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地震断裂构造的滑坡分布

作者&投稿:象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具体位置~

从成都向西北方向159公里便是有“川西锁钥”之称的汶川县。昨天下午14时28分,7.8级的强烈地震猝然降临这里。
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而汶水即为岷江。如果可以鸟瞰这里,蜿蜒的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东部,长达88公里。你也会发现,这里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四姑娘山海拔更高为6250米,东南部岷江出口处海拔则仅为780米。相对高差大, 地形坡度陡, 临空面发育, 沟谷纵横,切割强烈。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


据有关专家介绍,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告诉新华社记者,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处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斜跨北东南西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规模大而位置特殊。该地震带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


变化多端的地形地貌是大地构造活动与地表共同孕育的结果。龙门山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


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 000 m至2 000 m之间。沿北东方向,龙门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间界限逐渐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龙门山地区宏观上看构造性质相似, 受力环境一致, 地质学家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整体研究。汶川县处于九顶山新华夏构造带, 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褶皱发育, 构造对岩土体的改造强烈。同时, 区域构造运动应力场的作用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岩性破碎, 结构面发育, 从而使岩体力学性质大为变化, 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条件。


1610~1900年龙门山地震带只有2次强震记载,而1900年后的阶段较为活跃,1900年至2000年这100年间5级以上地震则比较完整, 共发生14次地震, 即1900年邛崃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县和茂县地震、1940年茂县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大邑地震和1999年绵竹地震等。


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基准台江道崇曾详细研究了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他指出,1960年以来大于等于4.5级的地震有明显“成组”发生特征,可以把此间(1960~1994)14次地震划分成7组, 除了第6组为次地震外, 其余各组均成对出现。1995年,有研究表示,该带强震频度不高,中等地震相对活跃。强震活动的盛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其主体活动地段为汶川-茂县一北川段和天全一宝兴段,二者的强震具有交替发生的特点。


不过汶川县地震台的陈晓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了一些变化,龙门山地震带(中南段)中强地震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即1900年前的中强地震的迁移规律是由北(北东)往南(南西)迁移;1900年以来的中强地震的迁移规律正好相反,即由南(南西)往北(北东)迁移。


根据美国国家地震调查局(USGS)的测量数据,昨天的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财经》杂志引述研究人员的话指出,且不论美国国家地震调查局的数据是否准确,但此次大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当无疑义。通常,震源位于地下70公里之内的,都称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震能量越大。”


本报记者在《四川地震》2007年6月期上查到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研究所对当年1~3月的全省地震月报目录(里氏震级ML ≥3.0),共有22处,其中2007年2月12日的那次地震震中也为汶川,震级3.2级,深度8公里。


四川省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胡炎认为:X形活动断裂带控制着川、滇两省大多数主要地震的发生, 如“跷跷板”两端之互动。据已发生过的破坏性地震资料看, 一般情况下, 南东向组发震时, 北西向组在休息,反之亦然。


有关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田毅

龙门山断裂构造带区域附近是我国地震密集多发地区,许多区域性、主干性断裂沿走向经常密集分布不同震级的地震,各种断层位移测量结果均表明多以扭性为主,龙门山断裂构造带挤压特征更为突出,扭动也很明显,也有历史地震、近代地震沿走向分布。历史地震最大震级为6级,从未发生过8级特大地震。
据殷跃平等[93]归纳整理的龙门山及邻区活动断裂运动速率,表明第四纪晚期以来,龙门山断裂活动速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表6-6)。而邻近青藏系的鲜水河断裂、安宁河断裂现今活动均处于十分强烈的状态,而且7级左右的大震也频繁发生,由此可以看出龙门山断裂可能被天全-茂汶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断裂(控震构造)“锁住”,降低了活动速率,经过长期构造应力和能量集累,为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汶川8级地震在地表形成了许多地震变形、错断、鼓包、陡坎、地裂缝、喷沙、冒水等现象,在地表形成超过300km长度的地震变形带(图6-21)。其中发震构造为华夏系,即发震主干断裂为龙门山中央北川-映秀断裂,地震变形带延长达270km以上;龙门山东缘彭灌断裂的地震变形带长达70km以上,后龙门山断裂也可分为南、北两段地震变形带均以斜冲为主。上述诸地震变形带中以极震区映秀镇及北川地震变形量最大,地震变形带宽约10~30m,少数宽达30~50m;它们的位移量也有较大变化,但均表明极震区位移量值最大,且水平位移(右旋走滑量)大于垂位移量(表6-7)。
表6-6 龙门山及邻区活动断裂运动速率一览表[93]



图6-21 龙门山地区活动断层与地震分布图[93]

表6-7 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位移一览表[93]


综上所述,在极震区映秀镇附近,龙门山断裂带三条断裂面向西倾斜,可能往深处汇合成铲形断裂系,映秀镇深19km左右应为震源深度,汶川8级主震后,已发生6级以上强余震8次以上,4.0~5.9级中余震更多,它们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部分少数已经超出南北向地震带的范围,深入到了中国大陆东部的境内[92-97]。

