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卜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4、质量建设的道路;
5、威慑作用的功能;
6、以防御为主。

古代国防资料:
始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而终止,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
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发展阶段:
1、逐步上升阶段:春秋至汉代。
2、鼎盛阶段:唐朝。
3、逐步下落阶段:宋代至明清晚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等特点,各代史籍中均有灾荒之记载。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我国人民总结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救灾制度。以仓储方式展开的积储备荒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予简述。

一、官办仓储

农业是中国古代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马克思语)。因所处灾害多发的地理环境和国防安全需要,我国很早就有了仓储制度,一直可以上溯到夏商时代,武王伐商,“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史记·周本纪》)。在早期,仓储不仅具有防灾救灾的作用,也是国防的需要,是综合性的。到了周代,逐步分离,有了相对专业的用于防灾救灾的仓储。《周礼》中由比较完整的叙述,包括管理的官员及仓储的作用。在中央政府,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其职责之一就是管理仓储。以下有:遗人:“(掌)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廪人:“掌九谷之数,以待国之匪颁、赒赐、稍食。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以诏谷用,以治年之凶丰。”仓人:“掌粟放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可见人员职责分工较为细化。对地方仓储,《周礼》规定:“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阨;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可见,那时仓储已按“乡里”、“门关”、“郊里”、“野鄙”、“县都”五类区划分级设置,并各有不同的用途。周朝以后,官办仓储进一步发展,功能逐步明确,相应出现了不同的称谓。

1. 常平仓

常平仓是政府通过丰年增贾而籴、歉年减贾而粜的手段,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达到供应官需民食的目的。常平仓可追述到战国。魏文侯时期(公元前445—396年),时任魏相的李悝鉴于籴贵伤民,籴贱伤农的矛盾,运用轻重敛散平粜等手段,将固有的“取丰年之有余,补凶年之不足”的民食调节原则具体化、制度化。将年成分为上、中、下熟,平、大、中、小饥7种情况,分别按照大饥年取上熟之年所余补之,中饥之年取中熟之年所余补之,小饥年取下熟之年所余补之。李悝这种以熟补饥的方法,具有早期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是常平仓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常平仓的直接出现在汉朝。汉宣帝五凤年间(公元前57—54年),由于连年丰收,谷价低贱,农民种田无利甚至亏本。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建立常平仓制度。“寿昌奏令边郡谷贱时增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宣帝纪)。考察耿寿昌所和李悝的办法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区别和改进。李悝的“平籴”法是根据岁饥不同,通过大、中、小三熟的更换来实现。耿寿昌的“常平仓”的方法,是国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通过增、减谷价来达到目的。李悝的“平籴”法是让国家从中获利,而耿寿仓的“常平仓”是依靠国家斥资让百姓受益。所以说“常平仓”是李悝“平籴”之法的发展,更加符合救灾仓储的目的。

自汉起,“常平仓”作为政府调控粮价、储备粮食的重要手段,虽有兴废,但历代沿袭,并不断改进,日益得到重视。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乃立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晋书·食货志)。隋朝于开皇三年(583年)设置常平仓,唐朝于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常平仓。宋于淳化三年(992年),初设常平仓于京畿地区,后各州县都有设立。至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全国除边境地区外都设有常平仓。清于顺治年间始设常平仓。顺治十七年(1660年)规定常平仓春夏出粜,秋冬籴进的办法。丰年少粜,一般为存七粜三或存六粜四,每石减市价银钱5分;歉年多粜,可逾额石不得空仓,每石减市价银钱1钱,米价过高时,每石减市价银钱4钱或十分之三。在管理上,也不断进行改进。唐显庆二年(657年)设置了管理常平仓的机构常平监,在各州设立常平署,常平署设有官吏31人,执掌平籴仓储等事宜。清朝规定粮食籴进出粜都要地方官亲自验看,年底要将仓中粮食数量造册上报;如果仓中粮食霉烂,官吏要革职留任,限期赔偿;官员离任要把常平仓钱粮交割给新任官员,新任官员要在3个月内查核奏闻;有因仓库空虚影响救灾的,定罪甚于空亏钱粮,贪污仓中粮食达千石以上,则处以极刑,并不得赦免。

