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 《诗经·载驰》的文献资料 或者数目 帮我推荐几本吧

作者&投稿:扶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诗经》的资料~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叫“赋《诗》言志”。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到汉初传授《诗经》学的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概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其地域,除《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外,均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乐歌,一般认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显然对那些面貌互异的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认为,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在《诗经》时代是不断进行着的。  《史记·孔子世家》说,诗原来有三千多篇,经过孔子的删选,成为后世所见的三百余篇的定本。这一记载遭到普遍的怀疑。一则先秦文献所引用的诗句,大体都在现存《诗经》的范围内,这以外的所谓“逸诗”,数量极少,如果孔子以前还有三千多首诗,照理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再则在《论语》中,孔子已经反复提到“《诗》三百”(《为政》、《子路》等篇),证明孔子所见到的《诗》,已经是三百余篇的本子,同现在见到的样子差不多。要之,《诗经》的编定,当在孔子出生以前,约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只是孔子确实也对《诗经》下过很大功夫。《论语》记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前面引《史记》的文字,也说了同样的意思。这表明,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的音乐已发生散失错乱的现象,孔子对此作了改定工作,使之合于古乐的原状。他还用《诗经》教育学生,经常同他们讨论关于《诗经》的问题,并加以演奏歌舞(见《论语》和《墨子·非儒》)。这些,对《诗经》的流传都起了重要作用。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大概内容是什么?

《诗经·鄘风·载驰》赏析

《诗经·鄘风·载驰》译注

『咀华庐』整理

题解: 许穆夫人念故国覆亡,不能往救,赴漕吊唁,并陈立国大计,到漕邑为许大夫所阻,因赋诗以言志。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载驰载驱1,
归唁卫侯2。
驱马悠悠3,
言至于漕4。
大夫跋涉5,
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6,
不能旋反。
视而不臧7,
我思不远8。
既不我嘉,
不能旋济9。
视而不臧,
我思不閟10。

陟彼阿丘,
言采其蝱11。
女子善怀12,
亦各有行13。
许人尤之14,
众樨且狂15。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麦16。
控于大邦17,
谁因谁极18?

大夫君子,
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
不如我所之19。
驾起轻车快驰骋,
回去吊唁悼卫侯。
挥鞭赶马路遥远,
到达漕邑时未久。
许国大夫跋涉来,
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赞同我,
哪能返身回许地。
比起你们心不善,
我怀宗国思难弃。
竟然没有赞同我,
无法渡河归故里。
比起你们心不善,
我恋宗国情不已。

登高来到那山冈,
采摘贝母治忧郁。
女子心柔善怀恋,
各有道理有头绪。
许国众人责难我,
实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缓缓行,
垄上麦子密密遍。
欲赴大国去陈诉,
谁能依靠谁来援?

许国大夫君子们,
不要对我生尤怨。
你们考虑上百次,
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1.载:语助词。驰、驱:孔疏"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2.唁(音厌):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此处不仅是哀悼卫侯,还有凭吊宗国危亡之意。毛传:"吊失国曰唁。"卫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卫戴公申。
3.悠悠:远貌。
4.漕:地名,毛传"漕,卫东邑"。
5.大夫:指许国赶来阻止许穆夫人去卫的许臣。

6.嘉:认为好,赞许。

7.视:表示比较。臧:好,善。
8.思:忧思。远:摆脱。

9.济:止。

10.閟(音必):同"闭",闭塞不通。

11.言:语助词。阿丘:有一边偏高的山丘。蝱(音mang2):贝母草。采蝱治病,喻设法救国。
12.怀:怀恋。
13.行:指道理、准则,一说道路。
14.许人:许国的人们。尤:责怪。
15.众:"众人"或"终"。樨:幼稚。

16.芃(音彭):草茂盛貌。
17.控:往告,赴告。
18.因:亲也,依靠。极:至,指来援者的到达。

19.之:往,指行动。

【赏析一】

读《载驰》——兼谈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潘啸龙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穆夫人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册的女诗人了。《载驰》,就是她写下的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章。

