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身养性的哲理小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鄂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古人修身养性的哲理小故事~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 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要过得平安顺利,就得要常常低头,放下身段,千万要记取这个痛的教训,将带给你不少的利益。”富兰克林牢牢记住长者的教训,从此把“低头、谦逊”列入生活准则。20岁时,就创立了沉默、规律、节约、勤勉、诚实、正义、中庸、清洁、养生、平静、纯洁、决断、谦虚等著名的13训。学会低头,对他成为一代伟人不无帮助。 
有人问哲学家说:“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学家道:“二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吗?”哲学家答:“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阴的路上,有个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说:“你看起来挺神气,不过,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气魄的话,你就来杀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忍一时之气,从不良少年胯下爬过。他的低姿态,后来为他立了不少战功。  
古有明训“伸手不打笑脸人”,真正的强不是用强,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行事能低头,事情会更顺畅;低姿态可避免嫉妒障碍。放下身段才能与人和平相处。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谦  
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全国官吏和人民都来道贺。但是,有一位老人却穿粗麻衣,戴白帽子以丧服吊唁他。众人都觉得老人真是触霉头,孙叔敖却赶紧整冠肃衣迎接老人,虔敬地请教他:“楚王不知道我能力不好,委我相位,众人都来向我道贺,但我恐怕以后要承受百姓的责怪。您说来吊丧,一定有高见要指教吧?”
老人说:“的确有些话想提醒你:身份高贵但对人骄傲,必会被人民抛弃;地位高而擅权,必遭君王讨厌;俸禄多而不知足,必招灾祸。”孙叔敖恭敬的道谢:“谨遵教诲,您还可以再教我一些吗?”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加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就足以治好楚国了。”果真,孙叔敖成为廉洁的名相,上任三个月,楚国大治。
财富、名位、拥戴是很难拒绝的诱惑,高官厚爵与升斗小民人性相同,同样的弱点。只是,身份尊贵的人较有机会培养骄矜之气;位高权重,容易尝到揽权的滋味;拥有丰厚的物质,较易挥霍,老人教诫虽指向位高权重的人,其实是对每个人的,足以当成吾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有智慧的人,能从浅显的事例中看见深奥的道理;从举止动念中预见一生福祸之所倚。谨言慎行、礼让谦下,还真是处世的不二法门。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样修身?读书,就是一个好渠道。以书为镜,可以修身立德。哲学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增加良知。读修身养性的书,就如同与圣贤交谈,可收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就像眼前竖起了一面晶莹透亮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日积月累,既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又知天下事而懂荣辱,辨丑恶。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所以,我认为读书要读修身养性的书。

我国历史悠久,学派众多,讲修身养性的名典格言数不胜数,儒家讲博爱,墨家讲兼爱,道家讲无为,法家讲霸道,兵家讲策略,虽各家言论不同,但各有千秋,闪耀的都是人性的精华,是流传千古的经世哲学。读诸子百家这类富含哲理的书,能使人明白人生的价值。对一个人来说,哪怕是只把儒家一家的精髓吃透了,那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大有益处的。从我多次读过的《论语》来看,里面大到齐家治国、小到日常起居,讲的都是很实用的东西。比如交朋友,《论语》提到: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教导我们要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样才能有助于发展。如果与逢迎谄媚的人,与当面恭维、背后毁誉的人,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就会受到伤害。这些对我们处世都是至理名言。在小时候听老师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老师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课文。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在大学时,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部书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非曲直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1981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买到了一套《古文观止》,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222篇,但这些文章却经天纬地,气壮山河,品在竹之间,格在梅以上。如把品格比作:高洁韵同修竹,孤清操比寒梅。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反复通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的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真知灼见,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如果背诵,就犹如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通过对平凡的人生的描述,把对待胜利与失败,逆境与顺境,幸运与磨难,荣誉与羞辱,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做官与卸任的正确态度和人生哲理也传达了出来。读这本书,获得的是一种放达的人生感悟,觉得应该像他那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读了全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此外,我还读过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寥寥数十字,但字字掷地有声。读后,都会被他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所感染。像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可以说,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读哲学书,学点哲理慧语是修身养性的基本功。我在高中读书时,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课本中得到了启发,就喜欢爱读哲学著作。后考进湖北大学政治系,哲学是一门主课,我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也养成了读哲学书、买哲学书、藏哲学书的习惯。我认为,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使人的目光深邃、思维严密、胸怀博大、见解精深。文学以其富于感情和形象的语言感染人们,哲学则以概念与理性的思辨启迪人们。前者重形象思维,后者重逻辑思维。哲理,正是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联姻”,也可以说,是文学与哲学边缘的相交。哲理不仅面对一个丰富的外部世界,而且联系于复杂的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两个世界又氤氲化生,变幻无穷。过目难忘的哲学慧语启迪智慧。闪光的哲理净化人的心灵,通过开掘真、善、美的内涵,鞭挞了假、恶、丑。哲理佳句无不具有炽热的感情、冷峻的思考、较新的角度、优美的言辞,让人们在深思中得到美的愉悦,在启迪后得到美的享受,启示理性,开拓视野,触发读者作高一层次的联想。不在乎的东西往往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哲理是某种情感体验浓缩物。但是,由于经过开华,便不只是表达一种感情而已,它留给读者积极的思考余地。这些入木三分的哲理佳句无一不是金石良言。哲理,不应成为空洞无物的说教,干巴巴的口号,而应让人们在沉思中得到美的愉悦,在启迪后得到美的享受,启示悟性,开拓视野,触发读者作高一层次的联想。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不努力就是指的不努力读书,要少读一些空谈大话的次品。如果说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第一次闪光”,那哲理是人类智慧更耀眼夺目的闪光。所以,我认为,面对精神产品,最能引起思索的是什么?当然不是电视片、电影、甚至也不是戏剧,而是哲学、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这是思想和精神的最好最方便的表述形式和存在方式。它们本身就是引人思索的特质。

