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的小故事有什么?

作者&投稿:守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迁的小故事~

  『原创』谈迁借书

  明朝末年,有一位历史学家叫谈迁,年轻时就立志要编一部真实的明朝史书,并拟定书名《国榷》。
  撰写史书,需要众多的参考书,需要广泛地搜集史料。谈迁家贫,有时食不果腹,哪有钱买书?他只能设法向别人借书读,把有用的资料抄下来。当时,有一部名叫《明实录》的书,据说记载着许多明朝的事情,谈迁早就想研读。可此书不容易找到。那年初秋,听说外地一刘姓大户藏有这部书,他连忙雇了一头毛驴去求借。
  鸡叫二遍,谈迁骑驴启程。正午时分,走到一片山林边,他见青草茂盛,便让毛驴去吃草,自己坐在树下啃干粮充饥。突然,山林里窜出两个强盗,截住毛驴就要拉走。谈迁说:“二位好汉,本人是一介书生,一无所有,这头毛驴还是租别人的,要骑着去办事。”
  “ 办你个鸟事!”一个大胡子强盗骂道,“老子今个有急用,才拉你驴。若在平时,你小子不掏卖路钱,有你好看的。滚开!”
  “就是,老子没功夫跟你磨牙。”另一个塌鼻子强盗叫嚷,“拉你驴算便宜了你的小命。”
  谈迁身体纤弱,没有毛驴,一百多里的路程怎么走完?再说毛驴也不是自己的。但要与两个如狼似虎的强盗较劲,无疑是以卵击石,怎么办?他心里发急,表面却装作平静地问:“敢问二位好汉,拉驴有何急用?”
  “告诉你也白搭。”大胡子不耐烦地挥挥手,“走开走开!”
  “这就不对了。”谈迁故意卖弄道,“读书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世间学问,样样涉及,七十二行,行行贯通。好汉有什么事体,书生或许能助一臂之力。”
  两个强盗一听,互相看看。大胡子扬扬眉:“俺娘病了,胸口疼得厉害,肚子胀得难受。俺拉驴驮上找大夫医治,你能帮忙?”
  谈迁自忖先跟他们去看看,然后瞅机会脱身。他自称精通医术,愿为老夫人治病,换回毛驴赶路。两个强盗将信将疑,领谈迁到一面山崖下搭的草棚里。
  一个老太太,汗流满面地双手按在胸腹部呻吟。谈迁望望她的脸色,问问她的症状,煞有介事地号号她的双脉,慢慢说:“令堂病得不轻,须赶紧服药。”
  “你有药吗?”大胡子口气缓和多了。
  “没有。”
  “那顶屁用!”塌鼻子嚷嚷。
  “小生自有办法。”谈迁不慌不忙地说,“二位稍侯,待我采些草药,随手炮制一丸,服下就好了。”
  两个强盗没吭声,心想:你小子若耍花招,不还驴不说,还剁了你。一袋烟功夫,谈迁回来了,手里拿着雀蛋般大小的一丸药,又黑又臭。“啥子鸟药,如此难看难闻?”“哈乒,熏死人了!”两个强盗虽然吹胡子瞪眼,但也懂得良药味苦,忙让老母吞下了这丸药。药刚下肚,老太太就脖子一伸,张口哇哇大吐特吐,吐了一地污物。吐过后,静静地睡去了,呼吸平稳,脸色红润。谈迁舒了口气,两个强盗也舒了口气。他们牵过毛驴,千恩万谢地送还给谈迁,放他赶路去了。
  那么,谈迁给大胡子老母用的什么灵丹妙药?其实是一丸屎壳郎滚圆的新鲜动物粪便。原来,谈迁察看了老太太的病状,认定是积食引起,排积就能解除胸痛腹胀。怎样才能排积?谈迁走出草棚,冥思苦想,突然瞥见几只屎壳郎搬动着什么动物的粪便,机灵一动,就从它们“手中”劫下一丸。新鲜粪便奇臭无比,老太太吞下感官受到强烈刺激,不吐才怪哩。这一吐,积食排泻,胸痛腹胀便消失了。
  谈迁躲过一劫,骑上毛驴继续赶路。天黑时,进了一个山村求宿。但几户人家看他寒酸,都不愿白白借宿。谈迁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站在最后一家人的院门前,看了一会,就去敲门。门开了,露出一张憔悴的中年男人的脸,听得谈迁借宿,他一声不吭便要关门。谈迁念念有词:“爱子夭折,耕牛瘁死,区区农宅,门户不幸矣!”
