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花源记的习题~!急!

作者&投稿:全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练习题!!!急求!~

三、理解填空:
①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⑤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⑥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⑦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⑧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⑩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
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
(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任选3题作答)(6分)
(1)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     ”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千里共婢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2)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扬柳,     ”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3〉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体的句子有: , (写出连续的两句)。
(4)乡村月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月色的诗(词)句:       ,      (写出连续的两句)。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人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2)咸来问讯。 咸: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为”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为: 为:
3.联系上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二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白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子来此绝境 绝境: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乃不知有汉 乃:
②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
⑵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余: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余:
3.请写出“不足为外人道”中“道”字意义相同的成语_________;意义不同的成语__________。
4.请找出一个体现桃花源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⒈解释加点词:
⑴武陵人捕鱼为业 ⑵缘溪行 ⑶渔人甚异之 ⑷欲穷其林
⑸屋舍俨然 俨然: ⑹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⒉解释加点词:(一词多义)
⑴①初极狭,才通人 通:
②阡陌交通 通:
⑵①屋舍俨然 舍:
②便舍船 舍:
⑶①中无杂树 中:
②晋太元中 中:
③其中往来种作 中:
⒊概括这两段文中的两人成语:______、________。
⒋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四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⒈解释加点词
⑴①寻向所志 志:
②处处志之 志:
⑵①寻向所志 寻:
②寻病终 寻:
⑶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②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延:
⒉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
⒊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
⒋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_____ 今义:______。
绝境:古义:_____ 今义:______。
⒍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答案:
一⒈⑴类 ⑵都 ⒉⑴①对 ②是 ③替;制造 ⒊言之成理即可
二⒈同“邀”,邀请;与世隔绝的地方 ⒉⑴①竟然 ②于是⑵①其余的 ②我 ③剩余的 ⒊津津乐道;道听途说 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三⑴作为 ⑵沿着 ⑶惊异、诧异 ⑷尽,这里是走完 ⑸整齐的样子 ⑹类 ⒉⑴①通过 ②相通 ⑵①房屋 ②放弃 ⑶①中间 ②年间 ③里面 ⒊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⒋⑴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⑵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四⒈⑴①标志 ②作标志 ⑵①寻找 ②随即、不久 ⑶①邀请 ②伸长 ⒉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⒊桃源的人不想让外人进来干扰和破坏他们目前的和平、宁静的生活,不想把外面的人世纷争带进桃源。 ⒋说他与世隔绝,孤陋寡闻,不问世事 ⒌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性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世外桃源: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
3、渲染神秘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下文做铺垫。
4、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5、躲避秦朝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社会。
6、桃源人不想外人进来干扰和破坏他们已有的和平、宁静的生活。
7、不想回到外面的世界过着祖先曾经历过痛苦的生活。
8、暗示桃花源是虚拟的理想社会,渲染了似有若无、如真似幻的气氛,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9、表示事情的真实可靠。
10、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甚或痛苦而“叹惋”。
11、寄托作者的社会及政治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人民的美好意愿,批判当时的黑暗现实。
12、
13、
14、
15、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自耕自食,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16、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17、
18、

1.世外桃源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凸显作者向往生活的美好
4.乡村生活美,人民情感美
5.躲避战争
6.桃源中人不希望在与外界尘世打交道,不喜欢世俗

《五柳先生传》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
A. 宅(zái)边 闲静(xián) 好(hào)读书
B. 欣然(xīn) 嗜酒(shī) 造饮辄尽(zhé)
C.萧然(xiāo) 短褐(hè) 箪瓢(dān)
D.自娱(yù) 黔娄(qián) 衔觞(shāng)
2.说出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1)造饮 古义: 今义:
(2)赞曰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1) 因以为号焉( ) 葛天氏之民欤( )
以 之
以此自终( ) 或置酒而招之( )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

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

二、课内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____(朝代)人,谥号_____。 ,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5. 学完本文后,请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来谈谈对陶渊明(五柳先生) 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C 2.(1)古:往、到;今:制造 (2)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赞扬 3.略 4.注意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相联系,其读书自娱,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 5.率真放达。
二、1.《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 靖节先生
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3)“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3.言之有理即可。 4.仿史家笔法加以评论,与前文“不慕荣利”照应,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与志趣,从而达到传赞一体,使人物个性鲜明。 5.略
《五柳先生传》课外自测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找出文中的肯定句(5分) ( )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 不慕荣利;不求甚解。
C.家贫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 ( )
A. 因以为号焉(语气助词) B. 造饮辄尽(就)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大约) D.曾不吝情去留(竟不)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5分)
(1)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
(2)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 )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 )
(4)“环堵萧然”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 )
4.与“不慕荣利”照应的是哪句话?(7分)

