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字的由来是?

作者&投稿:莘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川省名的由来是什么?~

四川省名的由来: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扩展资料:
气候特征: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
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
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汗中)。
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由于宋真宗这一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我们“四川”的来源。

扩展资料:
北宋咸平四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难,临幸青羊宫,升格蜀郡为成都府。之后又有两位唐朝皇帝入蜀避难,即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并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问世,是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门驻成都府路。
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成都市政公所改建为成都市政府,为四川省会。 同年,废除道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

四川是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

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取全称中的“川”字作为简称。又因辖区西部古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扩展资料

位置境域:

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行政区划:

截止2019年9月,四川省下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8个县级市,107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张图告诉你中国各省区市名字由来



四川的由来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汗中)。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由于宋真宗这一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我们“四川”的来源。

四川,为我国之一省,位于长江流域西部上游。境内因有岷、沱、嘉陵与长江四大川,故而得名,即禹贡所称梁州之域。

四川的历史:

周时为巴、蜀诸国地,秦时为巴、蜀二郡,故别称蜀省,又称巴蜀。汉为益州郡,晋为梁、益二州。唐代置剑南、山南、黔中诸道;宋置四川路;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明置四川市政使司;清置四川省,民国仍之。其地东邻湖北、湖南,南连贵州、云南,西接西康,北界青海、甘肃、陕西。面积约三十万零三千余方公里。省会日成都市。全境俱属盆地地形,名四川盆地。又因盆地四周丘陵,多由红棕色砂岩所构成,风化土壤,亦多、属赭红色,故又有「红盆地」之称。 省境北有岷山、摩天岭、米仓山;东北一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界云贵高原;西有邛崃山。其位于省内西南之峨眉山,高三千零三十五公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为着名之佛教与避暑胜地。盆地底部,约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二,略呈梯形,除南部因稍受褶曲,有低矮摺曲山脉以外,余多为宽广之谷地与和缓之丘陵地,中有成都平原,由岷、沱两江所冲积而成,面积约六千方公里。盆底地势南倾,长江由西南进入本省,流贯南部,破巫山而东入湖北,成三峡之险。三峡中之瞿塘峡,在奉节县东,为三峡之首;往东为巫峡,在巫山县东;更东为西陵峡,则在湖北省境内。三峡相连,长数百公里,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江石突立,水急滩多。中以瞿塘最险,巫峡最长。长江北岸之大支流,有发源于盆地西北山岳,而于宜宾注入长江之岷江;发源于甘肃,纳涪、渠两江而于重庆汇流之嘉陵江;以及界于岷江与嘉陵江中间较短之沱江。南岸支流则有黔江。 四川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属华中 气候区 ,但年均温较华中各区为高。夏季,因地居内陆,为羣峯环绕,难得海洋调节,故相当闷热;冬季,因有秦岭与大巴山之双重屏障,北方寒流,不易侵入,亦颇温暖,霜雪少见。全年湿度均高。年雨量,川南沿江一带,约一千公厘以上;川北较少,约八百公厘左右

四川的名字是宋朝政区改革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宋朝的时候在这个地区设了川峡四路,所以叫做四川。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

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汗中)。

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由于宋真宗这一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我们“四川”的来源。


川H.川I.川J.川K.川L.川M.川N各是哪的车?
川H:广元市 川J:遂宁市 川K:内江市 川L:乐山市 川M:资阳市 目前四川省公安厅没有发布川N和川I号牌。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

四川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不是三川或五川呢?
四川虽然从名字上看是“四条大河流流经之地”,现在四川境内也有四大自北往南的河流: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长江干流在四川是自西往东流)但是四川并不是因为其境内的河流而得名。宋咸平四年,皇帝将位于今四川盆地附近的川峡路划分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

四川名字的由来 四川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北宋咸平四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罗家坝遗址...

四川省为何不叫三川或者五川?名字到底有什么讲究?
实际上四川省名字的由来,其实和它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联系,在过去川这一个字并不是指河流,相反它是指山麓之间较为平坦的狭长地段,所谓的一马平川,就是这样的说法。而在过去四川也曾经被称为蜀川。而到了后来,在唐朝时期,这里被划分为剑南道,剑南道在后期由于为了方便管理的关系,被细化为东西两...