  闭合的门扇又慢慢打开了,中年男人惊异地看着谈迁:“先生,您何以知道家门不幸?可有消灾灭祸的妙法?”
  “从知道处知道。有灾消灾有祸灭祸,乃小生济世之责。”谈迁慢条斯理地念叨。
  “请进,请进。”中年人热情顿生,跑过去把毛驴牵进院子,栓在槽上,喂以草料。又吩咐内人赶紧做饭,款待谈迁。饭后,中年人向谈迁倾诉了家中不幸:先是爱子患风寒症夭亡,后是耕牛饮井水暴命,祸不单行啊。“先生门外知情,必是高人,请指点迷津,为我家驱灾消邪吧。”
  谈迁盘腿禅坐,沉吟一会,吩咐中年人请房木匠择日把堂屋的门窗开大点,再把院墙铲低点,还有不要直接饮用院子里的井水,应该打上来盛在缸中,让阳光晒一两个时辰沉淀一下,然后饮用……
  次日凌晨,谈迁告别这家人上路了。昨天傍晚,谈迁观察到这家院门前有一棵核桃树,树上果实累累,压弯树枝几乎垂到了地面。假如这家有小孩,必定摘折低处的核桃果玩,不会树枝如此低垂。再看中年人憔悴的神情,必有重大创伤。谈迁注意到,这家院墙很高,且有一张牛皮搭在墙头,断定近日死过耕牛,因为农户一般不会宰杀牛的。故而谈迁才敢大胆地预言。他让中年人开大门窗,铲低院墙,是他发现这户人家的房屋太潮,院子太阴,通风采光极差,不利居住。而井水太“生”,照照阳光放置一段时间,就能起到灭菌淀杂的作用。
  这天太阳落山时,谈迁终于到达刘姓大户人家。说明来意,管家领他去见老爷。进得大堂,但见一银须垂胸的老者端坐太师椅上,目光炯炯地审视着来访者。
  “刘老爷在上,小生谈迁有礼了。”谈迁毕恭毕敬地深深施礼,朗声说,“幸闻老爷家藏一部《明实录》,颇为珍贵。小生欲撰明史专著《国榷》,现搜集史料,《明实录》不可不读,故特来贵府拜访求借,望老爷赐教。”
  这刘老爷早年为官,眼看明王朝风雨飘摇,便辞职返乡隐居,平生看重学问,爱交结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见谈迁年纪轻轻,却胸怀大志,打心眼里喜欢。但又怕谈迁是个花拳绣腿浮躁轻狂的水货,便要试试他的深浅。刘老爷也不搭话,手捻银须,吟出一句:“老朽眼拙,不识远足,寒舍三尺难盈步”
  谈迁心明刘老爷有戒意,出一上联探试,就诚挚地对道:“小生志专,为著明史,奇书一部便称心”
  刘老爷又出一句:“日月连贯,金光银辉照河山,汗青谁主沉浮”
  谈迁稍思后对道:“笔墨相濡,言舌誓辞凝文字,国榷力求囫囵”
  刘老爷吩咐家人上茶,随口吟道:“一杯清茶待贤才,二话不说让藏书,三生有幸遇知音,四季往复览史册”
  谈迁鞠躬谢过,满怀感激地应对:“十年寒窗磨秃笔,百里何以隔志缘,千头无绪求精华,万事纷纭润心扉”
  “管家,去书房拿来《明实录》,借于后生吧。”刘老爷面露悦颜,起身抱拳,一边转向后堂,一边咏诵:“君子之交谈如水,吃喝为俗,才学为雅,吾望汝专心立著”
  “承蒙老爷教诲,小生当不遗余力,完成鸿志。”谈迁再次躬身长拜,目送着刘老爷,充满自信地告别道:“史书之贵在于实,篡改是罪,褒贬是非,自律者微功流芳”
  谈迁借到《明实录》,返回家中后花几年时间抄完这部篇幅庞大的明朝史料书,为编著《国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金苗论坛】拥有20000多个经典儿童故事,专注儿童故事在线听。提供:励志故事,幼儿故事、绘本故事、儿童小说、国学启蒙、课文朗读,长篇小说等有声故事。金苗论坛,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注册就可以免费听很多故事!抓紧去注册吧!支持手机,平板电脑!

