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有哪些明知必死,却还是选择奋不顾身的人?

作者&投稿:鲍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哪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或人物?~

我觉得历史上有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就比如说荆轲刺秦,我知道荆轲心里肯定想着不可能成功,但是他也要去做,我觉得让我很感动。

干 埋头苦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的人2008-10-04 22:11拼命硬干

1、愚公移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尚大言炎炎: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难缠的家伙。

2、夸父追日:又一个抓狂的疯子。最后因为自己的愚蠢而丧命。据说喝干了黄河,最后渴死在找水的路上。

3、精卫填海:游泳溺毙,从此迁怒于大海。灵魂化鸟,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海瑞:和所有的潜规则过不去,和腐败的大环境过不去,甚至和皇帝过不去。强硬的态度令所有官员侧目。

5、魏征:又一个直谏之臣。让李世民数次产生宰了他的念头。

6、诸葛亮:六出祁山,率疲敝之师,征讨强大的魏国。发动毫无道理的战争,只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光复汉室的理想。劳民伤财不算,还赔上了性命。

7、隋炀帝:挖运河,打朝鲜,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自恃国力强盛,不顾民众悲苦。才气不错,胆气过足,运气不佳。毕竟国家不是玩物,老百姓玩不起。

8、王安石:改革没有错,但是用人太欠。问题出现了,倔强却不正视,认定了是旧党们在作梗。最后身败名裂,留下千古骂名。

埋头苦干

1、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到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2、苏秦是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乘轩里人,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苏秦是五兄弟中最小的,故字季子,其兄苏代、苏厉、苏辟、苏鹤,均为一时著名的纵横之士。苏秦的准确生年,今已不可考。《史记·燕世家》载:“(文公)二十八年(前334),苏秦始来见。”根据《帛书》,这一记述有误。《帛书二十二》说:齐宋攻魏,楚围翁(雍)是(氏),秦败屈丐。”又说“今者秦立于门”,显然为苏秦初出茅庐,游说陈轸的谈话。按“秦败屈丐”在前312年,假设青年苏秦首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是20岁左右,则推算他大概生于前332年前后。

其时,正值战国中期,各国龙争虎斗,风云际会,很多纵横之士游说诸侯,以口舌博取功名富贵,成为白衣卿相,权倾人主,声震天下。苏秦对此非常艳羡,加之兄长对他的影响。从小便立志献身此道。他独自前往齐国,投身于一代纵横大师鬼谷先生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苏秦曾先后游说周、秦。赵等国,然而均不为所用,碰壁而归,感到十分羞惭。苏秦回家后,妻子及嫂嫂都看不起他,讥讽他不务正业,不事农商,认为以他的才能想混取功名是痴人做梦。苏秦听后,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闭门不出,发愤攻读。他日夜研习《阴符》、《揣情》、《摩意》等篇,揣摩打动人主的方法。夜半读书昏昏欲睡,他“弓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秦策一》)。此等刻苦攻读的精神历代为人们所传诵,锥刺股的苏秦与头悬梁的孙敬,都被编入《三宅经》中,成为发愤读书的楷模。当然,苏秦刺股攻读的目的是为了求取功名富贵,然而他那种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提倡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期年,他的学问大进,揣情摩意的功夫也提高了不少,苏秦再次踏上了游说列国的征途。

3、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著「绵衣纨袴」、「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在他十三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著「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关於《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献资料极少,很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

..........我是可爱的分割...................
为民请命
1.任长霞是个真正的好官为民做主为民请命 ,不过只是在她殉职了之后才发现她

2.王书瑞——“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为民请命的长兴人

3.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等监察大臣、户部副史等掌理国家财政的高级官员、都部署等军事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包拯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别在死后,作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带有神奇色彩。随着国际上文化交流的进展,包拯这个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还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虽然史料中的包拯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悬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也受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作为清官确实是非常典型的。

4.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现在,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况钟,在他死后,苏州和七个县都建立了祠堂。


5.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表面一片升平,其时危机四伏。海瑞年青时,便对社会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在户部供职时,出于对国家财力的忧虑,为进谏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纵容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庙坛道观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称为《治安疏》。奏疏递上后,海瑞即被入狱,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阶的劝说之下,才得以获赦,官复原职,并逐步升至应天十府巡抚等职。之后,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他铁面无私,对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但他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抚流亡,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作用。


..........我是可爱的分割...................
舍身求法
舍身求法典出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传释迦牟尼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称“雪山大士”。天地释见大士苦修,化作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毅然舍身投崖。如《心地观经·序品》偈谓:“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身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

还有一个佛学典故,为《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向禅宗初祖达摩求法,彻夜立在雪地中,并砍去左臂以示至诚。这也是舍身求法著名的一例。

