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能够风靡大江南北?

作者&投稿:高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般认为,张爱玲小说钟情于描摹世间凡俗中的平常事,反映俗世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认同世俗价值观,在题材和主题上体现出一种追求平凡中的美的倾向;在情节和结构上,很少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不刻意安排结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进有序展开,显得信笔所之,自然随意;语言上追求通俗化、大众化,具有直白易懂的特点等。这些评价固然有其道理和依据,但还不能说是对张爱玲小说审美特征的全面把握。本文就以张爱玲小说代表作《倾城之恋》为例,对张爱玲小说的审美特征尝试做一个归纳:一、题材主题体现了凡俗与超脱的有机结合张爱玲小说的题材多选自世俗平凡生活,擅长于刻画具有世俗特性的凡人形象,展现他(她)们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主题思想上,有人说张爱玲小说认同俗世生活,认同世俗的价值观,认同世俗的观念和情感①, 事实上,张的小说对世俗的一些价值观确有部分的接受,但更多时候表露的则是锋藏不露的批判或深深的无奈,有时叙述本身就是出于揭露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对世俗价值观的认同,倒不如说是对世俗价值观的正视,正视意味着不忽视其存在,但并不一定对其承认或赞同。这一特点使张爱玲的小说往往能体现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新拔俗之气,因此,应该说张爱玲小说在题材及主题上体现出的实际是一种平凡美与超脱美的融合。《倾城之恋》叙述了年轻的离婚少妇白流苏和归国阔少范柳原之间的爱情故事。很显然,这个视角符合张爱玲喜欢写庸人俗事的习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国家正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所谓“乱世出英雄”,那种社会环境应该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却把焦点放到了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两个平凡人身上,两个人从认识到恋爱、直到结婚经历了一个复杂坎坷而漫长的过程。战争这样国家大事在这个故事里也只不过是个陪衬,一个出人意外的凑巧因素。从知人论世这个角度来看,《倾城之恋》在题材及情感主题上确实具有庸人俗事的特点,这使《倾城之恋》能让一般的读者有亲切感、真实感,容易将故事中的人物和自身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况味的审美体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倾城之恋》在题材及主题上又是超脱的。首先,从人物性格及其背景看,白流苏和范柳原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平常人相比,在其个性、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特异的地方。白流苏是一个聪明美丽的离婚少妇,由于从小受父亲影响的缘故,具有一种好赌和敢赌的天性,愿意为自己的未来冒险赌一次。范柳原刚刚从国外回来,从小在国外长大,在父亲故世后,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使他成了一名生性风流,且具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富家公子。可见,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两个人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庸男俗女,对于平常人而言具有明显的特异色彩。其次,从思想主题上看,两个人的爱情虽然离奇而并不崇高,恋爱时互玩感情手腕、勾心斗角,让人感到一种浓郁世俗情调。但是,仔细体味就不难发现,张爱玲在看似冷静客观的陈述之下实则寄寓着对社会现实强烈的批判,表达了一种隐隐的无奈和哀痛。这场爱情带给白流苏的不是纯然的快乐幸福的体验,更多的是悬念和猜疑。即使是最后结婚,也不能归功于两人的缠绵之恋和相互的真心付出,而是一场战争促成的,完全是一种偶然的幸运,当然这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中又是理所当然的。这种隐含其中的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批判,带给人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迪,似乎让人一下就能看穿充满于世俗之间的各种猥琐的较量,进而获得精神境界的升华,让人从中获得一种顿悟和超脱的审美体验。二、情节及结构上体现了自然随意与曲折回环的统一张爱玲小说的情节设置确实不能说是高潮迭起,而是保持俗世生活的平淡本色。但她小说的情节并不是单纯的平淡自然,而往往是与曲折跌宕对立统一,情节发展总是出人意表、百曲千折。《倾城之恋》的情节就明显有这个特点,既不失平淡自然,又让人感受到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白流苏离婚后回到了白家,在被兄嫂们骗光了积蓄后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常常恶语相加,母亲对她的遭遇视若无睹,正当白流苏痛苦绝望的时候,转机突然出现。