2 【好好听故事网】:拥有2万个经典儿童故事,专业播音员录制,每天都有新故事推送。让孩子保持早睡觉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标准的普通话,丰富孩子的阅读量,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在故事的海洋中畅游!

谈迁写书。



  『原创』谈迁借书

  明朝末年,有一位历史学家叫谈迁,年轻时就立志要编一部真实的明朝史书,并拟定书名《国榷》。
  撰写史书,需要众多的参考书,需要广泛地搜集史料。谈迁家贫,有时食不果腹,哪有钱买书?他只能设法向别人借书读,把有用的资料抄下来。当时,有一部名叫《明实录》的书,据说记载着许多明朝的事情,谈迁早就想研读。可此书不容易找到。那年初秋,听说外地一刘姓大户藏有这部书,他连忙雇了一头毛驴去求借。
  鸡叫二遍,谈迁骑驴启程。正午时分,走到一片山林边,他见青草茂盛,便让毛驴去吃草,自己坐在树下啃干粮充饥。突然,山林里窜出两个强盗,截住毛驴就要拉走。谈迁说:“二位好汉,本人是一介书生,一无所有,这头毛驴还是租别人的,要骑着去办事。”
  “ 办你个鸟事!”一个大胡子强盗骂道,“老子今个有急用,才拉你驴。若在平时,你小子不掏卖路钱,有你好看的。滚开!”
  “就是,老子没功夫跟你磨牙。”另一个塌鼻子强盗叫嚷,“拉你驴算便宜了你的小命。”
  谈迁身体纤弱,没有毛驴,一百多里的路程怎么走完?再说毛驴也不是自己的。但要与两个如狼似虎的强盗较劲,无疑是以卵击石,怎么办?他心里发急,表面却装作平静地问:“敢问二位好汉,拉驴有何急用?”
  “告诉你也白搭。”大胡子不耐烦地挥挥手,“走开走开!”
  “这就不对了。”谈迁故意卖弄道,“读书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世间学问,样样涉及,七十二行,行行贯通。好汉有什么事体,书生或许能助一臂之力。”
  两个强盗一听,互相看看。大胡子扬扬眉:“俺娘病了,胸口疼得厉害,肚子胀得难受。俺拉驴驮上找大夫医治,你能帮忙?”
  谈迁自忖先跟他们去看看,然后瞅机会脱身。他自称精通医术,愿为老夫人治病,换回毛驴赶路。两个强盗将信将疑,领谈迁到一面山崖下搭的草棚里。
  一个老太太,汗流满面地双手按在胸腹部呻吟。谈迁望望她的脸色,问问她的症状,煞有介事地号号她的双脉,慢慢说:“令堂病得不轻,须赶紧服药。”
  “你有药吗?”大胡子口气缓和多了。
  “没有。”
  “那顶屁用!”塌鼻子嚷嚷。
  “小生自有办法。”谈迁不慌不忙地说,“二位稍侯,待我采些草药,随手炮制一丸,服下就好了。”
  两个强盗没吭声,心想:你小子若耍花招,不还驴不说,还剁了你。一袋烟功夫,谈迁回来了,手里拿着雀蛋般大小的一丸药,又黑又臭。“啥子鸟药,如此难看难闻?”“哈乒,熏死人了!”两个强盗虽然吹胡子瞪眼,但也懂得良药味苦,忙让老母吞下了这丸药。药刚下肚,老太太就脖子一伸,张口哇哇大吐特吐,吐了一地污物。吐过后,静静地睡去了,呼吸平稳,脸色红润。谈迁舒了口气,两个强盗也舒了口气。他们牵过毛驴,千恩万谢地送还给谈迁,放他赶路去了。
  那么,谈迁给大胡子老母用的什么灵丹妙药?其实是一丸屎壳郎滚圆的新鲜动物粪便。原来,谈迁察看了老太太的病状,认定是积食引起,排积就能解除胸痛腹胀。怎样才能排积?谈迁走出草棚,冥思苦想,突然瞥见几只屎壳郎搬动着什么动物的粪便,机灵一动,就从它们“手中”劫下一丸。新鲜粪便奇臭无比,老太太吞下感官受到强烈刺激,不吐才怪哩。这一吐,积食排泻,胸痛腹胀便消失了。
