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对于三个面向,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发展的战略

作者&投稿:濯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教育的三个面向~

1983年9月8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9月30日《人民日报》作了报道。“三个面向”的题词言简意赅,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的科学预测,确定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迎接和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总对策,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当代中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实质涵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要求教育要主动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各级(高级、中级、初级)各类(各条战线)建设人才,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说过:“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又说:“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这几句讲话简明扼要地铲明了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依靠关系,说明经济要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尤其关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正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而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无疑是要依靠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根本在于教育。为此,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九十年代以至于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业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另一方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质量、数量、结构上都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要认真对待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同时还要主动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适应。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四有”新人。列宁同志很早就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这要求我国新时期的教育要在向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注意在课程改革中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以全面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剧增、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有效地避免过去教育中的“高分低能”现象的重现。第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除了包括教育适应和服务四个现代化之外,还应包括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改变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让教育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自身的现代化首先是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及教育制度、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的现代化;第二是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科研的现代化;第三是办学条件、办学设施的逐步现代化。这方面要求教育要继续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强调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加强教育科研与师资培训,加速教育技术信息化进程。努力促进现代化大教育格局的形成。
教育要面向世界,“也就是说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还要放眼世界”, 这里有两点涵义。一方面,要求教育要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方针、政策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自身的对外开放。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互联网得到迅速地发展,这不仅大大缩短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也同时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接触与交流。这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中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不看世界大势关门搞建设。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邓小平同志就此早有表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外,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 。那么,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开展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进行全面的改革开放就需要有一大批能够走向世界的“开放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要主动适应并服务于这种需要,即教育要培养能够参与和胜任国际竞争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公民。教育只有为我国培养大批适应国际竞争的尖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培养大批熟悉国情,了解世界,富有崇高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国际事务中能够为国争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经济才能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善于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及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对外开放思想教育、国际形势教育、“面向世界”教育,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国际意识、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教育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既教育自身也要面向世界。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对外开放,了解世界的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关注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科学成果,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自身面向世界,就要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在努力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反对生搬硬套,自觉抵制种种腐朽东西的侵蚀。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取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又说, “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在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的经验教训。我们在学习外国的同时,还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博采别国之长,努力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在这一方面,我们还要与世界各国继续扩大图书资料的交流,实现国际信息联网,进行教育理论与办学经验的交流,引进先进的教材、教育手段与教育技术,进行合资或全作办学等。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对外开放服务,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由教育的超前性所决定的,讲的是现代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关系。是邓小平同志从实现我国经济宏伟的发展目标的需要提出的,也是从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提出的。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所获取的知识不断陈旧或过时,而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未来意识和超前意识。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强调了教育发展的超前性和教育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其核心在于教育为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使人才有充分能力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的高度发展、迅速更新和激烈竞争,从未来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来考察和筹划教育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育首先必须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也就是说,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以长远的、历史的战略眼光办好当前的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需要十六七年时间,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就得考虑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要适应将来的需要。面向未来,就是预测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重视明天教育的研究。所以我们当前应以发展的眼光,以将实现的现代化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素质要求来兴办今天的教育,及时建立我国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新学科,及时开发出未来发展需要的新课程,使今日的教育能够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国家和社会必须以长远的、历史的战略眼光办好当前的教育。使教育自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就提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 今天,要优先发展教育,就是要加大教育投入,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教育环境;同时,使教育事业本身具有长远的发展后劲,使我国的教育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走在世界的前列,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与现实意义
