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国时期的诗歌散文的书籍

作者&投稿:闳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关于民国时期的散文,越多越好~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二日《时事新报·学灯》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向培良
张恨水
谢冰莹
冉云飞
吴虞
琦君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钱锺书
吕碧城
萧红
石评梅
张爱玲
徐志摩
胡适
梁实秋
林雨堂
郁达夫
邵洵美
戴望舒
李大钊
李叔同 ……
有很多作家,可以找一下

如若重现初见,必将不变诺言
她不爱我,我怎么做都是错
有些爱,一直都很安静
摊开记忆,寻找
我世界里的人,都很像你
失情
原来你不在这里了
纵使悲伤逆成海
仲夏微凉
我该怎么表演,我的情敌
她刚刚告诉我,她和他过得很好
雨中驻足只为你
无题
别让悲伤挡住了你的阳光
相忘于江湖
最后你我还是走了
日月我空
请等一下,你那句话伤到我了
时光荒芜了青春
往事淡然,孤独成殇
断开的友情线
烟雨错影
迟来的分手,也许因为爱你所挣扎
美丽乡村只是婚外情人
时过境迁
巨石之夏
谁说那不是青春
面对病魔,让逃离的心张开残缺的翅膀
时光匆匆,一切难再
至此终年,如你所愿