徐太太来为她未出阁的妹子提亲,准备介绍她妹子与范柳原认识,顺便也为流苏介绍了一个准备续弦的人家。但魅力男子范柳原竟然偏偏相中了白流苏这个年龄较大的“败柳残花”(嫂子语)。 在香港浅水湾饭店,白、范二人关系日益亲密,但有一天,范柳原却转而与一个印度女人亲热起来,白流苏明白范柳原是在用激将法,企图让自己主动投怀送抱,因而她丝毫不动声色,使得范柳原又主动与流苏恢复了亲密关系。读者这时可能会认为这下白流苏一定能够如愿了,但出人意表的波折又出现了,白流苏因故要回上海娘家,而范柳原也故意不加阻拦,这一去就是两年,期间没有范柳原的任何音信。这下看似没戏了,但故事到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逆转,徐太太受范柳原背后指使,要带流苏一块去香港。人们会以为两人之间的感情经过了二年多时间的考验,白流苏想结婚的愿望论情论理都应该实现了。令人感到意外和遗憾的是,范柳原最后仍只是决定与白流苏买房同居,根本没有结婚的打算。匆匆买房同居后没有几天,范柳原就准备把流苏留在香港,然后只身去国外办事。这时,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流苏结婚的愿望肯定难以实现了,但出人意表的是,这时又一个大逆转突然出现——战争突然爆发,香港一时成了硝烟滚滚的战场,战争使范柳原出不成国,留在香港与流苏共度难关。在经过战争的洗礼后,范柳原思想竟然在突然间出现了极大的逆转,主动提出要与白流苏马上结婚。一个出人意外的圆满结局就这样出现了,整个故事情节显得曲折跌宕,令读者始终也猜不透故事结局。有人认为张爱玲不擅于小说结构的安排和建构,只是从直觉出发,信笔所之,因而常常显得缺乏宏观上布局的把握,主题前后不一,记叙散漫;有时又为细节所拘囿,繁琐重复,使通篇小说显得更加生活化、繁复化,因而也就一定程度损害了结构的统一与完美。② 这是值得商榷的。从《倾城之恋》看,结构上没有刻意安排,比较随意,但从头至尾各个部分之间都能做到前后照应,让人感到紧凑而和谐,具有回环往复之美,丝毫不显得散漫;细节描写虽多,但基本都能恰到好处,一点也不显得繁琐重复。三、语言上体现了通俗直白与精工细腻之完美融合张爱玲小说的语言体现了通俗化、群众化的特点,通俗直白,显得自然亲切③,贴近生活。尤其是在叙事写人的时候,这个特点体现的更为明显。在《倾城之恋》中,时常看到整段的叙述用的都是日常口语,且句式长短不一,显得直白而自然。但是,如果仅仅把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点归结为通俗直白,则又难免片面。实际上,张爱玲小说的语言还有精工细腻的一面,尤其是在构造意象、抒情写景的时候,这个特点体现的更为明显。如《倾城之恋》的一段景物描写:“门掩上了,堂屋里暗着,门的上端的玻璃格子里透进两方黄色的灯光,落在青砖地上。朦胧中可以看见堂屋里顺着墙高高下下堆着一排书箱,紫檀匣子,刻着绿泥款识。正中天然几上,玻璃罩子里,搁着珐蓝自鸣钟,机括早坏了,停了多年。两旁垂着朱红对联,闪着金色寿字团花,一朵花托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在微光里,一个个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离着纸老远。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整段的景物描写,用词准确传神,色调鲜明,对比强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各色物件如在目前,显得精工细腻。四、艺术手法上融贯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审美特质张爱玲从小就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九尾龟》《醒世姻缘》等书,而且古文功底也很好,她曾熟读《古文观止》;她还擅长于英文写作,对国外文学的有相当的了解和研究④。这种背景使张爱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能够融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往往体现出一种融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审美特质,这在《倾城之恋》有着集中体现。在《倾城之恋》中,既有来自于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妙的比喻与繁复的意象的应运,又有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艺术手法,如象征手法的应运,《倾城之恋》开头对白公馆的时钟的描述,以及香港海滩老墙的描述,都有象征作用;再如细腻而富有深度的心理描写。在她的小说中,有时心理的真实仿佛要超过现实的真实,如对白流苏在极度难过时看到的幻境的描写,让人感到那不是幻觉,甚至比现实还能说明问题,所有这些又体现出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审美特质。如果用“亦洋亦古,非中非西”来形容张爱玲小说这方面的审美特点,还是比较贴切的。总之,张爱玲小说带给人的审美体验是独特的,它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已经令几代人为之着迷倾倒,直到今天它也仍然深受学界和读者的关注和青睐。今天我们对张爱玲小说进行探索和研究,目的不仅是要更好地了解张爱玲,了解她的小说,更重要的是要让今天的小说作者也能从中得到养分、得到滋补,让当前时代也能不断涌现出张爱玲小说那样的光辉作品。