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和现场调查,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达15000多处,其中,发生密度最大的地区主要在汶川、什邡、绵竹、安县、北川和青川等地。并且,主要沿主中央断裂带和后山断裂带展布,从面密度上统计,沿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汶川映秀—安县高川—北川陈家坝—平武南坝一线,滑坡面密度大于50%以上,最大可达70%(图4-5)。龙门山构造带是由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左行雁列的紧密褶皱和3条主干大断裂及次级断裂系组成,自东向西是龙门山前主边界断裂带、主中央断裂带和后龙门山大断裂构成的复杂褶皱冲断带,发育典型的推覆构造系统。

一、龙门山前主边界断裂

龙门山前主边界大断裂总长约400km,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地的大地形单元的分划性界线,其西侧峰峦叠嶂,东侧地形平缓开阔,在地貌景观上或在卫星影像上第四纪冲积层上的前缘逆冲断裂表现得特别清晰。前山断裂带地势相对较缓,特别是断层下盘(东侧),滑坡规模及滑动距离相对轻小,但由于地处人口相对密集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四川盆地边缘,造成严重灾害,特别是,由于山体被地震强烈震动,不稳定斜坡较为发育,对灾后原地重建构成了极大威胁。例如,发生在绵竹汉旺东方汽轮机厂的滑坡,总体积达470×104m3,地震造成后山滑坡变形强烈,滑坡体上的水泥路面断裂破坏严重,其滑坡前缘不仅直接威胁着整个厂区,而且对承担全厂重要任务的四分厂造成了极大威胁,致使重要厂房易地重建;江油含增镇也多处发生小型滑坡、崩塌,对道路及民舍造成了严重危害。在2008年9月24日,特大暴雨造成含增镇震后的山体多处出现滑坡,通往青合村、金光村的10km的村社道路几乎全部损毁,泥石流和巨石堵住了交通要道,青合村、金光村成了孤岛,灾后重建建材无法运输,直接影响了灾区农房重建的进度。

图4-5 汶川地震极重灾县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图Fig.4-5 Density map showing the landslide distribution

二、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

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是扬子地台和西部高原多岛弧盆系构造区的分界线,断裂带斜贯整个龙门山。在龙门山中段称映秀-白水河-北川断裂,南西段包括了盐井、石龙冲断裂,北东段称南坝-广元水磨断裂,切入陕西境内与勉县-阳平关断裂相交,总体呈北东向延展达400km以上。由于断裂带长期以来强烈挤压破碎,挤压扁豆体、断裂泥、糜棱岩化现象发育,宽达数十米,形成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冲断带,伴生分支断裂,其中某些分支断裂又与主中央大断裂重接,造就了断裂带内众多的透镜状断片、断块体,沿此断裂带构成冲撞型“混杂岩”,“飞来峰”成群、成带的出现,断续延长达100km以上。在地形上,形成高山峡谷区,发育了多条与断裂带平行和直交的河系,从气候上看,该断裂带控制的龙门山系也是明显分界线,岩体强风化层厚度可达数十米,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龙门山主中央大断裂带是汶川8.0级地震的主震断裂,从汶川映秀初震中起向北东延伸约300km,地表破裂非常发育,断裂带及两侧山体被强烈松动,控制了震区约2/3以上的堰塞湖和特大型、巨型滑坡的发生。

三、后龙门山大断裂

后龙门山大断裂在龙门山中段是汶川-茂县断裂,向南西延展经耿达与赶羊沟冲断裂相通,直达二郎山附近,向北东方向延伸,进入秦岭地区的勉县附近。断裂带主要发育于志留系茂汶群泥质浅变质岩和“彭灌杂岩”之间,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岩石类型沿不到2km宽,有的只有几百米的断裂带发育,均呈透镜体断块产出,断块体相互叠覆,表现为叠瓦式构造。后山断裂亦是滑坡强烈发育区,特别是从茂县县城至汶川绵褫,岷江顺断裂走向发育分布,河流深切,千枚岩和花岗闪长岩强烈揉皱,页状劈理的密集剪切带发育,自晚更新世以来,多次发生堵江滑坡。特别是,由汶川映秀至绵褫镇,岷江转向为北西—南东,横穿后龙门山大断裂与主中央大断裂间夹的“彭灌杂岩”,汶川地震造成了数百处大型滑坡、崩塌,摧毁映秀—汶川县城公路,数月后道路才能通行,成为世界地震-地质灾害救灾史上的悲剧奇迹。




为什么大地震总是在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构造带主要有三条断裂带组成 在一亿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

龙门山断裂构造带与地震活动
其中发震构造为华夏系,即发震主干断裂为龙门山中央北川-映秀断裂,地震变形带延长达270km以上;龙门山东缘彭灌断裂的地震变形带长达70km以上,后龙门山断裂也可分为南、北两段地震变形带均以斜冲为主。上述诸地震变形带中以极震区映秀镇及北川地震变形量最大,地震变形带宽约10~30m,少数宽达30~50m;...

