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叱干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十篇短小浅显的文言文 一定要超短

1)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译:王戎七岁时,曾经和众多小朋友一起玩耍。

看到路边的李树上有很多果子快把树枝压弯了。那些小孩争相跑去捡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王戎,他回答道:“李树在路旁有那么多的李子,这个肯定是苦李。”那人将李子取下来尝了一下,的确如此。

2)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译: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的人。他曾经担任过太守,对天文和历法很精通。

陆绩年龄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橘子让陆绩吃。

陆绩怀里藏了三只橘子,临走时拜别袁术,怀里的橘子却掉落到地上。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怀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为什么?”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想藏在怀里留给母亲吃。”

袁术说:“陆绩,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袁术认为陆绩与众不同,后来常常称赞他。

3)杨修啖酪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 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译:有人进贡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人看懂是什么意思。轮到杨修的时候,他吃了一口,说:“主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有什么好怀疑呢?”4)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译: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把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走了。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找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5)神针道人 凌云北游太山,古庙前值病人,气垂绝。云嗟叹久之。

一道人忽曰:“汝欲生之乎?”曰:“然。”道人针其左股立苏。

曰:“此人毒气内侵,非死也,毒散自生耳。”因授云针术,治病无不效。

译:有个叫凌云的人到北边的泰山去游玩,在一座古庙前看(遇)见了一个病人,(他奄奄一息的)快断气了。凌云在一旁久久哀叹,一个道人看见了就说:“你是想把他救活吗?”凌云说:“是的”于是道人用针刺那个人的左腿,那个人马上醒过来了。

道人说:“这个人是被毒气侵入的体内,并非(要)死了,(等他体内的)毒散了他自己就会苏醒(好)过来。”因此道人教会了凌云针术,从此之后凌云医治病人都没有不好的。

6)响遏行云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薛谭秦青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挽留, 第二天,在城郊的大路旁为薛谭饯行。席问,秦青按着节拍,慷慨悲歌。

歌声振动林木,高入云霄,好像连浮动的白云也在驻足聆听。薛潭便道歉要求回到秦青身边,并且再也不敢说回家了。

出自于《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7)蛇衔草 曩有田父耕地,值见创蛇在焉。

顷之,有一蛇衔草著创口上,竟日创蛇走。田父取其余叶以治创,皆验。

本不知草名, 因以“蛇衔”名之。古人云:蛇衔能续己断之指如故。

非妄言也。译: 从前有一位老农在耕地,正巧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

一会儿,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

老农拾取那棵树其余的叶子用来治伤口,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于是用“蛇衔草”当草名了。

古人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得和原来一样。不是胡乱说的。

8)木刻钟馗 宋庆历中,有一术士,姓李,多巧思。尝木刻一舞钟馗,高三尺许,右手持铁简。

以香饵置钟馗左手中,鼠缘手取食,则左手扼鼠,右手以简毙之。译: 宋朝庆历年间,有一个道士,姓李,手艺奇妙精巧,曾经用木头刻过一个钟馗,高三尺左右,右手拿着铁简。

把诱饵放在钟馗的左手里,老鼠沿着手爬上去吃,钟馗左手把老鼠抓住,右手用铁简把老鼠打死。9)杨务廉有巧思 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

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

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省日盈数千矣。

译: 将作曾有位技艺高超的匠人叫杨务廉,特别能搞巧妙的发明设计。他曾经在沁州市雕刻一个木僧人,手里端着一只木碗,自动向人乞讨布施。

等到木碗中的钱盛满了后,机关的键钮突然自己发动,这个木僧人就会自己说声:“布施!”全。

2. 一名惊人文言文的解释

原文:

1.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1),无政为(2)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3)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4),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5);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6)。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7)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8)自(9)听政,所废者十,所起(10)者九,诛大臣五,举(11)处士六,而邦大治。不久,遂霸天下。 (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

2.《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12)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13),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14)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15)王之庭,三年不蜚(16)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17)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译文:

1. 楚庄王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半年以来,楚庄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国称霸天下。

2.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猜谜语,又好彻夜宴饮,寻欢作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长达三十六年。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注释:

(1)发:发布

(2)为:处理

(3)隐:用隐语,谜语。

(4)翅:扇动翅膀

(5)将以长羽翼:将要用这三年的时间长羽毛

(6)则:准则

(7)释:放下(放心)

(8)乃:就

(9)自:亲自

(10)起:兴办

(11)举:提拔

(12)淫:过分。

(13)并侵:一起侵入,占有国土。

(14)淳于髡:人名,淳于,双姓。

(15)止:栖息。

(16)蜚:即“飞”。

(17)诛:责罚,惩罚。

3. 简短的文言文

文言文?!!什么内容的嘛?这个问题太好对付.

