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投稿:熊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浅谈如何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做(最好能够保证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下面分享一点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有可能你正在为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水平而觉得苦恼,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提高小学阅读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读,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步骤。下面就带你了解小学阅读辅导提高阅读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阅读的意义)
阅读理解的三大步骤
1、阅读全文,掌握一般思路。在回答阅读理解时,学生应首先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注意标题(中)、开头段(视图)、结束段(结论)和每段第一句(主题句),理清文字的脉络,了解基本概要,不要花时间在困难的词语上。每次仔细阅读一段时,都应及时总结其含义。
2、浏览考试并仔细阅读答案。掌握了文章的意义后,学生可以浏览论文背后的主题,然后第二次仔细阅读这些问题,以达到有目的的阅读。仔细阅读主题中的每个单词并找到原始文本中的一般范围相当于回答问题的一半。
3、重复全文以验证答案。当答案完成后,学生应该从头到尾检查整篇文章的答案,以确保答案正确,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总结:一、通过全文,掌握主要目的。二、严重的问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达。
五次阅读方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为了强调本书应该阅读更多,防范阅读,不是真正阅读了一百遍、看到数千卷。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可以阅读几次,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学生使用的语言教科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精美的作品。平均文章不读三到五次,有些文章不到十次。在这里想向学生推荐一个“五次阅读方法”供高考参考的学生。
第一次:在课前为老师预读课程。
第二次:课后,仔细研究文本并复习老师的内容。
第三次:学完单元后,仔细查看单元的第一课到单元的最后一课。
第四次:整书完成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南,再次阅读整本书。
第五次:最后一次,即测试前几天,结合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测试,对教科书进行粗略评审,并对课堂教师的重点进行评审。

