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请举例说明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作者&投稿:储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请举例说明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宋朝时在五代十国的乱境中建立的,所以特别注意对武装反叛的防范。宋朝统治者分离的统兵权与调兵权,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使得对外作战节节败退。另外,重用文官,轻用武官,亦是此理。郡县长官均是文官,可防止地方权力过重,拥兵自重,威胁京都。

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事业在民间有了较大发展,各地普遍设立学校;士人地位提高,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根本条件。

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削弱武将权利

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凋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止官兵“亲党胶固”。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这样就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代王朝。为消除藩镇割据的局面,对独霸一方的节度使,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法。逐步从地方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任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但重文轻武的结果却造就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就,造成大量国土流失,人民游离失所。最后发展到连皇帝都被别人捉了。
当今社会要引以为戒,重文固然重要,但武决不可轻。

使朝廷如果遇上打仗就没辙了,像辽朝与北宋的战争,金朝与宋的战争可以体现的非常透彻,但是也促进了理学的形成,使我国的文化有振兴起来,那时的名人朱熹推进了理学。总之宋给我们的中华的文明美满的一页,但从这以后中国渐渐的走向了下坡路。

重文轻武国策是北宋防范武将专权割据,维护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它贯穿于北宋的政治运作中,形成“文人主政”的局面。这一政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 景并对整个北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原因:唐末五代,军阀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废立皇帝、改朝换代的教训,宋太祖刻制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还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利,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

2、重文轻武国策对国家产生的影响 :

北宋时期,“崇文抑武”最初被确立为重要的治国方略之一,是统治集 团对唐末五代军阀分裂割据、“武人跋扈”历史经验的汲取。但随着不断 地被加以推行、贯彻,并与“将从中御”相融合,从而派生出“以文驭武” 之策,则是矫枉过正的结果,也是北宋专制皇权与文官士大夫集团利益结合的产物【参见陈峰著《北宋武将群体研究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 2009】 受这一基本治国思想和方略的影响,北宋社会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突出的歧视武将和从军的观念,于是以往“投笔从戎”的 现象大致上消失,文臣与武将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鸿沟,极大地打击了武将 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 群体,致使其从精神到素质都趋于退化,从而对北宋边防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元人所谓:“宋恃文教,而略武卫。”【(元)脱脱《宋史》卷四九三,中华书局1997】 由此可见一斑。国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变革,文臣地位的上升使 中央统治者重视文人士大夫的作用,并提出不杀士大夫的口号,这表明在北宋时 期文人士大夫已经渗透到国家统治的各个部门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北宋“崇 文抑武”方略及“以文驭武”之策的长期实行,对维护专制统治秩序发挥了 重要的支持作用。北宋时期,始终没有酿成全国性的内乱,所谓“有外患而无内 忧”。较长时间安定的内部环境,士人能享受相对较多的自由,都与“崇文抑武” 的大氛围有关。这对促进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发展,无疑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陈寅恪先生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见解【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这表明在国家整个的发展进程中,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正是因为压制了武将的权威,重视文臣的作用,才使得国家趋于稳定,避 免了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局面。 

3、重文轻武国策对文人的影响 :

北宋有关文人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学艺术的繁盛,科教事业的兴起都是文人地位上升以后所作出的对整个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改变了我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唐末五代的社会风气,形成了读书之风。宋朝人读书求知,在我国封建社会实属罕见,不但帝王带头读书,而且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范仲淹寄语乡里的诗中就公开号召“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诗书”【《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 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当时人苦读的例子举不胜举。苏询“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所来往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欧阳修文章盖世,有人问他如何做文章,欧阳修回答,“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墓志》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朝人读书,大多注重联系实际,着眼于学以致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北宋的这一政策在文化方面确 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 实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4、重文轻武国策对武将的影响 :

这一政策的实施,曾经战功赫赫的武将却受到 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压制和排挤,武将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抑,可是权力的丧失 却也使他们无可奈何。但与此同时,武将群体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压制,其用兵作 战能力无法得到正常发挥,武将角色应有的自信、果敢精神日益萎缩,惧战气氛 弥漫于军营上下。由此还造成“崇文抑武”风尚和价值观在社会上的盛行,从军 卫国的意识没有其应有的地位。于是,秦汉以来那种勇于进取,积极开拓及尚武 的精神失落了。正因为如此,宋代虽不乏朝臣和文士“论兵”、“议边”以及“选 将”的议论,但终究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这便不能不在一个重要方面降低了 军队的战斗力,从而对北宋边防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致使在御外战争中长期处于 被动挨打的境地。 后世即称北宋“声容盛而武备衰”,可谓一针见血。武将地位的下降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的衰退,导致了整个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重文轻武的国策对武将群体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对以后的社会政治制 度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将地位下降了,军队的战斗力也随之而衰退,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整个北 宋时期,国家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内忧外患十分的严重,每时每刻都要防范着 外敌的侵扰。防守已经是很艰难的了,更不用说来进攻周边小国以完成国家的统 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背景和影响 一。军队的战斗力是不能与以前相比的,相比之下却是士大夫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在整个北宋大多数人都过着一种思想保守,安逸舒适的生活,他 们越来越惧怕战乱,最后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的国土时还是议和派占了主导地 位。国家也随之而灭亡了。