  谈迁躲过一劫,骑上毛驴继续赶路。天黑时,进了一个山村求宿。但几户人家看他寒酸,都不愿白白借宿。谈迁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站在最后一家人的院门前,看了一会,就去敲门。门开了,露出一张憔悴的中年男人的脸,听得谈迁借宿,他一声不吭便要关门。谈迁念念有词:“爱子夭折,耕牛瘁死,区区农宅,门户不幸矣!”
  闭合的门扇又慢慢打开了,中年男人惊异地看着谈迁:“先生,您何以知道家门不幸?可有消灾灭祸的妙法?”
  “从知道处知道。有灾消灾有祸灭祸,乃小生济世之责。”谈迁慢条斯理地念叨。
  “请进,请进。”中年人热情顿生,跑过去把毛驴牵进院子,栓在槽上,喂以草料。又吩咐内人赶紧做饭,款待谈迁。饭后,中年人向谈迁倾诉了家中不幸:先是爱子患风寒症夭亡,后是耕牛饮井水暴命,祸不单行啊。“先生门外知情,必是高人,请指点迷津,为我家驱灾消邪吧。”
  谈迁盘腿禅坐,沉吟一会,吩咐中年人请房木匠择日把堂屋的门窗开大点,再把院墙铲低点,还有不要直接饮用院子里的井水,应该打上来盛在缸中,让阳光晒一两个时辰沉淀一下,然后饮用……
  次日凌晨,谈迁告别这家人上路了。昨天傍晚,谈迁观察到这家院门前有一棵核桃树,树上果实累累,压弯树枝几乎垂到了地面。假如这家有小孩,必定摘折低处的核桃果玩,不会树枝如此低垂。再看中年人憔悴的神情,必有重大创伤。谈迁注意到,这家院墙很高,且有一张牛皮搭在墙头,断定近日死过耕牛,因为农户一般不会宰杀牛的。故而谈迁才敢大胆地预言。他让中年人开大门窗,铲低院墙,是他发现这户人家的房屋太潮,院子太阴,通风采光极差,不利居住。而井水太“生”,照照阳光放置一段时间,就能起到灭菌淀杂的作用。
  这天太阳落山时,谈迁终于到达刘姓大户人家。说明来意,管家领他去见老爷。进得大堂,但见一银须垂胸的老者端坐太师椅上,目光炯炯地审视着来访者。
  “刘老爷在上,小生谈迁有礼了。”谈迁毕恭毕敬地深深施礼,朗声说,“幸闻老爷家藏一部《明实录》,颇为珍贵。小生欲撰明史专著《国榷》,现搜集史料,《明实录》不可不读,故特来贵府拜访求借,望老爷赐教。”
  这刘老爷早年为官,眼看明王朝风雨飘摇,便辞职返乡隐居,平生看重学问,爱交结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见谈迁年纪轻轻,却胸怀大志,打心眼里喜欢。但又怕谈迁是个花拳绣腿浮躁轻狂的水货,便要试试他的深浅。刘老爷也不搭话,手捻银须,吟出一句:“老朽眼拙,不识远足,寒舍三尺难盈步”
  谈迁心明刘老爷有戒意,出一上联探试,就诚挚地对道:“小生志专,为著明史,奇书一部便称心”
  刘老爷又出一句:“日月连贯,金光银辉照河山,汗青谁主沉浮”
  谈迁稍思后对道:“笔墨相濡,言舌誓辞凝文字,国榷力求囫囵”
  刘老爷吩咐家人上茶,随口吟道:“一杯清茶待贤才,二话不说让藏书,三生有幸遇知音,四季往复览史册”
  谈迁鞠躬谢过,满怀感激地应对:“十年寒窗磨秃笔,百里何以隔志缘,千头无绪求精华,万事纷纭润心扉”
  “管家,去书房拿来《明实录》,借于后生吧。”刘老爷面露悦颜,起身抱拳,一边转向后堂,一边咏诵:“君子之交谈如水,吃喝为俗,才学为雅,吾望汝专心立著”
  “承蒙老爷教诲,小生当不遗余力,完成鸿志。”谈迁再次躬身长拜,目送着刘老爷,充满自信地告别道:“史书之贵在于实,篡改是罪,褒贬是非,自律者微功流芳”
  谈迁借到《明实录》,返回家中后花几年时间抄完这部篇幅庞大的明朝史料书,为编著《国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母三迁和曾子杀猪的故事各有什么意义?
一、孟母三迁 1、故事: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