为什么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怎样,都会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的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运用比喻,对照、反讽、色彩描写等手。张爱玲自称:“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

如何评价张爱玲以及她的作品?
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

...和三毛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你们比较喜欢谁一点,为什么...
一、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特色的心理感受。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二、在选材上,张爱玲的作品以言情为主。以说...

童年经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
一创作原因:童年时期的家庭经验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张爱玲童年阶段对家庭内部父母之爱、和睦之乐的缺失性体验是其小说创作的宿因。二童年体验:童年时期家道中落背景下家庭分崩离析的破碎化状态对张爱玲的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张爱玲易感多思的性格偏向更使其对童年阶段的家庭生活...

张爱玲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是什么?
是《倾城之恋》和《金锁记》。这是最能代表她的中长篇了。《色,戒》只不过是她很不起眼的一个短篇。而且在李安的“创作”下,使得这个作品接近色情!!!是对爱玲的极大亵渎!“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

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主题是啥
以女性的笔触写世俗的人生百态,作品通过写各位女性主人公的故事,显示了在战乱、贫困等环境下的人生百态,女性面对人生困境的选择及喜怒哀乐。张爱玲的人物有深深的看透俗世但又融入俗世,有着刻意的理性,就如白流苏,张爱玲小说中的主角,往往努力洞悉世态人心,所以诸多冷峻。

想知道大家对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解读
故事的背景是从上海到香港、日军入侵香港、香港沦陷,这是她最熟悉的两个城市吧,爱玲生于上海,就读了香港大学,结识好友炎樱,最令她无奈的就是日军侵入香港致使她没能顺利完成学业得到大学文凭。先从题目解读这个小说,倾城倾的是香港这个城,成就的是乱世里的流苏和柳原的恋情,与其说恋情,读到最后...

倾城之恋的读后感800字
外婆是个正宗的张爱玲的粉丝,从小爱玲对我来说就是如此的神秘,又似梦幻妖娆。今夏拂晓,每每捧起的第一本书竟是读来第一本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不知为何,也就这样读上了,一篇篇的中短篇小说,似乎总难让人尽兴,不过读来也快,放下书,看看蓝天白云的灿烂,心中却似泛起丝丝愁云;爱玲的...

如何理解张爱玲小说的“弑父”情结。
弑父?您的意思的是说爱玲“弑父”?她尽管对他父亲有着无限的爱与恨的感情,但终不至于到想“弑”他的程度。我看应是恋父吧?这一情结在其作品《心经》中有所展现,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张爱玲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一些名人或作家写自己身边的事情和经历的...
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胡兰成是浙江嵊县人,生于1906年。从小家贫,吃过很多苦,赤手空拳拼天下。他原有个发妻玉凤,在玉凤过世之时,胡兰成借贷以葬妻魂,却四处碰壁。对此,胡兰成后来回忆说:“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难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女作家,你觉得她的作品为何会受欢迎? -
帅志倩婷: 民国时期战乱纷飞的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我们熟知的鲁迅、老舍、徐志摩、郁达夫、张爱玲等等,在这个时期他们都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张爱玲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得到很多人的热爱和追捧,那么就会有人问张爱玲一直是个备受...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小说长热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
帅志倩婷: 顶楼上. 就张本人来说,是充满魅力的独特女人:她是个世俗的女人;她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为什么那么出名呢? -
帅志倩婷: 你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她的言论真的很跨时代.张爱玲的文字和作风非常小资,而且很多关于感情的理解能和许多人产生共鸣.张爱玲小说里的男女主角大都自私,充满算计,或是飞蛾扑火的悲哀.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越来越充满利益关系,张爱玲的自怜的情绪很容易让女性读者有代入感.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为什么会这么“热”?枪手进!
帅志倩婷: 时无大喜大悲,是浅愁轻咏低徘徊的小资时代.故有着春愁般的张爱玲得到青睐———淡淡的一缕清香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小说的魅力?
帅志倩婷: 就张本人来说,是充满魅力的独特女人:她是个世俗的女人;她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总会成为影视剧改编热点的原因 -
帅志倩婷: 她对爱情的观点和普通人是不同的 而且 她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时候 也是遭受重重的磨难 他有很深的恋父情结 而且也自恋 她的书和以往作家例如琼瑶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浪漫缠绵 淡淡的 但是却意味深长 而且 她对爱情的感觉是胆怯的 谁说爱情一定要是美好的结局 就像《半生缘》里的话一样 “能遇见已经很好了 但是 我们回不去了” 这样的结局更加是耐人寻味 电视剧是要创新的 那些看了第一集就知道结局的电视剧是很无聊的 张爱玲写的东西 很值得人去琢磨 本人很喜欢她

林西县13263827497: 举例说明张爱玲作品的中西文化背景及其成因 -
帅志倩婷: 中西两种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首先来自她的父母.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张爱玲在少年习作《天才梦》中曾说:“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

林西县13263827497: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
帅志倩婷: 张爱玲小说的魅力首先来自于传奇的故事以及弥漫其中的梦魇般的氛围.她的小说似梦呓,诱你走入一个传奇而虚幻的小说世界.“说不尽的沧凉故事”便成为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题材.在张爱玲小说中我们能感受到的不仅仅使梦魇般的氛围,梦...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为何让人着迷,她的文学成就在哪些方面. -
帅志倩婷: 她的一生都充满了色彩,我觉得这女人啊,能有这样虽说有些漂泊,但却有滋有味的! 小资喜欢她是因为他们也想有这样的生活啊!纯羡慕 她能红也是这些人碰起来的! 她之所以让人着迷,我想那些人都是喜欢看悲剧来聊以慰藉罢了!!! 我认为是这样,她的文学成就就在于让很多人意识到现实生活的空白和平凡的幸福!!!!

林西县13263827497: 张爱玲在1980年代以来是如何被接受的? -
帅志倩婷: 1980年代畅销海内外.张爱玲小说风格对台湾战后文坛的小说流派影响深远.电影剧本有由陈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1991年,《张爱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学出版有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