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讲的什么故事?

作者&投稿:莱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牛弹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扩展资料:
名家点评
东周文学家《庄子·齐物论》:“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音律,惠施好谈名理,他们各以自己的才能显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
宋代学者载姚镕《齐东野语》载姚镕: “物之不灵,告以话语而弗听,俗所谓对牛马而诵经是已。”
宋代禅师惟白《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牛弹琴

出处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据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后来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了。他最后说: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讲,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音乐家名叫公明仪,弹得一手好琴。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琴不离身,闲下来时,弹奏一曲,便觉得心神舒畅。

有一天,他独自一个人在郊外散步。他走着走着,看见一头牛在那里吃草。他觉得这头牛很寂寞,就开口对牛说道:“老黄牛啊老黄牛,你真可怜啊,一个人在这里,也没人理你,不过,你不用怕,我给你弹一首曲子,给你解解闷儿。”于是他就放下琴,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牛低着头只管吃草,一点儿也不理会。公明仪失败了,他想了想明白了:那支曲调太高深了,不是牛听不到琴声,而是琴声不适合它的耳朵啊!于是他又另外弹了几支曲调,一会儿好像蚊子嗡嗡地叫,一会儿又好像小牛哞哞地叫。这样一弹,那头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转身子踱着小步,慢慢地走来,留心地倾听。

弹得再好的弦音,也要有知音者才能听懂;再好的良琴,也要有善操琴者抚之;再贵重的东西,也要有识货之人才懂得珍惜;再幸福的生活,也要有惜福之人。只是,遗憾的是,世间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世上总有那么多的对牛弹琴,那么多的焚琴煮鹤,那么多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之类的事情。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音乐家名叫公明仪,弹得一手好琴。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琴不离身,闲下来时,弹奏一曲,便觉得心神舒畅。

有一天,他独自一个人在郊外散步。他走着走着,看见一头牛在那里吃草。他觉得这头牛很寂寞,就开口对牛说道:“老黄牛啊老黄牛,你真可怜啊,一个人在这里,也没人理你,不过,你不用怕,我给你弹一首曲子,给你解解闷儿。”于是他就放下琴,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牛低着头只管吃草,一点儿也不理会。公明仪失败了,他想了想明白了:那支曲调太高深了,不是牛听不到琴声,而是琴声不适合它的耳朵啊!于是他又另外弹了几支曲调,一会儿好像蚊子嗡嗡地叫,一会儿又好像小牛哞哞地叫。这样一弹,那头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转身子踱着小步,慢慢地走来,留心地倾听。

弹得再好的弦音,也要有知音者才能听懂;再好的良琴,也要有善操琴者抚之;再贵重的东西,也要有识货之人才懂得珍惜;再幸福的生活,也要有惜福之人。只是,遗憾的是,世间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世上总有那么多的对牛弹琴,那么多的焚琴煮鹤,那么多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之类的事情。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音乐家名叫公明仪,弹得一手好琴。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琴不离身,闲下来时,弹奏一曲,便觉得心神舒畅。有一天,他独自一个人在郊外散步。他走着走着,看见一头牛在那里吃草。他觉得这头牛很寂寞,就开口对牛说道:“老黄牛啊老黄牛,你真可怜啊,一个人在这里,也没人理你,不过,你不用怕,我给你弹一首曲子,给你解解闷儿。”于是他就放下琴,先弹了一支《清角之操》。牛低着头只管吃草,一点儿也不理会。公明仪失败了,他想了想明白了:那支曲调太高深了,不是牛听不到琴声,而是琴声不适合它的耳朵啊!于是他又另外弹了几支曲调,一会儿好像蚊子嗡嗡地叫,一会儿又好像小牛哞哞地叫。这样一弹,那头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转身子踱着小步,慢慢地走来,留心地倾听。
弹得再好的弦音,也要有知音者才能听懂;再好的良琴,也要有善操琴者抚之;再贵重的东西,也要有识货之人才懂得珍惜;再幸福的生活,也要有惜福之人。只是,遗憾的是,世间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世上总有那么多的对牛弹琴,那么多的焚琴煮鹤,那么多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之类的事情。


对牛弹琴的故事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主要讲了什么
1、内容简介:公明仪曾经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可牛却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原来,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入它的耳。于是公明仪便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2、寓意: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1. 《对牛弹琴》的故事讲述了弹琴能手公明仪,试图对牛弹奏一曲《清角》,但牛对此毫无反应。2. 公明仪意识到牛并未听见,而是因为美妙的琴曲并不适合牛的听觉。3. 于是,公明仪改变策略,弹奏出蚊虻的嗡嗡声和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立刻产生了反应,摇动尾巴,竖起耳朵,表现出不安的样子。4. 这个...

