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杜甫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

作者&投稿:郸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诗歌,杜甫是如何在诗中表现其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的?~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
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扩展资料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就是杜甫,一生忠君爱国,“穷”善天下。在时代忧患中,他的眼睛始终是往下看,他看到的是国家的残败,百姓的苦难,他忧心忡忡,歌声凄苦。当很多人为唐玄宗和杨贵妃抛洒怜悯之泪时,他却为石豪村一对生离死别的老农唱一曲悲歌。读他的诗我们泪洒衣襟;读他的诗,我们肝肠如火。他始终以他的行动践行着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规范。从盛世青年时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到乱世垂暮时的“戎马关山北,评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一生忠爱缠绵,用他的生命来写他的诗篇。他的律诗以开阔的意象抒写深广的社会现实和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不绝的回响。杜甫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
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为杜甫写的传记中这样评价这位诗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一个一生身居下位的官员,一个并无多少政治建树的“腐儒”,一个平民中的平民,一个生前并无诗名的诗人,何以在他的身后留下如此炫目的光彩。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说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杜甫被历史定格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形象。和杜甫同时代的经历唐王朝由盛而衰历史巨变的诗人有很多,为何只有他一直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记录着时代的苦难,为百姓的疾苦呐喊?
一.青少年时期高远理想与高尚道德的追求是杜甫一生能够忠君爱民,先忧天下的根本原因。
杜甫在二十五岁之前基本过的是一种书斋生活,他徜徉于古代三四千年的历史,与圣贤、忠臣、孝子为友;他有着引以为豪的家世,那宣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的著名诗人杜审言,是他的祖父,他的叔父杜升是个为报父仇而杀身的十三岁的孝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杜甫从小就有不同俗辈的抱负,“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青年时期的杜甫漫游齐赵和吴越,二十五岁时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伟,富有哲理,让我们看到了杜甫远大的胸襟抱负。他这时所咏的《房兵曹胡马》和《画鹰》也都是自身的写照。“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撅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系凡乌,毛血洒平芜!(《画鹰》)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风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满着盛唐的浪漫精神。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青年时期这种济世安民的政治理想。及儒家的道德修养使杜甫无论面对怎样的纷纭乱世和潦倒生活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二.杜甫是用他的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忧患意识与仁爱之心。
杜甫始终自以为是儒家的信徒。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的境界则远高于此,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还在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诸将》),还在为皇帝担忧。“八月秋高风怒的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他五十岁那年,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室掀了顶。于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失眠中他却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亦足!”
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告的穷人。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杜甫所以是诗人之首,是因为杜甫的确有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再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唐王朝。他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象,使后世能如见如闻地了解到,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门十年代末,老百姓是怎样在水深火热中翻滚,怎样命贱得跟蚂蚁一样默无声息地载进死亡。透过这些血泪文字,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儒家的忧患意识与仁爱之心杜甫一生都在践行。
三杜甫的七律以精练的字句、开阔的意象表现雄浑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深沉苍凉的忧国忧民情怀。
把七律推向最高峰的是杜甫,他的七律代表了近体诗的最高成就。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杜公才力既雄,涉猎复广,范围今古”,“七言律,唐以老杜为主”。杜甫的七律“字字不闲,千锤百炼”。他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蜀相》、《登高》、《登楼》等,不但格律精湛,而且思想感情深邃,体现了忧国忧民、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给人以激励,产生了时代的共鸣。
杜甫的七律“沉郁顿挫”。“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开阔的意象表现雄浑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忧国忧民感情。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阔大雄浑,景象幽美却渗透诗人极不平静的心情.“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其中也有着诗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首句如狂飙来自天外,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渚清”一句语势平缓,仿佛闲笔,实际上借写望中所见而逼出第三四句。“无边”一句,给人以万景纷驰、百感交集之感。可是紧接着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不仅展现出开阔辽远,无比壮观的境界,而且突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情。
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中国伟大的诗人像屈原、杜甫、陶渊明都是用他们的生命来书写自己的诗篇的,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他们的诗篇。
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生活如今真是太放纵了,太夸妄了,太杳小了,太龌龊了。因此我不能忘记杜甫。”~


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在长安的杜甫也描写了帝都的阔大、壮伟之景。“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乐游园歌》)写出了长安的繁华。“白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写出了长安山林景色。然而杜甫的理想和抱负却落空了。科举考试被当时的奸相李林甫所操纵,...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
10岁时,李白的奔放豪迈与杜甫的忧国忧民又让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唐朝,作者的思想感情却又可以相差那么大?后来,我又对毛泽东的词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这样,阅读着,思考着,慢慢地,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在,快要步入初中的我,又开始外迷恋外国名著:莫泊桑的《...

