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敏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律登庐山的思想感情~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可以的话麻烦采纳一下答案,谢谢

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喜爱的思想感情。作者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出自:唐·杜牧《山行》
释义: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扩展资料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行

庐山之美天下闻名.歌咏庐山的名篇佳作随流泻不止的瀑布世代传扬,淳厚的文化氛围为庐山的自然美增添了异彩.1959年六月底的一天,毛泽东也登上了庐山,站在襟江带湖的庐山顶峰,众目远眺,水色山颜,尽收眼底.如此风光欹丽的山川,怎不令人情动于衷?极富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毛泽东神驰目极,手心相应,又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开篇横空一个“飞”字,气势磅礴,让人体味到那由运动造成的动态美--劲力妩媚,神采飞扬.毛泽东写诗填词爱用“飞”字,这正是他的超越意识的艺术外化,是他欲突破一切束缚与限制的自由精神、自由意志的审美物化.在他笔下,庐山防腐天外飞来,巍峨耸立在大江之滨,依然保持一种凌空欲飞的雄姿,似乎暂留此地,稍事休息,以再展宏图.以“大江”与“飞峙”的庐山相映衬,庐山的雄姿更加鲜明突出.首联上句写山,下句写登山.“葱茏”代指庐山,同时又顺手补描了山色的郁郁葱葱.一般来说,形容词是诗意的词,能够一扫纯为陈述服务的名词的呆板,而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故此处以形容词代名词,更添诗情画意.“四百旋”是写盘山公路之曲折回环,亦见庐山之高峻,而着以“跃上”二字,则如此高峻的山,轻轻巧巧就被诗人踩在了脚下,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所特有的那一种豪迈之气. 颔联上句入眼一个“冷”字,既有冷静之形,又有冷淡之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诗人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任,此时此刻,他屹立在时空交织的“制高点”上,冷静地审时度势,同时又冷淡地看待反华势力的叫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傲骨.毛泽东非常敬重鲁迅先生,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赞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额与媚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新中国的人民,骨头同样是硬的,任凭世界上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敢教日月换新天”.下句“热风”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国内外的敌人曾经预言共产党将无力应付六亿张嘴的吃饭问题,因为蒋介石有美援也未能做到,何况被封锁的新中国?但经过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不仅这个问题奇迹般地得当了基本解决,而且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虽然历史已证明了当年的“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犯了“左”倾错误,但回首当时人民群众那种澎湃的热情、真诚的参与,仍令人为之动容. 慢咀颈联,我们耳边响起了李白那豪放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完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毛泽东屹立庐山之巅,眺望大江,目追其洪流奔腾入海时的气概,正与李白诗相仿佛.“云”本阴柔纤弱,而冠一“横”以饰之,它便有了力度,有了性格,显现出一种厚实的阳刚之美.“九派”系指江河,但方圆九州亦映带其中.如果说“云横”句是向西逆望上游的话,“浪下”句则是向东横扫长江的下游了.滔滔大江,带着时代的喧嚣,消失在天尽头的氲氤雾气之中--那里,是富饶的江南地区.这两句,亦雄奇,亦空朦,一片诗意的深沉,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自然风物与人文哲理兼摄交融,象外有象,余味无穷. 尾联巧用了一个与庐山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文化名人--陶渊明的典故.诗人将陶渊明笔下那超越历史的理想社会、乌托邦式的“桃花源”同今天的新社会相比较,以不乏幽默的语调问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妙在一问便收,发人深思,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空间. 综观全篇,这首诗气象恢宏,境界辽阔,历历现出诗人胸襟的博大,器度的轩昂.诚然饰中所歌颂的“热风”亦即“大跃进”,但那是政治、经济决策失误的历史产物,对此无可讳言.然而,诗的确是一手艺术水准很高的诗作,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七律登庐山飞字在诗中有什么用
“飞峙”句写山,表现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七律登庐山拼音版翻译
七律登庐山拼音版翻译如下:一、拼音:Yī shān fēi zhì dà jiāng biān, yuè shàng cōng lóng sì bǎi xuán、lěng yǎn xiàng yáng kàn shì jiè, rè fēng chuī yǔ sǎ jiāng tiān.yún héng jiǔ pài fú huáng hè, làng xià sān wú qǐ bái yān、Táo lìng...

七律·登庐山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镟。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现代· *** 《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镟。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

七律登庐山全诗拼音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又洒向江面。云飘江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昔日的陶潜也不知去到哪儿了,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七律·登庐山》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

七律登庐山飞字在诗中有什么用?我有急用~~~帮帮忙啊!谢谢啊!
诗作首联从动态入手。“飞峙”句写山,“跃上”句写人,表现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飞”、“跃”二字之中。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毛书法真迹:冷眼望 ...
成了“冷眼向洋看世界”。“向”就是面对,而与张望则已没有多大关系。“望”和“向”一字之改,可以看出他对党内不同意见的不满心态,已经到难以忍受,一触即跳的地步了——“热风飞雨”也成了“热肤挥汗”——心情无疑更加不耐烦。参考:从书法看毛泽东心态:第三次手书《登庐山》心情极差 ...

毛主席七律 登庐山中的歭的意思
七律 登庐山中的“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峙的本意是: 直立,耸立:~立。 在诗中,“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开篇横空一个“飞”字,气势磅礴,让人体味到那由运动造成的动态美--劲力妩媚,神采飞扬。毛泽东写诗填词爱用“飞”字,这正是他的超越意识的艺术外化,是他欲突破一切束缚...

七律。登庐山 回答问题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注释】〔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跃上葱茏四百旋〕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庐山登山公路,建...

七律登庐山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
《七律 登庐山》从时间上来说是现代诗;从体裁上平说,是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

登庐山五老峰古诗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登庐山五老峰》;【作者】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

武宣县17625851284: 《七律登庐山》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情感 -
赧刻曲莱: 全词56字,通过登庐山的所见所感,歌颂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浪潮.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豪迈气概和振奋的心情

武宣县17625851284: 七律登庐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争议激动

武宣县17625851284: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一、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民的思想感情.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作品简介:《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

武宣县17625851284: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写庐山瀑布,显得格外瑰丽雄奇,生活灵动,充满了勇往直前的阳刚之气,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表达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赞美,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武宣县17625851284: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
赧刻曲莱: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武宣县17625851284: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表达了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原诗:《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武宣县1762585128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表达的什么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

武宣县17625851284: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但这首诗是淡写离情别绪,重写的还是自己的豪情壮志啊

武宣县17625851284: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表达诗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
赧刻曲莱: 李白的诗,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婉转奔放,浪漫、色彩浓重.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作者那种,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 【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武宣县17625851284: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快点 -
赧刻曲莱: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