还有就玄奘西行印度求取佛教经典,历经磨难而意志不改,终于到达天竺国,取会佛经.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后用舍身求法泛指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6.汤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这种大无畏精神,明知必死却还是选择奋不顾身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比较典型的中国人物有屈原,史可法,文天祥等一系列中国文人。这些人明知必死之局,却还是依旧奋不顾身选择了自己坚持的道路,可以说他们是英雄,他们是了不起的人物。


屈原汨罗江投江自杀,以报答自己的国家的故事,历年来一直被传颂。其实,屈原就是这样一个明知必死局还是选择奋不顾身的人。他虽然作为楚国的贵族,作为楚国的大夫,地位十分崇高,但是当他的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向楚王进谏,哪怕结果也是一个死,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当他的国家灭亡之后,他选择了投江自杀,以告慰自己清白的灵魂。

第二位这样响当当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当然要数文天祥了。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元朝曾经试图招安,试图让他去与元朝做大官,但是他却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始终效忠着自己的国家,效忠的南宋朝廷虽然明知必死,但还是奋不顾身地为南宋朝廷安排一切后路。当崖山战役发生,南宋朝廷的皇室彻底灭亡的时候,文天祥也没有选择苟安于人世,他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积极反抗,直到最后。被元朝人服务的情况下,他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战斗,被俘被杀,也不后悔,奋不顾身。

明末清初的史可法,实在算是一位明知必死却还是奋不顾身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明小朝廷偏安于一方,清朝军队紧追于后,史可法在面对这样一种危机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投降于任何一方,而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积极备战,直到最后他选择了自杀,保全自己的名声,保全自己的国家。

综上所述,屈原,文天祥,史可法,都是中国历史上明知必死,却还是选择奋不顾身的人。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有荆轲,荆轲刺秦,早就知道自己去了也是必死无疑,但是还是奋不顾身。鲍里斯·巴拉诺夫等三人也是如此,都是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明知是送死,但是为了更多人的性命,还是奋不顾身。

于谦,当夺门之变发生时,他是可以阻止明英宗的,但是为了天下道义,还是任由明英宗上位处死自己,还留下了: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等诗句

就比如说文天祥,知道自己肯定会死,但还是奋不顾身地帮助南宋朝廷,最后被元军杀死。


历史上有哪些明知故犯却成功了的经典事件?
我觉得历史上明知故犯的经典故事是邯郸学步,明知道自己的优势却学习别人。

历史上的阳谋,明知是对方设的计,为何还要往里跳?
历史上有四个很厉害的阳谋,对方明明知道它是计谋,却又只能心甘情愿地入套。第一个则是记载于《晏子春秋》里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在齐景公的旗下,有三个出名的将军,一个叫做公孙接,一个叫做田开疆,还有一个叫做古治子。这三个人武功盖世,成为了国家有名的功臣。正由于如此,他们互相崇拜,结为...

历史上有哪些明知是坑还得跳的阳谋?
李虎有一子,名唤李昺,这李昺就是后来被逼造反,李渊的父亲,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妹妹,称为独孤氏,所以导语才讲到,李渊后续不因李世民计谋,兴许结果不一定,毕竟,其中涵盖了一层亲戚关系。李渊作为文帝杨坚的外甥,炀帝杨广的表哥,在隋朝备受信任,因此李渊还袭爵唐公,大业九年六月,杨玄...

历史上有哪些明知是坑还得跳的阳谋?
阳谋是相对于阴谋而言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明明是个坑,谁都知道,谁都看的见,但还必须要跳进去。历史上,到底有哪些著名的阳谋呢?冯亭的献上党之谋 这个真的是一个赤裸裸的阳谋,在三家分晋的时候,韩国势力最弱,所以,分到的领土并不多。但他有一块飞地,也就是上党,这块地方被韩国控制...

历史上有哪些明知是坑还得跳的「 ”阳谋”?
不过对于历史上的当事人们来说,有时更叫人头疼的,反而是「 ”阳谋”。 比起或偷偷摸摸或防不胜防的阴谋来,阳谋看上去很「 ”光明正大”,往往一出招,就好像个大坑横亘在面前,也更「 ”硬核”,哪怕是看得见的大坑,也恰恰卡在对手的死穴上。叫对手明知是坑,却也必须硬着头皮接招,甚至咬牙往坑里跳。因此上演...

历史上有很多阴谋,那有没有明知是坑还得跳的阳谋?
这样的阳谋在中国历史上面当然是存在的,而且例子还很多。比如说汉武帝的推恩令,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孙膑的围魏救赵,这些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但是却不得不令他们的敌人,自己主动跳入这个有谋划当中。汉武帝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他下令要求诸侯国将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除嫡长子...