2. 义仓

义仓(又称社仓),是最早直接以备荒救灾为主要目的的粮食储备仓。初见于隋朝,平日积粮,在灾年通过赈济、借贷等方式救济灾民。隋开皇5年(585年),由工部尚书长孙平奏请,隋文帝令天下各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要求“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即委社司,执账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自此,村、社普遍设立义仓。唐朝承继了这一制度。贞观二年(628年)设立义仓。与隋朝义仓不同的是,唐朝义仓积储的粮食来自按亩纳税,“亩纳二升”,交纳品种则依据种植农作物而定,粟、麦、稻都可以。商贾无田者按户等交纳,下下户及少数民族不征,遇灾荒之时,随便取给。永徽二年(651年),义仓取税改为按户征收,开元二十五年(739年),又恢复为亩税制。据统计,从唐太宗到文宗,用义仓中的粮食对灾民赈济多达102次,可见唐朝义仓在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宋规定,交纳税粮时,每石加税粮1斗作为义仓储粮,并明确指出义仓中的粮食专门用于救济灾民。张方平《上仓廪论》:“遇饥之岁,发以赈给。……诚为国之大事也”。可见宋代义仓在救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宋朝同时存在的辽、金,以及之后的元,也都设有义仓。

3. 惠民仓

惠民仓初创于周显德(954—960年)年间,以杂配钱折粟积储,在歉收之年减价出粜以惠民,故称惠民仓。宋淳化五年(994年)令天下置惠民仓,规定谷稍贵即减价粜于贫民,数量每人不得超过一斛。从这一规定看,惠民仓更倾向于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其功用与常平仓基本相同,但在救灾救荒中积极作用更明显。惠民仓一直到南宋中期才逐渐衰落。

4. 广惠仓

广惠仓创于宋嘉佑二年(1057年),是宋朝特有的救济性仓储。仓储粮源来源于本州县没官绝户田地上的租入,用于赈济本州县内老幼贫疾而不能自存者,如果有余可及其他地区。广惠仓由各路提点刑狱掌管,亦曾由司农寺掌管。相对来说,广惠仓由于来源的限制,其数量较少,惠及面也窄一些,故存于历史的时间亦短。

5. 预备仓

预备仓初设于明洪武年间,由官出籴本买粮,储于人口密集地区,各州县设东南西北四所,用于荒年救灾,直接为赈济灾荒而设。预备仓的储粮主要来源于官地租米、无碍官钱籴入、赃罚折纳、立功赎罪折纳和民间捐纳等项。明政府多次颁发有关条例,将预备仓建设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之一。弘治三年(1490年),还为预备仓确立了存储标准:“州县十里以下积万五千石,二十里积二万石。”预备仓有官督民办的味道,一般由当地德高望重的百姓来管理,在收成较差时发放给灾民,限于第二年归还,这对缓解灾民生活压力,促进生产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以上几种仓储外,我国历史上还有辽之义仓与和籴仓,清朝的裕备仓、营仓,其功用上大体与常平仓等相同。

二、民办仓储

民办仓储是以民间自主、自愿为主要特点的积储方式,更多的作为官办仓储的补充。最早的民办仓储应从隋朝在村、社设立的义仓(社仓)算起,但后来征集方式逐渐由半自愿不定额变为强制性定额交纳,基本性质发生了改变。直到宋朝社仓的出现,才真正带来了民办仓储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社仓与隋朝长孙平创议的义仓相类似。宋朝首先提出“社仓制度”的是陈留县知事苏涓,但因王安石不同意没能最终实施。理学家朱熹因感到义仓距乡村较远,不便于赈济而谓:“隋唐所谓社仓者亦近古之良法也,今皆废矣,独常平、义仓尚有古法之遗意,然皆藏于州县,所恩不过市井惰游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穑远输之民,则难饥饿濒死而不能及也。又其为法太密,使吏之避事畏法者,视民之殍而不肯发,往往全其封鐍,递相付授,至或累数十年不一訾省,一旦甚不获已然,后发之,则已化为浮埃聚壤而不可食矣。”于是在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于福建崇宁首创社仓。具体做法是由地方政府或乡里富家提供粮谷,设置贷本,以低利借贷给农民作农业资本或生活费用。淳熙八年(1181年)经朱熹奏请推广到各地。社仓对救灾工作起到的作用是明显的,“数十年间,凡置仓之地,虽遇凶岁,人无菜色,里无嚣声。”(《真文忠公文集》卷十)

