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叶伯巨为何会被朱元璋处死?他做了什么事情?

作者&投稿:鄹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朝初年臣子叶伯巨会被朱元璋处死,全因为他说了大实话,触动了朱元璋逆鳞。朱元璋是一位自负皇帝,他不容许别人质疑自己决策,尤其是将自己儿子分封为藩王领兵这件事情,谁敢提出反对意见,谁就会大祸临头。

叶伯巨在当时是一个小官,得知朱元璋想要广纳谏言时候,他觉得自己一展抱负、才华机会到了。于是上书直接说出了朱元璋执政,所做三件不妥事情,其中便有反对分封藩王,也因此让朱元璋勃然大怒,最终处死了叶伯巨。

“天现异象”,朱元璋忧心,开始广开言路

封建社会中,即便是帝王,也非常相信天象。朱元璋时期,便有观察天象官员,告诉朱元璋“天现异象”,可能将会有大祸降临,或者是出现了不平事情。

朱元璋为了消除异象带来影响,便下令广开言路,想要听到好的建议。叶伯巨正是在这样情况下,才敢于直抒胸臆,说出了朝中一众大臣,都不敢说的话语。

叶伯巨指出政策弊端,触怒朱元璋引祸身亡

依照叶伯巨最初设想,他的言论应该会受到朱元璋重视,犹如当头棒喝一样,敲醒朱元璋并赞叹自己的才能。不曾想事与愿违,他等来的不是封赏,而是无尽的灾祸。

叶伯巨上书中,主要讲了三件事情,分别为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正是这三件事情,使得自负朱元璋,感觉自己被否定,也因此气不打一处来。

后面两件事情,朱元璋虽然不高兴,可能并不会处死叶伯巨。真正让朱元璋动怒事情,在于分封太侈。在朱元璋看来,天下都是朱家的,给自己儿子封王掌兵,也是为了保护大明江山,轮不到旁人说三道四。

叶伯巨因为触怒龙颜,而被朱元璋下令处死。可他的话却一语成截,在朱元璋尸骨未寒之际,叶伯巨担忧情况即上演;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没有听叶伯巨谏言。



因为叶伯巨上书说朱元璋“分封太侈”,朱元璋因此认为叶伯巨这是在离间他与儿子们的骨肉亲情,所以他处死了叶伯巨。叶伯巨被处死一事其实得追溯至1376年的一次星变。对于古人来说,星变是上天给出的一个预警,预示着国家将有大难或者不平事出现。所以1376年出现星变之后,明太祖便下令让天下士人针对朝廷的得失与不公提出批评或建议。

当时在山西任职的叶伯巨也书写了一封上疏,即《奉诏陈言疏》。叶伯巨在这封上疏中写道:“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 ,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其中就“分封太侈”这一点来说,叶伯巨在上疏中以汉、晋两朝为例,提出“分封逾制,祸患立生”这一观点。然后他又借此建议明太祖对诸侯王采取“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理”的措施。

明太祖在看到叶伯巨的这封上疏之后很是生气,他还觉得叶伯巨的这些言论其实是在离间他与儿子们的骨肉亲情。盛怒之下的明太祖当即便让人对叶伯巨实施抓捕。不久之后,叶伯巨被押送至南京。直到这时,朝中大臣方才知晓他的上疏惹恼了明太祖。但是即便这些朝臣有心为叶伯巨求情,但是明太祖却不愿就此宽恕叶伯巨。

待叶伯巨被关进刑部大牢之后,狱卒对他实施了非常严酷的刑罚。在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刑罚虐待之后,叶伯巨最终于牢房中活活饿死。而在他逝世二十多年之后,明朝果真因“分封太侈”而爆发了藩王作乱,明太祖钦点的皇帝朱允炆因燕王朱棣起兵而最终命丧火海。如此看来,叶伯巨当初的谏言其实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朱元璋当时广纳谏言,叶伯臣就信以为真,直接上书指出了朱元璋的三件错误决策,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于是叶伯臣就被朱元璋给很友好的处死了。

是因为他说了一些话,让朱元璋觉得他是在嘲讽自己。比如他说了和尚。而朱元璋曾经是当过和尚的。


朱棣是怎么继位的
朱棣继位 --- 明太祖60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对朱允炆更不服气。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燕王早就暗中练兵,准备谋反。为了麻痹建文帝,他假装发了精神...