对牛弹琴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对牛弹琴》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音乐家叫公明仪。有一次,他看到一头牛正在吃草,就给牛弹奏了一曲深...

对牛弹琴的故事对牛弹琴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1、《对牛弹琴》是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出自东汉学者牟融的《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音乐家公明仪为牛演奏琴曲的情景。2、故事原文描述公明仪为牛弹奏《清角》一曲,然而牛依然低头吃草,仿佛未曾听闻。原文中指出:“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翼。”意味着牛并非聋子,只是音乐并不适合它们的耳朵。3...

对牛弹琴的故事典故
三、对牛弹琴的典故,源自公明仪为牛弹琴的故事,说明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徒劳的。四、对牛弹琴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公明仪在郊外为牛弹奏琴曲,牛不理解高雅的琴曲,却对模仿蚊蝇和小牛叫声的琴声有反应。五、对牛弹琴寓意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是徒劳的,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六、对牛...

对牛弹琴的故事主要讲的是
曲毕,牛仍没一点反应。公明仪大为扫兴,转念一想,牛不解音,大概是自已选错了曲子吧。于是,他又接着弹起来,这时的琴声一会儿象蚊子嗡嗡,一会儿象牛犊哞哞,只见牛停止了吃草,抬起头专注地望着公明仪。对牛弹琴这个故事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寓言故事的情节是什么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因为带有讥讽对方的口气,所以引用时必须区别对象。对于某些顽固的人来说,同他们讲道理,有时确实是“对牛弹琴”,白费劲儿。但是对于各种不同水平的群众来说,这个成语却不宜乱用。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

对牛弹琴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公明仪的大音乐家。有一次,他看到一头牛正在吃草,就给牛弹奏了一曲深奥的“清角之操”。但牛就像没听到一样,照常吃草。公明仪认真观察了一番,发现牛不是没听到琴曲,而是因为听不懂这首曲子,所以才没有任何反应。明确这点后,公明仪又弹了一首新曲子,听起来就像蚊子、...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的典故 -
缪谈抗感: 出处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释义 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 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的故事主要讲的是 -
缪谈抗感: 古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琴家,其演奏技艺高超,很受人赞颂.有一天,他携琴出门访友,经过一个山青水秀,花草遍野的地方,不禁心旷神怡,可巧看到不远处有条牛在吃草,心想音乐乃天地之神音,能通宇宙之灵,何不为牛奏一曲呢?于是,他端坐牛前,抚弦弄琴,倾心演奏了一首清旷之曲.可惜的是,牛只顾埋头大嚼青草,曲毕,牛仍没一点反应.公明仪大为扫兴,转念一想,牛不解音,大概是自已选错了曲子吧.于是,他又接着弹起来,这时的琴声一会儿象蚊子嗡嗡,一会儿象牛犊哞哞,只见牛停止了吃草,抬起头专注地望着公明仪. 对牛弹琴这个故事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 成语故事 -
缪谈抗感: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的小成语故事 -
缪谈抗感: 【成语故事】: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据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后来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了.他最后说: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讲,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是来自什么故事的 -
缪谈抗感: 成语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 原文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句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寓言故事 -
缪谈抗感: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汉·牟融《理惑论》 【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寻找母牛的鸣叫,此时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迈开脚步走来走去地倾听起来了. 【说明】这则寓言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的寓言故事 -
缪谈抗感: 对牛弹琴的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是成语故事 -
缪谈抗感: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 -
缪谈抗感: 文言文(典故)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dié)躞(xi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寓意: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上饶市18972921811: 对牛弹琴的故事以及意思 -
缪谈抗感: 中国古代经典故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