许穆夫人是卫宣姜的女儿,许国国君穆公的妻子,故称许穆夫人。卫懿公不理朝政,独好养鹤,甚至荒唐地让鹤“乘坐”大夫方可乘坐的轩车。公元前660年,狄人伐卫,“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其人心之离散于此可见。狄人大败卫师于荥泽,杀卫懿公。宋桓公连夜率师将卫败亡之众五千人接过黄河,居于漕邑,立卫懿公之子戴公为君。第二年,戴公死,文公即位。他的同母姊妹许穆夫人,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危亡时刻,不顾许国君臣的阻挠,毅然返卫,吊唁卫君,①并向同情卫国的大邦呼吁救援。齐桓公因此派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帮助卫人防守漕邑。以后,又联合诸侯迁卫都于楚丘,使卫国得以灭而复存。《载驰》一诗,即作于许穆夫人返回漕邑吊唁卫文公期间。这首悲愤动人的爱国主义诗作,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并收入了诗经《鄘风》。西汉末年,刘向编《古列女传》,又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推其“慈惠而远识”。

《载驰》以“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发端,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战祸频仍的动荡时代。载,语助词,这里可释为“又”。驰,策马急驱之意。一辆马车急驰而来,道路上尘土飞扬,焦灼加鞭的女诗人,就在一片马嘶车鸣声中上场了。她为什么行色匆匆、迫不及待?“归唁卫侯“一句点明了事情的原委:祖国遭受了祸难,她是要去吊唁自己的兄长卫文公呵!“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悠悠,既指道路之遥远,亦透露出女诗人心中那悲恸、忧思之深长。言,我。漕,即卫文公所居之地漕邑。车马在大道上急驰,路途竟这样漫长!终于,漕邑已隐隐在望。此刻,女诗人心中该何等激动!短短四句,不仅叙事明白,情景如画,而且迫促、跳荡,富于节奏感。读者不仅能听到马蹄翻飞、车轮滚滚之音,而且还能感受到女诗人那激动不安的脉搏和心跳。但是,事情陡然起了变化:“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许国大夫跋山涉水,赶来传达君命,不准许穆夫人返回卫国!亡国的悲伤本已充塞女诗人的心胸,而今又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她怎能不在悲痛之中,又生出不能压抑的忧愤呢?诗歌由此转入第二章。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这一章是许穆夫人对于大夫阻挠的义正辞严的回答。嘉,许可。旋,回头转身之意。视,显示。臧,即藏,隐藏。閟,即闭,停止之意。许国君臣全都反对女诗人返卫,怎么办?倘若坚持返卫,则有违犯君命之罪;倘若转身回许,又置危亡中的祖国于何地?女诗人激烈地斗争着,思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使许穆夫人坚定了返卫的决心,她迅速作出了抉择:“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返许!让我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们吧,我的心思是不能远离祖国的!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渡河。我要明确无疑地告诉你们,我对祖国的思念是不能阻止的!”这一章在抒情中引入了人物语言,变成了面对面的回答。诗人运用排比句式,四句一顿,铺排而下,将自己内心斗争的结果,山洪爆发般地推涌而出,势不可挡。而“既不……不能”二句,在语气转折之中,更把女诗人那不屈于君命、非返卫不可的决心,表述得斩钉截铁。“视尔”、“我思”,鲜明地再现了许穆夫人与许国大夫面对面斗争的情景。