清朝的义仓和社仓平行,依照就近、就便以利救赈的原则,社仓设在乡村,义仓设在市镇,多由民间出资,掌管于地方绅士之手。仓谷本以鼓励、奖劝民间百姓自行输纳为主,随正赋摊征为辅,少数地区也有拨常平仓谷为社仓谷本的。为了避免借社仓、义仓牟利,出借粮食利息由官府统一制定,但根据情况利息额不一:直隶按年岁丰歉收息,丰年收息较高,歉年则免息;河南、山西、广西等省每石收息一斗,歉年免息;湖北、江西不收息。

三、古代仓储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仓储建设的完善,与各朝有识之士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自然灾害连连:“西周以后,史籍略备,水、旱、地震、蝗、疫、霜、雹之灾,记载较多。就春秋三传、国语周语、史记周本纪、汉书五行志及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纲鉴大全、广宏明集等书,众集所得,则两周八百六十七年间,最显著之灾害,凡八十九次”(邓云特《中国灾荒史》)。仓储的目的是既备灾又备战。《礼记.王制》中载有:“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管子》如是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不成?”贾谊、晁错、淮南王刘安、董仲舒、刘向、杨震、仲长统乃至道教经典《太平经》等,都对积贮备荒做了许多论述,强调积贮对于备荒的重要性,在国家有了一定积累后,就要适时地建立粮食储备仓,以备应急之需。应该说,自两汉之后,这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看法。这些思想直到现在仍有积极的意义。

从历时的发展看,仓储制度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仓储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不断细化,相互补充,覆盖了城乡广大地区,在救灾备荒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属性,古代仓储制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些官吏巧取豪夺,中饱私囊,或管理慵怠,以至灾时无法有效施行救灾,直至丧失民心,最终不能长久。

就启示讲,我们正在建设的救灾仓储,不无借鉴意义:一是要分级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的要求是在灾害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第一线。这就要求我们要探索灵活的储存方式,自省、市至重点县(市、区),要分级建设用于救灾的储备库,以备灾时所需。二是救灾物资储备要覆盖乡村。由于交通等因素,救灾物资储备库一般设在运输较为便利的大中城市,这样就距离农村比较远,但农村却往往是最易受灾也最需要灾后及时救助的地区。因此,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避灾工程”建设,选择一些公共设施作为救灾物资储备点,储备灾民急需的生活用品。三是要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救灾仓储建设。政府救灾仓储发挥主渠道作用,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仍应探索民间参与救灾仓储建设的方式。民间仓储具有分散、灵活、快速的特点,政府可予一定的奖励、政策优惠,使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灾实战。这对凝成社会合力有极大好处。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国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萌发于原始部落斗争,并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保护私有制度的国家机器的形成,随之产生了我国最初的国防。考古发现的城子崖遗址上的夏朝城墙与西安半坡村遗址上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的壕堑,有着划时代的区别。夏代还建立了“兵出于农,计田赋以出兵车”的民军制兵役制度,从夏朝建立到秦王朝兼并六雄、统一中国所经历的近2000年漫长岁月中,国防主要表现在奴隶主之间的王位争夺和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在弱肉强食的激烈战争中,国不富则无称雄之本,兵不强则无争霸之力。因此,各国都非常崇尚武备,采取不同的方法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这一时期的国防,呈现出独有的时代特色。其主要表现:一是修明政治,变法图强。在激烈的争雄争霸和兼并中,诸侯为避免在弱肉强食的战争中被吞并,都积极地变法图强,对内革政强兵、整修武备、扩充武力,对外拓展疆域,走变法图强的强国之路。其中,著名的晋文公的晋革朝纲,“天下莫强”;齐桓公的齐桓变法,称霸东方;秦孝公的孝公变法,称雄西域;楚悼王也任用吴起变法。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功地废除了旧贵族政治特权,使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改革军制,演兵习武。主要体现为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骑兵和舟师相继问世。战国时期,各国的军队已由过去单一的车兵,发展成为拥有车兵、步兵、骑兵、舟师的多兵种军队,并实行了“官分文武,将帅有兵”的军事系统独立的国防领导体制,使得将帅和各级军事机构有其权责,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军队、研究战事和指挥作战。三是重视教战,国人尚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民众的国防教育,将提倡和培养国人的习武、尚武精神看成是国家强大和征战制胜的首要条件。国家设立学校,并通过学校教学的形式,从小灌输尚武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民众进行国防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视军事训练,其内容有六德、六行、六艺等课程,从而使得以射、御为内容的军事训练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评判男性贵族与“国人”能力大小的尺度,也成为国君选拔人才的标准。以武为业、以武为荣成为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藏兵于田、寓兵于民、兵民合一、耕战相兼是春秋战国时期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方略,也是对全民进行尚武精神教育的有效措施。与此相应,在实现社会丰富多彩的战争实践中,春秋战国时期成了我国古代兵学繁荣和鼎盛的黄金时期。如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确立了我国古代兵法的基本思想,为后世的兵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成为驰名古今中外的兵学圣典。