世说新语 容止

(7)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①。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②。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③。

《语林》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左太冲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豪

爽第十三

(1)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①。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②。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译文】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来就有乡巴佬这个外号,说的话也是土话。晋武帝召来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技艺的事,别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只有王敦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事,无话可说,神态、脸色都很不好,自称只懂得打鼓。武帝叫人拿鼓给他,他马上从座位上振臂站起,扬起鼓槌,精神振奋地击起鼓来,鼓音急促和谐,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的人都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夙惠第十二

(3)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

雅量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①。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②。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③。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④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译文: 祖士少喜欢钱财,阮遥集喜欢木屐,两人经常都是亲自料理。两种嗜好同是一种毛病,可是还不能从此判定两人的高下。有人到祖士少家,看见他正在收拾、查点财物;客人到了,还没有收拾完,剩下两小箱,他就放在背后,侧身挡着,还有点心神不定的样子。又有人到阮遥集家,看见他亲自点火给木屐打蜡;因此还叹息说:“不知这一辈子还会穿几双木屐!”说时神态安详自在。于是两人的高下才见分晓。

4. 关于梦魇的文言文,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黄粱梦》 出自《枕中记》:原文: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於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於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译文:唐朝时期,一个书生姓卢,字萃之,别人称之为卢生. 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穷困潦倒.吕翁听后,从衣囊中取出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晚上睡觉时就枕着这个枕头,保你做梦称心如意.” 这时已晚,店主人开始煮黄米饭.卢生便按着道士的说法开始睡觉,他很快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回到家中,几个月后,还娶了一个清河的崔氏女子为妻,妻子十分漂亮,钱也多了起来.卢生感到十分喜悦.不久他又中了进士,多次层层提拔,做了节度使,大破戎虏之兵,又提升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几个孙子,成为天下一大家族,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到了80多岁时,他得了重病,十分痛苦,眼看就要死了,突然惊醒,才知是一场梦. 这时,店主煮的黄米饭还未熟.卢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说:“这难道是场梦?”吕翁听了便说:“人生的归向,不也是这样吗?” 经过这次黄粱一梦,卢生大彻大悟,再不去想进京赶考了,反而进入深山修道去了《续黄粱》 出自《聊斋志异》原文:福建曾孝廉,捷南宫时,与二三同年,遨游郭外.闻毗卢禅院寓一星者,往诣问卜.入揖而坐.星者见其意气扬扬,稍佞谀之.曾摇箑微笑,便问:“有蟒玉分否?”星者曰:“二十年太平宰相.”曾大悦,气益高. 值小雨,乃与游侣避雨僧舍.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团上,淹蹇不为礼.众一举手,登榻自话,群以宰相相贺.曾心气殊高,便指同游曰:“某为宰相时,推张年丈作南抚,家中表为参、游,我家老苍头亦得小千把,余愿足矣.”一座大笑. 俄闻门外雨益倾注,曾倦伏榻间.忽见有二中使,赍天子手诏,召曾太师决国计.曾得意荣宠,亦乌知其非有也,疾趋入朝.天子前席,温语良久,命三品以下,听其黜陟,不必奏闻.即赐蟒服一袭,玉带一围,名马二匹.曾被服稽拜以出.入家,则非旧所居第,绘栋雕榱,穷极壮丽,自亦不解何以遽至于此.然拈须微呼,则应诺雷动.俄而公卿赠海物,伛偻足恭者叠出其门.六卿来,倒屣而迎;侍郎辈,揖与语;下此者,颔之而已.晋抚馈女乐十人,皆是好女子,其尤者为袅袅,为仙仙,二人尤蒙宠顾.科头休沐,日事声歌.一日,念微时尝得邑绅王子良周济,我今置身青云,渠尚磋跎仕路,何不一引手?早旦一疏,荐为谏议,即奉谕旨,立行擢用.又念郭太仆曾睚眦我,即传吕给谏及侍御陈昌等,授以意旨;越日,弹章交至,奉旨削职以去.恩怨了了,颇快心意.偶出郊衢,醉人适触卤簿,即遣人缚付京尹,立毙杖下.接第连阡者,皆畏势献沃产,自此富可埒国.无何而袅袅、仙仙,以次殂谢,朝夕遐想,忽忆曩年见东家女绝美,每思购充媵御,辄以绵薄违宿愿,今日幸可适志.乃使干仆数辈,强纳资于其家.俄顷藤舆舁至,则较之昔望见时尤艳绝也.自顾生平,于愿斯足. 又逾年,朝士窃窃,似有腹非之者,然揣其意,各为立仗马,曾亦高情盛气,不以置怀.有龙图学士包拯上疏,其略曰:“窃以曾某,原一饮赌无赖,市井小人.一言之合,荣膺圣眷,父紫儿朱,恩宠为极.不思捐躯摩顶,以报万一,反恣胸臆,擅作威福.可死之罪,擢发难数!朝廷名器,居为奇货,量缺肥瘠,为价重轻.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于门下,估计夤缘,俨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数.或有杰士贤臣,不肯阿附,轻则置之闲散.重则褫以编氓.甚且一臂不袒,辄许鹿马之奸;片语方干,远窜豺狼之地.朝士为之寒心,朝廷因而孤立.又且平民膏腴,任肆蚕食;良家女子,强委禽妆.沴气冤氛,暗无天日!奴仆一到,则守、令承颜;书函一投,则司、院枉法.或有厮养之儿,瓜葛之亲,出则乘传,风行雷动.地方之供给稍迟,马上之鞭挞立至.荼毒人民,奴隶官府,扈从所临,野无青草.而某方炎炎赫赫,怙宠无悔.召对方承于阙下,萋菲辄进于君前;委蛇才退于自公,声歌已起于后苑.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世上宁有此宰相乎!内外骇讹,。




