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迟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我整理的目不识丁成语故事,欢迎阅览。

  目不识丁成语故事1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解释】: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宋·洪迈《容斋俗考》:“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

  【典故】:

  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个先生,就是教不会他一个字。丁财主心里可急坏了,一天他出榜文,声称若谁教会丁少爷一个字赏银十两。

  一位老秀才见了,心想: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姓吧?况且,这个“丁”字笔画简单,又好写,又好认,我怎么会教不会他一个“丁”字呢?于是,他便揭了榜。

  到了财主家后,老秀才每天都叫丁少爷学习“丁”字,一晃就过了九天,丁财主要考丁少爷。老秀才怕丁少爷忘了,特意准备了一个钉子,让少爷拿着,说:“万一忘了,看看手里的东西,就想起来了,懂吗?”少爷点了点头。

  秀才领着少爷去见丁财主,写了一个“丁”字说:“小少爷,这个字怎么念?”

  谁知少爷看了半晌,还是想不起这是个啥字。秀才赶紧提醒他:“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少爷低头一看,说:“一根铁棒棒。”

  秀才一听,气得直跺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的十两银子可完了。”

  从此,“目不识丁”这名俗语便传开了。

  目不识丁成语故事2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成语故事】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这些将士没有事做。他们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由于“个”与“丁”接近演变而成。

  【出处】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旧唐书·张弘靖传》

  【解释】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相近词】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相反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成语示列】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产也不反抗?

  【其它使用】

  ◎ 云阳山里住着20来户人家,进出只有一条路,生活在这里的山民几乎与世隔绝,大部分人目不识丁。

  ◎ 这就叫三句话不离本行嘛,打鱼人不讲打鱼还讲什么?我虽然打了一辈子鱼,因为目不识丁,渔场好坏的道理懂得太少,这才向你讨教。

  目不识丁成语故事3

  【成语】:目不识丁

  【注音】:mù bù shídīng

  【释义】: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

  【近义词】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反义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成语故事】:

  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个先生,就是教不会。漫画他一个字。丁财主心里可急坏了,一天他出榜文,声称若谁教会丁少爷一个字赏银十两。一位老秀才见了,心想:这孩子再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姓吧?况且,这个“丁”字笔画简单,又好写,又好认,我怎么会教不会他一个“丁”字呢?于是,他便揭了榜。到了财主家后,老秀才每天都叫丁少爷学习“丁”字,一晃就过了九天,丁财主要考丁少爷。老秀才怕丁少爷忘了,特意准备了一个钉子,让少爷拿着,说:“万一忘了,看看手里的东西,就想起来了,懂吗?”少爷点了点头。秀才领着少爷去见丁财主,写了一个“丁”字说:“小少爷,这个字怎么念?”谁知少爷看了半晌,还是想不起这是个啥字。秀才赶紧提醒他:“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少爷低头一看,说:“一根铁棒棒。”秀才一听,气得直跺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你目不识‘丁不要紧,我的十两银子可完了。”从此,“目不识丁”这名俗语便传开了。




表示文化低的成语
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你别看他每天滔滔不绝的,实际是个~的人。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释义 连「丁」字都不认识。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

未识一丁是什么意思未识一丁成语故事
未识一丁拼音 [ wèi shí yī dīng ]未识一丁的意思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经典成语故事86个
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 80、目不识丁: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

形容目不的成语有哪些?
⑸ 目不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目不见睫 目不交睫 目不窥园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目不识丁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目不暇接 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目不邪视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目不转睛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

手不释卷的成语有何典故,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手不释卷,这一成语最早是说东吴孙权手下的将领吕蒙。当年吕蒙在孙权帐下,自己目不识丁,但是又不想学习,孙权用自己作为例子说,我这么忙还学习,何况你呢?于是吕蒙痛改前非,发奋苦读,以至于手不释卷,终于学有所成。后来人们用手不释卷比喻学习非常勤奋。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教育、爱学习的民族...

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氏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篇三:目不识丁的故事 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

一窍不通的成语故事
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释义]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语出] 元·张国宝《罗李郎大闹相国寺》:“啊;这老爹一窍也不通。”[正音] 窍;不能读作“qiǎo”。[辨形] 窍;不能写作“窃”。[近义] 一无所知 目不识丁 ...

刮目相看典故
刮目相看是一个汉语 成语 ,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刮目相看 典故 ,希望大家喜欢!刮目相看典故 吕蒙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靠姐夫接济,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跟着姐夫打帐很勇敢,最终得到了孙权的赏识。目不识丁的他以为凭勇敢就能打 天下 。有...

孙权劝学成语
成语解释: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成语用法:刮目相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着成绩。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成语辨形:刮,不能写作“乱”...

成语故事有哪些
成语故事有哪些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一)铁杵磨针【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目不识丁成语故事 -
弋琬复方: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成语语目目不识丁的故事 -
弋琬复方: 目不识丁: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成语故事:以前,有个财主姓丁,他有一个儿子,都十多岁了,还什么都不懂,请了好几个先生,...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目不识丁的故事,成语故事 -
弋琬复方: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宋代学者孔平仲在《续世说》中认为:“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篆文“丁”与“个”相似,误作“丁”耳. 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俗考》中也说: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乃“个”字,非“丁”字.盖“个”与“丁”相类,传写误焉.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风景迥异和目不识丁怎么造成语故事要300字以上. -
弋琬复方: 目不识丁mù bù shí dīng [释义]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语出] 宋·洪迈《容斋俗考》:“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 [正音] 识;不能读作“shì”.[近义] 不识之无 胸无点墨 [反义]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用法] 中性词.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辨析] ~和“胸无点墨”;都形容没有文化.但~偏重“一字不识”;“胸无点墨”偏重在“没有一点学识.” [例句] 原来~的他;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目不识丁是什么意思? -
弋琬复方: 意思是指连一个字也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近义词:目不识字、不辨菽麦 反义词:学富五车、博览群书 出处:宋·洪迈《容斋俗考》:“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 扩展资料 造句:1、爷爷小时候没上过学,目不识丁. 2、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潜质的人. 3、加缪的母亲沉默寡言、目不识丁,她和家人共同抚养两个儿子,住在阿尔及利亚的一套小公寓里,没有厕所也没有自来水. 4、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 5、原来目不识丁的他,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目不识丁的意思 -
弋琬复方: 【成语】:目不识丁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解释】: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示例】: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目不识丁的故事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
弋琬复方: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宋代学者孔平仲在《续世说》中认为:“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因篆文“丁”与“个”相似,误作“丁”耳.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俗考》中也说: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乃“个”字,非“丁”字.盖“个”与“丁”相类,传写误焉.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成语故事,含义和出处一共102个 -
弋琬复方:[答案] 毛遂自荐 \x09 【含义】毛遂自荐:指毛遂自我推荐.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毛遂,赵国邯郸人,战国平原... “个”字,“丁”不过是古人的讹传;同时,历史上也有 不少关于目不识丁的故事和典故,甚至出现过目不识丁的皇帝. 【出...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目不识丁"一说从何而来? -
弋琬复方: 目不识丁 ::: 成语解释 丁:代表简易的字.形容一个大字不识. 作者出处 《唐书.张弘靖传》 成语典故唐朝幽州节度使张弘靖刚愎自用,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这两个家伙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每每吃喝玩乐闹到深...

萨尔图区13634132168: 一窍不通成语故事 -
弋琬复方: 【成语】: 一窍不通 【拼音】: 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释】: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成语故事】:纣王,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道和妲己饮酒作乐,既不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