  二、秦汉以来的对外扩展和明清边疆的治理

秦汉以来的历代统治者要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对外扩展疆域、巩固国防的活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后的国防,才真正担负起巩固和发展统一政权、抗击外族入侵的双重任务。为巩固国防,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①建立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军事制度,统帅全国军队。②筑路通邮,建立全国性的交通、通讯网络。③置烽燧,及时掌握边防军情,指挥调动军队。④公元前215年派遣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镇守北部边疆,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夺回了河套一带广大地区。⑤征调50万民工,大规模修筑长城,建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1万余里的防护屏障“万里长城”,创造了世界军事工程史上的奇迹,为国家的统一、国防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⑥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军南征统一了珠江流域的越族,并设置了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四郡,并迁移北方农民与越人杂居,共同建设和保卫边疆。秦始皇不仅重视巩固和扩展陆地疆域,而且对海疆巩固发展也非常重视。公元前215年,他到过渤海北岸的碣石,5年后他又沿着山东半岛航行一周,在会稽岭和琅牙山立下了“功名会稽岭,骋望琅牙台”的石碑。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秦朝的疆域东至海,南到象郡(今广西崇左),西至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北到长城一带,秦以后中国的版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向外发展的。

刘邦夺取政权建立汉朝后,为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一方面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暂时维护边疆和平;另一方面,在国内执行休养生息政策,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空前繁荣景象。到汉武帝时,汉朝的国力已较富强。至此,武帝便集中全国的力量开始了消除边患的大反击。他先后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实现最终征服匈奴的战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两次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促成联合西域各族,断了匈奴左右臂,使之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公元前51年,匈奴被迫降汉,成为西汉属国。同时,汉王朝还在公元前110年出兵开发西南,平息南方战乱,使当时云、贵、川等许多部落归顺入汉。

汉亡后,中国历史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300年的分裂,直至隋文帝于公元589年灭南朝的陈,中国又重新获得统一。在混乱中起家的隋文帝深知富国强兵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改革措施,如修仓储粮、备战备荒、修固长城、开凿运河,还于公元610年派陈棱、张镇同率兵万余人到琉球(今台湾)驻扎。对屡犯西北及中原的突厥,隋文帝采取政治离间和军事攻势相结合的战略,最终使之俯首称臣,安定了北疆。隋朝极盛时期,全国有郡190个,县1255,户810万。疆界西到且未(今属新疆),北至五原(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南至于大海,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国势繁荣强盛。后来,因隋炀帝荒淫残暴,也使文帝时期积累起来的财富荡然殆尽,隋最终走向灭亡。亲眼目睹隋末农民起义风暴的唐太宗“以隋为戒”,在隋之旧制上革故鼎新,制定了使国家繁荣强盛的方略,尤其是革新政治、发展经济、强化国防、抚内睦邻的治国之策,使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既安,四夷向服”的战略防御构想。唐朝在统治中国的300多年中,其版图进一步扩展,东到大海,西达威海,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广大的时代。

在军阀混战中起家得势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陆续地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并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守内虚外”、以文制武的措施,但远不能同汉唐盛世相比。由于政权、军权、财权的过度集中,导致军力削弱,国防危机加深,统治阶级腐化,使之成为我国占代罕见的积贫积弱的一代王朝。因而,随着金兵大举南下,北宋难免“靖康之难”,南宋只得屈居临安(今杭州)。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大民众自发的抗金斗争风起云涌,以李纲、宗泽、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报国壮举,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

公元1279年元朝灭南宋,中国复归统一,结束了中国自五代以来长达300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割据状态。元王朝把“鼎新革故,务一万方”作为治国之策,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掌管全国军务,在地方设行省,并使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如云南、西藏等,统归于中央政府,还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将西沙、南沙群岛隶于湖广行省,使中国呈现出空前大统一局面。元代的疆域较之汉唐盛世更加辽阔,其领土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北至西伯利亚,西南至西藏、云南,东至大海,南至印度和印度河流域。这就是《元史》记载的“北逾肉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元朝版图。

