子不想死,那么可以有三种方案尝试一下。第一,直接逃命,从此亡命天涯。第二,找人替代自己接受惩罚。第三,拼命地求饶。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第一个方案,直接逃命,从此亡命天涯。古代社会是一个追求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所以,古代的君王,可以没有任何理由的处死自己...

渭南市17184535624: 如何理解“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这句话? -
牢审浦惠: 可不可以想想这句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明这个臣对君王的绝对忠心,封建社会作为臣子这是必要的,但好多时候我们听到的这句话都是忠臣说出来的,他们是在晋见过程中说的,可能是君王的反对,他用这句话实际上是个伎俩.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在当今社会里,最适合用在那种场合? -
牢审浦惠: 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是:皇帝掌握了绝对的资源,大臣只有博得皇帝的欢心来换取皇帝赐予赖以生存的资源:官位、土地、特权等.这句话貌似恭顺谦卑,却又带着一丝无奈的愤怒. 当今社会,这句话当然适合用于类似这种情况.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最早是谁说的?当时情形是怎样的还有,里面的“臣”是泛指大臣,还是指说话人“我” -
牢审浦惠:[答案] 汉朝董仲舒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

渭南市17184535624: 臣不得不死如何把最后一句改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何把最后一句
牢审浦惠: 汉朝董仲舒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出自哪呢,是?
牢审浦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出处是旧戏里面,古代里的经典著作里面是查不到这句话的.下面来分析一下这句话:一、古时的老百姓很少读正史和...

渭南市17184535624: 为什么我国古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
牢审浦惠:[答案]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汉朝董仲舒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反意咋说 -
牢审浦惠: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身不由己,反意的话,可以用 心甘情愿 来表示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牢审浦惠: 乾 隆 皇 帝 想 开 个 玩 笑 难 倒 机 智 过 人 的 学 者 纪 晓 岚,便问他:“纪卿,忠孝怎么解释?”纪晓岚答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乾隆立刻说: “我现在以君的身份命令你去死?”“这 “你打算怎么去死?”“跳河.”“好,...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是谁说的? -
牢审浦惠: 董仲舒 原文是这样的: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不死就是不忠

渭南市17184535624: 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对吗? -
牢审浦惠: 不过是古代统治阶级的愚民手段而已.要求对君王和家族长绝对服从.不需要你思考,只需要服从就可以了. 把天下人变成愚忠愚孝的痴人,便于统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