诗歌进入第三章,受阻的车马又奔驰起来,许穆夫人抛下许国大夫扬长而去。经过上述一场激烈冲突,女诗人的内心能安定吗?当然不能。“陟彼阿丘,言采其芒”二句就透露了这一点。陟,登。阿丘,偏高的山丘。蝱,即莔的假借,指贝母,据说可治郁闷之症。祖国的危亡,使女诗人焦虑;许国君臣的阻挠,则又增添了许多愤懑。她恨不能登上高高的山丘,采来贝母治疗自己的郁闷。但在急速的行车途中,许穆夫人自然不会真正实行。因此,“陟彼阿丘”两句,不过是借助于比兴,来表现诗人胸中郁塞的苦闷之沉重罢了。是不是因为她是女子,所以特别多愁善感呢?不——“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稺且狂”,诗人明确指出:妇女的爱动感情,是各有各的道理的。而她之所以郁愤难平,则完全是许国君臣的阻挠引起的。他们居然把自己的爱国举动视为过错而加以责备,真是一批不明大义的幼稚狂妄之徒!如果说,在第二章中,女诗人对许国大夫还只是义正辞严地剖明心迹的话,那么,在这一章,满腔的愤懑,终于使女诗人发出了激越的斥责之音。全诗的情绪由此被推向了高潮。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这是《载驰》的最后一章。车马终于进入了卫国的原野。女诗人那因为愤懑而绷得紧紧的心弦,至此渐渐松弛了下来。“我行其野”两句,以舒缓的节奏,清新的画面,传达出女诗人心情的欣喜和欢快。日夜牵挂的祖国到了,扑入眼帘的是那样绿意葱茏的麦田!深切的祖国之爱,荡漾在女诗人胸中。我们可以想见,此刻,她该是怎样热泪滚滚、不能自己呵!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萌发,她抹去泪水,终于决定:“我要去向大国陈述,取得它们的援助。谁亲近卫国,就到谁那里去!”这样做,岂不又要被许国君臣视为罪过?我们的女诗人大声呼告:“许国的大夫君子呵,再不要以为我有什么过错!你们一百个人所考虑的,也比不上我所选择的这一正确道路!”如此自信的话语,正表现出许穆夫人识见的深远。“大夫君子”四句,运用“呼告”手法,语言铿锵,坚定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一位爱国妇女发自内心的热切呼声,这是决心将自己祖国从危亡中挽救出来的不可动摇的誓言呵!许国成百的乘轩大夫,在姻亲之邦卫国遭受危难之际,只能畏首畏尾、束手坐观;而在巾帼之中,却发出了如此不同凡响的声音,真可以振聋发聩,令须眉为之侧目!难怪许穆夫人赋《载驰》,东方霸主齐桓公即遣公子无亏帅师出援卫国(见《左传·闵公二年》)。他是不是也被这位女诗人深切的爱国之情打动了呢?

为一首政治抒情诗,《载驰》写得如此动人心魄,不仅在于它抒发的感情之真挚,而且也得力于许穆夫人那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诗人选取了归国吊唁这一重要题材,巧妙地将自己安排在驱马返卫途中,通过与许国大夫冲突的情景描述,来展开自己强烈感情的抒发,使这首抒情诗有了特定的场景和情节内容。许国大夫无理阻挠的矛盾冲突,虽只出现在一、二章;但是它所激起的感情波澜,却汹涌澎湃于全诗。正象一块巨石,投进了本来就不平静的河水。女诗人胸中那无可言传的悲哀、愤懑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因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女主人公的远见卓识、与祖国共命运的爱国深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刚强性格,正是在与许国君臣鼠目寸光、横蛮狂妄、自私懦弱的对照之中,愈加鲜明地凸现了出来。在写法上,女诗人为适应自己在驱马返国、无端受阻和冲破阻挠、进入祖国原野时感情上的张弛、起伏,不断地改换句式。或低吟,或陈述;或慨叹,或斥责;舒缓的抒情,突而又化作热切的呼告;中间还时时交替运用散句和排句。这就使全诗象潮水一样,呈现出种种鼓涨、飞卷、澎湃、跌宕的气势,一阵又一阵地冲击着读者的心弦。读着这首诗,人们不能不与女诗人一起,为祖国的危难而焦虑,为无端受阻而愤慨,为冲破阻挠而欢欣,为确定救国之计而充满希望。
---------------------------------
①许穆夫人究竟有没有到达漕邑?据《毛序》所说,似乎未能到达。但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则以为她已回到漕邑。从诗中“驱马悠悠,言至于漕”看来,王说似较切合。笔者对诗义的诠释,即根据王说(《左传》所记与王说亦暗合)。