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
1,“文”指的是文官,“武”指的是武将——而不是武器军备、军队;2,“重”与“轻”是指对文官和武将的权力分配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上的轻重变化。所以,逻辑上讲,“重文轻武”国策应该是一套政策系统,这个政策系统理应包含两方面的措施:1、重用文官,提高文官的地位;2、抑制武将的权力,降低武将的地位。下面我们就“大致”从这两方面说明“重文轻武”国策 的实施措施。

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的相关例子:
宋朝皇帝给予文士至高地位的还有另外一句话:“不许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这句话据说是太祖赵匡胤所说,但也有人怀疑为杜撰。不过,事实却是宋朝皇帝的确极少杀戮士大夫,若非谋反之类的重罪,诛杀士大夫的案例的确罕见。所以“不杀士大夫”这条家训的真实性很高,它就算不是赵宋王朝的成文法,也一定是习惯法。

这不能不说是宋朝皇帝给予士大夫的一个优待,因为中国历史上其它各朝都不能与之相比。其它各朝,我们熟悉的反而是诸如焚书坑儒、重用酷吏、廷杖、文字狱等多种名目的杀戮士人案例。所以,清代王夫之格外羡慕宋朝文人待遇,认为“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张邦昌躬篡,而止于自裁,蔡京、贾似道陷国危亡,皆保首领于贬所。……宋之初兴,岂有自贵之士使太祖不得而贱者感其护惜之情乎?”

反观武将之地位,就格外悲哀。因唐末五代以来的教训,宋朝统治者始终对武将保持高度的戒备与防范。与对士大夫态度不同的是,宋朝皇帝始终视武将为政权的直接威胁或者潜在威胁,所以采取猜忌、防范态度,稍有过错即遭到罢官或者问罪,甚至即便证据不足也能被定死罪。这种司法待遇上的不公平,简直堪称“天壤之别”。

赵匡胤武将出身,夺取了北周的政权,他即位后担心他的部下会效仿他,所以制定了一些限制武将的政策和一些与军队有关的政策。比如说军官在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后要与他地的对调,使将不知兵,并不知将。等等。这些政策对其军队战斗力的发展及其不利。比如说当金打过来的时候,很快攻入北宋的都城卞,就是说北宋的防务对京畿地区几乎起不到防御的作用。上面说直接原因是有道理的,北宋虽然经济实力强但军力却弱与周边少数民族,当然不乏有周边少数民族天性与制度的原因但北宋的军事领导体制确实是有很大的弊端,这个毋庸置疑。
北宋重文轻武,有赵匡胤本身的原因,他是武将对文臣十分尊重 ,定下规矩不杀文臣。北宋的言路比较畅通,文化繁荣。苏轼被贬数次,司马光也是这样。

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凋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止官兵“亲党胶固”。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这样就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代王朝。为消除藩镇割据的局面,对独霸一方的节度使,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法。逐步从地方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任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但重文轻武的结果却造就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就,造成大量国土流失,人民游离失所。最后发展到连皇帝都被别人捉了。
当今社会要引以为戒,重文固然重要,但武决不可轻。

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是由于五代十国时期武将掌握政权,所以国家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而采取的。这一国策的具体做法:
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凋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止官兵“亲党胶固”。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这样就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代王朝。为消除藩镇割据的局面,对独霸一方的节度使,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法。逐步从地方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任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但重文轻武的结果却造就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就,造成大量国土流失,人民游离失所。最后发展到连皇帝都被别人捉了。
当今社会要引以为戒,重文固然重要,但武决不可轻。


为什么五代十国里的大多数皇帝都是暴君,而且还很变态很多都有精神病...
在五代十国时期,大多数统治者都采取了暴政,这一现象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乱不断,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生凋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许多君主采取了极端手段,包括对内镇压异己,对外征战扩张。其次,由于唐朝的衰落,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了严重削弱,各地的节度使和军事割据势力拥...