历史上有哪些明明知道是坑但是却又不得不跳坑的阳谋?
我觉得历史上最有名的阳谋就是鸿门宴了。鸿门宴项羽叫刘邦去,刘邦就得去。不去,就会有灭顶之灾。如果你不去,这些人都得跟着你死。去了,可能回不来,但是其他人没有事。所以当时他被逼无奈选择去赴鸿门宴。可是谁都能看出项羽此时的用心啊,他实力很强,急于除掉刘邦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呀。当时...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未解之谜,如今看来依旧扑朔迷离的?
世界 历史 未解之谜 一.根达亚文明 玛雅人传说中的地球上的第一个太阳纪所对应的文明被称为根达亚文明,也叫超能力文明。根据传说,人类三亿年的 历史 之中,就像河水流过掀起的气泡一样,无数的文明诞生又消失了。传说中,那时候的智慧生物高2米左右,男人有翡翠色的第三只眼,而据说有超能力,有预测的、有杀伤...

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阳谋,明知是坑却不得不跳,你知道是什么吗?
谓阳谋, 乃无解之谋,谋中之王,相对于阴谋,阳谋光明正大,布下局让你跳,你虽然知道这是陷阱,但又不得不跳,用的最多的阳谋就是“生意”你明明知道他卖的东西比进价要贵,但你还是会去买,而且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历史上也有三大著名阳谋。二桃杀三士 这个典故是出自《晏子...

历史上哪些令人感慨的承诺和约定?
1.文天祥宁死不屈,这是他在坚守对自己国家的承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多么令人感慨啊;2.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作为己任,默默坚守着国家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3.诸葛亮对刘备托孤的承诺,明知不可行,却全力以赴,这是给逝去的刘备一个完美的交代...

青原区19753308797: 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
坚韵益肝: 岳飞明知回去必死 却仍然交上权力回去 算一个 三国时审配临受刑,对行刑者说:“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自己的生命来血谏当时麻木的中国百姓,他应该是最能代表这句的)

青原区19753308797: 古今中外名人人生抉择的例子 -
坚韵益肝: 十字路口,是人生的抉择啊 那个 我说一个 ……自己不写了 诺基亚在上世纪80、90年代时因为发展战线拉的过长,导致整个企业处于崩溃状态. 在诺基亚高层的紧急协商后,决定专注发展手机行业,放弃其他一切诺基亚的附属行业(包括放弃了一个年盈利在800万左右的一个制药厂). 在诺基亚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后,整个诺基亚企业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型,并最终依靠诺基亚的艰苦奋斗,创造出了现在的诺基亚手机王国. 启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有付出,有牺牲,但要注视着远方,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就.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青原区19753308797: 中外历史上自杀的名人有哪些? -
坚韵益肝: 最早的好人加大臣是屈原,最早的坏人加国王是商纣王, 历史传说中最早出名的平民老百姓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采纳哦

青原区19753308797: 谁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舍身取义的人?
坚韵益肝: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里司马光为了拯救水缸里的小朋友,冒着被水冲走淹死的危险砸缸,这种的大无畏精神,就是舍身取义.

青原区19753308797: 中外历史上的短命天才及其生平成就 -
坚韵益肝: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

青原区19753308797: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 -
坚韵益肝: 文天祥 宁死不降 司马迁 坚持理想 苏武 保持气节 谭嗣同 慷慨就义

青原区19753308797: 古今中外,自杀的文人有哪些? -
坚韵益肝: 著名的有王国维,老舍 . 屈原,投汨罗江. 画家凡高.

青原区19753308797: 中外古今的隐士有哪些 -
坚韵益肝: 我现在能想到的,有: 许由(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庄子≫里写的那几句我很喜欢~); 伯夷、叔齐(他们应该算吧?); 陶渊明;竹林七贤;孟浩然(好像四十岁左右才去长安?然后还是终身不仕); 王维(少年时候写的≪桃源性≫便隐隐有归隐之意,后来倒是真的隐了); 贾岛(他是隐士么?反正,她是个和尚……和尚大概都有点像隐士吧);犬儒学派的安提撕泰,这绝对是隐士了.李叔同,后来出家了,算是隐士么?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隐的非常好的那些人,你是叫不上名字的,因为历史压根就没记载.

青原区19753308797: 历史 古代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明明没做什么坏事,却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下场很惨 -
坚韵益肝: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件,往往是政治斗争失败的一方会满门抄斩一类的...所以说这样的人很多.举个例子,北魏胡太后立了元钊当小孩皇帝,胡太后失败后被尔朱荣沉河而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