【赏析二】
据《左传·闵公二年(前660)》记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当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到曹邑,吊唁祖国的危亡,写下了这首《载驰》。

许穆夫人名义上是卫宣公与宣姜的女儿,事实上乃卫宣公之子公子顽与宣姜私通所生。她有两个哥哥:戴公和文公;两个姐姐:齐子和宋桓夫人。据前人考证,她约生于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前690)左右,卒于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前656),大约活了三十四岁。年方及笄,当许穆公与齐桓公慕名向她求婚时,她便以祖国为念。汉刘向《列女传·仁智篇》云:“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曰:‘……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侯不听,而嫁之于许。”由此可见,她在择偶问题上曾考虑将来如何报效祖国。她嫁给许穆公十年左右,卫国果然被狄人所灭。不久,她的姐夫宋桓公迎接卫国的难民渡过黄河,计男女七百三十人,加上共、滕两个别邑的人民共五千人,立戴公于曹邑。戴公即位一月而死,夫人“闵卫之亡,驰驱而归,将以唁卫侯于漕邑,未至,而许之大夫有奔走跋涉而来者,夫人知其必将以不可归之义来告,……乃作此诗以自言其意”(《诗集传》)。据“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二句,诗当作于卫文公元年(前659)春暮。

许穆夫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据清魏源《诗古微》考证,除本篇外尚有《泉水》、《竹竿》二诗也为其所作,其中尤以《载驰》思想性最强,它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分为四章,不像《桃夭》、《相鼠》等篇每章句数、字数甚至连意思也基本相似,而是每多变化,思想感情也复杂得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的叙事抒情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现实所引起的内心矛盾出发。故诗歌的形式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节奏。

诗的第一章,交代本事。当诗人听到卫国灭亡、卫侯逝世的凶讯后。立即快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长的家属表示慰问。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许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劝她马上停止前进。处此境地,她内心极为忧伤。这一章先刻画了诗人策马奔驰、英姿飒爽的形象,继而在许国大夫的追踪中展开了剧烈的矛盾冲突。如果我们有看过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验,便不难想像此刻的情景。

现实的冲突引起内心的冲突,经过以上的铺叙,第二章便开始写诗人内心的矛盾。此时诗中出现两个主要人物:尔,指许国大夫;我,许穆夫人自指。一边是许国大夫劝她回去,一边是许穆夫人坚持赴卫,可见矛盾之激烈。朱熹《诗集传》释此章云:“言大夫既至,而果不以我归为善,则我亦不能旋反而济,以至于卫矣。虽视尔不以我为善,然我之所思终不能自已也。”按诗意理解,应有两层意思:前四句为一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返回许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对宗国总是念念不忘的;后四句为第二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渡过黄河到卫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诗人正是处于这种前不能赴卫、后不能返许的境地之中,左右为难,十分矛盾。然而她的爱与憎却表现得非常清楚:她爱的是娘家,是宗国;憎的是对她不予理解又不给支持的许国大夫及其幕后指挥者许穆公。

第三章矛盾没有前面那么激烈,诗的节奏渐渐放慢,感情也渐渐缓和。朱熹分析此章云:“又言以其既不适卫而思终不止也,故其在涂,或升高以舒忧想之情;或采蝱以疗郁结之疾。”(《诗集传》)也就是说夫人被阻不能适卫,心头忧思重重,路上一会儿登上高山以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草药贝母以治疗抑郁而成的心病。所谓“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是说她身为女子,虽多愁善感,但亦有她的做人准则——这准则就是关心生她养她的宗国。而许国人对她毫不理解,给予阻挠与责怪,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愚昧、幼稚和狂妄。这一段写得委婉深沉,曲折有致,仿佛让人窥见她有一颗美好而痛苦的心灵。细细玩索,简直催人泪下。