1、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三个面向”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邓小平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当时(1983年)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实际提出的。可以说,它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和对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三个面向”统一于一个目标,就是主动有效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一个过程,就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有中国特色,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三个面向”的内容各有侧重,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核心,是基础。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一方面,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方向和战略目标,教育是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所以教育理应“面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这简要地回答了教育的基本功能,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而培养“四有”新人就是要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但是面向现代化,必须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对外开放,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见,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为了更好地面向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专门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由此看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长远方向,是一个伴随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现代化而同步的进程。所以,我们可以说,坚持“三个面向”,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正确抉择。
2、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现实意义及其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三个面向”准确地揭示了我国教育的历史转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和闭关锁国的时期的教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的本质特性,明确指出了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因而,“三个面向”可视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大发展与贡献。它不仅成为了中国现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从总体上反映了当今国际教育的改革均势。在这“三个面向”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几个观点:
一是教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探索和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也是人们创造未来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之一。人们对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人们对开发人力资源的极大关注,决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而这正是“三个面向”的基本观点之一。“三个面向”是在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战略重点”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既是这些观点的继续,又是这些观点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搞好教育和科学 工作,我看这是关键。……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他还曾多次提到要抓住全局与局部的联系,站在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的高度,抓住未来与当前的联系,并揭示出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关系着现代化战略全局听基础工程。基于这一点,他特别强调要把发展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方针,一个战略措施” 来抓紧抓好。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人才,这是邓小平同志始终一贯的基本观点。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从战略高度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更加明确地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系列战略选择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二是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这一方面反映在教育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要求,把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国际型人才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使这些人才具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能以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去迎接更为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同时也要求教育要在人才培养、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设施设备现代化等诸方面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反映。他一贯主张对外开放,包括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他认为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国的教育必须与世界各国的教育进行交流,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正如他说的那样:“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正是基于这些观点,我国教育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表现在外派留学生和接收留学生、国际汉语教学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三是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理念。信息作为自然界三大组成部份之一,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三大支柱之一。电子信息技术已将人类社会引向智力即普遍开发智力并依靠智力迅速推动社会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想适应新的时代变化,适应现代化,适应“新技术革命”,首先得先适应信息化。这一方面要求教育要培养具备收集、选择、处理信息能力,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又要善于把信息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教育、科研及其他文化活动领域。即积极地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克服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局限性,以最终实现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终身化,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三个面向”之中。他主张,教育要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要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我们未来的社会无疑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因此,教育要发展,就离不开信息化。这需要我们教育进一步加速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进程,加速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变革的进程。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这一观点也得到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三个面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落脚在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上,落脚在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培养上。它不仅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也为我们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全面贯彻“三个面向”对于改善教育现状,使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SDP项目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由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出。提出的背景有二:一是这一项目采用“草根理论”探索学校管理问题,迎合了当时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趋势,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管理局面的形成;二是由SDP项目本身的功能决定的,它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促进学校效能的提高。 二十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从而使SDP项目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随后,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等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使其产生了持续的国际性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荐“学校发展规划”这个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校发展规划现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成为中小学学校管理领域普遍为人们所采用的一种管理工具。学校发展规划在国际学校管理改革的背景下,适应学校管理的现状和改革需要,开始走进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新实践。