5.你知道陶渊明还有哪些作品?(至少写两个)(8分)

二、课外阅读(共30分)
归奉来兮辞(节选)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注)归去来:回去的意思。来,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
1.给下列字词注音。(6分)
畴( ) 棹( ) 崎岖( )( ) 窈窕( )( )
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作者悠闲、恬淡的田园生活?(5分)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由万物而发出的感慨?(5分)

4. 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5.你对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怎样看,谈一谈。(8分)

参考答案:
一、1.D 2.C 3.(1)X (2) √ (3) √ (4)√ 4.不汲汲于富贵 5.《饮酒》 《桃花源记》
二、1.略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4.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 5.略

不懂


桃花源记习题及答案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2、思考第一段: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的景致?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4、最后两段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5、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以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想象一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怎样一种境界?用精美的语言描述...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到处都是。http:\/\/www.docin.com\/p-658747715.html

一道初二语文题、
《桃花源记》练习题(一 )阅读(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的习题:哪个错了,错哪了?
选D,错在了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具的解释与前一个具意思不相同

《桃花源记》详细翻译及习题
《桃花源记》思考练习题1、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2、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从第二、三自然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4、在下列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小题作答。 (1) 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请谈谈...

桃花源记理解性练习题!我要求的题就是一般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一...
我们老师考试的题目 村中人听罢渔人的描述后,为何“皆叹惋”?答案:叹惋桃花源以外事物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与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为何渔人告辞离去后,桃花源的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答:因为他们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作者在这...

《桃花源记》的课外作业题--要答案哦
习题精选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文段,完成练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

再游桃花源文言文阅读题目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 3. 【桃花源记的阅读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 晋太原...

《桃花源记》详细翻译及习题
原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桃花源记习题。谈谈本文层层设疑的写法。(品味本文曲径通幽的意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不少以游仙为题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郭璞的《游仙诗》等,多是假托游仙抒发作者的不平感和对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

秀洲区13387024086: 急求《桃花源记》相关问题答案!①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 -
底石凯舒:[答案]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世外桃源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无人问津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课后习题【急!】一、1.武陵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文中2~3自然段描写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图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对... -
底石凯舒:[答案] 1.武陵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然发现的,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性.2.文中2~3自然段描写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图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对其加以概括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热情好客,...

秀洲区13387024086: 帮忙出一份题,100分,关于《桃花源记》的要有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字音字形、词语和句子翻译,把答案也写出来, -
底石凯舒:[答案]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 ---------------------------------- 《桃花源记》 习题精选 1.陶渊明名 ,字 ,时代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2. 、 、 、 三个成语来源...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课后习题含答案 -
底石凯舒:[答案] 二、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 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 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 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 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练习题 -
底石凯舒:[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1、 后人根据《桃花源...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练习题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作者写这一景物描写的主要原应是什么?2在陆游诗中那两句也算恰好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级狭... -
底石凯舒:[答案] 1.忘路之远近 体现作者为什么会欲穷其林 2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外面的世界满受战争的困扰,为此而叹惋 4怕外面的人打扰他们安宁的生活 5暗示读者桃花源本身就是虚拟的景色,肯定找不着 6同5 7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 的阅读题及答案 -
底石凯舒:[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 晋太原中……怡然自乐.(03北京,04长春)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穷 ②舍 ③悉 ④属 ⑤俨然 ⑥缘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 渔人甚异之. ② 林尽水源. 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 有...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习题从第二三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 ( )( )【三个空】 -
底石凯舒:[答案]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居乐业,和谐共处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 练习题 -
底石凯舒: 1.能够表现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 2.能表现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 3.能够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4.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静的句子: 5.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幸福恬适的句子: 6.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7.本中侧面描写桃花源不...

秀洲区13387024086: 桃花源记的练习答案紧急 - 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
底石凯舒: 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②《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源、(访问)桃...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