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考试语文常考《世说新语》中的哪几篇?

作者&投稿:史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一世说新语两则翻译~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通假字
《陈太丘与友期》中“尊君在不。”其中,“不”通“否”, 读 fǒu,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2、词类活用
“友人惭” 意动用法。惭:感到惭愧。
3、实词
(1)内集:内,这里指家庭内部。集,指聚会。
(2)骤:急。
(3)纷纷: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4)拟:相比。
(5)期:约定。
(6)委:丢下,舍弃。
4、虚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与”,作介词用,可译为“跟”“和”等。
(2)“俄而雪骤”中的“而”,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3)“若柳絮因风起”中的‘未’,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4)“去后乃至”中的“乃”,副词,表示时间相接或在前面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可译为“才”。



扩展资料
《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共一千多则,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选录于人教2016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古文。《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说新语两则

原书有一千多条,你说呢?提供个思路。一般考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篇目多一些。

例如,你的课本有咏雪、期行,考试可能考另一个版本的课本中收录的荀巨伯、乘船、路边苦李,割席。反之亦然。


高中语文考试现代文小说常考问题的问题是什么,回答套路,要很详细的...
高中语文考试现代文小说常考问题的问题是什么,回答套路,要很详细的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汐诜团6 2013-12-01 · TA获得超过13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8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39.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四、小说的阅读...

高中文言文常考默写
3. 求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必修二中得古文易考句子快期末考试了以前背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既然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第五课 荆轲刺秦王1.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2.秦王购之金千斤...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吗?达人方舟...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

初一考试技巧和语文课外阅读
考试的科目初一大概有9门吧。我首先笼统的说一下考这些科目的技巧有哪些。答题卡技巧现在一般都是答题卡,你可以在卷子上把问题的关键字画出来,然后依次对症下药。熟悉题目对问的题一定要熟悉它,如果不熟就下一道吧,即使做了大部分是错的,节约时间可以把会的做对,剩下时间再做不熟悉的题。稳准狠稳...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一般考什么
5、题目:当我面对___的时候 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挫折、荣誉、失败、成功”等),使题目完整。内容要健康,有真情实感。6、题目:我眼中的___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人、事、物,如“母亲、考试、大海”等)。文体不限,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都有什么 作文 说下题目 常考的文体
【考题分析】试卷总分为120分,其中作文分是50分。本次考试三所初中联考联改,共有960名学生参加,其中45分以上的作文共有225篇,约占参考人数的23%。本次作文命题难度不是很大,学生一般都能扣题。但是综观整体考场作文,失误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补充题目大多太单调,新颖独特的命题甚少。大多学生...

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目和阅读题~~是什么呢??谢谢帮助我的...
(从下面三题中选一题写作。)1、围绕这次考试,写一篇你对考试的感想。 (题目自拟)2、题目:---之间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表明人际关系的词语,如父子、母子、师生、同学……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两件事情来写。明确中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3、按下面提供的范围和词语编写故事(题目即想象作文...

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当我们面临语文期末考试的来临的时候,不要紧张,让我们来做套试题减轻一下压力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 一、基础知识。(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Wán shǎnɡ zhuānɡ shì chénɡ fá w...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作文易考什么
2.题目:从这以后,我盼望长大(从这以后,我害怕长大)要求:任选一题,要写出真情实感3.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4.题目: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要求: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5.题目:考试,我想对你说...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最常考的文言文是哪篇?
我今年初三毕业,我们初二下学期最常考《马说》,这个挺经典的 (马说如果考背诵经常会这样问: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考字音字词解释要特别注意“食马者”的“食(sì)”,...

根河市17170246259: 《世说新语》《韩非子》《淮南子》里有什么文言文,考试可能考的? -
汪缪川贝: 初一 一般是《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韩非子》:《智子疑邻》《淮南子》:《塞翁失马》 这些是课内的 课外的一篇,具体很广可能还有《 孔融让梨》、《吴起守信》、《司马光砸缸》等文言文,总之把文言文粗略地看一遍.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上册世说新语两则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字多用,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词类活用的总结, -
汪缪川贝:[答案] 不,通“否” 去 古意:离开 今意:走 期 古意:约定 今意:日期 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儿女 古意:指子侄辈的人 今意:指自己的儿子,女儿

根河市17170246259: 七年级易考的文言文 -
汪缪川贝: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和《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 《木兰诗》 《狼》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寓言二则》和《三峡》七年级下册 《赵普》《于园》《黔之驴》精锐公主坟校区语文老师回答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中的古今异义词
汪缪川贝: 1)与儿女讲论文义:对子 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动词.(今义为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离去.(今义为前往.) (4)下车引之:拉.(今义为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今义为照顾或顾客.)

根河市17170246259: 七年级 世说新语两则 随堂测试题1.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久不至”一句?2.客人骂元方父亲时,... -
汪缪川贝:[答案] `1.不行.加上这一句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又回答了不在的原因. 2、(1)既不失礼貌,又点明了是对方失约(2)从客人“无信”、“无礼”两方面辩驳,有理有节,义正而辞严. 我书上有这两道题.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的第25课《世说新语》三则的题目【答案也行】 -
汪缪川贝: 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是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的“俄”和“欣然”.因为打不出来以后就打“”号了)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似“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句吗? (要答案吗?)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世说新语》两则中《咏雪》的翻译是什么? -
汪缪川贝:[答案] 咏雪,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侄子、侄女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必考文言文 -
汪缪川贝: 《童趣》《论语十则》《世说新语》 我这有一些我们考试的题,是人教版的,但不知道一不一样. 童趣: 本文写了哪三件事?1观蚊如鹤2神游山林3鞭打虾蟆段意1总写童年时超然物外的乐趣2-4具体写观察景物的奇趣怎样得到物外之趣?(...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文言文《世说新语·政事》节选阅读答案 -
汪缪川贝: 1.孤法卿父的法的解释.2.翻译句子: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元方第二次回答袁公语有何巧妙之处? 1、法的解释:效法,仿效;2、翻译句子: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3、因为袁公说当初他也是这样做的,并问他究竟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时,他以周公和孔子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的表现为依据推出结论: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巧妙地回答了袁公的问题.既不得罪袁公,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

根河市17170246259: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两则翻译 -
汪缪川贝: 陈太丘跟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