学校发展规划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并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一)何谓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主要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学校发展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领导者发展等;从发展的具体内容来看,学校发展包括学校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硬件发展主要有教学设施的更新与提高、校园建筑的建设等,软件发展主要有学生与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学校形象的提升、学校品牌的树立与扩张、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从发展的方式来看,学校发展包括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从发展的性质来看,学校发展有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二)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又可称为学校蓝图、学校远景计划、学校战略规划、学校设计等,简称SDP。 西方国家SDP项目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解释为: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理论界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为: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所做的安排。学校发展规划包括确定社区未来三至五年对学校的需求,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学校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法、行动计划和措施。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 理解发展规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发展规划绝不是几位校长冥思苦想的结果,也不是请人捉刀代笔的文案,它应是校长、教师、投资方、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地方教育官员等共同参与,立足于学校实际制定的学校发展的行动计划。 第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应立足过去,指向未来,既有对过去的诊断和分析,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规划强调把握现在,任何一种规划都不是“为规划而规划”,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结果,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第三、从时限上看:学校发展规划往往是学校三到五年的远景规划。其意义在于通过学校发展设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它主要是通过成功地应对教育改革和变化,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水平。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中心应放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与此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获得。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功能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对于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指向性 规划是全面而长远的发展计划,在一定时期内,规划是学校各种活动、行为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是学校各项行动的航标。科学而符合实际的规划,具有极大号召力,使全校师生员工,朝着规划所指向的目标而奋斗,并鼓舞士气,增强凝聚力,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二)可控性 规划的指向性特征决定了规划具有控制的意义。规划制定并为群众所理解和认同后,校长就可以根据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如人力、财力、物力等),努力实现预定目标;同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还要尽力排除各种干扰,纠正偏离目标的各种行为,抑制不符合目标的其它需要;规划要求师生员工围绕目标和要求,按一定的活动方式及日程去行动,所以,它对有效调控师生员工的行动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三)激励性 规划能激励人们的行动,鼓励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当师生员工行动遇到障碍时,规划中的目标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力量;而当行动较为顺利时,规划中的目标又给人以鼓舞,增添人们行动的热情和信心。当全校师生员工看到鲜明、具体的目标,并感受着目标的一步一步实现,就会形成了强烈的动向感,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四)可衡性 正确而切合实际的规划中的目标,既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因而它是人们检验和衡量各项工作成效的尺度。校长通常根据既定的目标要求检查工作的达成度,使精心设计的学校发展蓝图变成客观现实。工作好坏、质量高低的评价,不是来自主观和感觉,而是以是否完成规划中目标的客观实际为依据。规划的可衡性,还体现在能使学校、学校里的各个部门能根据规划要求具体衡量各自工作的成效。 (五)发展性 校本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兴起并得到流行的一个教育理念和发展策略,近些年来在我国也得到了重视和传播。其含义是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 以往,我国政府部门对学校控制过多,社会对学校干预过多,学校不能自主发展、自主办学。学校规划也主要是按照上级领导的布置去开展工作,规划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校本发展是一种重视学校自身力量和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观念。它主张在政府宏观指导和积极参与下,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即:校本发展则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发展策略,发挥自主办学的功能作用。在校本发展的理念下,学校规划的制定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需要学校从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中寻求变革,在大量的比较参照中重新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符合实际的行动纲领,并实事求是地去操作实践。这一切,包括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将有效地调动学校各种人员的积极性,并有力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根据以上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分析,学校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校的现状分析 一般包括学校历史和办学传统,学校发展中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目前面临的挑战,社区及教职工对学校的期望等方面的分析。现状分析是学校规划制定的现实依据。 (二)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 在不同学校的办学规划中,这一部分的表述存在差异,但以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指导思想三种表述居多。主要内涵为:“三个面向”、“四有目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三)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主要由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两方面构成。办学目标是指学校准备在将来多久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则是学校希望将本校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中很多内容是由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法律规定的。 如: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为“上海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锐意进取,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性学校;模范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求新时期办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成为辐射改革成果,输出办学经验的示范学校。培养目标——南洋模范中学的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化的发展教育;是努力践行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学校通过有组织的认知过程与环境影响,养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文明行为规范的现代教育。学校通过这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智能和人格和谐发展,使南模学子具有:出色的才智+健全的人格。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分阶段实现,所以学校发展目标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与中期目标的时限一般是2~3年。 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办学特色,所以,本部分需要探明学校特色的概念及内涵。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系统 本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选择的优先发展项目,分别确定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实施步骤等。优先发展项目是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中选择的。它是落实学校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五)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系统 主要以下内容:组织保障(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保障);对无保障(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保障);学校条件的保障(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保障);制度保障(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五、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步骤 (一)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 这一步主要是在对学校的原有基础、办学传统及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寻找学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为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学校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这项工作应由校长与学校共同体的所有人员一起商讨、共同分析,取得共识。必要时,还可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方法,广泛了解教职员工对学校现状的认识。如可向教职员工调查以下内容:我们的优势;我们亟待提高的地方;我们的短处;我们的担忧;我们情愿做的事情;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要抵制什么;我们的自豪之处;学校目前的总体状况如何?是否学校的某些部门比另外一些部门更加有效?为什么?学校现在的成绩比以往如何?学校现在的成绩与同类型的学校比较如何? 在学校现状的分析中,尤其要重视学校的优势分析。