XX兄要我和大家一起说说民国散文,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大,简直就没办法说,但民国这么可爱,不说点啥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我就想说一点啥,最好是围绕散文说说。关于民国散文,在各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中,都说烂了,说透了,我也不会有新的说法在各位面前展示,我只是谈谈一些个人阅读的体会。
  就说“散文”这个词语,有人说最早出现在宋代一本称作《鹤林玉露》的笔记中,现在看来,还不能算是最早,因为资料显示,晋代木华的《海赋》以及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中也有出现,显然要早一些,但不管如何,它们的意思,都不是指的文体,用“散文”这个词语表述一种文体,则是后来的事,晚到“五四”时期。这个概念一度引起相当的模糊与混乱,直至现在也似乎还存在一些较小的争论。但中国人聪明,他自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以时代为分野,把问题简单化了,关于“散文”,这样说,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这样的表述,相信能得到很多的人的认可。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英文“essay”这个单词,它是西方的一种文体,刘半农把它引入进来,现在译作“随笔”,要以上文对于“现代散文”的表述,这种文体在中国,亦应划作现代散文的序列,但它对于民国散文,对于中华散文文体的流变,却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究竟什么是“essay”,鲁迅翻译说,“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茶,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民国时期的大量的白话文字,就在“essay”的冲击和影响下,与中国文字结合,突破着中国传统散文小品的某些限制,在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方面,西化,欧化,中国化,相互冲突,相互融和,美美与共,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随笔的新的文体。回头再看,民国时期的散文,这样一种文体,几乎成了主流。
  我读民国散文,还是启蒙于中学时代,要说也仅仅是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几篇文章,像《为了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呐喊>自序》等,老师要求严,曾让学生们背诵下来,我算是比较老实的学生,当时都是能背诵下来的,几十年过去,直到现在也能记着一些很是经典的句子,譬如“时间永在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之类,是终生受益的。后来买过鲁迅的一些册子,在暑假里还用卡片抄写过,青灯孤影,长夜缠绵,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十分美妙的感觉。在一九九五年的时候,清明节前后,买了一册河南人民出版社印行的《鲁迅杂文全集》,像是砖头一样厚重,我一直在办公室放着,闲暇时就随手翻翻,大致已做到了通览,有些篇章,还是反复地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入味。读黄裳的文章,知道他终生受益于鲁迅的《病后杂谈》、《“题未定”草》等几篇文字,自己亦是邯郸学步一般的吟咏着,乐此不疲。前几年听说鲁迅的文章被退出中学课本了,我心里是五味杂陈的,感到人世的一些荒凉,亦体察出一些人事的愚氓,但我没有鲁迅的锋芒,宁愿做着沉默的大多数。
  因为鲁迅,就关注了他周围的人。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等,甚至还有他笔下的柔石、范爱农辈。其实按照我们接受的文学史的教育,鲁郭茅巴老曹,冰心、朱自清、李健吾等等,还应该是相对熟悉的,因为他们的文章,语文课本中都有选录,书店中亦多有他们的集子,而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等人,虽知其名,而作品,却是在所谓的改革开放之后,才是慢慢知道的,后来慢慢知道的作家,就更多了,像胡兰成、苏青、文载道、纪果庵等,一经发掘,便为关注了。
  曾经看到有人整理的一份资料,自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开办“随感录”栏目始,按照十年一个时期,梳理出了三十年时间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作品清单,让人为之震撼,作家人数在百名左右,且随便拿出一个都为赫赫有名之辈,目睹此景,不得不让人慨然长叹,这实在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在那时,散文随笔的出场,大多是以文学期刊为舞台的,有人统计,五四时期的期刊杂志数量在四百种左右,有些期刊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如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最初发行量在一千册,而到一九一七年发行量迅速增至一万六千册,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散文随笔的影响力亦是假借东风,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在一九九八年二月,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民国名刊简金”丛书,凡十册,每册从一种或两种民国名刊中淘金选萃,分类编录八十篇文字左右,放在一起,蔚为大观。这十余种刊物分别是,《小说月报》、《语丝》、《现代》、《文饭小品》、《太白》、《论语》、《人间世》、《逸经》、《鲁迅风》、《杂文》、《万象》、《野草》,集中文字,思想意趣、文字风格真是斑斓多姿。舒芜在序中说,这十余种文学期刊上的散文,大致包括了新文学史上民国时期的主要散文,与作家的专集和其它选集相较,保持了一种“原生形态”。翻看着这些有如化石一般的文字,许多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又从历史的尘埃中浮现出来,还是让人感到震撼,作者阵容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这种壮观的景致,连当时的人物方非也感慨地说:“随笔或小品文之在文坛上,先则只占一席位,到现在,却真是‘附庸蔚为大国’了。”而朱自清则说得更为华彩一些,“但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可见民国的散文,于此时是真正地成熟了,作家众多,题材广泛,体式风格各异,呈现着一派生机气象。
