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原文注释翻译

作者&投稿:答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史记货殖列传原文注释翻译如下:

原文: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

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

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其。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注释:

1、挽,同“晚”。

2、刍豢:指牲畜的肉。

3、眇:同“妙”。

4、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

5、三宝:食、事、财。

6、绝:不流通。

7、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译文:

《老子》一书中说:“最清平的政治达到顶峰,(应该是)邻近国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声音也能互相听到,百姓们各自品尝着甘甜的食品,穿戴着美丽的服装,习惯于安宁的风俗,从事于快乐的职业,直至老死之时也不相互往来。”如果一定要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对于近世来说,无疑等于堵塞了人民的耳目,(实际上)则是行不通的。

太史公认为:说到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知道。至于象《诗经》与《书经》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尽情地得到音乐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尽多地品尝牲畜肉类的美味,身躯尽量安外于舒适而快乐的环境,而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才能的荣耀。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

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所以,(堂权者对于人),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

太行山以西饶有木材、竹子和玉石,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汀南盛产楠木、梓木、牛姜、木屋、金、锡、铅矿石、丹砂、玳瑁、珠玑、兽角,皮革,龙门水、碣石山以北广产马、牛、羊、毛毡、毛皮和兽筋、兽角,铜、铁则往往在千里山峦中布满,如同摆满棋子的棋盘一般。这还仅仅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况。

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回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

反过来,资源缺少,山泽也就不能重新得到开发。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着食物的源泉。源泉广阔,就会富饶起来;源泉窄小,就会贫穷下去。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族富有。贫富的形成,没有入能给予他们,也没有人能剥夺他们,只是聪明的人能使财富有余,愚蠢的人只能使财物不足。

所以姜太公吕望被封在营斤,那里的土地本来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女子纺绩,极力提倡工艺技巧,把鱼,盐运到别处去销售,这样,其他地方的人民归附于他,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象钱串一般,络绎不绝,又如车辐一般,向这里集中。所以,齐国生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畅销天下,从海滨到泰山之间的诸侯都整好衣袖来齐国朝拜。

此后,齐国中经衰落,管仲又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调整物价的九个官府,而齐桓公因此能够称霸天下,多次以霸主的雄姿盟会诸侯,匡正了整个天下的政治,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他的地位在陪臣之列,财富却胜于列国的君王。从此,齐国又富强起来,一直持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所以说:“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礼仪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

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这并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赏析:

《史记-货殖列传》重视社会生产活动,认为政治上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联;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主张发展工商业,倾向于经济放任改革,反对人为干涉。

《太史公自序》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干政,不妨百姓,取之千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这十分明确而简要地道出了写作本篇的动机与主旨。全文主要是为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

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观择”。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及作者李白诗词大全
五湖去,是借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居五湖的故事(见《史记·货殖列传》),说明自己自少年时代就有隐居之志。弥:更加。钟鼎,鸣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人家的排场。这里代指富贵。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创作背景 王十二,是李白的朋友,他有一首《寒夜独酌有怀》的诗赠李白。李白这首诗是答诗,大约写于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
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

如何对史记进行研读?
《儒林列传》)其所取材者(引文书中有列),大抵除班彪所举五书外,史公所采主要材料:(一)六艺,(二)秦史记,(三)谍记(或即《世本》),(四)诸子著书...《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丈史公...

货殖列传序_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货殖列传序_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

货殖列传序的注释译文
(1) “至治之极”八句:引自《老子》,但文字略有不同。(2) “挽近世”句:挽,同“晚”。涂,堵塞。(3) 已同“矣”。(4) 刍豢:指牲畜的肉。用草饲养的叫“刍”,如牛、羊;用粮食饲养的叫“豢”,如猪、狗。(5) 眇:同“妙”。(6) 道:同“导”。(7)旄: ,...

货殖列传序的注释译文
(1) “至治之极”八句:引自《老子》,但文字略有不同。(2) “挽近世”句:挽,同“晚”。涂,堵塞。(3) 已同“矣”。(4) 刍豢:指牲畜的肉。用草饲养的叫“刍”,如牛、羊;用粮食饲养的叫“豢”,如猪、狗。(5) 眇:同“妙”。(6) 道:同“导”。(7)旄: ,...

种梨的注释
货,卖。[2]道士:道教的宗教职业者。巾,指道巾,道士帽,玄色,布缎制作。[3]老衲(nà 纳):佛教戒律规定,僧尼衣服应用人们遗弃的破布碎片缝缀 而成,称“百衲衣”,僧人因自称“老衲”。此处借作道士自称。[4]居士:梵语“迦罗越”的意译。见《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隋慧运《维摩义记...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全诗的意思及出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夜里吴中下了一场大雪,你像王子猷一样兴致勃发。 浮云万里环绕着青山,天空的正中...《太平广记》卷四九五《杂录》:“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之曰:...五湖去,是借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居五湖的故事(见《史记·货殖列传》),说明自己自少年时代...

泊头市15249684103: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 -
莱往保列:[答案] a

泊头市15249684103: 《史记货殖列传》载:“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 -
莱往保列:[选项] A. 恪守“以农为本”的原则 B. 认为社会分工是自然形成的 C. 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D. 具有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

泊头市15249684103: 《史记 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适齐为鸱夷子皮. -
莱往保列:[答案] 适齐为鸱夷子皮 适:到……去.鸱夷:亦作“鸱鴺”.皮制的口袋.也用来盛酒

泊头市15249684103: 而出 - 史记货殖列传其中之一的翻译关于: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
莱往保列: 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这哪里是因为国家颁布了政令来要求才做到的呢?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品价格低廉,商人就会把商品销售到可以贵卖的地方;物品价格昂贵,商人就会从价格低廉的地方运来销售.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泊头市15249684103: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 -
莱往保列:[选项] A. 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发达 C. 贵族垄断教育局面被打破 D.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选哪个?

泊头市15249684103: 关于《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句子翻译 -
莱往保列: 仁德不能用来取舍,坚毅不能有所坚守

泊头市15249684103: 求《史记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注释译文 -
莱往保列: 《老子》一书中说:“最清平的政治达到顶峰,(应该是)邻近国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声音也能互相听到,百姓们各自品尝着甘甜的食品,穿戴着美丽的服装,习惯于安宁的风俗,从事于快乐的职业,直至老死之时也不相互往来.”...

泊头市15249684103: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的语句.意思是物“贱极必贵”,所以贱是贵的征兆;物“贵极必贱”,所以贵是贱的征兆.这从一定程... -
莱往保列:[答案] (1)①积极影响:价格和供求之间的相互制约,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分) ②消极影响:单一的市场调节也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泊头市15249684103: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
莱往保列:[选项] A. 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 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 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 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

泊头市15249684103: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
莱往保列: 自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分析市场之供需情况,则可知物价之高低.货物贵到一定程度则会便宜,便宜到一定程度则又会涨价.在高价点毫不吝惜地出手,在低价点如取珠 玉一般地吸筹.资金要象流水样的周转. 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尽量存贮起来.“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抛出, 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这样财富才能象流水一样流通.其实这也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所隐含的真实道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