1840年以后中国受到外国侵略原因是什么?
1840年以后中国受到外国侵略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和社会根源。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

战国时代统治者采用哪一派思想,这派思想在哪一方面的改革中就体现了...
法家思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都体现了法家思想,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1] 后突厥与唐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而代之以友好往来,唐又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阻止吐蕃势力的北上,在陇右﹑人往来河西之西增置军镇,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当时唐朝的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不绝。 [34] 经济 生产发展 唐玄宗执政后,政治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时代统治者善待农业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秦朝对待农业生产的措施:(1)徭役繁重;(2)刑罚严酷;(3)赋税十分沉重;(4)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西汉初年,统治者即鉴于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1)对农民赋税的征收和兵役,徭役的负担有了更严密的组织办法,实行编户制度。(2)对农民剥削的数量比秦朝有所减轻,使西汉...

...唐超中后期地方形势怎样?面对这一态势,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直接措施...
其实,“萧规曹随”就发生在刘盈在位时期,说是吕雉把持政权,但刘盈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对恢复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数量,大治天下是有贡献的。谈论前汉,每必提“文景之治”,其实文、景的很多善政不过是继承刘盈时的政策罢了。论搞内政,吕雉、刘盈真的不输文、景。诸吕之后,诸刘开始相互争夺...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分别以什么手段选择、控制知识分子
对能收为己用的文人则采用科考的手段拉拢,对不能收为己用的文人则大兴文字狱。不仅是明清,是所有封建王朝惯用手段,只不过清朝作为异族统治,更加喜欢玩弄这个手段。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列代统治者为确保儒学独尊地位采取的...
C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统治者为确保儒学独尊地位而采取的措施,选项C中以儒学改造佛学,促进佛学新发展,显然是促进的佛学,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所以选C。

...请说出这句话反映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哪些不...
1、“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两句话反映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不同 :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清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2、清廷十分注意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的政策,在加强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

宋朝和明朝明明只隔了89年,为何给人这2个朝代相距很远的感觉?_百度...
以我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觉得没有这种感觉,我甚至觉得还很顺畅,你看唐宋元明清一下子就顺到底,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有这种感觉也很正常,这种感觉的来源有可能跟这两个朝代统治者所采取的治国方式的不同有关系。就比如说在宋朝的时候是设有丞相这个职位的,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对中央...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代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种文轻武"的国策?举例说明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成勉佳申:[答案]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比较繁荣的朝代,这是宋朝统治者从立朝开始制定文治天下的必然结果.宋朝的中央集权比以往的朝代更进了一步,对军队的控制,对武官的控制,有效的结束了五代十国后朝代频繁更迭的局面.同时宋朝统治者实行了休民养息...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朝是如何重文轻武的?具体内容 -
成勉佳申:[答案] 文臣一般不会被赐死,顶多也就流放,同等级的文臣与武将,一般文臣地位高武将一等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其影响有 1 士大夫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程度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 2 提高了政治运作的文明程度 3 没有大规模的内乱 4 经济繁荣,... -
成勉佳申:[选项] A. 123 B. 234 C. 12345 D. 345 请给出具体理由

天长市17755629964: 为什么宋代重文轻武? -
成勉佳申:[答案] 吸取唐末五代时期的教训,藩镇权力太大,武人粉墨登场,纷纷称王称帝.赵匡胤自己也是这样黄袍加身的.所以采取了偃武修文的国策,极力抑制武将,重文轻武遂成风气.目的无非是保自己一姓之天下,不为他人所得.

天长市17755629964: 初二历史与社会:宋代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国策 -
成勉佳申: 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事业在民间有了较大发展,各地普遍设立学校;士人地位提高,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根本条件.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削弱武将权利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是什么 -
成勉佳申: 主要原因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得国不正,自己就是军事将领、而后起兵谋反,建立了大宋王朝,轻武、就是怕历史重演.另外、唐末以后、军事将领割据四方、也给敲响了警钟.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代统治者为何要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成勉佳申: 宋朝时在五代十国的乱境中建立的,所以特别注意对武装反叛的防范.宋朝统治者分离的统兵权与调兵权,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使得对外作战节节败退.另外,重用文官,轻用武官,亦是此理.郡县长官均是文官,可防止地方权力过重,拥兵自重,威胁京都.

天长市17755629964: 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
成勉佳申:[答案] 1、“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2、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3、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凋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成勉佳申: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使得国家安定,得以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封建文明发展到中国封建历史的巅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国祚较长、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安定、农业发展、中国南方得到大开发,人民生活质量较高、统治阶级政策开明温和.

天长市17755629964: 宋朝实行____的政策,利弊兼得.利在加强了中央集权,弊在形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偏安重文轻武应该是哪个呢? -
成勉佳申:[答案] 重文轻武.宋代吸取前朝唐朝因为地方武将势力膨胀,藩镇割据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实行重文轻武,削弱地方武将的力量,确实对中央集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导致军队战斗力急剧下滑,对外族政权的入侵呈守势,且后来实行厢兵政策,在灾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