修身养性,要读一些真正能影响人生的励志书。古今中外多少人正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而选择的读书,也正因为如此,又有多少作者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对人的修养与处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书,我称之为励志书。此类书中闪烁着哲学家睿智的语言和绝妙的思想,心头涌动着的是感激与快乐。比较著名的像我们中国的《菜根谭》、《幽梦影》、《小窗幽记》、《围炉夜话》等;国外的如英国培根《人生论》,共收入58篇短文,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特有的壑智、敦厚和既严谨又演有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全书见解独到,以文笔优美、语句简洁、趣味隽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历四百多年而未衰,被译为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十本著作之一。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都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生存意志的激发。我在上个世纪60年代读过一本《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书中的思想深深地烙刻在我心上。后来无论是生活多么艰辛,还是遇到生活中的难关,都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在支撑着我。书中写道:“只有意志信念坚忍者,才能牵着挫折的翅膀,拖垮它、磨穿它、摧毁它。挫折和成功是生活的两张面孔,善于与挫折相知相交,成功才会在你面前闪现出希望的火花”;“我们应当明白:消除错误的思想和行动,注入快乐,比割除身上的肿瘤和脓疮还重要。它像一盏明亮的灯,始终为照亮前进的路。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培养快乐的心理,不为别人的批评而不快乐。”多么深邃的哲学思想!读罢,便于不知不觉中被哲理的语言所打动,被哲理的精辟分析所折服。近年来,这一类励志的图书越来越多,如畅销的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细节决定成败》(100-1=0的故事)等等。这也充分反映了一点,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品德情操、个人修养。现在很多人,甚至小孩十来岁已经开始读如何致富、怎么化妆的书,真让人觉得担忧。我觉得青少年要读一些励志的书,这些书对人一生的价值,远远超过赚钱和美容。我们要认真学习,发扬光大。