(从小开始)以上的五次阅读法以及阅读的三个步骤都是非常实用的提高语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够拿去实践,那么学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阅读辅导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对方法,学生就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同学,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事情要快些,顺利些。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越大。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不同的阅读习惯其培养方法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质疑问题的习惯
  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必须从质疑问题开始。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发现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必然是对思维能力的极好训练。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后,还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学会借助于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解决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学会用脑,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用已知来解决未知。
  1.改"学前教"为"学后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后教"应该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良策。让学生在自习新课之后教师才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课堂学习。教师应把讲读课上成讲读与训练的结合课,应以筛选、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为主要目的,尤其应把教的"重心"放在学生反馈出来的疑难问题上,引导和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为此,应把握以下原则:①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②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③学生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去发现和解决。
  2.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关键。例如,在让学生自读《变色龙》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说天气热得要命,把大衣脱下来;一会儿又说天气冷了,要穿大衣了。是不是真因为天热天冷呢?"这个问题抓住了"变色龙"的特征。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因为心理紧张,因此产生忽冷忽热的感觉"。但也有学生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奥楚蔑洛夫并不紧张,他谈天气,脱大衣,穿大衣,是为了掩饰自己,使人们不注意他的态度变化"。这样的讨论,不仅揭示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更培养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探索并发现问题的能力。
  3.抓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通过争论,辨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如在上《愚公移山》时老师提出"愚公笨不笨"的问题,结果,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三个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大智若愚的道理。并指出,说愚公笨,是因为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问题。可见,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对发展思维有何等重要!
  4.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教师除了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外,还应设计一些能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的问题。如在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好像觉得这篇文章不完整。难道赫耳墨斯听了雕刻家的话以后,他就没有感受,没有反应?所以我觉得文章缺一个结尾。"同学们对此反响强烈,各抒己见,这样,使学生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展开创造想象,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深入发现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5.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发现,思维就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这时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便会空前高涨,所以,我认为"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我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节《斑羚飞渡》的阅读课,教者在课文导入和检查预习之后,进行了如下的提问:
  1.斑羚遇到了怎样紧急的情况?
  2.面对这样的绝境,斑羚群有怎样的表现?
  3.镰刀头羊想出了一个什么绝妙的自救办法?第一步斑羚群是怎样做的?
  4.面对又深又宽的山涧,斑羚们是怎样飞渡的?
  (1)请找出描写斑羚跳跃腾空的动词。
  (2)在跳跃的最高点,哪一个动作给了年轻斑羚新的生命?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老斑羚?
  5.成功的试跳给斑羚种族带来了生的希望,作者在描写其他斑羚飞渡的时候是怎样安排的呢?
  在这节课里,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师是按照教参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人教师预设的答案中。这些细小的问题把文章"肢解"了,就有如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一块块举起问:这是什么?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语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阅读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从而达到认知文本信息的目的。'在这种"碎尸万段"(于漪老师语)的问题引导之下,学生是不可能建构起自己的"图式"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的,也是惟一的。学生在这些所谓井井有条的提问中,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忙于把这些答案机械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听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达,更谈不上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对话必定视野狭窄,思维僵化。
  非常巧的是年今教研我也教学了《斑羚飞渡》一课,但与刚才那位教者的教法完全不同,我从"对话生成"和"文本解读"这两个围度对课堂教训进行探索,我把其中一段精彩的对话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生:因为斑羚们被逼到悬崖上,老斑羚不得不牺牲自己去救小斑羚。
  生:我的感觉是悲壮。因为老斑羚的牺牲很感人,很壮烈。
  师:好啊。刚才一个同学用了悲惨已经很不错了,这个同学改一个字--悲壮,更贴切了。语文就是咬文嚼字,不错。
  生: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斑羚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师:他们为什么自我牺牲?
  生:为了斑羚集体的生存。
  师:对。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大家看这个片段,我没有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而是与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对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主题思想的把握,在对话中自然生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家可想而知。
  以上事实证明,只有把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个性才能得到张扬。这一点我也有切身体会,如我在教学《生命生命》时,当我讲到对生命的珍爱这个主题时,立即有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杏林子身患残疾,那她当初有没有想到过死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所选的动植物都是弱小的代表,这是不是作者自己的一种写照呢?"问的多好呀!我当即表扬了这个同学,并鼓励他们,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要查阅相关的资料,结果课余不少学生泡进了图书室和微机室,搜集到了大量资料,很快弄清了这个问题。
  在学了《夸父逐日》这一课后,学生灵机一动,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后夸父的拐杖偏偏化作了桃林呢?怎么不是李子林、苹果林呢?"就这个问题,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有人说夸父是想让后来的人,口渴了有果子吃,不至于像他一样渴死;也有人说自古以来,桃林总和水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夸父希望这地方也能出现水吧;还有人认为可能夸父的拐杖是桃木的……所有这些,无不显示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恰恰是依据新课标中指出的"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举一反三"是拓宽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养成举一反三的阅读习惯呢?
  1.典型引路,触类旁通。语文阅读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这一"例子"的作用,通过"解剖麻雀"让学生找出规律,教师要在揭示"例子"的规律上多动脑筋,狠下功夫。当然,这典型的例子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内。学生通过典型掌握了规律性的东西,就能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最终达到叶老所说的"不复需教"的目的。
  如《邓稼先》中作者回忆记叙了邓稼先的六件小事,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件小事:记叙了什么事情?想表达什么意思?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以第一件事为典型,让学生掌握分析的钥匙,剩下的几件事就可让他们自己去"反三"了。
