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五气致病的特点

作者&投稿:屈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气”是指的什么?中医五气的含义~

是指的什么?五气的含义比较多,一般日常养生指的是风,暑,湿,燥,寒。五气的详细解释如下。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之外,还有一部分性质平和,称之为平性的药物。由于平性药物的作用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在习惯上仍叫做四气。平性的药物,因为它作用缓和,一般说来,不论是寒性的或热性的病症,都可配合应用。 1、指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 2、指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更立,各有所胜。” 3、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4、五色之气,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素问·刺法论》:“五气护声之华。”谓五脏内在变化反映在外表上的五种气色。青气自肝而出,白气自肺而出,赤气自心而出,黑气自肾而出,黄气自脾而出。观五色可察五脏之变化。 5、土气。土位中央,其次为五,故名。 6、指五味所化之气。《类经》卷十六:“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7、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郑玄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8、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意思: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地供给人们以五味。
出处:六节藏象论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第九篇,即《素问·六节藏(脏)象论篇》第九。
原文: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译文:
黄帝说:好。我听说由于天地之气的和合而有万物的形体,又由于其变化多端以至万物形态差异而定有不同的名称。天地的气运,阴阳的变化,它们对于万物的生成,就其作用而言,哪个多,哪个少,可以听你讲一讲吗?
岐伯说:问的实在详细呀!天及其广阔,不可测度,地极其博大,也很难计量,像您这样伟大神灵的圣主既然发问,就请让我陈述一下其中的道理吧。草木显现五色,而五色的变化,是看也看不尽的;草木产生五味,而五味的醇美,是尝也尝不完的。人们对色味的嗜欲不同,而各色味是分别与五脏相通的。
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地供给人们以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于心肺,其气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入于口中,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神气也就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素问》成书背景
在《内经》问世以前,中医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黄帝内经·素问》流传版本
《黄帝内经》18卷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而将《素问》《灵枢》合称为《内经》,始自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素问》《九卷》之名则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但是在现存文献中,直到晋代王叔和《脉经》才出现其原文。
这一时期皇甫谧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内容分门别类,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齐梁间人全元起首次训解《素问》时,该书只剩八卷,可能已经亡佚了一卷。
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各有多种版本流传,以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影响最大,其中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七篇大论。王冰次注本由于改动较大,所以与前期《素问》传本有较大的差别。
《素问》传本至宋代,出现很多错讹,宋仁宗嘉祐年间,高保衡、林亿等奉诏整理医籍,林亿等参阅众本,正谬误,增注义,重新校正王冰次注的《素问》,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此本成为后世《素问》刊行的定本。
《素问》现存最早版本是金刻残本,尚存11卷;通行本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顾从德影宋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五气
1、指五种气味 2、指五运之气
3、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 4、五色之气
5、土气 6、指五味所化之气
7、指五脏之气 8、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
9、即战国时人所称的“五行之气”
10、天地五气
1、指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1]
2、指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更立,各有所胜。”
3、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4、五色之气,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素问·刺法论》:“五气护声之华。”谓五脏内在变化反映在外表上的五种气色。青气自肝而出,白气自肺而出,赤气自心而出,黑气自肾而出,黄气自脾而出。观五色可察五脏之变化。
5、土气。土位中央,其次为五,故名。
6、指五味所化之气。《类经》卷十六:“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7、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8、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9、即战国时人所称的“五行之气”,被当作生养万物之原。此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观念。《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10、天地五气。混沌之初,天地蕴生,五行渐变,谓之五运;形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气形已具,谓之太极;“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此天地五气。
11、五气,即丹天、黅天、苍天、素天、玄天五气,亦即红、黄、青、白、黑五色云气,分应火、土、木、金、水五行类属。《太始天元册》和《黄帝内经·素问·五气运行大论》载:“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五气经天十天干五合的本源与机制原理 。
12、“五气共治”即治理燃煤烟气、有机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工地扬尘。

:“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伤五脏……。”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情志变动影响气机《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是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特点???
五气之木气代表四季之春天.木气属阳,是人生少年,是出生、生长和统一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地造化之首,而建筑为人所居,乃天地阴阳相聚之处,即阴阳之枢纽.故而建筑须得天地之气(道法自然),选用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要说文化上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木材的材质表现出与人亲近的特性...

DNF:拍卖买了一个带五气朝元白金徽章的异界魔法石,怎么继承在换装上...
拍卖陷阱,不能继承 经常逛拍卖行的玩家会发现,在拍卖中,经常有高价出售异界魔法石装备和辅助装备,而这些装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徽章镶嵌了各个职业的“Buff白金技能徽章”,如图所示,异界左槽镶嵌了五气朝元Buff技能。然后,这些上架这种装备的玩家,就会到各大平台去发文,或者发评论,...

招远市18582684626: 请教中医五气 -
栋廖盐酸: 五气 “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 对应“五德”:仁、义、礼、智、信. 后来引申为: ①指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

招远市18582684626: 中医试述七情致病的特点? -
栋廖盐酸: 七情的致病特点1.与精神刺激有关:七情属于精神性致病因素,其发病必与明显的精神刺激有关.在整个病程中,情绪的改变可使病情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癫病多由情志所伤,忧郁伤肝,肝气郁结,损伤于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上逆...

招远市18582684626: 内生五气病病机是指什么呢?
栋廖盐酸: 因此,内生五气病病机与上述六气、七情病机,与脏腑、气血津液精髓、经络病机等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分析内生五气病机的基础与指导

招远市18582684626: 内经论“百病生于气” -
栋廖盐酸: “百病生于气”载于《素问-举痛论》,原文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以上九种气机失调的形式被统称为九气为病,旨在说明许多疾病的...

招远市18582684626: 燥邪和火邪的致病特点有何不同? -
栋廖盐酸: 你可以把火邪看成是燥邪的第二阶段

招远市18582684626: 从六气病机中看出哪些特点 -
栋廖盐酸: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六气的变化,已具备了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是不容易致病的.所谓“六淫”,是指六气淫乱太过,也就是当自然界气候异常,急剧变化,或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侵犯人体而成为致病因素,这种情况下的“六气”,就成为“六淫”,亦称六邪,六淫为病,其临床表现,以表证较为突出,故又称为“外感六淫”.由此可见,“六淫”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太过、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在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其变化时,成为致病的邪气而言.它与“六气”的含义,并不相同.(陈树人)

招远市18582684626: 内火过盛中医怎么调理? -
栋廖盐酸: 要避免“上火”,首先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定时定量进餐,不为赶时间放弃一顿,也不为一席佳肴而暴饮暴食.安排各种活动需适当而有节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 其次,多吃“清火”食...

招远市18582684626: 我国最早的病因学说,六气致病说的内容有哪些 -
栋廖盐酸: 我国最早的病因学说是医和提出的“六气致病说”.据《左传》记载:公元541年,秦国名医医和(公元前六世纪)为晋平公诊病,他认为晦淫过度可以使人发生内热盅惑之疾,而不是鬼神降灾. 他明确提出了六气致病的理论,指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这说明:第一,四时、五节、六气等变化已被看作重要病因;第二,五味、五声、五色等医学概念已初形成;第三,五行学说已经实际应用于医学;第四,六淫为病的观点,是后世病因学说的发源

招远市18582684626: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分别是什么?
栋廖盐酸: 风邪是外界致病因素中的一种,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疼痛呈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多伤于人体上部;发热时有汗出恶风;常伴有动的征象,如震颤、抽搐和痉挛等. 1.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