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发展优势,不同的校长和教师也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规划时,学校管理者应对自己学校的发展优势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对学校的特色目标进行定位。 学校发展优势的分析,包括学校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分析,如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社区环境、学生家长状况、学校条件结构、学校文化等,其中学校文化的分析是重要的方面。许多名牌学校在其悠久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能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如南京一中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新中国成立前,该校就曾推进首席导师制,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任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校传统文化和经验的继承,并注入新的内涵,以导师制为突破口,构建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导师制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导师制作为南京一中历史上的教育模式,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重新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 (二)对学校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 学校发展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方向(办学特色),程度,时间。如上海的曹杨中学的目标定位:“文理兼通,以文见长”,在人文修养方面有高度素质,3年成为上海市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示范性和实验性中学。 学校发展目标的三个维度中,最重要的是方向,而方向往往又是和学校特色的定位相联系的。 1、学校发展特色的选择 学校特色是指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本校独到的办学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优势,所形成的有鲜明个性、独树一帜、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办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的发展就如同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一样,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要有把自己同其他区别开来的特点。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标志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珍贵的、最值得珍惜和总结的东西。 学校特色是立足于本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密切结合学校实际的产物。学校特色必须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学校特色化就是学校个性化,就是学校优质化。 2、学校发展程度的定位 学校发展程度的定位,指学校在同类学校中所处地位的发展定位。如品牌学校,可追求成为全国的领先校,乃至世界一流名校;也可追求成为全省、全市同类学校中的首席;还可追求成为本学片同类学校中的首席。 3、学校发展目标体系的形成 当学校的特色与程度定位准确后,可选择目标实现的时间范围,然后将方向、程度、时间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一般是抽象的,还需要将总体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形成层次化的目标体系,从而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规划中的众多目标纵横排列,形成了层次结构。反映目标系统的众多目标可按层级结构进行分解,从而使各级目标之间产生从属关系、递进关系,显现目标的不同层次。一般地说,高层级的目标往往从宏观角度出发,体现其战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而低层级的目标,往往从微观或中观角度出发,反映出战术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就目标层次而言,有隶属层次(总体、部门、个体等目标)、时间层次(远期、中期、近期等目标)、要求层次(高级的和中级的、低级的目标)。总之,各种不同目标紧密相连,组成了有层次的目标系统,使目标具有某种秩序、策略并能发挥其整合一致的作用。 在确定和表述各层级的目标时应注意:目标是明确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成的;目标是可考核、可衡量的,可以估量成效的。即应当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应该在什么范围什么时间内进行,应该如何估量目标成效。 具体的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有达成的标识(或成功的标志);有测评点;有测评标准;有达成度的测评办法;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有明确的责任人。 (三)制定各部门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发展规划中可操作的一环。 行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系统:一是支持保障系统,包括达成目标所需的思想保障系统、组织保障系统、队伍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经费和条件等保障系统;二是反馈调控系统,建立反馈网络、反馈渠道,并建立有效的调控系统。 学校是一个社会系统,系统内的事情千头万绪,学校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学校在制定行动计划时,应首先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学校优先发展项目不宜过多,要选择对学校目标实现能产生关键影响的项目,一般以三到五种为宜。 行动计划要把重心放在优先发展项目上。围绕优先发展项目,制定各部门的行动计划,落实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行动。部门规划应具有以下特点:具体;可测量;可完成;真实、联系学校实际;确定时限;可以评价;可以检查。各个部门的行动计划必须详细阐述:要达到的目标(学校整体目标、各个部门目标);任务(具体说明为达到目标各个部门必须采取的行动);负责实施这项行动的人;实施行动、监控和检查所需的时间;成本问题(教职员工所画的时间、经费和物质资源、培训成本) 计划中的每一项目标和行动都应包括清晰的成功标准。标准可以是学期的标准和年度的标准,也可以是整个三至五年规划时期的标准;标准尽可能使量化的;标准应当具有挑战性并且可以实现。 学校规划的制定是学校共同体成员一起探讨的结果,确定后,应向学校教师公布计划,并通过大大小小的会议,不断讨论计划的进展,不断督促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上。 (四)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 学校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过程,实施监控和评价有助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计划。规划过程是一个循环和持续的活动过程。在学年结束时,应当安排时间,让那些参与学校规划及其实施的共同体有关人士正式检查和评价这一学年规划实施的效果。这样,一个评价活动会对下一个学年规划活动的实施和规划目标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学校要重视建立学校发展规划的监控和评价机制。 监控,主要是进行日常检查以促进规划准时实施和完成,促进学校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应当有一个规划指定的管理人员检查日常进展情况,通过口头或书面报告向校长和学校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监控中需做好的工作:审查行动计划和有关文件,如教学材料和备课本;详细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课堂观察。 各部门应向校长提供计划实施的评价报告,评价针对下列事项: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为什么说目标已经达到?超过了还是没有达到?行动在规定的日子内实施吗?时限真实吗?规划对学习/学习成果有什么影响?影响的证据是什么?量的还是质的?什么方面尤其成功,为什么?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什么?对将来的规划有何启示?起初的工作有价值吗? 学校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把监控和评价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学校还应当建立管理台历,包含规划活动的关键日期,以便校长和学校有关教师能够记录与学校发展规划有关的活动。 六、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 (一)要重视调查研究 学校规划是帮助学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规划的过程应该是各级干部和师生在校长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是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现状分析、综合归纳出思路的过程。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自身条件,看到自己的成绩,找出自身不足,明确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重点发展项目,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要独立思考 如何创办特色学校是校长制定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所谓特色学校,应该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特色学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全面科学规划和有计划地建设。既然特色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要有别于其他学校,那么校长应改变从属思维的定势,改变被动思维的模式,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色轨迹。只有这样才能用于改变,大胆创新,使学校个性化、特色化。 (三)要立足于实际 例如,上海的建平中学,在总体思考的基础上,构建了“跨世纪工程”,提出“合格+特长=建平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合格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学校提出并建立成阶梯状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体系,各种目标逐步递进、螺旋形上升。在改革初期,学校领导向全体教师提出“致力团结奋斗,三年振兴建平”,“魂系建平、心思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外围向核心带近”的总策略思想,分别在创造第三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改革第二课程--选修课和课外兴趣小组的系列化和正常化、改革第一课程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等方面适时地提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当建平的办学模式得到社会认可时,提出“认清形势,抓住时机,把建平建成高层次、高素质、高品位、高水平的一流学校”的口号。这些,对建平来说,也许行得通,但对于其他学校,尤其是非重点学校来说,就不一定行得通,这就需要实事求是。 (四)规划要具有可能性、重点性和伸缩性 我们精心设计的规划,必须是经过努力奋斗有可能达到、有可能实现的规划,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忘记了这一条,规划的各种作用都将变为零。因此,设计规划,首先要考虑可能性,也可称之为达成性。同时,我们设计的规划中所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带有较大重要性的指标,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十分必要又必不可少的目标。如果把非常重要的目标忽略了,而定出一些无关紧要或次要的目标,这就不是科学、合理的规划了。而且,制定规划中的目标要有一个弹性,要留有余地,有一个松紧、伸缩的区间,一般在上限、下限之间,要留有较大的余地。

