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文言文里的通假字

作者&投稿:陶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

《愚公移山》古今异义: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义:扛 今义:荷花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1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2惩 古义:苦于,被。

所苦 今义:惩罚 词性活用: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2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一词多义:1方 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 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 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6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 聚室而谋【表承接】 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2. 《愚公移山》(文言文的)中的通假字和多义词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高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jì)州——古地名,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以……为苦。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汉阴,汉水南岸。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君——称呼“您”。

21.损:——削减。

22.曾(céng)——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4.丘——土堆。

25.置——安放。

26.且——连词,况且。

27.焉——疑问代词,哪里。

3. 愚公移山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通假字

1、“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没有。

2、“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聪慧。

3、“ 始一反焉。”中“反”通“返”,往返。

4、“一厝朔东。”中“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中“指”通“直”,直达。

6、“无陇断焉。”中“陇”通“垄”,高地。

二、一词多义

1、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

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6、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三、古今异义

1、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四、词类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列子,姓列,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在古籍中又写作列圄寇、列圉寇或子列子,东周威烈王时期人,与郑穆公同时。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列子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

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

1、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5、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7、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9、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10、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2、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4.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

四、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指: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诸: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虽;古义:即使,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已: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5. 愚公移山文中的通假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指”通“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二、“反”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三、“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

四、“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五、“厝”通“措”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6. 愚公移山的翻译和通假字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方 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 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 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6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 聚室而谋【表承接】

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全文翻译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愚公(这个人),年纪快到90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怎么搁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簸箕和箩筐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刚开始换牙,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得不通事理,竟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担心什么挖不平?”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7.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 是什么

一、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 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 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二、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一般“面”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

意为:面向着。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般“箕畚”是名词,在此作状语。

意为: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一般“险”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名词。

意为:险阻。 三、通假字 “指”通“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厝”通“措”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古今异义词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扩展资料:《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

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

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本文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帮忙找出下列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60、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63、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64、一厝朔东《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说明】这是初中语文文言课文中的全部通假字,其实...

愈公移山中中文章塑造智叟这个形象有什么作用
作用: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

初中苏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乡通“向” 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71.徧通“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72.有通“又” 又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73.孰通“熟” 仔细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74.反通“返” 往返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75.惠通“慧” 聪明 汝之不惠...

移公移山的故事
其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自己不能完成某个目标,也不要放弃。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求助,或者寻找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愚公移山还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的过程往往是曲折的,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移公移山是什么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成语得到鼓励,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反复的尝试是移山的过程。这样的行动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我们内心所渴望的目标,没有失败的想法和放弃的想法。如果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做 ,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一定可以把它推向绝境。移公移山也是一个团队拼搏的象征。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3、一厝...“负”通“伏” 于是燕王负斧质,之阙下谢罪 《汉书-文三壬传》 “说”通“悦” 学而时习之,...“免”通“娩”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勾践灭吴》 “政”通“征”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愚公移山文言文改写成现代文
1. 愚公移山改写成现代文 愚公移山改写 自从老愚公一家人开始搬山以来,已匆匆过了数十年,他的儿子愚老公继承了父亲的志愿,继续搬山,而老愚公的孙子愚小公却总想用科学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给搬走。 一天,愚小公放学回家,老愚公对他说:孙儿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帮着家里搬山啦!愚小公一听,可不乐意了,就...

愚公移山文言文改编剧本
《愚公移山》剧本剧情简介: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挡了愚公家进出的道路。愚公下决心挖掉两座大山,打通道路。愚公的想法受到了妻子的质疑,最后形成共识,于是动手挖山。邻居的寡妇的儿子也来帮忙。同村的智叟嘲笑愚公自不量力,被愚公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说得无言以对。愚公的所为被山神得知并告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

关于移公移山的故事
无言以对。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愚公移山文言文于的虚词
4. 【谁知道文言文《寓公移山》中所有实词虚词的意思啊】 愚公移山实词分析(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 -
姜胁倍恩: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 -
姜胁倍恩:[答案]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的所有通假字 -
姜胁倍恩: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文言文的)中的通假字和多义词 -
姜胁倍恩:[答案]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3.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4.高万仞——形容极高;仞—...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
姜胁倍恩:[答案] 《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 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义:扛 今...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 -
姜胁倍恩: 四、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通假字 -
姜胁倍恩: “垄”通“垅”,山脉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
姜胁倍恩:[答案] 古今异义: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文中的通假字
姜胁倍恩: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指”通“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二、“反”通“返”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三、“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 四、“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五、“厝”通“措”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宜兴市19754391788: 《愚公移山》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求归纳 -
姜胁倍恩:[答案]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