岳母三迁历史小故事100字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多次搬家的故事,而之所以搬家,也是因为自己居住的地方的环境,并不适合孩子学习,小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孟母找了很多次,终于才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看明白了吗?孟母三迁,即孟轲(...

孟母三迁的故事100字
最早的时候,孟子和他妈妈住家的地方靠近一座公墓。小孟子这个时候估计就三四岁吧,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候。因为不时看到大人去墓地送葬、扫墓,觉得有趣,小孟子便找了几个邻居小孩,和他们一起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在孟子的指挥下,有的小孩抓一把树叶当纸钱撒,有的小孩装成孝子跪地磕头,有的小孩则负责...

见善则迁的相关故事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子小的时候与母亲住的地方与墓地离得很近,于是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这个现象之后,就说道:“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孟母便带着孟子搬家了。孟子的妈妈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搬到集市居住之后,孟子又学...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 篇1 母亲节手抄报资料:孟母三迁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

孟子三迁的故事,你有什么了解?
孟母为了孩子的学习,三次迁离原来的住所。这个故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讲述了孟母在教育儿子成才的同时,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让孩子有了一个好的学习条件。孟子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大思想家,从小因为丧父的原因,靠着母亲日夜反复生活。而他的母亲在挑起生活重担的同时,他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勤劳有...

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孟母三迁这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不断搬迁。第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母亲马上搬迁;第二次就带着孟子来到市集旁住,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

孟母三迁的故事简略点只要100字
1、孟母三千的故事一百字简述: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

梅州市15569956106: 谈迁写《国榷》的小故事 -
许侮儿肤:[答案]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只有钱塘江还在响着震耳的涛声. 老秀才谈迁觉得周身不适,只好一改平日夜读的习惯,倒在床上昏然入睡了.他哪里想到,此时小偷正躲在屋外枣林里,等待时机呢. 谈迁家徒四...

梅州市15569956106: 谈迁的故事 -
许侮儿肤: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

梅州市15569956106: 谈迁写国榷路途中的小故事 -
许侮儿肤: 写国榷时县令总是来干扰他,于是谈迁便托人对县令说:“你抢我的任何东西都没问题,但你总不能抢后人的宝贵知识财富吧!”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梅州市15569956106: ...用---画出文中的数字,结合具体数字谈谈你的体会2.谈迁在编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是怎样克服的?3.谈迁之所以完成历史巨著【国榷】,原... -
许侮儿肤:[答案] 嗯一、划20、6、50、500结合数字谈体会:我从“经过20多年的奋斗”,这个20当中体会到了谈迁的刻苦,与坚持,我从“6次修改”体会到他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梅州市15569956106: ...他是怎样克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谈迁之所以完成历史巨著《国榷》,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
许侮儿肤:[答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

梅州市15569956106: 谈迁的介绍急用! -
许侮儿肤:[答案]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

梅州市15569956106: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段意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许侮儿肤:[答案] (1)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2)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3)第三段:(4节)谈迁的故事给人的启示. 记叙 赞一个吧,打字好累的

梅州市15569956106: 有关谈迁滴水穿石的事例 -
许侮儿肤: 在安徽广德洞里,有一块因水滴不断从岩缝中滴落下来,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而使石头正中有个小洞的石头.这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如果我们也能向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文中还举了几个中外名人的例子: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便自谋生计,但他毕生孜孜不倦,最后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还有现代著名书法家齐白石,他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他用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正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前进到路上的一块块“顽石”.

梅州市15569956106: 概括写出谈迁两次撰写《国榷》的经过快呀,急,必须是5年级的学生亲自回答!不要胡说. -
许侮儿肤:[答案] 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

梅州市15569956106: 历经重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的名人故事 -
许侮儿肤:[答案] 史学家谈迁 ,曾两次编写《国榷》,经历重重灾难,历时几十年;海伦.凯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