是1983年9月15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制定的是“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与现实意义
  1、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
  “三个面向”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是邓小平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当时(1983年)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实际提出的。可以说,它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和对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三个面向”统一于一个目标,就是主动有效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一个过程,就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有中国特色,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三个面向”的内容各有侧重,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核心,是基础。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要主动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一方面,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方向和战略目标,教育是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所以教育理应“面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这简要地回答了教育的基本功能,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而培养“四有”新人就是要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但是面向现代化,必须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对外开放,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见,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为了更好地面向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专门人才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由此看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长远方向,是一个伴随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现代化而同步的进程。所以,我们可以说,坚持“三个面向”,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正确抉择。
   2、邓小平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现实意义及其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三个面向”准确地揭示了我国教育的历史转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和闭关锁国的时期的教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的本质特性,明确指出了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因而,“三个面向”可视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大发展与贡献。它不仅成为了中国现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从总体上反映了当今国际教育的改革均势。在这“三个面向”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几个观点: 一是教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探索和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也是人们创造未来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之一。人们对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人们对开发人力资源的极大关注,决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而这正是“三个面向”的基本观点之一。“三个面向”是在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战略重点”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既是这些观点的继续,又是这些观点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搞好教育和科学 工作,我看这是关键。……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他还曾多次提到要抓住全局与局部的联系,站在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的高度,抓住未来与当前的联系,并揭示出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关系着现代化战略全局听基础工程。基于这一点,他特别强调要把发展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方针,一个战略措施” 来抓紧抓好。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人才,这是邓小平同志始终一贯的基本观点。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从战略高度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更加明确地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系列战略选择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20世纪80年代怎么换算
20世纪80年代指的是1980年至1989年间的十年。在计算世纪时,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西方的计算方式是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元年到公元99年,并没有0世纪的说法,而是直接称为一世纪。例如,公元100年至199年称为二世纪,1800年至1899年称为19世纪,2000年至2099年则属于21世纪。公元...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
20世纪80年代是十年,即从1980到1989年。现在采用美式的20世纪80年代指八零后即:1981-1990年。100年为一个世纪,10年为年代。年代的计算方式如下:公元前,-1到-100是前1世纪,-101到-200是前2世纪,类推。公元后,1到100是1世纪,101到200是2世纪,就是说,尾数从1到0满一百年算一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
20世纪80年代:首先20世纪为1900年到1999年之间的100年。八十年代为1980年到1989年之间的10年。多少世纪就是在百千二位上以世纪数减一,如20世纪就是19XX年,19世纪就是18XX年。多少年代就是在十位上用这个年代数的十位数,如80年代就是XX8X年,10年代就是XX1X年。公元1980年(NineteenEighty)...