  于是我想,民国的散文,真是阔气极了,很是想知道它是怎样化茧成蛹,蔚然成林的,就还是翻了文学史,书上自有专家学者的陈说。后来我想,首要的意义,还是那时,他们迎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时代肩挑着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思潮激荡,学理纷呈,已不顾于别人是用坚船利炮送来的,还是自己出去拿来的,总之是恢弘的气度,热情着吸收,思想上迎来了全新的自由,脱胎换骨的转换,从而具备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文学改良的理论依据,于是轻装上阵,对传统文学进行批判与重新的审视。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了好的革命的方法,如陈独秀的以欧化为是,胡适的输入学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等等,无不显露出智慧的锋芒。次者,是文学的世界化。因为是外来的,固然是新鲜的,即使是刻板的改造与融合,亦是在所不惜。民国的散文,正如前文所述,深受着英国随笔,亦即Essay的冲击,思想上多了些幽默和雍容,写法上亦变得漂亮和缜密,但它的世界化的倾向是分明了。至于日化、俄化、欧化等等的文学上的影响,亦是不能小觑。化敌为友,因为是民族化的,因而更是世界化的了。因而周作人说,“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再者,是文字上的白话化。几千年固有的古文字表述,虽亦因时衍变,格局新生,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文字表述的工具,仍然如绳子一般,牢牢地捆绑着文学的本体,而今思想自由,工具又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切束缚都没有了,人人都在追求自家面目,人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千帆入海,竞自远航,于是行得疾,走得远,有了千流激湍的繁荣气象。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所预言的那样,“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亦为历史所证实。还有就是,文学创作的事功化。民国散文作者之多,作品之丰,题材之广泛,气象之峥嵘,在文学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寻找原因,仍然不能脱离人的自身的因素。在那时,似乎在各个领域,都有一种相同的现象,就是执著,把事情作为事业干,政治家执著于权术,军事家执著于打仗,科学家执著于科研,所有领域,世界范围内,都有杰出的人物与事业出现,成就辉煌,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春天。文学创作者似乎都在倾心倾力地创作,个人创作的数量与质地都是无可挑剔的,说是体现着一种民国精神,民国风骨亦未尝不可。因为他们的执著,才让民国文学史有了出奇的风采。
  这些年读民国散文,让我感到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突出的人本思想。中国传统的文学体系中,文章是经国之大业,是用来载道的,个人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是一些所谓放得开的小品文字,其中虽有小我的个性的展示,而仍然给人以遮遮掩掩的勉强姿态,总是脱不了道统的籓篱,甚至于强迫,自由亦是有限的自由,实在让人不爽。但翻翻民国散文,那真是活泛多了,个人性情自现,完全是自由的飞翔,陈独秀的激烈与畅达,鲁迅的冷峻与深邃,周作人的冲淡与平和,徐志摩的浪漫与率真,俞平伯的空灵与感伤,冰心的温柔与清丽,丰子恺的淡远与悲悯,郁达夫的坦诚与激愤,林语堂的幽默与潇洒,李广田的纯朴与清醇,梁实秋的博雅与舒徐,钱锺书的机智与尖刻,朱自清的敦厚与洗练,沈从文的质朴与认真,等等,没有不是显露自家面目的,以自由的思想,毫无顾忌地展示着自我。题材亦是多样化的,并不为任何的约束所局限,只是真实而又活泛地与生活贴近,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我,文字中有着真我的存在,有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呈现,是社会的人,亦是自然的人。还能感受到真的一面。知识分子都以真诚的面目示人,至诚至真。民国虽是动荡,但人情味却并不丢失,他们在生活中相互帮衬,互相欣赏,演绎出来的故事,亦能成为人间的美谈。鲁迅与文学青年的交往,林徽因家的客厅,徐志摩的人间四月天,西南联大的防空警报,辜鸿铭的辫子与茶壶茶杯理论,等等,无不展示着人的本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意,即使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但仍然亦至性真诚的面目出现,实让人感喟不已。除此而外,还有就是生活的情趣。庄严肃穆如鲁迅者,亦有能够创造出生活的情趣的一面,在章衣萍家里做客,周建人对兄长说,花生米小的好吃。鲁迅看着章太太,说,小的好吃,人也一样,小的好。原来章衣萍个头低,大家都笑。一九一七年,徐悲鸿与康有为商议,拟携蒋碧薇私奔,赴日写生。康有为全力支持,私奔前夜,设宴饯行,举杯说:祝贺悲鸿与蒋小姐私奔成功!一九三〇年,傅抱石与罗时慧结婚,当日,傅抱石在大门两侧张贴对联:乾坤定矣,钟鼓乐之。至于林语堂、梁实秋辈,以及太多太多的民国人物,要说生活的情趣,自是逸话不少了。
  正是这些美好的文字一直牵引着我的目光,让我一本一本地读着。有时也想,他们这些人,在那个时代,小时候都接受着传统的教育,对于中华经典的学习,是颇为用功的,甚至在私塾里,练就了童子功,在此基础上,使用着白话文这个工具,才会出现这样一种超凡的表现的力。其实说白了,还是须重视源与流的关系,使用了白话文,并不就说明文言文是一无是处的,只有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造与创新,才是具有生命力的。现在的散文作家,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明显是弱化了,现在的散文创作,亦大不如前,是不是有着这方面的因素,我想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另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民国时的散文作家,有很多出色的人,他们也同时是翻译家,优秀的通好几种语言,能用好几种语言说话,写文章,这在今天,是不能比的。按说学习外国语言的条件比那时宽松多了,但搞不清是什么原因,现时很多优秀的作家,即使是获得过鲁奖、茅奖的作家,能通一国或者多国语言的人,亦在极少数,亦为事实,现在的散文创作的大不如前,眼界并不开阔,是不是亦有这方面的因素,我想也应该有一个客观上的认知。学习,总还有一个取法乎上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向民国散文学习方面,是不是应该考虑,是需要探究的。
  关于民国散文,个人有以上这些浅显的思考,拿出来与大家探讨。XX兄说给我十分钟发言时间,我觉得太少,恐言不尽意,后来他说那你随便,但我又觉得自己胸无点墨,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于是,就说这些,以表示对民国散文的缅怀,毕竟,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散文,与我们远去了。


