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理论的方式谈理论

作者&投稿:恭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应以问题为中心自觉做到“三个强化”。
  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联”的前提。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器”就是科学理论,“利其器”就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新考验,面对艰巨繁重任务赋予的新责任,我们只有学好科学理论,尤其是学好党的创新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具备坚实基础。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首先应注重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结合,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观、方法论,做到抓住实质,全面正确把握,真正坚信不移;其次要摒弃经验主义倾向,防止和克服“差不多”“无所谓”思想,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理想信仰来坚守,作为思想武器来掌握;再次要科学安排理论学习,发扬“挤”和“钻”的钉子精神,把理论学深、学透,要带着问题学,以提高学习效率。
  强化调查研究,夯实“联”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要吃透两头,一头是科学理论,一头是客观实际,二者不可偏废。要吃透实际,就不能离开调查研究。尽管现在调查研究的内容、手段、条件等发生了新变化,但其作用地位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为重要。要搞好调查研究,一要遵循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心系群众、身入群众;二要把握调查研究的各项原则,主要是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三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收集资料,比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并根据调查的具体情况,选用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在搜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进行综合分析,取得符合实际的研究成果;四要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使调查研究成果更加全面客观,符合人民群众的诉求;五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调研中要围绕问题开展,有的放矢。
  强化全面联系,夯实“联”的内容。一要既联系全局,又联系局部。联系全局的实际,就是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实际,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实际,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联系局部的实际,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认真真地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乃至每个人、每件事的情况,把问题找出来,把家底搞清楚,做到求真求实、心中有数。二要既联系国内,又联系国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三要既联系现实,又联系历史。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一个过程,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善于联系历史,才有助于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犯错误。

  人生是由过去、现在、未来组成的过程。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只有“现在”是实在的、可以管理的,其它都是虚化。过去已经转化为现在,因此过去是虚化;未来只是预测和梦想,其本质上也是虚幻和虚化。如果以牺牲现在为代价,或沉迷于过去,或梦幻着未来,这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现。这种过度的执着和痴迷常常会导致逃避矛盾、脱离现实。因此,不要执迷于过去,也不要专注于未来,对于“我”而言,只有“现在”!  “现在”是由目标合理性程度、方法可行性程度、组织(执行)有效性程度、现实条件的可允许程度构成的行为机制。通过“现在”这个立足点,实现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控制。  在分析和诊断文化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病毒”干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价值迷失。其表现方式就是虚化“现在”,其文化误导在于,要么痴迷于过去,要么立足于未来。或许,他们觉得只有目标才具有价值。而事实上,恰恰是现在的手段和方法决定了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恰恰是对现在的过程控制决定了未来的样式。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即使出现偶然变异,其过程本身也构成另一种因果关系。因此,一切目标的实现都隐藏在过程中,而把握过程的关键就是现在!  我回信说:一种想法,如果能够在逻辑上讲得通,就能够发展成为一套理论;而一种想法或者一套理论要转化为实践,则不仅仅在于逻辑上的必然,而在于满足实践的现实条件,即不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也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环境。  理论的奥妙在于“知”,实践的奥妙在于“力”。理论有理论的价值,因为它发现了一种逻辑和必然,但是理论价值不能替代实践价值。理论属于思想范畴,其价值在于指明方法和方向;实践属于运用范畴,除了满足必要的资源条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操作程序,形成严格的过程控制。从创造力的角度上,仅仅只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掌握系统的操作技术。如果分不清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或者把思想理论与操作技术混为一谈,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其实,我不止一次谈到理论、技术、操作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  第一步:理论化——简单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道理,复杂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简单的形式。在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行动之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利于思考。通过理论将简单的问题系统化,其目的是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第二步:技术化——通过着力点,根据现实的相对性条件,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准化,计量化。一旦进入实质性的实施过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行动。  第三步:艺术化——选择好实践的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在操作过程中将技术标准与主体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在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三维结构中,达到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在这里,理论是一门哲学,技术是一门科学,操作是一门艺术,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就是文化诊断学要培养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我们必须清楚,理论可以不受现实的资源限制而成为理论。然而,实践的立足点必须是“现在”,并且伴随着资源配置和过程控制,它是目标合理性程度、方法可行性程度、组织(实施)有效性程度、资源配置科学性程度的有机统一。  有很多这样的读者,仅仅只在互联网上看过我的几篇文章,就对文化诊断学做断章取义的解释。其实,我大量的关于文化诊断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并没有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因为是技术性的文章,所以不适合公开发表。这并不是因为我思想保守,而是因为现在的剽窃者太猖狂。就在前两天,我们发现广东的某家商会把我的《企业文化新视野》等一系列文章抄袭过去,除了改变了作者的姓名之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修改。网络上的抄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技术比理论更容易遭到剽窃,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果没有掌握时空扫描技术的奥妙,或者没有理解制衡关系式的分析方法;如果不懂得价值思维方法论的奥妙,或者缺乏必要的应变思维能力;如果事实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践判断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您就很难将文化诊断学的思考力理论转化为操作技术,进而产生实践成效。理论学习固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基本前提,掌握系统的操作技术以及实践过程中对角度、力度、适度、量度的把握能力尤为重要。理论需要有哲学高度,技术需要有科学深度,操作需要有艺术角度,能否将它们统一起来,就在于过程分析和过程控制。为此,《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将培养您的哲学思维能力,帮助您提高思考力水平和改善思维方式;《文化诊断学行动力专辑》将指导您进行过程分析和对着力点的把握,提升您对过程的控制能力。