四川名字的由来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

四川名字的由来
历史来源 公元997年,北宋境内设置十五路,其中四川地区西川路、峡路—四川地区因此也称为川峡地区。峡,说的是三峡,川,指的是不是河流,而是四川盆地西部的平川沃野。公元1001年,在西川路、峡路基础上,宋朝又将其分为四路:夔州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名称因治所而得名,如夔州行政中心...

四川有哪四个“川”,这里的川指什么呢?
县的建置将近300个。公元965年宋朝统治时期,北宋置川陕路。北宋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当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一分四,分别是为益州(今成都)路、 梓州(今三台)路、 利州(今广元)路和 夔州(今奉节)路,合称为“ 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

四川现在只有三川,为何还叫四川省?
后来,北宋为了加强对四川的控制,先后设立了淅川路和川山路。后来,川夏路又分为益州路、子洲路、利州路和奎州路,统称为“川夏四路”或“四川路”。最后简称“四川”,故名四川。这样说来,四川之所以是四川,是因为它有四条路,而不是人们认为的河流和地区。你对...

四川本地人都未必知道的四川这个称谓的由来?
“四川”。四川之名由此而来。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四川被重新划分,更名为“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清朝初年 ,朝廷对川、滇、黔3省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今四川的南部省界。清朝的四川 民国时期 ,政府又对四川的区域划分做了较大的调整,也逐渐形成了今天四川省行政区的雏形。

四川的别称是什么?
交子”出现地,蜀锦、四川皮影戏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字由来: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的由来我是四川人,想知道为什么叫“四川”,什么时候改成四川这一称呼的.我个人认为“巴蜀”这个名还好听喔! -
扈璧散利:[答案] 四川的由来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得名的由来 -
扈璧散利: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名字的由来 -
扈璧散利: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汗中).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由于宋真宗这一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我们“四川”的来源.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 -
扈璧散利: 四川”名称的由来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这四路,一般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的名字的由来
扈璧散利: 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这四路,一般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名字儿来历?
扈璧散利:“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地名的由来 -
扈璧散利: 四川,为中国之一省,位于长江流域西部上游.境内因有岷、沱、嘉陵与长江四大川,故而得名,即禹贡所称梁州之域.周时为巴、蜀诸国地,秦时为巴、蜀二郡,故别称蜀省,又称巴蜀.汉为益州郡,晋为梁、益二州.唐代置剑南、山南、黔中诸道;宋置四川路;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明置四川市政使司;清置四川省,民国仍之.其地东邻湖北、湖南,南连贵州、云南,西接西康,北界青海、甘肃、陕西.面积约三十万零三千余方公里.省会日成都市.全境俱属盆地地形,名四川盆地.又因盆地四周丘陵,多由红棕色砂岩所构成,风化土壤,亦多、属赭红色,故又有「红盆地」之称.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的由来? -
扈璧散利: 四川名字由来是由于四条大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沱江.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省名字的由来 -
扈璧散利: 关于四川的地名颇有争议,一是说四川之名来源于历史上四川地区的行政区域,一是说四川之名来源于四川境内的四条大川.支持行政区域说的以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的话为依据:唐时剑南一道,仅分东西而已,至宋则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虁州路,谓之川峡四路,后遂以此名为四川.支持大川说的认为,四川省名源于四川境内四条大江,但是是哪四条江又有三种说法,一是岷江、沱江、嘉陵江、庐江;二是岷江、沱江、嘉陵江、黔江;三是岷江、嘉陵江、沱江、长江.此三种说法都出自权威的辞典或地志.有关四川省得名的两种说法,一般人支持第二种,但学者们支持第一种

兴宾区19141777614: 四川地名的由来
扈璧散利: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在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以两宋益、梓、利、夔,”川峡四路“而得名,全省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四川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自古享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川峡四路,今名“四川”的源头,宋元时代行政区划名,包括益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共计四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