  2.推敲辨析,比较异同。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了解事物的异同和相似之处,就可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如有教师在讲授《看戏》、《口技》时,重点讲授前者是怎样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什么地方详写,为什么详写;什么地方略写,为什么略写。让学生掌握这个"一"然后以本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去"反三"--分析后者是怎样运用材料、安排详略来表现主题的。学生由于有了前者的"一",就能顺着思路得出后者的"三",通过推敲比较得出:写一个人、一件事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依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来选择和安排材料,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3.组成单元,重点突破。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册均以单元组织教学内容。由于这一编排体系体现了教材系统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教学中就应通盘考虑这一单元内容,组成一个综合的教学整体。这样组织教学内容,便于学生从对教材的"共性"与"个性"的领悟中,通过突破重点,带动一般,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通过单元教学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步骤:①领起。即明确单元教学目标。②教读。即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学习一两篇课文,教师把规律性的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内容,教给学生方法,为学生下一步自读提供范例。③自读。学生在教师点拨下,以教读课文为范例去自学另几篇课文,从而实现由"举一"到"反三"的过渡。④总结。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其中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加强方法训练,养成乐读好读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阅读教学的成功是教师教完了一篇文章,学生都想去读同一类的其他文章。我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法来激活我的语文课堂,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1、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课文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问题和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解决。还可组织引导学生评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对大家有启发,哪些问题最新颖,最富有挑战性。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例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时,我就尝试运用了这种方法。众所周知,鲁迅的文章主题都较深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我想,如果挥动理性的解剖刀无情地把课文解剖下来,说不定一篇课文上下来,我说得口干舌燥,而学生还在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因此我决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既然他们觉得文章难懂,那么就让他们把这些疑难的地方提出来。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6组,每个学习小组分别承包了两个自然段的阅读任务,然后让他们把在共同学习探讨的过程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结果我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都集中在几句话的理解上,像第一组提出"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会感到'惊异和悲哀'",第六组提出"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而这几句话也就是理解这篇课文主题的关键所在。于是,我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并适时点拨:鲁迅知道当年限制弟弟玩的自由错了,如今后悔了,而弟弟竟全然不知,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悲哀,不寒而栗。结果在大家热烈的探讨中,这篇课文就轻松地学了下来。这是对第四学段阅读目标5的最好诠释: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体验感悟法
  新课标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因人而异,是不能统一的。一篇美文佳作,与其由老师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执教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孙悦演唱的《感谢你》,同学们有的凝神聆听,有的闭目跟唱,完全陶醉在深情的歌声中,母爱的伟大,母爱的圣洁,已让学生不能自已,这时我与学生共同走进《金色花》的学习中,读诗,赏诗,品诗。最后再次让学生用心聆听这首歌,让学生在这优美的背景音乐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段话送给自己的母亲,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我把学生带入了体验境界,学生也用诗样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其中有一位同学满含深情地诵读道:"妈妈,爱你,谢你,一次次,想要在你休息时对你说。可是--昨日的我,今日的你,一句谢谢又怎能说得清道得尽。"所以说,教师应尝试着营造优美的、愉悦的,有利于体验的氛围,进行适当的情感渲染,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画图领略法
  画图领略法,就是要学生在读中画,在画中读。正确理解原文,这是作画的基础。把相关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想像,这是作画的关键。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想像的内容描述出来,这是作画的核心,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咏中秋的名诗,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曾打动多少人的心,我最不会欣赏诗,所以我讲这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读诗,再介绍一下诗的创作背景,最后背诗,草草了事。而我们学校张帅老师教学本节课时可谓独巨匠心,整节课分三个板块实施:与诗人相遇,和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在与诗人相遇环节教者配乐介绍苏轼写此诗缘由并范读,所有在场的老师与学生都完全被老师的范读吸引了,张老师素质非常好,学校一般的朗读任务都由她来完成。然后她和学生一起进行各种形式的练读,和诗人同行。在学生的情感完全被调动起来,朗读的热情高涨时,教者又安排学生根据词的意境大胆想象,在头脑中创设一个画面,对诗人说话,然后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出来,准备拍摄MTV。到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其中一位男同学的精彩描述:离我们最近的是作家苏轼,一身学者打扮,穿着长袍,背着手,面带愁容;再远一点是亭台楼阁,松柏苍翠,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天空,从画面仿佛能感受到词人心有所郁结,但又乐观旷达的情怀。这时一位女同学主动要求为这幅画题诗,说要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才好,这样整首诗教者无须多讲一句,通过交流设计的画面便水到渠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是我所听到或看到的教学古诗词最成功的范例。
  4、文本对话法
  曾有一位先哲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文本对话法即是让学生真正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彼此将心灵与胸怀彻底敞开,进行道德人格,知识文化,情感体验上的交流和撞击,从而产生灵光与火花,促使学生产生道德人格上的净化提升,知识文化上的拓展深化,情感体验上的感染升华。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我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在赏析课文接近尾声时,让学生大胆想象,想象为什么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却摆出一副更高傲的神气,他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鼓励学生给想象插上翅膀,让想象飞起来。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说,皇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那两个骗子穿上他们亲手缝制的衣服到大街上走两圈;也有的说,皇上回宫后气急败坏,命令手下人说:"这两个人敢欺骗皇帝,犯下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还有的说,皇上召两人进宫,质问是哪个国家派来的,有什么阴谋,实话实说可免死罪等等。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与文章的直接对话中才能真切地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只有在与文本反复的对话中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并获得良好的语感。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追求的"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创设情境法
  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爱"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得懂得这种艺术,得爱这种艺术,正向市教研院薛杰主任到我们学校送教下乡时说的:都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语文,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爱语文吗?一个不爱语文的语文老师怎么可能让你的孩子爱语文,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教学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也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咱们还以刚才我说的《水调歌头》为例,课伊始,教者精心创设情境:与诗人相遇,和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辅之以MTV画面,最后以欣赏、吟唱徐小凤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收束整节课,你说,像这样形式多样、生动丰富的课你不爱上,怎么可能呢?所以新课标不止一处提到"向往美好的情境"。
  四、多方实施,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基础
  1.重视语感培养,奠定阅读基础。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学能力的一种基本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能领会含义,识别优劣,并能引起各种思考、联想和想象。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对语言的反应就比较敏捷,领悟它的含义就比较准确。
  培养语感有下面一些做法:①在阅读中养成揣摩词句的习惯;②在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③重视朗读对促进语感的作用;④在写作中养成锤炼词句的习惯;⑤组织各种有利于发展语感的听说活动。
  在进行语感训练时,应当注意:要在语言文字上多下功夫,要进行有计划的语感训练,要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要有一定的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文基础知识。
  2.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形成习惯养成的载体。语文课进行语言教学,主要是读写听说四个方面。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阅读的意思,读的是别人的书面语言。而写是语言在书面上的实际运用,听的是别人的口头语言,说则是语言在口头上的实际运用。诚然,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但要真正提高阅读水平、阅读效率,读必须与写、听、说紧密结合,而且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感知阅读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要通过阅读提高学生书面和口头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大家都说读书使人获益匪浅。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学会自己进行学习的同时,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不同的提高。一个人一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终身受益。