在修身养性方面,我还喜爱品读名人家书。家书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自身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历经时代风雨的淘洗而不褪色,反愈发显示出内在的思想光芒和魅力。从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到后来的《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再到解放前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闻一多家书》;解放后的《傅雷家书》、《沈从文家书》等等,可谓渊源流长,由来久远。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真是再生动不过了。我品读名人家书,时常被书中蕴涵的殷殷关切、希望与爱所感动和折服,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如:读闻一多留美期司的家书,我明显感到落后国家的公民在他国受到的歧视和屈辱。我原来总以为鲁迅先生是个面目严肃的铁骨战士,读了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后发现鲁迅先生有柔情、可亲的一面。在许多人眼里,柳亚子先生是一个诗人,写的家书一定会充溢着诗性的浪漫气息。其实不然。譬如他写给儿子柳无忌的家信:“我礼拜三的寄四本帖,礼拜四寄的一封信和一本帖,礼拜五、礼拜六每天寄明信片一张,你都收到了吗?觉得太多了缠不清,有些讨厌吗?如果讨厌,不妨来信告诉我。仍旧接到你一信,再发一信,好吗?这几天冷吗?热吗?吃的东西快完了吗?有人来过吗?身体好吗?功课不吃力吗?望你告诉我。”一个因服犊倩深而絮絮呵叨、没完没了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现代翻译家傅雷1954年到1966年写给长子博聪的书信。该书自1985 年初版后,已再版5次,发行数已超过100万册,至今畅销势头不减。之所以出版者一版再版,是因为这本家书并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读了这些家书后,我就想,一个人,在社会上可能是这个“长”,那个“家”,但在家里,在妻子面前是丈夫,在子女面前是父亲。柳亚子、傅雷就是这样一个个真实的人。我明白了命运是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的,为了让家人幸福美满,我饱经岁月风雨、人世沧桑,吃苦耐劳而终身不悔。退休后,我很有兴趣地读了曾国藩的家书,惊奇地发现这位权倾一时、大红大紫的钦差大臣,竟会发出“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的感慨。我觉得这位古人主张的读书的境界,对于今日的读书人是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的。曾国藩的家书中多处谈及读书,自然其中有些内容功利心很重,但有些关于读书的精义,比如读书重在领得读书之趣、变化气质、陶冶性情、豁达襟怀……比如读书需要有志、有识、有恒这些思想,看得出皆是从其终生读书体验悟出的。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就必须勤于读书,善于思考。以上这些家书都焕发着奇异光彩,闪耀着真知灼见,不仅滋润了一个家庭的成长,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洁白的纪念碑”。所以,我喜爱读家书,也爱收藏书信,在我的邮集中就有几箱实寄封信。

1.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全国官吏和人民都来道贺。但是,有一位老人却穿粗麻衣,戴白帽子以丧服吊唁他。众人都觉得老人真是触霉头,孙叔敖却赶紧整冠肃衣迎接老人,虔敬地请教他:“楚王不知道我能力不好,委我相位,众人都来向我道贺,但我恐怕以后要承受百姓的责怪。您说来吊丧,一定有高见要指教吧?”
老人说:“的确有些话想提醒你:身份高贵但对人骄傲,必会被人民抛弃;地位高而擅权,必遭君王讨厌;俸禄多而不知足,必招灾祸。”孙叔敖恭敬的道谢:“谨遵教诲,您还可以再教我一些吗?”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加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就足以治好楚国了。”果真,孙叔敖成为廉洁的名相,上任三个月,楚国大治。