公元1368年,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朱元璋率领红巾军灭亡元朝,建立了明朝。朱元璋一方面着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富国裕民的政策;另一方面,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加强周边防务和对边疆的治理。例如,分别在西藏和东北地区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和奴儿干都司,并驻守军队、设置驿站,实施有效管理;用了近200年时间修筑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北部长城;在澎湖设立巡检局,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军务;在漫长的海岸线设置卫所,建立水军,以抵御倭寇骚扰。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五代以来统一的辽阔版图。

清王朝前期,因亡明势力和割据势力的存在,沙俄的东犯和西方殖民者在沿海的侵扰,清王朝重视武备,革新兵制,先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并设置l府3县,隶属福建省,使长期与大陆分裂的台湾地区又重新获得了统一。1685年,清政府派军队反击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军,收复了雅克萨。1690年至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西北,打败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有效地控制了漠北蒙古,制止了分裂,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与此同时,清政府还派兵平定了回部贵族发动的叛乱,并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清朝前期对海防也较为重视.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先后建立了沿海水师,设立水师提督。总之,清朝前期建立了疆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
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华民族历来就有着抵御外侮、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有了这种可贵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经劫难而不衰,我们的国家才能屡遭侵略而不亡。自秦统一中国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近2000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从未中断过,并涌现出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等爱国志士,他们为国为民的壮烈事迹和献身精神,可歌可泣,流芳百世。
自古边疆多风云,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大多是在边疆展开的。东南沿海是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往来的重要航道,又是反抗外敌入侵的重要战场。从元末明初到嘉靖年间,日本海盗在我国沿海地区抢劫商船,杀害沿海居民,进行武装割据。到16世纪中叶,倭寇侵略活动更加猖獗。江、浙、闽等地被杀害军民达数十万。倭寇的暴行激起了中国军民的英勇反抗。在抗倭斗争中,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的,要数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1561年4月,戚继光指挥训练有素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全歼进犯浙江台州地区的倭寇,被晋升为都指挥使。1542年8月,戚继光入闽剿倭,荡平集中在横屿、牛田、兴化的三大股倭寇势力。经过10多年的奋斗,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一带前后连续约200年的倭患,使沿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工商业不断发展,贸易日渐繁荣。
17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者倚仗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称霸海上,进行海盗式掠夺。从公元1604年开始,荷兰殖民主义者便不断地骚扰我东南沿海,1624年又占领了我国台湾岛。1661年4月,明未禁军提督郑成功率大军2.5万、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壮举。经过歼灭外国之敌,攻克赤嵌城(今台南),对台实施军事包围和外交攻势,最终迫使荷兰殖民主义者缴械投降,使得被荷强占38年之久的台湾胜利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着手台湾的整顿和建设,整顿军纪,实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经济发展。
“开辟荆榛驱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干客,茹苦向关不忍离。”郑成功的七言绝句《复台》中慷慨激昂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爱国热情,再现了300多年前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
清初,中国军民还进行了反击沙俄匪帮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斗争。先后击退了波雅科夫匪帮和哈巴罗夫匪帮的入侵,消灭了斯捷潘诺夫匪帮。1685年和1687年,清军两次攻占雅克萨,最终取得雅克萨战争的胜利,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中俄双方通过谈判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制止了沙俄的进一步侵略,使东北边疆获得了一个半世纪的安宁。

一、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

1、夏商西周:崇尚自然,较为分散。这时国防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2、春秋战国:学术活跃,国防逐步系统化;武器改良并加以创新。国防逐渐发展。

3、秦朝至唐朝:国防逐渐体系化。系统达到鼎盛。

4、北宋至前清:冷热兵器并用,武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二、中国古代国防

国防,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中国古代国防,是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1、国防含义: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中国古代国防:
始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而终止,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
3、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4)质量建设的道路;
(5)威慑作用的功能;
(6)以防御为主。
4、政策理论:
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比如
“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思想指导;“富国强民”、“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5、发展阶段:
(1)逐步上升阶段:春秋至汉代
(2)鼎盛阶段:唐朝
(3)逐步下落阶段:宋代至明清晚期


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6、以防御为主。古代国防资料:始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而终止,其间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

我国古代国防的主要特点智慧树
注重内防、注重防御、注重文治。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1、夏商西周:崇尚自然,较为分散。这时国防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2、春秋战国:学术活跃,国防逐步系统化。武器改良并加以创新。国防逐渐发展。3、秦朝至唐朝:国防逐渐体系化。系统达到鼎盛。4、北宋至前清:冷热兵器并用,武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国防,...

