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导读:还淳

作者&投稿:驹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老子道德经导读:还淳

  【经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帛书甲本: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

  帛书乙本:绝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璞,少私而寡欲。

  【翻译】

  断绝圣人,抛弃智慧,这样子人民的利益才能够百倍。断绝仁爱,抛弃正义,人民才能够回归本性,才是真正的孝顺而慈爱。断绝机巧与利益,如此盗贼才会绝迹。以上所列举的三项,我认为都只是文饰,不足以治国教民,因此应该要有其他的归属。还给百姓纯洁,怀抱朴质本性,减少私心与欲望。

  此章继第十八章而来,十八章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断绝圣人,抛弃智慧,这样子人民的利益才能够百倍。断绝机巧与利益,如此盗贼才会绝迹。

  回归自然朴素,无为而治,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治,真正的大智慧。若不能断绝圣智,那么就是有为。

  老子也主张圣人之治,只不过他所认为的「圣人」,理想中的「圣人之治」都和儒家的并不一样。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道德经》全文对「圣」的描述多是正面与肯定的,为何这里要说「绝圣弃智」?是这里的「圣」和老子其他篇章中不一样吗?不是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样的,「圣可圣,非常圣」,「绝圣」断绝的是形名上的圣,如此人民才能够复归于朴素,这才是真正的圣治。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太上,下知有之」即是绝圣的理想治道,「其次亲之誉之」则是未能绝圣。

  绝:断绝。《说文》:「绝,断丝也。」

  河上公注:◎ 绝圣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苍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 ◎ 弃智惠,反无为。◎ 农事修,公无私。

  王弼注: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断绝仁爱,抛弃正义,人民才能够回归本性,才是真正的孝顺而慈爱。

  仁:爱人。

  义:谊也。《说文》:「己之威仪也。」段注:「言己者、以字之从我也。己、中宫。象人腹。故谓身曰己。义各本作仪。今正。古者威仪字作义。今仁义字用之。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谊者、人所宜也。今情谊字用之。郑司农注周礼肆师。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是谓义为古文威仪字。谊为古文仁义字。故许各仍古训。而训仪为度。凡仪象、仪匹、引申于此。非威仪字也。古经转写旣久。肴襍难辨。据郑、许之言可以知其意。威义古分言之者、如北宫文子云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义、诗言令义令色、无非无义是也。威义连文不分者、则随处而是。但今无不作仪矣。毛诗。威义棣棣。不可选也。传曰。君子望之俨然可畏。礼容俯仰各有宜耳。棣棣、富而闲习也。不可选、物有其容不可数也。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 善矣。故文王、我将毛传皆曰。义、善也。引申之训也。」

  河上公注:◎绝仁之见恩惠,弃义之尚华信。◎德化淳也。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断绝机巧与利益,如此盗贼才会绝迹。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第五十七章: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河上公注:◎绝巧者,诈伪乱真也。弃利者,塞贪路,闭权门也。◎上化公政,下无邪私。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以上所列举的三项,我认为都只是文饰,不足以治国教民,因此应该要有其他的归属。

  河上公注:◎谓上三事所弃绝也。◎以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当如下句。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还给百姓纯洁,怀抱朴质本性,减少私心与欲望。

  河上公注:◎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见其笃朴以示下,故可法则。◎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




国学宝典《道德经》的介绍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

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对此唐成玄英疏解道:“此起譬也。江湖浩瀚,游泳自在,各足深水,无复往还,彼此相忘,恩情断绝。洎乎泉源旱涸,_鲔困苦,共处陆地,_尾曝腮。于是吐沫相濡,_气相湿,恩爱往来,更相亲附,比之江湖,去之远矣。亦犹大道之世,物各逍遥,鸡犬声闻,不相来往。淳风既散,浇浪渐兴,从理生教,...

道德经的全文
道德经的全文 4个回答 #热议# 网上掀起『练心眼子』风潮,真的能提高情商吗? simple97 2007-03-07 · TA获得超过6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道 德 经》全文一章(45)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经关于指导思想的句子?
有很多,你认真读上几遍,自己体会:郭店楚简《老子》全文对照通行本《道德经》解读。前言:《道德经》原名《老子》,其内容被后人多次增加,已经有所偏离,如果想要更好地寻找古老文明,首先要去除后人追加部分,寻求最接近原始的《老子》版本,然后还需要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以郭店楚简...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这一章,老子又说到“智”和“愚”。“智”不是指智慧,是指心机技巧,“愚”也不是指愚笨,是指敦厚淳朴。老子主张不能用“智”治国。关于老子说的这个“智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生活中还真的有很多例证。我举几个我的亲身经历。我们之所以一直觉得聪明机灵就好,木讷寡言就是愚笨,就不好,我...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译文:古代善于遵行“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

道德经全文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道德经.txt百度网盘下载地址 请采纳如果网盘失效 请及时追问我 ...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天下人都知道...

老子《道德经》经典50句0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认为贪欲是引起社会物欲横流、局势动荡不安、人心利欲熏天的根源,因此主张人们恢复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以便使生命不致遭到欲望的倾陷而屡屡处于绝境。不标榜圣贤、智者的物质价值,百姓就会百倍受益。不倡导仁义,百姓就会回归孝慈。遏制投机和逐利之风,盗贼就会绝迹。上述三个方面归纳得还不够...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行于大道原文与译文(有解析)
在老子眼中,“大道”,就是回归于“道”,守虚、守下、守辱、不争,作为一个统治者不仅仅在个人修养上如此,还得爱惜百姓,养之育之,教之化之,不损其生,不害其性,使他们也回归于“道”。《诗》上将这种统治者形容为“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可是世上的统治者,大多不是这样的,他们不坚守...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去仁义之华,取道德之实,息浇薄之行,归淳厚之源,要解释? -
咎都都梁: 吸收仁义之中的精华,从道德的实质,停止不淳朴敦厚的行为,回到淳朴敦厚的源头.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道德经第一到十章 -
咎都都梁: 老 子: 「道 德 经」: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老子《道德经》名句译解.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 -
咎都都梁:[答案]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 这一章重点讲“复归”的学说,前几章虽多次讲到这个问题,但本章是作为重点专讲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老子提出...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老子的道德经是什么意思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 -
咎都都梁:[答案]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幸福的宝典. 中医说,道德经就是一本中医养生宝典. 管理学家说,道德经就是一本管理学经典. 心理学家说,道德经就是一本心理学全书.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老子的道德经是什么内容 -
咎都都梁: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中第三十八章请贴出,呵呵 -
咎都都梁: 古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咎都都梁: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译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那些深得道之精髓,将“德”深含于内的圣贤哲人,可以用刚出生的婴儿来做类比.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毒虫不...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意思 -
咎都都梁: 译文: 1、"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但并不与对立者断然划界,不相往来. 2、"廉而不刿"即突棱而不伤人,说明道者虽能耐高强却"为而不争",善于与人达成利益. 3、"直而不肆"即率直而不放肆. 4、...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老子道德经 -
咎都都梁: 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分,【道经】阐释天道-自然规律,【德经】揭示人德-人生行为准则.九九八十一章,每一章节内容不尽相同.纵观《道德经》全篇,其中“道”贯穿始终.究竟何谓“道”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语言及人类的想象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客观存在但大道无形,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道”诸多表象即“德”,“德”是形式“道”是内容.非要以世间有形事物为“道”立意那应该是水,《道德经》第八章不争无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三门峡市19225065584: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全而归之' -
咎都都梁: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多 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 故明 不自是 故彰 不自伐 故有功 不自矜 故长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