如何以理论的方式谈理论

说到读理论书,其目的无非有三:其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或曰理解力;其二,则是为了兴趣,例如获得一种对世界、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觉解;其三,则是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即写论文乃至最终取得学位、完成项目等。其中第三类为最需要方法的。

说到读书的方法,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联想到某种无往而不利的利器,犹如一把手术刀,有了它就可以如庖丁一样,解开整个理论世界这头大牛;或者把它想象为某种探索世界的必然方式,例如自然科学所普遍采用的观察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等。但是,对于人文学科的理论书籍来说,这些方法统统如隔靴挠痒,不能解决读者的问题。

一般来说,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划分方式:例如可分为精读、略读、跳读等等;或者又可分为比较法、渐次法、一心一意法等等。例如,钱穆先生做学问所采用的普遍方法就是“精读法”,他说“十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十遍。”此话绝非虚言,但又不完全是这样。例如,如果我们要围绕某本经典著作或专著写论文、做研究时,则适合此种方法。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获取大概的信息,做较浅层的理解,则不适合这种精读法。而秦牧的读书方法则属于另一种变异的精读法:先是“鲸吞”,即大体看一遍全书,然后再“牛嚼”,即像牛的“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细节。对于很多不需要仔细探究的书,鲸吞即可,牛嚼则需要太多时间,不符合实际所需。

曾国藩的方法则是所谓的“一心一意法”,他在写给弟弟的《曾国藩家书》中曾说“一书未读毕不读他书”;他还对弟弟说道:“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在他的脑子里,读圣贤书就得这么读。而梁实秋则同样采用此种“一心一意法”,他说: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当然,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但并不适合所有阶段。例如在写文章的阶段则不适合此种方式。例如,李商隐写作时则采用“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这种方法,叫獭祭。水獭抓鱼,摆成一排,好像祭祀一般,叫“獭祭鱼”,典出于此。李商隐的读书法,其实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作家和学者所采用的读书法。