论述古代国防突出的特点?
中国古代国防: 始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而终止...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
对内、本地用外省。对外、本地用本省。

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麽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等特点,各代史籍中均有灾荒之记载。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我国人民总结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救灾制度。以仓储方式展开的积储备荒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予简述。一、官办仓储农业是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国防史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对外方面:宋朝以前,游牧民族引发的北方边患是主要矛盾,其他南方、西方、东洋方向没有对手。宋元明时代,北方边患依然存在,但新出现的红夷大炮是游牧骑兵的克星,北方边患的威胁已下降了。但是海洋方面来的骚扰和威胁大增。对内方面:分裂各国间的国防关系,中央军与地方诸侯军的关系是主要矛盾,还有就是...

中国古代国防分为哪几个阶段?
从民族角度看我国国防史,古代国防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近代国防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而现代国防史则是一部民族振兴史。古代国防史 中国古代“国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共同特征:注重内防、注重防御、注重文治。这三个共同特征形成中国国防教育侧重于内防和防御的总体方案,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

求文档: 我国古代国防工程有哪些特征?(以城池、京杭大运河、长城、海防...
我国古代国防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终历史悠久。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始于商代,之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城池的攻守作战也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主要特征之一。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伸和发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的南侵。京杭...

我国古代国防从夏朝的建立开始,一直延续到()为止。
长城是城市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它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六国统一后,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秦、赵、燕的长城于公元前214年被修复为统一的长城。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就是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中国古代国防特点 国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萌发于原始部落斗争,并...

中国古代的国防
二、国防工程的建设与守护 边防与海防是国防工程的重点。长城作为古代边防的象征,绵延万里,既是防御工程,也是象征国家主权的防线。西汉时期,为抵御匈奴,实施了实边固边政策,包括配置边防军、输粟实边和徙民治边,使得边境成为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明代的海防建设,以卫所、堡寨等为基石,有效抵御了...

沐川县13852799333: 我国古代国防的主要特点 -
释购唯虫: 我国自秦朝统一之后 国家最富饶的是北方 同事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政权的战争一直不断一直持续了2400多年进入近代之后(明朝中期开始)转向中国东部沿海. 而对象转变外 中国外的其他政权和名字【比如:何兰、日本(倭寇)】到近代 就是西方的帝国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

沐川县13852799333: 求文档: 我国古代国防工程有哪些特征?(以城池、京杭大运河、长城、海防) -
释购唯虫: 我国古代国防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终历史悠久.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始于商代,之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城池的攻守作战也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主要特征之一.长城是城...

沐川县13852799333: 中国古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还有中国近代国防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现代
释购唯虫: 近代是被侵略的100年,所以是被动防御.现代则是主动防御.现代国防成就则是今年来打的大战 比如和印度,越南,美国.

沐川县13852799333: 中国古代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国防思想有哪些? -
释购唯虫: 有“居安思危”、“以民为本”的国防指导思想,“寓兵于农”、“富国 强兵”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以及“不 战而屈人之兵”的斗争策略等...

沐川县13852799333: 中国古代国防与现代国防的区别?中国古代国防与现代国防的区别
释购唯虫: 1、古代是冷兵器时代,双方的实力决定于:士兵的数量、士兵的体力和格斗能力、双方国民人口的多寡(潜力)、征兵制度2、近代(二战时期),是热兵器的机械化时代,双方的实力决定于:工业化程度和生产能力、征兵制度、国民数量和素质(潜力)、战前储备3、现代,是信息化战争时代,双方的实力决定于:信息掌握能力(和平和战时的信息能力)、信息化水平、工业化程度和生产能力、国民素质.

沐川县1385279933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特点
释购唯虫: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沐川县13852799333: 为什么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国防历史
释购唯虫: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国防形成 和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国防不仅有明确的领土和财产等防卫目标,有较完善的防卫 组织和领袖,有城堡等防卫设施,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国防思想.秦朝以 后,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此后经历汉、唐、宋、元、明、清诸朝,中 国国防不断发展.直至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才开始了近百年有国无防的 历史.

沐川县13852799333: 中国古代军事主要内容有哪七点 -
释购唯虫: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 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2,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

沐川县13852799333: 代表中国古代已防御为主国防思想的典型事物是 -
释购唯虫: 很明显是 长城. 防御为主. 此外古代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有很多城池,但是对比西方国家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他们没有 那么多.

沐川县1385279933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特点? -
释购唯虫: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如下: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