第四章写夫人归途所思。此时夫人行迈迟迟,一路上考虑如何拯救祖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说明时值暮春,麦苗青青,长势正旺。此刻诗人“涉芃芃之麦,又自伤许国之小而力不能救,故思欲为之控告于大邦,而又未知其将何所因而何所至乎?”(《诗集传》)所谓“控于大邦”,指向齐国报告狄人灭卫的情况,请求他们出兵,但诗人又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才能达到目的。此处既写了景,又写了情,情景双绘中似乎让人看到诗人缓辔行进的形象。同第一章的策马奔驰相比,显然表现了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而这个不同完全是从生活出发的,盖初来之时因始闻卫亡的消息,所以心急如焚,快马加鞭,不暇四顾;而被许大夫阻挠之后,报国之志难酬,心情沉重,故而行动迟缓,眼看田野中的麦浪好似诗人起伏不定的心潮。诗笔至此,真要令人赞叹!

最后四句,有的本子另作一章,不无道理,然依旧本,多与前四句并为一节,这样似更为合理。这四句当是承前而言,谓夫人归途中一边想向齐国求救,求救不成,又对劝阻她的许大夫心怀愤懑。此处《诗集传》释云:“大夫,即跋涉之大夫;君子,谓许国之众人也。”“大夫君子,无以我为有过,虽尔所以处此百方,然不如使我得自尽其心之为愈也。”照此解释则与首章“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前后呼应。字面上虽是“无我有尤”,实质上应是她对许大夫不让她适卫赴齐产生怨尤,正话反说,语气委婉,体现了《诗经》“温柔敦厚”之旨。末二句,表现了夫人的自信心,意为那些大夫君子纵有千条妙计,总不如我的救卫之策高明。“我所之”的“之”字,若作动词解,便是往卫国或齐国去一趟的意思;也有训为“思”的,就是自指夫人的想法。不管哪一种解释,都反映了许穆夫人是一个颇有主张的人,她的救国之志、爱国之心始终不渝。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它却留下无穷的诗意让读者去咀嚼回味,真是语尽而意不尽,令人一唱而三叹! (徐培均)

公元前660年,狄人伐卫,卫师败绩,复战,益败,卫懿公战死,幸宋桓公帅师相助,迎卫残兵遗民五千人渡河,使居于漕邑,并立卫公子申(许穆夫人之兄)为君,是为戴公,卫始得暂时立脚,未彻底覆亡。当此之时,卫女许穆夫人闻悉宗国蒙此大劫,为许国小力微,又去卫甚远不能为援而伤心不已,出于对父母之邦深沉的眷顾与挚爱,夫人以唁问卫侯失国的名义赶到漕邑。归卫之后,夫人发现与卫素有姻亲关系的齐国,对卫国的不幸反应冷淡,除宋之外,其他诸国任卫国大夫跋涉奔波,四处求告也无一肯出手为援,然卫国欲求彻底摆脱狄人的威胁,获得新生,无有大国相助是没有希望的。就在这种情况下,许穆夫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冒着世人非议指责的风险,亲赴大邦,求助于齐侯,终于改变了齐侯的态度,赢得了齐国的援助,使卫国得以复兴。《载驰》乃许穆夫人出使齐国,控于齐侯时所赋。(夫人归卫赴齐之史实详见拙著《〈诗经·载驰〉辩证》载《苏东学刊》2002年第二期90-92页)其后,此诗广为流布,且常常被用于外交场合作为求助于大国的外交辞令。如《左传》文公十三年之子家、襄公十九年之穆叔都曾为“控于大邦”而赋《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载,语助词。驰、驱:孔疏:“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唁:《春秋·昭公二十五年》载:“齐侯唁公于野井。”《谷梁传》云:“吊失国曰唁,唁公不得入于鲁也。”孔疏并云:“此据失国言之,……吊死曰吊,则吊生曰唁。”卫侯:指戴公。归唁卫侯失国,为夫人在当时“妇人非三年之丧不逾封而吊”的情况下,欲求回卫而依托的名义。