一般在读文学或相类似专业的圈子中,老师带领学生读书时都非常注重量的积累,而且强调速度,否则读书量太少或读得太慢的人根本无法生存。他们在养成这样一种读书习惯和方法之后,往往也以此种方式对待理论书籍。结果往往导致囫囵吐枣,或者自以为是,常常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卖弄理论书籍中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不仅耽误自己,也为害人间。而读哲学或相关专业的方式则恰恰与之相反,老师往往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书,一本书往往读几个学期乃至几年。例如武大邓晓芒的《纯批》读书班则读了10年左右才读完。我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后一种。很多经典例如《存在与时间》、《纯批》、《哲学研究》、《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从逻辑的观点看》等等都从来没有读完过,有的甚至只读了一两章。再比如美国的一些康德专家在讲《纯批》的时候,一上来就同时比较各种版本的翻译,提出很多具体而细节的修订意见,而不首先把康德的全部思想(至少三大批判的明义)向学生梳理一遍,结果导致学生失去对康德的兴趣。当然这也是学术体制僵化——具体来说则是分工过于明细导致连单一学科内的通识教育都普遍匮乏——的表现,它让学者们不再注重整体,而只注重所谓“小学”的功夫。比起上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害处同样很大,受这种训练出来的学生只知片断和细节的精确含义,却很难看到这个作者思想的whole picture,以及这本书想表达的核心义理,更让学生无法看到这本书在学术史、文化史上的意义。

因此,我主张要根据自己具体的需要和能力以及所处的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书之前,首先问自己读它作甚,想要收获什么,然后再读。当然这都是属于功利的做法。不功利的读书,似乎则不需要什么方法。但是话说回来,根本就没有不功利的阅读,只有暂时看不到用处的读书,长远地看即使随便翻阅也仍然会有益处,所谓开卷有益嘛。读书的目的最终还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以及能力的提升吗?所以不管是出于兴趣,还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都需要以一种整全、高远的眼光来看待阅读活动。这种眼光就是要立志。要把成为一个精神高尚、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看作是一种终身阅读的目标。

为什么大学培养人才的方式是让他们写论文(设计)呢?因为以写促读,才能真正读出水平、读出成果来。大学既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人,更要培养学生具体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论文的过程正是训练这种能力的过程。回味我整个受教育的生涯,功利的阅读和无功利的阅读之比大概是一半一半,前者不断督促我要出成果,后者则悠闲地培养我成为一个有闲阶层,两种读书方式缺一不可。

在我看来,在根基不深之时,大多数情况下应采取精读法和一心一意法。等到已经有所积累,例如开始要写作时,则应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结合的思路:既要精读主要文献(我一个好哥们把《逻辑哲学论》的几个版本都读了几十遍乃至书都读没了,可想而知),又要同时参考各类相关文献以及二手、三手文献,所谓触类旁通,互相发明都是必须的读书方法。当然,除此之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采用“精华提炼法”,例如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说明:为什么很多受过多年教育的人不会读书?对这种方法的一个具体补充则是采用“写卡片法”或“写笔记法”。这种方法的口号叫做“不动笔墨不看书”。比方我每阅读一本书,都会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当然,我有时也比较懒,这个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再比如钱钟书先生,他家里的墙上到处都贴满他所做的笔记纸条,抽屉里则是各种卡片。他“照相术”般的“记忆力”(实乃虚传)其实正是靠这种方法给塑造出来的。而李敖的方法则是按照领域、作者、年代、话题等各种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复印材料、剪报纸等方式将它们全部放进一个特殊的地方(抽屉)以便日后使用。大学者们都是通过大量地占有材料,精细地划分材料来为写作做准备的。

再比如,吴思先生则通过树状目录式读书法来阅读。首先他主张要带着问题读,要读出想法,然后做笔记,写那么一章,哪怕就是几句话。然后用WORD的功能,比如说一百条,一百条分类,最后用一大个文本管理,大目录、子目录,三层目录、四层目录,形成一个读书笔记。这样一来,你的好想法、读书产生的一些东西都整理成结构了。读得越多,这个结构就越复杂,就好像树一样,一棵大树长起来就分叉了。什么时候你有新想法,这个叶芽又冒出来一个新知识。你有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它是有生命的,像一棵树成长,只要你给它提供养分,它就不断的生长。最后发现原来的知识体系装不住了,需要有一个新的东西装进来。最后形成一个大的革命,你会随着这个革命方式发生思维方式、思维结构的转变。