关于辛亥革命的诗歌
《迎江寺感怀》浩气荡江城,江流日夜声。袁贼行复辟,家国恨难平。释义:祖父、叔祖就义后灵柩暂厝迎江寺,数年后才迎奉回归故里。感念僧人多义,今夏来此,小有布施。僧人指点找到当年停棺处,勾起心中对袁贼倒行逆施、复辟称帝的愤恨。《浪淘沙·登山思乡》登临太华山,虽夏犹寒,西峰顶上凭铁栏,...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地位影响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是民国时期文坛的一股清泉,他的诗集中西之所长,清新自然,感情细腻,意境深远,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对后来的现代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志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更是新月诗社的掌门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除了《再别康桥》《偶然》等等,徐志摩的《忘...

民国才子佳句
5.民国时期关中四大才子 民国四大才子: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

民国作家有哪些
2. 叶紫 叶紫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细腻、清新见长。小说《星》、《火》。3. 柔石 柔石是一位以诗歌创作为主的作家,他的诗歌富有激情,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心声。4. 叶紫的丈夫、著名诗人卞之琳 卞之琳是著名的现代诗人和翻译家。他的诗歌简练而富有深意,具有独特的艺术...

韩复榘写的诗
韩复榘写的诗水平不高,被认为是打油诗。韩复榘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军阀,他在统治山东期间,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而著称。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所作所为外,韩复榘还以其所谓的“韩诗”而闻名。这些所谓的“韩诗”实际上是打油诗,风格粗俗,内容空洞,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韩复...

形容民国文人风骨的诗句
建安诗歌的时代风格:三国两晋,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它之前的两汉时期,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辞赋,诗歌大多是乐府民歌,文人创作不多。进入三国以后,文人创作的重点转向了诗歌,诗歌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渐与辞赋并重,蓬勃发展。 三国两晋时期的诗歌,曾出现了几次创作高潮。依次是三国前期的建安,三国后期的正始,西晋...

关于蒋介石西安事变的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廖仲安所作诗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访西安办事处志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4.关于民国时期西安事变的问题 两广事变和平解决,使蒋中正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正确性,益发坚信...

诗歌的发展史
近代诗歌初,沿习古制,但产生了黄遵宪等怪胎。词作有王国维等,然作品不佳。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兴起,即现代诗。民国现代诗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诗,格调不高、不押韵、内容贫乏、矫揉造作。新中国建立以后,诗歌创作一度陷于停滞。1978年后,十年内朦胧诗大为盛行,代表人物北岛等。20世纪开始...

雨巷哪个时期
雨巷是民国时期的文化象征。雨巷这一文学意象,源自于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在民国时期,雨巷作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戴望舒的诗歌中,雨巷代表了迷茫、追求和探索的情感状态。诗人通过描绘雨中的小巷,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迷茫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雨巷成为了那个时代的...

张宗昌全传的诗是什么?
张宗昌全传并没有特定的诗歌与其直接关联。张宗昌(1881年-1932年)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军阀,以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和军事生涯而闻名。关于他的传记或历史记载中,可能包含了一些描述他生平事迹的诗歌或民谣,但这些并非张宗昌本人所作,而是后人为了记录或评价他的事迹而创作的。在文学创作中,有时会用诗歌...