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做(最好能够保证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下面分享一点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何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培养孩子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 但是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呢?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面临的一个难题。 其实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并做个有心人。经过摸索,我发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

如何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然而,从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现状来看,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难点,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以浓厚的兴趣来带动课堂教学,以优质的课堂教学带动质量的...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摘要:语文阅读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存在把阅读教学变成纯知识教学,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语文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遵循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语文阅读是一个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应从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是一个自主学习和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
一、高中语文阅读能力1.要充分体现社会发展需求的时代特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这是新时代赋予教育领域的战略性课题.时下,世界各国都把制订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首要地位.而全面提高现代人的素质,培养能适应社会生存与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将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潜能的开发,这就要求语...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③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何重要的影响?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要让孩子喜爱上去看书,选择十分关键。依据孩子所在的年龄层,要依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由于婴儿的社会经验比较有限,人物角色、环境和主题都应该是她们生活中常用的。选择儿童绘本应紧密结合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主题,选用顺口、简洁通俗易懂的文本,那样孩子才容易接受。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的方法:阅读习惯,当...

初中课外文言文如何提升
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200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50篇历年...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二者是不可偏废的。吕淑湘先生在谈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时曾说:“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足以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思:缺乏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其直接后果是阅读兴趣的丧失,而丧失了兴趣的阅读又何谈...

培养论文: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在阅读中感受快乐。这样他们会更加热爱读书,热爱学习。通过《丑小鸭》,我还给学生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这样,既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又使他们更爱阅读,何乐而不为?五、创建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爱上阅读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

浅谈怎样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同时也是对我们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给予更严峻的考验。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是阅读者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指导,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

清丰县17764345484: 浅谈如何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
化茜美常: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做(最好能够保证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下面分享一点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

清丰县17764345484: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
化茜美常: 王万保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 056300 摘要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需注意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方式多记、多读、多练、多积累.关键词 训练语言 阅读理解 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

清丰县17764345484: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
化茜美常: 岳阳市云溪区道仁矶中学 陆俊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手段,阅读能够开阔视野,使知识更具体、更充实,为理解新问题提供依据.有人说:“语文教学中阅读就是一切.”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阅读能力是一种感知、吸收...

清丰县17764345484: 中学生怎样提高阅读能力 -
化茜美常: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渐行渐盛和中高考语文阅读分析题目量的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课题.本人以为,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也许会...

清丰县17764345484: 如何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习惯 -
化茜美常: 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了效...

清丰县17764345484: 如何培养语文阅读正确习惯 -
化茜美常:[答案] 一、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了阅读面狭窄,阅读的兴致低落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1、激发阅读的兴趣 所选读物...

清丰县17764345484: 如何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
化茜美常: 首先,要自觉.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这样子没用. 叶圣陶先生讲:“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这就是说,反复的严格的训练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最根本的保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靠阅读实践中的反复严格训练...

清丰县17764345484: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 -
化茜美常: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 提高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提高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识,让学生懂得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正...

清丰县17764345484: 浅谈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
化茜美常: 内容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产述了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学生刚学会查字典的基础上进行汉字特点规律的理论课,培养其独立查字典有习惯,提高学习兴趣.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从多读,多想,多问入手培养...

清丰县17764345484: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化茜美常: 在教学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并且经常变... 每个语文老师都不可忽视. إ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解...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