伽达默尔指出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haften)——也即人文学科——的方法根本不可能如自然科学一般。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无法达到理解的真理的。科学方法所提供的确实性,并不足以保证真理。他最后说道:“凡是方法工具不能做到的,必然并且能够通过提问和研究的的学科来做到。”此种观点深得吾心。因此,我以为,读理论书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去追问、去探求答案。

除了前面所说的方法,我想再谈谈具体地如何能造成理解的方法。就我自己来说,我一开始读很厚的理论书时往往如同阅读天书。我们读不懂是因为我们的“视域”与书籍的“视域”完全没有交合的可能性,离得太远,说白了就是我们水平太差。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是主要的概念不熟悉,不能理解;第二则是我们自身的阅历、体验、自我认知还不够深广。我现在看黑格尔就比之前容易了很多。首先,虽然我没怎么看过他的书,但我培养了一定程度的哲学素养,一些概念比较熟悉了,而概念之间是存在网络联系的,因此对黑格尔的一些陌生概念也多少有过一种非对象化的接触(即点头之交 nodding acquaintance)。其次,我的年龄也逐渐变大,社会经验、人生资历增加了许多,这意味着我明白了很多事理,而理论从来都不远离日常的事理、常识和情理,因此理解起来就有了基础。

那么,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我的经验,理解的过程是从生疏到熟练地使用概念(也就是那个词汇)的过程。我们查字典往往就有这种经验:生僻的字词可以用我们所熟悉、已明白的字眼来解释。那么熟悉的字词又是怎么就被理解的呢?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和它们生活在一起、大量地使用它们而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它们的用法,从而理解它们。理解的基础是一种自然反应,通过将语词与对象的指物对应、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自然联系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而实现(指物教学、模仿引起的条件反射为基础,在此之上培养起的能动地运用概念并使其符合规则的能力则是上层建筑)。就像维特根斯坦指出,我们不信基督宗教的人往往很难理解所谓的道成肉身或三位一体什么的,这时候通过阅读理论书并不能达到理解。最好的方式是和基督教徒一起生活,一起参加教会仪式,一起唱颂歌,逐渐地通过生活地改变来达到理解。我们不明白理论书中的道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并未曾像那些学者过那样的生活。

因此,对于我们暂时读不懂理论书,我们不应着急,而应该首先看点简单地解读性作品,然后放一放,让时间沉淀沉淀,过一段日子再来读,或许就会有理解的基础了。当然,也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去读,这种做法不太适合意志薄弱的人或非常依赖兴趣的人,但它的确也很有效。


中国哲学的特征是什么?
我们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哺育了我们对智慧灵动的追寻,讲究道法自然,重视悟性与体验,拒绝僵化刻板缺少生气与变化的笨拙,所以我们在做更高级别精神交流的时候,一切语言或行为,逻辑或理性,都是为交流服务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我们在谈智慧的时候选择了“暗示”的方式,而不总是用所谓科学实验的...

三大宗教问题
答:佛教是三大宗教中唯一说过不信教者终有一天也会成就的宗教。佛陀可从来没有做过一边说着让你理性思考,一边又理直气壮地为不信教者备下火狱这样的事情。哪个宗教的理论通过深入了解之后觉得没有相互矛盾之处?答:佛教的因明,是非常成熟的逻辑学。佛教的辩经,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我相信目前...