2.有人问哲学家说:“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学家道:“二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吗?”哲学家答:“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阴的路上,有个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说:“你看起来挺神气,不过,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气魄的话,你就来杀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忍一时之气,从不良少年胯下爬过,最后功成名就。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 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要过得平安顺利,就得要常常低头,放下身段,千万要记取这个痛的教训,将带给你不少的利益。”富兰克林牢牢记住长者的教训,从此把“低头、谦逊”列入生活准则。20岁时,就创立了沉默、规律、节约、勤勉、诚实、正义、中庸、清洁、养生、平静、纯洁、决断、谦虚等著名的13训。学会低头,对他成为一代伟人不无帮助。 
有人问哲学家说:“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学家道:“二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吗?”哲学家答:“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阴的路上,有个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说:“你看起来挺神气,不过,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气魄的话,你就来杀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忍一时之气,从不良少年胯下爬过。他的低姿态,后来为他立了不少战功。  
古有明训“伸手不打笑脸人”,真正的强不是用强,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行事能低头,事情会更顺畅;低姿态可避免嫉妒障碍。放下身段才能与人和平相处。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谦  
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全国官吏和人民都来道贺。但是,有一位老人却穿粗麻衣,戴白帽子以丧服吊唁他。众人都觉得老人真是触霉头,孙叔敖却赶紧整冠肃衣迎接老人,虔敬地请教他:“楚王不知道我能力不好,委我相位,众人都来向我道贺,但我恐怕以后要承受百姓的责怪。您说来吊丧,一定有高见要指教吧?”
老人说:“的确有些话想提醒你:身份高贵但对人骄傲,必会被人民抛弃;地位高而擅权,必遭君王讨厌;俸禄多而不知足,必招灾祸。”孙叔敖恭敬的道谢:“谨遵教诲,您还可以再教我一些吗?”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加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就足以治好楚国了。”果真,孙叔敖成为廉洁的名相,上任三个月,楚国大治。
财富、名位、拥戴是很难拒绝的诱惑,高官厚爵与升斗小民人性相同,同样的弱点。只是,身份尊贵的人较有机会培养骄矜之气;位高权重,容易尝到揽权的滋味;拥有丰厚的物质,较易挥霍,老人教诫虽指向位高权重的人,其实是对每个人的,足以当成吾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有智慧的人,能从浅显的事例中看见深奥的道理;从举止动念中预见一生福祸之所倚。谨言慎行、礼让谦下,还真是处世的不二法门。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 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要过得平安顺利,就得要常常低头,放下身段,千万要记取这个痛的教训,将带给你不少的利益。”富兰克林牢牢记住长者的教训,从此把“低头、谦逊”列入生活准则。20岁时,就创立了沉默、规律、节约、勤勉、诚实、正义、中庸、清洁、养生、平静、纯洁、决断、谦虚等著名的13训。学会低头,对他成为一代伟人不无帮助。 
有人问哲学家说:“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哲学家道:“二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五、六尺高吗?”哲学家答:“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未成名前,有次走在淮阴的路上,有个不良少年看他不顺眼说:“你看起来挺神气,不过,只是中看不中用。有气魄的话,你就来杀我;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忍一时之气,从不良少年胯下爬过。他的低姿态,后来为他立了不少战功。  
古有明训“伸手不打笑脸人”,真正的强不是用强,而是用柔。要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行事能低头,事情会更顺畅;低姿态可避免嫉妒障碍。放下身段才能与人和平相处。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谦  
孙叔敖任楚国宰相时,全国官吏和人民都来道贺。但是,有一位老人却穿粗麻衣,戴白帽子以丧服吊唁他。众人都觉得老人真是触霉头,孙叔敖却赶紧整冠肃衣迎接老人,虔敬地请教他:“楚王不知道我能力不好,委我相位,众人都来向我道贺,但我恐怕以后要承受百姓的责怪。您说来吊丧,一定有高见要指教吧?”
老人说:“的确有些话想提醒你:身份高贵但对人骄傲,必会被人民抛弃;地位高而擅权,必遭君王讨厌;俸禄多而不知足,必招灾祸。”孙叔敖恭敬的道谢:“谨遵教诲,您还可以再教我一些吗?”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要更谦卑;官位越大,要更加细心;俸禄越多,取舍更要谨慎。能谨守这三点,就足以治好楚国了。”果真,孙叔敖成为廉洁的名相,上任三个月,楚国大治。
财富、名位、拥戴是很难拒绝的诱惑,高官厚爵与升斗小民人性相同,同样的弱点。只是,身份尊贵的人较有机会培养骄矜之气;位高权重,容易尝到揽权的滋味;拥有丰厚的物质,较易挥霍,老人教诫虽指向位高权重的人,其实是对每个人的,足以当成吾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有智慧的人,能从浅显的事例中看见深奥的道理;从举止动念中预见一生福祸之所倚。谨言慎行、礼让谦下,还真是处世的不二法门。


关于修身养性静心的格言
1.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元代罗贯中《三国演义》赏析:多用甜言蜜语去得到好处,还不如沉默不言而不受到伤害。2.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曾国藩 赏析:只追求名声的人,会损害自身。拥有过多的财富,会殃及后代。3.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宋代林逋《省心录》...

修身养性诚可贵,顺势而为创人生是什么意思?
对我而言,“修身养性诚可贵,顺势而为创人生”这句话是一种指导原则,它包含着智慧和人生哲理。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修身养性是指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通过读书学习、参加培训和与有智慧的人交流,我逐渐明白...

关于人生哲理优美小文章5篇
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粒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担当不下去。不能低头的人是因为一再回顾过去的成就。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着。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的健康以及幸福的人生观。 人生哲理优美小文章四:观念一转,天高地远 一个人无论多么乐观,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烦恼,没有烦恼的人,这个世...

2021励志说说:如果岁月静美,那就修身养性;如果时光闲散,
修身养性,在于意而不在于形。 19、修身养性,修心养性,身心健康。 20、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修身养性,是做人的根本要求,在苦恼中奋起,在喧响里淡定,在热闹中平静。 21、修身养性,修心养性,内调外养,内外兼修。 22、你告诉我要修身养性,可是能告诉我如何能静的下来吗? 23、修身养性,字随人。 24...