田林县19278904015: 谁有写关于民国那个时代背景的散文作品,恩..散文质量要高,最好是以故事性的内容为主的. -
镇妮凯络: 李洁写的《文武北洋》,里面有关于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李大钊等人的描写,作者以寻访名人故居的方式回顾了民国年间的风云人物的事儿,挺真实,文笔不错,是散文. 老舍的《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抗战大背景下,平凡老百姓的故事.

田林县19278904015: 列举描写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 -
镇妮凯络: 很多啊.有名的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姻缘》;还有张爱玲的《半生缘》;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等等

田林县19278904015: 求推荐几本诗歌散文类的好书! -
镇妮凯络: 《诗经》很好看,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当然啦,一定要买那种每首诗下面都附带译文的书,否则你是很难看懂的,还有《飞鸟集》也是不错的选择;散文的话《朝花夕拾》很好看,也能对民国时期增加更多的认识.当然啦,诗歌散文十有八九都是比较难懂的,你需要耐心,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美妙.

田林县19278904015: 推荐一些民国时期的美文,题材体裁均不限 -
镇妮凯络: 胡适《四十自述》郁达夫《寒灰集》吴宓《吴宓日记》温源宁《不够知己》沈醉《人鬼之间》《我这三十年》《我的特务生涯》张允和《曲终人不散》何兆武《上学记》丰子恺《丰子恺...

田林县19278904015: 民国作家散文集? -
镇妮凯络: 梁实秋,张爱玲,鲁迅,都是首选

田林县19278904015: 民国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镇妮凯络: (1)立意怪谲,异想天开,用超越常情的细节、人物和场面和阴郁神秘的气氛来渲染主题,描摹荒诞,表现普遍意义; (2)用冷漠的、无可奈何的、自嘲的幽默,透过表面的荒诞喜剧色彩来表现深刻的悲剧性; (3)塑造非传统英雄式的(倒霉蛋式)主角,表现人类受一切异化力量压迫的生活本质; (4)小说结构松散凌乱,把现实生活的片断与荒诞的幻想拼接在一起,用非线性的、甚至非逻辑的叙事手段,达到形式创新的目的. 正因为它既超越传统的文学创作方法,又有别于通常所见的现代派,因此不少学者把“黑色幽默”列入后现代派.

田林县19278904015: 近代中国哪位作家的散文成就最高是近代,确切说就民国吧推荐几本散
镇妮凯络: 花城出版社的《朱自清集》赵丽宏主编的《散文玉屑(中国现代名家散文选)》贾植芳的《中国近代散文精萃类编》(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沈启无的《近代散文抄》,东方出版社

田林县19278904015: 有没有关于民国时期的散文小说之类的?
镇妮凯络: 《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当然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推荐了,你也可以去http://www.44pq.com/看呢,没有广告哦...

田林县19278904015: 民国四大才女的相关图书 -
镇妮凯络: 《萧红自述》,萧红 著,大象出版社,2004年出版 内容提要 这是一套与“大象人物聚焦书系”颇为不同的丛书.在这个系列中,所选择的人物,不再是被他人聚焦扫描的对象,而是一个叙述的主角,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与“聚焦书系”相...

田林县19278904015: 推荐几本有助于了解民国时期的作品 -
镇妮凯络: 首先书籍你可以看《民国时期总书目》但是属于心理学、哲学方向,你能静心研读. 电影:《夜半歌声》,民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喜福会》,全片以旅美的四对华裔母女为中心,分别描述她们几个家庭近百年来的遭遇.大部分都是母亲在回忆民国时期的生活,看完很是感慨.《半生缘》,许鞍华导演,全片充满了旧上海风情,同样也是以爱情为主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爱你,但跟你无关.《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个男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拥有两朵玫瑰,一朵是白的,一朵是红的,如果男人娶了白玫瑰,时间长了,白的就成了桌上的米饭粒,而红的就成了心头的珠砂痣,但如果他要了红的那朵,日子久了,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而白的,却是床前明月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