四川为什么这么多地震?
回答:问题1,地震和断裂\/断层是密不可分的。四川西部的龙门山脉是由一个以断裂为主的断裂体系组成的,常称为为龙门山断裂带或龙门山构造带(图自:李忠权等.2008.龙门山汶川地震特征及构造运动学初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龙门山地区很少能见到完整无断裂岩块,说明其主要断裂带不是单一断层 ,而是由...

龙门山构造带的冲断作用
自东向西是龙门山前主边界断裂带、主中央断裂带和后龙门山断裂构成的复杂褶皱冲断带,是特提斯海洋板块消亡以后,至少晚三叠世以来,特别是古近纪至新近纪交替时期,发生了大陆壳块间相互作用、斜向碰撞对挤构造变形作用的活动性构造地区(图1-2)。

龙门山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综合上述资料可以看出,龙门山构造带三条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均是继承性活动断裂,又表现出新生性的特点,均显示由北西向南东的逆冲运动,并兼有右旋走滑分量。尽管现有资料不足以鉴别古地震的震级,但从活动断裂的地表破裂和位错的强度来看,龙门山没有历史文字记录的多次古地震达7级左右。自公元前780年...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具体位置
斜跨北东南西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规模大而位置特殊。该地震带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变化多端的地形地貌是大地构造活动与地表共同孕育的结果。龙门山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 000 m至2 000 m之间。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发生地震
同时专家们认为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是一个活动断层,划定该区域为7.5级的潜在震源区。“也就是说在该区域,有可能发生震级上限为7.5级的地震,所以从构造背景来说,发生7级地震是正常的。”周荣军介绍,1327年在天全有一次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记载。4·20芦山地震比1327年地震,稍微往北方向偏移30、40...

汶川地震地质背景Geological Background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为一条长约500km,宽30~50km的北东走向的构造带,主要由四条断裂带组成:F1:汶川-茂汶断裂;F2:映秀-北川断裂;F3:灌县-安县断裂;F4:平武-青川断裂,这些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质以挤压逆冲为主,并伴有右旋走滑分量。此次汶川8.0级大地震形成长近300km的地震断裂带。Lo...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龙门山脉频震
有地震专家指出,在过去数百年里,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上次汶川地震的发生。这次芦山地震,从专业上被称之为逆冲型地震,其与龙门山断裂带运动性质一致,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运动,受到四川盆地阻挡,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

龙门山断裂带的地质构造
龙门山中段,主要分布于彭州和什邡境内。此地岩层上古生界地质现象发育,厚度大,层层展现地球上古老地质的演变过程,为地球地质演化过程的活档案。经同位素测定,此地闪长岩年龄为20.43亿年,花岗岩年龄为10.27亿年,杂岩为6.54亿年——7.67亿年,奥陶系大理岩不整合地覆盖其表面上,在岩体边缘有白...

三台县13363849765: 看看龙门山地震带地貌 -
陟翰地高: 看看龙门山地震带地貌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龙门山地处巴颜喀拉地块东边界,西边是巴颜喀拉,东南方向是相对比较坚硬的四川盆地.板块推挤导致巴颜喀拉地块运动受阻形成断层.龙门山断层有四条大断层它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以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它的东部仅100公里外就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群.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并非是汶川地震的余震,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而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在南西段,距汶川地震主震区87公里.

三台县13363849765: 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
陟翰地高: 龙门山地区活动断裂右旋斜冲运动与汶川8级强烈地震存在成因联系.汶川8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地震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地震灾害、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地震灾害包括房屋倒塌与部分坍...

三台县13363849765: 四川为什么发生地震?
陟翰地高: 地壳运动活跃

三台县13363849765: 汶川地震发生在什么断裂带 -
陟翰地高: 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三台县13363849765: 汶川地震是由什么板块引起 -
陟翰地高: 龙门山地震带 它南起天全,往北经都江堰、汶川、茂县、北川、青川入陕西宁强,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恰与地质构造上的龙门山断裂带相对应.龙门山断裂带则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主后缘断裂(属于逆冲断裂...

三台县13363849765: 有关汶川地震的知识
陟翰地高: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

三台县13363849765: 汶川地震怎么造成的? -
陟翰地高: 原因有三: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三台县13363849765: 四川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陟翰地高: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

三台县13363849765: 四川为什么这么多地震? -
陟翰地高: 问题1,地震和断裂/断层是密不可分的.四川西部的龙门山脉是由一个以断裂为主的断裂体系组成的,常称为为龙门山断裂带或龙门山构造带(图自:李忠权等.2008.龙门山汶川地震特征及构造运动学初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龙门山地区很少...

三台县13363849765: 龙门山脉走向 -
陟翰地高: LZ是问四川地震的龙门山脉吗?那是南北走向. 龙门山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 000 m至2 000 m之间.沿北东方向,龙门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间界限逐渐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