十大科学理论
该理论能够由一个已经写进今天高中物理课本的公式进行表述:F=G×[(m1m2)\/r2]尽管今天人们将其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当艾萨克·牛顿在300多年前提出...标准释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也就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其中之一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

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笔记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谈话艺术"所使用和找寻的共相与现代科学方法所使用和找寻的共相二者有根本的差别。 理式也不被看成一种心理建构——有意识或无意识...它要求成为这样一种科学,将满足最高的理论需求并且在伦理与宗教方面是一种被纯粹的理性规范调节的生活得以可能。这要求从未被完全放弃。在哲学中(与科学相反...

“国学”何以“为体” “西学”如何“为用”——浅谈“全球化”背景下...
因此,成中英教授在《论中西哲学精神》一书里精辟地指出,“西方哲学可说是从一开始就有知识的取向,希腊人素来就对知识理性执著地追求。知识理性与方法意识...地“以末充本”的“西体中用”论是以更为无理和野蛮的伪学术手段来推行“全盘西化”,尤其可悲的是,近十余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却基本上是对此一理论的...

怎么理解孔子的「以直报怨」?
现在我们所说的“以德报怨”和论语中的“以德报怨”中的“德”字,我们都应该理解为“恩德”的意思,不能把它们与老子所说的“德”混为一谈。 “以德报怨”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它需要人们都能宽容和恩德的心态去对待怨恨。别人打了你,你不能还手,你还要用宽容恩惠之爱来感化别人。 这种方式理论上确实有助于...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

怎么解释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 ...
意思是别人说话,是活动;自己缄默,是静止。要根据别人的言谈来听他的辞意内涵。如果其言辞有矛盾之处,要反复地追问他,对方(真正)的答辞就会出现。这几句话出自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鬼谷子》。所谓以静制动,是指在静中做好一切迎敌准备,以自己的安定、镇静来应付对手的...

佛教理论已经可以解释一切事物了,是不是说哲学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突破了...
佛教是佛教,是以佛的思维法分析法为基础,结合种种行为模式和规律形成的“教”,与自由的哲学思想不能相互替代,各有各的用途和方向。哲学在古希腊,最初是解释神与自然一切状态的学问,为了解答人的欲望所带来的苦恼后果,才产生了思想;为了发扬思想,才产生了宗教和哲学,提炼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的,...

哲学问题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哲学的困难在于:一个完整的理论通常必须在形而上学与知识论方面都有良好的说服力。(伦理学就先不谈了,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多数的哲学家往往只专精一个领域,只有少数具有热情与天赋的哲学家才能精通各个领域并且提出一套自己的完整理论。他们的理论通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并改变了人类对于...

太和县19155887092: 怎样补充论证? 快,快,快,我有用 -
木南艾克: 一、从论证方式的角度归纳论证特点 文章的论证方式包括:立论——针对论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驳论——针对论题,不表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指出别人某个观点是错误的,并通过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三...

太和县19155887092: 怎样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说服力 -
木南艾克: 一、既要心中有书,又要目中有人所谓心中有书,是指宣讲者本身要通过认真学习研究,真正吃透所要讲解的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程度.如果宣讲者对自己所要讲的科学理论...

太和县19155887092: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权变理论管理原则及其对我国现代企业的经验启示 -
木南艾克: 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

太和县19155887092: 怎样理解哲学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在实践中解决的?结合自身实际,谈论应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完成 -
木南艾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或者物质与意识、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太和县19155887092: 理论、实践应该更注重哪个??
木南艾克: 经过史论结合的初步研究,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相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理论是一,实践是多,一种理论可以对多个实践有效.反之,相对于一个实践来说,实践是一,理论是多,一种实践必定牵涉多种理论....

太和县19155887092: 认识论原理 -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
木南艾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 就是把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直接对照,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实际,符合的程度如何,...

太和县19155887092: 如何理解谈判需要理论 -
木南艾克: 谈判肯定需要理论 如果谈判不需要理论 就谈不下去了

太和县19155887092: 怎样理解谈判的“需要”理论? -
木南艾克: 心理学上有“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分层次的. 同样,在谈判中,也要发现并尽量满足对方的需要,才能取得成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