靖难之役为什么会成功?
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 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 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 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叶伯巨的预料,中央政权与...

靖难之役的原委 以及其影响
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叶伯巨的预料,中央政权与藩王...

关于:“靖难之役”
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 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

兴安县15393195104: 丧尽天良,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兄弟以及大臣看看有多残忍 -
花成地屈: 朱元璋杀功臣大概有下面这三点.第一点,太子朱标,太过软弱,妇人之仁,太讲究道德仁义,所以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的子孙铺路,只有痛下屠刀.第二点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功高震主,因为朱元璋死后,这些大臣们身居要职,个个都是大功臣,...

兴安县15393195104: 明成祖入主南京后杀建文朝大臣的细节,谁有???谢
花成地屈: 靖难之役 发生时间: 公元1399年--1402年 所属年代: 明代 事件介绍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

兴安县15393195104: 向朱元璋指出分封的弊端的是谁? -
花成地屈: 是叶伯巨.对于朱元璋“分封太侈”的弊端,当时很多大臣都看不出来,反而在平遥县当训导的叶伯巨看得一清二楚.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星变屡次出现,钦天监奏“五星紊度,日月相刑”,朱元璋下诏“求直言”.叶伯巨应诏上书,直言“当今之事,太过者三”.叶伯巨所说朱元璋做得太过分的三件事是“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

兴安县15393195104: 明朝皇帝朱元璋 为什么要杀死那么多功臣
花成地屈: 怕那些大臣篡权,特别是自己死掉后夺了他孙子的皇位.因为他孙子年轻,经验少,没有跟随他打过仗,和那些曾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关系不亲密,能力没有他们强,肯定会有人不服朱允炆.

兴安县15393195104: 明朝第一个被当廷打死的大臣是? -
花成地屈: 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这位朱亮祖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立有大功,被封为永嘉候(侯爵),镇守广州,可谓位高权重.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骄狂. 当时的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

兴安县15393195104: 朱元璋为什么杀了那么多人? -
花成地屈: 朱元璋同学当皇帝时候杀人如麻,著名的"洪武四大案",每个案件都杀了上万人.对于朱元璋的凶狠个人认为有两点:1.跟他少年生活有关,导致人格'分裂',憎恨官吏.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小时候家里是低保户,靠救济粮过日子....

兴安县15393195104: 明朝历史上最心狠手辣的皇帝,动不动就杀 -
花成地屈: 应该是朱元璋,他吸取元朝灭亡教训,彻底废了丞相,又设立东西厂作为特务机构,专门监视手下大臣一举一动.一次有位大臣办酒席,会后朱元璋竟然连座次都了如指掌!所以很多人稀里糊涂就被杀了,这都是他疑心重的表现. 朱元璋是位很残暴但也很有作为的皇帝.

兴安县15393195104: 历史上明朝二虎是怎么死的? -
花成地屈: 二虎的历史原型是明朝锦衣卫第一指挥使毛骧 .历史上的毛骧很早便追随朱元璋,后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替朱元璋处理了一大批开国勋贵,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制造了胡惟庸案后的牵连大案.最终毛骧的所作所为引起众怒,最终朱元璋为平息众怒毛骧处死.

兴安县15393195104: 明成祖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清君侧是不是朱元璋赐予朱棣?
花成地屈: 另一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是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他为建文帝.建文帝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削藩建议,着手进...

兴安县15393195104: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都烧死了谁 -
花成地屈: 在各种小说、戏剧里,除了刘伯温和徐达所有功臣都被烧死了,外加若干宫女太监侍卫但实际上,明朝开国大臣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等.他们的死法如下:徐达:病死.常遇春:因病死于北伐途中;李文忠:建国后病死;邓愈:建国前病死;朱文正:因违法被囚禁,病死于监狱;朱亮祖:建国后犯法而死;胡大海:建国前死于降将的暗算;周德兴:以儿子乱法连坐而死;廖永忠:被朱元璋以逾制理由杀死;傅友德:因请赏田被朱元璋赐死;冯国用:死于军中;冯胜:坐蓝玉案赐死.开国大臣没有一个是被烧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