此言夫人让御者奋力扬鞭策马,驱之驰之,欲求尽快赶到戴公身边,表达自己对宗国不幸的关切与慰问。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悠悠:久远。不仅指路途之遥,也指历时之久。言:句首助词。漕:地名,卫败之后的临时都邑。《左传·闵公二年》:“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曹,即漕。

此言夫人不辞劳苦,长途驱驰,终于抵达卫国临时都城曹邑。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大夫,指卫国大夫。跋涉,犹言登山淌水。则:通“恻”。

此言夫人到达曹邑之后,目睹卫大夫为求国家生存而四处奔波的情形,心里十分难受,并同时为卫国的前途与命运而深深地忧虑。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嘉:赞同、嘉许。旋,副词,立刻,马上。反,通“返”,指返回许国。既不我嘉,犹言既归而不我嘉。

此言夫人回到漕邑以后卫国君臣的反应及夫人之态度。卫人初经丧乱,遭蒙大劫,在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均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他们可能乃拘执于“妇人非年之丧不逾封而吊。”(《礼记·杂礼》)的成规,以为夫人归卫殊属非礼,担心会因此而授他人以口实,给卫国带来新的不利。因而对夫人的归唁行为并不赞许,这同时也是向世人表明立场与态度。尽管如此,夫人却坚决表示:尽管国人对自己的到来不表示欢迎,但为了宗国的前途与安危自己决不会马上就返回许国去的。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视,通“示”。尔,指卫国君臣。臧,通“藏”,隐瞒。“不远”及下文的“不閟”中的“不”均通“丕”,为句中语助词,无实义。

此紧承“不能旋反”之后进一步向卫国君臣表态。言夫人明确地告诉卫国君臣,自己此次的行动是经过了长久的考虑过的。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

济:指渡河返许。许处黄河以北,而漕则在黄河以南。閟:通“密”,周到,严密。

此与上文重章反复,言夫人考虑问题不仅长远而且周到。于中显示出夫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卓识与扬厉雷行的风范。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

陟:攀登。阿丘,高山。言:句首助词。 蝱:贝母一类的植物,可入药。朱熹《诗集传》言:“主疗郁结之疾。”

此言夫人将欲攀附足可凭依的大山,寻求可以解除宗国之患与自己心头之忧的方药。这是夫人欲“控于大邦”的隐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女子:夫人自称。善怀:善思能虑。行:《毛传》“行,道也。”亦各有行,言各人自有其解决问题的途径。

此写夫人言自己作为女子自有与他人不同的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初齐侯曾求娶夫人于卫,而夫人也曾自请归嫁于齐,终为懿公所阻。本事详见刘向《列女传》。齐、卫交恶或即由此而起。夫人审察宗国连连失利,几近颠覆,而与卫素有姻亲关系之强齐任我“大夫跋涉”却反应甚为冷漠之原委。或思及于此,深感事关于己,自己若不出面,他人终难化解齐侯心头宿怨,故诗中始有此言。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许人:指许国君臣。尤:本指过失,此处作动词,责怪。众:很多人,也指许人而言。之:指夫人亲赴强齐之事。服虔注《左传》云:“言我遂往,无我有尤也。”是夫人竟往齐矣。稚:本指年幼,此言愚昧无知。

此言夫人赴齐往诉之事传及许国,许国君臣对夫人之举纷纷予以极其强烈的批评与指责。夫人归唁卫侯失国实属情有可原,许国君臣尚能委曲从权不著微辞。而越国外交,则殊属违经叛道之举,《春秋繁露·玉英篇》云:“妇人无出境之事,经礼也。”许人焉能无动于衷,不有强烈反应呢?“稚”、“狂”一方面表明许人反应之强烈,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夫人对这种反应的轻蔑。夫人爱国之情远过自爱之心昭然若揭。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芃芃:茂盛貌。