如何看待杜甫的《前出塞》?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其九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一直以来,杜甫的《兵车行》和《前出塞》都被人认为是讽刺唐玄宗穷兵赎武,因其好大喜功。【1】我们从诗中也能体会到杜甫对战争的厌恶。《前出塞九首》是唐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评论 收起 雁楚国学趣谈 2021-01-08 · 贡献了超过104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赏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简介~~~
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

如何看待「苏轼是一片星河,李白只是一颗流星」这一说法?
李白也曾感叹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他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看来,才子自有相似之处。相隔三百多年,李白想着乘一叶扁舟,头发也不用梳洗,自由自在地度过余生;苏轼则想着与江海为伴,此生不再孤单。宋神宗认为,苏轼才华不及李白,学识却在他之上。李白是个天才少年,不然以宰相的...

文学史上的贾谊、李白、杜甫等都应算得上是怀才不遇者,你如何看待“怀...
呵呵,怀才不遇,那我们要看看心中装着什么才,遇到什么遇.才者,分三类,天,地,人 天才者,如兰之姿气,藏于幽谷,安于清淡,乐于贫贱.道家有庄子,儒家有颜回,都是天才.这种人不求文达与诸侯.就算偶被卷入世俗之中,也会寻找机会立刻逃脱,他们怕名利比怕老虎都要厉害,这种人要寻找,几乎已经不可能,他们...

为什么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喝酒?
另外一方面,古代社会贫富不均,作为诗人,很多都是忧国忧民,道德高尚的阶层,借酒消愁也是可谓了。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文学艺术作为各个时代的一种精神食粮,从产生、发展、到繁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演变和发展中,诗歌作为艺术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早在人类产生...

求自考汉语言杜甫研究的笔记吗?老师讲的太开了笔记跟不上
由此陆游对江西诗派学杜有所反醒,对江西诗派评价杜甫的“无一字无来处”说法颇有不满,他指出象杜甫《登岳阳楼》这样的忧国忧民之作,“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盖远矣”(《老学庵笔记》)。陆游主张学“少陵之意”,特别是杜诗中的爱国忧民精神,由此,他才提出了“功夫在诗外”的说法。其《示子》诗说...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作文
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明星或名人,不要只羡慕他们现时的风光无限,而忽略了他们为今天的成就所付出的血雨泪泉。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积累沉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进而不断的完善自身,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 杜甫崇拜诸葛亮,仰慕卧龙先生忠心一片。所以他忧国忧民,开创的中国批判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

昌图县18620883648: 简析杜甫在诗歌中体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结合具体诗篇或诗句加以分析 不少于400字 -
步虎圣诺:[答案] 现就对这位伟大诗人诗篇中的忧国忧民情怀作几点粗浅的论述. 一、杜甫忧国——积极进取 杜甫从生长于开元盛世杜甫在从东都到潼关的路上,还看见过

昌图县18620883648: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永恒主题,你是如何看待杜甫的这种“心忧天下”?
步虎圣诺: 杜甫生活的那个年代,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杜甫的思想,从而体现在他的作品里.杜甫有许多著名的诗篇都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提起杜甫,我们总会说他是现实主义诗人,也正是因为他的作品反映现实,体现人民的疾苦.

昌图县18620883648: 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在现代有什么意义?
步虎圣诺: 杜甫浓重的忧患精神有其深深的时代烙印,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忧国忧民之心是责任意识、承担意识得以生发的活水.从大的范畴来讲,人的生命存在,事业兴败,国家存亡,都与有否忧患意识相关联,因此,我们对于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未来变化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从具体的来说,国内外的政治环境还不太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不断完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些不和谐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居安思危、处兴思亡,高扬忧患意识,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发现、去关注、去解决.

昌图县18620883648: 杜甫为什么忧国忧民?
步虎圣诺: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和自身曲折的经历,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一句话;他心中有国有民!

昌图县18620883648: 关于杜甫爱国的人物分析谁知道啊?
步虎圣诺: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

昌图县18620883648: 为什么说杜甫热爱生活,为祖国、为人民忧虑了一生,歌唱一生? -
步虎圣诺: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 杜甫像轴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

昌图县18620883648: 杜甫令人赞赏的是什么 -
步虎圣诺: 杜甫令人赞赏的不仅是他在诗歌上的极高造诣,更表现在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的诗歌大多以人民为主角,表现出其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

昌图县18620883648: 简述 杜甫《北征》中的爱国情怀? -
步虎圣诺: 《北征》是杜甫这位在职的左拾遗向肃宗皇帝汇报他探亲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闻感想.它的结构自然而精当,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是一首政治性极强的叙事性抒情诗.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痛心山河破碎,深忧民生涂炭,这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思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贯穿全诗的主题思想便是忧虑国家前途、人民生活,而体现出来的诗人形象主要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坚信大唐国家的基础坚实,期望唐肃宗能够中兴.这是贯穿全诗的思想信念和衷心愿望,也是诗人的政治立场和出发点 这样行吗?

昌图县18620883648: 杜甫被世尊称为诗圣有人评价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唐人中并无二人,请根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分析诗人的情怀 -
步虎圣诺: 分析 杜甫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昌图县18620883648: 对杜甫的认识和评价200字 -
步虎圣诺: 杜甫,其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而生在苦难中的他依然不减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令后世更为敬重,尊为「诗圣」.成长於大唐盛世的杜甫,年少便怀有经世济民的大志,希望能行儒家兼善天下的理想,诗中不时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