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
20世纪80年代是1980-1989年。因为第一个世纪就是0-99年,他没有第零个世纪一说。但是年代是有00年代一说的,所以年代是对应的,世纪是减一位的。即20世纪是19几几年,80年代则是80-89年,所以20世纪80年代是1980-1989年。世纪、年代的划分方法 先期定义与世纪划分方法相同,即每个世纪每十年为一...

怎么算年代?
年代的划分 从一个世纪的第1年开始,每10年划分为一个年代。例如,公元20世纪10年代,为1901年~1910年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就是1971年~1980年的时期。 再举例如下: 公元1世纪10年代 公元1年~公元10年; 公元1世纪100年代 公元91年~公元100年; 公元20世纪10年代 公元1901年~1910年; 公元...

根据规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写法规范吗
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写法不遵循规范。2. 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应使用阿拉伯数字。3. 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表述是错误的,正确写法应为“20世纪80年代”。4. 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五章,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的表述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5. 在公历...

20世纪80年代是多少年?是怎么算的
20世纪80年代是1980-1989年。世纪的计算:一百年算一世纪。西方以耶稣出生的那年算为公历的公元元年,但是从公元元年到公元99年是没有0世纪这种说法的,称为一世纪,所以世纪总比纪年早以为。比如公元100——199年称为二世纪,公元1800——1899称为19世纪,公元2000年——2099年是2世纪;公元前的道理...

回答80年代是什么意思,80年代指几年到几年
80年代是指80年1月1日-89年12月31日。20世纪80年代是指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

想知道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上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下:1、总体: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 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棉布消费虽未达到1957年水平,但穿着的质量大有提高。1980年皮鞋零售量达1.69亿双,比1957年增长8倍。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日用商品的零售额为42.4元。购买...

南宁市18850052880: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对外开放格局的构成包括 -
尤态悦复: ABCD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南宁市18850052880: 20世纪80年代,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实施了那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
尤态悦复:[答案] 863计划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 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

南宁市18850052880: 简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前期的开放有什么不同 -
尤态悦复: 第一,背景不同:近代开放是在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 当代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 第二,基础不同:近代开放是不平等的基础上,而当代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第三,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 第四,性质不同:近代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当代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 第五,结果不同:近代开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工业.今天对外开放有利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富强繁荣.

南宁市1885005288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尤态悦复:[选项]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转换经营机制 C. 国有企业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南宁市18850052880: 【初二历史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形成了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尤态悦复: 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南宁市1885005288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
尤态悦复: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在科技发展上大量购买外国生产线,积极引进外资.2000年后,我国在科技发展上开始由引进外资、生产线变为倾向引进技术并加以改造,“山寨”成了国货的代名词.现在(2015年),我国在科技发展上越来越注重自主创新.望采纳~

南宁市18850052880: 20世纪80年代,为了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我国制定了什么重大 这一计划? -
尤态悦复: 863计划

南宁市18850052880: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 - 上学吧
尤态悦复: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