此言夫人于赴齐途中所见景象。这一景色描写隐曲的传达出夫人对宗国的复兴满怀希望,也透露出夫人不悔此行的心情。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控:赴告,陈诉。大邦:大国。此指齐国。因:亲。极:至、往。

此言谁最强大跟我最亲近,我就到他那里去,诉说宗国的不幸与自己的苦闷忧思。这乃夫人面陈齐侯的话,此一方面盛赞齐国的强大,另一方面表明夫人对齐侯的亲近之怀,从而于感情上打动齐侯,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达到化解旧恶,争取齐侯援卫的目的。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大夫君子:指卫之君臣,或也包括许君在其内。夫人归唁,卫人尚不敢嘉许,对夫人赴齐救援自然也不敢认可,必有非议。无:犹“毋”。无我有尤:不要以为我的行为有错,此夫人恳请卫国君臣及许君不要对自己横加责备。尔:你们,指卫君臣。之:行,往。

前两句为夫人面对社会上的纷纷指责所发出的请求理解的呼吁。可见夫人当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何等之大,当初作出亲赴大国往诉齐侯的这一抉择又需要何等的勇气与决心。后两句是夫人申述自己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表明实为事出无奈。

此诗虽是记写了夫人自“归唁卫侯”至“控于大邦”的过程,但它应为夫人参见齐侯之时所赋,诗中所展示的都应是夫人“控”于齐侯的内容。夫人备言自己路途的艰辛,与自己如何不为世人所理解蒙遭诽议,横受指责等,都从侧面表明了欲求亲见齐侯的不容易与自己求见齐侯意愿之坚切,申述了齐侯是自己心目中最可亲近和最堪凭依的人物,如此终于打动了齐侯,改变了齐侯对卫国的态度。《左传·闵公二年》载“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事后齐侯又“归(馈)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再其后齐桓公又“城楚丘以居(卫)。”卫终得以死里复生,祭祀不绝,这些皆许穆夫人之功也。《焦氏易林·屯变兑》亦有诗赞夫人云:“道路僻除,南至东辽。卫子善辞,使国无忧。”

此诗蒙尘既久,后之读者多不能得其真义,今特为疏解,以求正于方家。

赏析我就不说了,别人也说了,我就介绍几本涉及到载驰的书吧!
有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 俞平伯论古诗词 方玉润的诗经原始 诗经选 王美春的诗海拾贝 这几本应该够了吧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论文参考文献是会议用什么字母表示 -
塞左复方: 期刊类均用[j]表示.附:参考文献规范: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为什么把十二种生肖动物作为十二年的代表 -
塞左复方: 1、生肖的起源 用12生肖纪年,在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开始了.《北史·宇文护法》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但是,...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信息检索与分析课程是什么内容 -
塞左复方: 是金融专业和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调控的运行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范围是与经济发展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文献研究法的文献综述 -
塞左复方: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03030进行系统、全面的叙...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什么是文献?什么是文献综述?什么是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塞左复方: 一、文献综述概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放在调查问卷后面的问题一般为 (单选题) 放在调查问卷后面的问题一般为 (单选题) -
塞左复方:[选项] A. 简单的问题 B. 涉及个人背景资料的问题 C. 能引起兴趣的问题 D. 封闭式问题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规范要求:1、检索题目:结合专业方向自拟定检索题目,课题表述要完整、清晰.2、检索过程:⑴、课题分析:是指在着手查找文献信息前对课题内容进行... -
塞左复方:[答案] 加油~努力想想一定没问题的啦╮(╯▽╰)╭ 话说回来,我也不知道诶. 伱的课题什麽是神马意思控?●▽●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9897979977: 诗的来源是哪两个?最早解释《诗》的专门性文献是哪个 -
塞左复方: 一、来源: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