文言文奇货可居的翻译
1. 奇货可居的意思 奇货可居 ( qí huò kě jū )解 释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出 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

文言文黄琬巧对而身奇爱之的意思
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③诏:皇帝的命令 ④以:凭借。 ⑤奇:认为特别 ⑥如:像 3. 古文:黄琬巧对 一、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

文言文中“起”“奇”意思有哪些?要具体全面,最后每个意思后面都有例...
语从何起。——清· 袁枚《祭妹文》(12) 又如:起末(始末);起票(起码);起为头(开头);起工(动工;开工)(13) 源起;起因于 [cause;origin]辛苦遭逢起一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14) 又如:起首(发端;原由);起倒(说头;缘由);起本(起因;由来)(15) 治愈;病愈。亦谓复苏 [...

描写事物奇特的文言文有哪些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

文言文子奇治阿
1. 子奇治阿 翻译 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对这事懊悔了,派使者追回(子奇)。使者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国国君问:“你凭借什么知道的?”他说:“(因为)跟他同坐在一辆车里的人都是白头发的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

奇在文言文中翻译
奇怪;惊讶;奇异;神奇

奇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几种
1奇特,奇异 2单数,偶之对 3[遭遇]不顺当的 4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奇货可居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奇货可居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1、字词解释:(1)奇货,稀少的货物.(2)居,储存。2、原文: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白...

文言文中"奇"有多少意思.分别. 如果有例子就最好了!
● 奇(一)qíㄑㄧˊ(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2)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制胜.(3)惊异,引以为奇:怪..不足为~.(二)jīㄐㄧˉ(1)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

奇货可居善文言文
1. 奇货可居的意思 奇货可居 ( qí huò kě jū )解 释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出 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文言文中表示"惊奇的样子"的词语有哪些 -
夷品参芪:[答案] 惋,惊讶,惊奇. 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 耸然是惊奇的样子. …… ……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表示惊讶的古文词语 -
夷品参芪: 吁兮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文言文中“惊”字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法 -
夷品参芪: 建议买本【古汉语常用字词典】 挺好用的 有厚的 也有本薄的 会有本意和引申义 更容易理解字意 每个意思后面会有例句 大多数都是中学学过的 比较熟悉 还带一些常见用法以下都是查字典得来的 1. 【本意】马受刺激 行动失常2. 【引申】 3. 惊骇 惊慌(动) 4. 吃惊 惊奇(动) 5. 惊动 震动(动) 6. 惊醒(动) 7. 气势猛(形) 需要例句吗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古代文言文中"暇'和"愕然.的意思 -
夷品参芪: “暇”,一般是闲暇的意思,即为有空,清闲.(也要根据出处分析的) “愕然”即为(因为某事而感到)惊奇(震惊)的样子,有时也掺杂着害怕的情感,用在语句中不译“的样子”.例如:“众人愕然”译为“大家感到惊奇(震惊).”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文言文中怪之异之奇之三者有何不同 -
夷品参芪:[答案] 三者意思较为接近,但在语义表述上有所不同. 怪之:感觉很奇怪 异之:对……感到诧异 奇之:对……感到惊奇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文言文 地震 中的“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怎么翻译? -
夷品参芪: 这 真的是 并非 寻常 的 惊奇(副词,修饰“变”,做奇怪、宏大等讲) 变故 .(“也”这个字,也就是句号的意思)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文言文翻译 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辑太守而去 -
夷品参芪: 太守听说他有奇特的才能,感到相当惊讶,并和他结交为朋友.(但是)军还是朝太守作揖而离去了.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古文中的纳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
夷品参芪: 纳罕:指感到纳闷,惊奇,诧异和吃惊以及惊讶的意思.例如:某人突然间眼泪直流下来,众人更是纳罕?大家听了道出的情由,果然又是畅快,又是纳罕.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惊讶的词语 -
夷品参芪: 惊讶 目瞪口呆 大惊小怪 诧异 匕鬯不惊 边尘不惊 被宠若惊 匕鬯无惊 吃惊受怕 怵目惊心 触目惊心 宠辱不惊 宠辱若惊 打草惊蛇 打草蛇惊 胆颤心惊 大吃一惊 动地惊天 吊胆惊心 担惊忍怕 担惊受恐 担惊受怕 耽惊受怕 躭惊受怕 大惊失色 大惊小怪 ...

杭锦后旗15687426844: 萧何追韩信的古文翻译的奇是啥意思
夷品参芪: 原句是:何奇之.套用句式“以之为奇”,可以理解为萧何对韩信感到惊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