智者哲理小故事:四句箴言
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4、需要自己慢慢品味。四句话之间相互矛盾,若要真正明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这四句话应该是修身养性的四个阶段:1、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走出自己);2、以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以己推人);3、尊重他人(人格独立)。4、重视自己(人格自主)

富有人生哲理的语句
动静相宜乃修身养性之根本。 23、人无自信无主,过于自信则拗。自以为是乃自缚绳索。人不聪明乃愚,过于聪明乃奸猾,自作聪明乃掩耳盗铃也。 24、善恶只在一念,荣辱只在一差,福祸只在一霎,座上宾与阶下囚多是一步之遥。吉凶祸福,兴衰际遇皆在个人审时度势的把握。 富有人生哲理的段落 1、想要活得爽,大家都...

人生修身名言《修身五字经》摘抄
教人成家行好事,孝敬温良理义深。男人听读思前后,女人听读亦关心。 非是淫邪歌曲语,七字经中不误人。无事翻阅人清醒,解散千愁无闷心。 该尽几多人间事,看过自然便知情。世人若是依此做,纵不成家宜成人。 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哲理七字经语录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生之计在于勤,少年便要识得...

超凡脱俗能使人清心寡欲的哲理句子大全
四、如果哪位当大官的人的想修仙,本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一定要清心寡欲、心境澄明、心灵深处不能藏污纳垢,上善若清流,戒色、戒贪、与人为善,心境宽广。 五、走好人生,享受这个短暂的过程,淡看世俗纷扰,淡泊贪心妄念,坚强坎坷颠簸,微笑人生。风雨之中,生命无价,坚强不屈;安逸路上,怡情养性,清心寡欲。问心无...

【人生哲理】为人低调是一种绝学
低调,是修身养性的境界 低调做人,还意味着你必须丢掉一些东西,比如身份感、优越感、尊贵感、荣耀感等等。 低调,不是压抑自身的欲望,而是自然而然,修养品性,“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能为人着想,能顾全大局,能合作共赢。更进一步,让自己拥有超脱欲望、淡泊名利的胸襟。 如此,方能看到...

修身养性,务实拼搏,金银满堂,蓬勃发展,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些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它们传达了一些哲理和价值观念。修身养性:指个人应该从内心修养自己,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完善。务实拼搏:强调人们应该注重实际,踏实而勤奋地努力工作和实现目标。金银满堂:表示希望财富富足,生活富裕,无需忧虑经济方面的问题。蓬勃发展:指事物或个人...

昂仁县13386539430: 求一篇古人修身养性的哲理小故事 -
大季怜安射: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 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要过得平安顺利,...

昂仁县13386539430: 古代修身养性的故事 -
大季怜安射: 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昂仁县13386539430: 有什么经典的成语故事或者有哲理的古代故事古代的,而且不要太常见的.越经典越好.课前三分钟用.. -
大季怜安射:[答案] 有哲理的古代故事 孔子受困于陈蔡时,曾有七天未尝过米饭的滋味.一天,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饭.在饭快熟时,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在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见先祖,食物是否...

昂仁县13386539430: 谁知道古代贤人修身养性的名篇 -
大季怜安射: 看你是入世还是出世.出世是道德经、易经、心经、老子、庄子、世说新语都不错,可以修德养性.入世是孟子、大学、曾国藩的忍经、挺经、刘伯温的郁离子、文天祥的正气歌,可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昂仁县13386539430: 古代有哲理,有内涵的正能量故事
大季怜安射:愚公移山 以思想浪漫、语言生动而脍炙人口,从文学角度看,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篇上乘的古代文言小说.但从思想内涵上看,它探讨了事物的相对性规律,生发了对立统一的意识,涵盖着古代先民们朴素的哲学思想. 狐 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

昂仁县13386539430: 古代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古谚、事例有哪些 -
大季怜安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儒家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出,见乾坤最上文章. ——洪应明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洪应明

昂仁县13386539430: 古代的道德故事20字 -
大季怜安射: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管鲍之交、车胤囊萤、千里送鹅毛、许衡不食无主之梨……这些传统道德典故的来历和含义,你都知道吗?分享14个你应该讲给孩子们听的传统道德故事,分享给大家.成语典故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

昂仁县13386539430: 急需100字左右中国古代名人哲理故事,注意100字左右! -
大季怜安射: 仁爱待人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

昂仁县13386539430: 古代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古谚、事例有哪些
大季怜安射: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 2010-07-21 10:48

昂仁县13386539430: 几个古代智慧小故事
大季怜安射: 一、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