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的人的气质

作者&投稿:市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资治通鉴的作者有哪些品质值得人学习和钦佩~

严谨治学的态度,献身事业的精神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
《资治通鉴》的写作,前后用了19年,耗费了主编者大量心血。主编者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大量小说、笔记资料。书的一部分草稿,堆满了两间房屋。有人曾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发现一个字写得潦草,可见主编者等人的治学是多么严谨,写作是多么严肃认真。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远,善领者众。熟读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善学且善思,也许还会善谋,若再善行、善领,必将成为优异的精英人才。

第一,读史明智,以史为鉴,《资治通鉴》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许多中国人把自己的修养与文化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似乎已上升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这种修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人情世故”。而是提升刷新了中国人的和谐生存之道,变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这种境界在历史的轮痕中获得一种澄明的心境。如果能在这种澄明的心境中穿越浩瀚的时空隧道,透过纷纭的兴亡成败,也许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朝代虽然被颠覆后,但历史仍然在延续,智慧和经验给又我们创造未来的历史,读《资治通鉴》读的是一种文化,读的是一种大智慧。

然而,没有文化底蕴的精髓终究是靠不住的。如果智慧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技术,那么对提升一个人的修养也太单一了。

智慧精髓的根源是文化,智慧精髓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就如《资治通鉴》语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中国的智慧精髓在本质上是一种至为深刻的文化,只有人的身心内外都浸透了这种有资于“知道”的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内存修养、外显智慧”的境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涵修养魅力的人才。

第二,读阅《资治通鉴》这是个耐人寻味的过程,其间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由过去的历史的经验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

通过学习和了解《资治通鉴》可以从王朝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的哲学,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经历中感悟人生真谛。学习了解《资治通鉴》,小到个人,是修身齐家,充实自己头脑、得到人生启迪的修养升华;大到与国家命运共同体,立于世界民族的伟大贡献中。“修来能量多读书,忧患可解怎么办?”

博古通今与修养蕴含是与真知灼见的独立见解分不开的,无论是王朝帝国的兴衰成败、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还是重大事件的曲折内幕、伟大创新背后的艰辛,这些蓦然回首的历史往事无不折射出做人与做事的修养提升之道。

资治通鉴》可谓代表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是一部以“资治”为目的,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史学领域。司马光生前曾多次为皇帝讲读《通鉴》;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然是一部值得重读的经典。
今日之中国,距离司马光修《通鉴》的时代几近千载,告别帝制已逾百年。《通鉴》事君的价值,早已光芒不再。但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历史作品也因时代不同而需要不断反思和解读。今天重读《通鉴》,不仅需要重温那些生动传神的记载,更应该重视从中汲取历史智慧的滋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首先,不妨将《通鉴》还原到历史语境当中,正视其“垂鉴资治”的功能,以求“迹得鉴失”。司马光曾说,历代史书“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故“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通鉴》的取材及编修秉持了传统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垂鉴资治”虽不能涵盖《通鉴》的全部价值,却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今日读此书,不宜忽视。
其次,今日读《通鉴》,应将其置于史学语境中,重视其特有的编纂方式和叙事特色。“历史”一词,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记述和研究。相比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更为重要。因为很大程度上,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事实”,都是理解、书写、阐释的结果。《通鉴》作为一部编修的史学作品,字里行间难免带有书写者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甚至有记载舛误和评论偏颇之处。当然,其中不少问题已被学术研究订正。今日读《通鉴》,一方面应结合学术研究成果,查疑订误,以求准确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更应把握《通鉴》编纂历史的原因、书写方式及文字背后的政治寄托

我觉得读历史的人的气质应该还是比较的沉重,也就是说看书看的多的人,事实上都会有一点这个样子,也就是说看书看的多,相当于是经历了很多人的人生,至少会对于这个世界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毕竟相当于是很多人的人生经验都在里面。

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

无自制通鉴的人,他们都特别有才华,而且面上也能看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女人?
《资治通鉴》载,唐高宗偶然行间其所,见门窗关闭甚严,于是呼曰:“皇后淑妃安在?”二人听了呜咽痛哭,说皇上如果念旧日情份使妾再见天日,请改此院为回心院。她们希望唐高宗回心转意,撤销对她们的处分。这件事很快被武则天知道。她身为皇后,对后宫操有生杀之权,但她深知一旦让王皇后、萧淑妃重见天日将意味着...

个人风采指的是什么
风采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精神气质与外貌俱佳,能够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用语,词性近乎贬义词,主要注重主观感受一层,如某人的动作、神态具有何种风采。而古代汉语以及部分现代汉语使用词义本身,如说某人风采绝代。风采 拼音是 fēngcǎi,意为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仪表举止。语出《汉书·霍光传》:“...

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给活活气死了。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如此心胸狭窄之人吗?电视剧《新三国》: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个心胸宽广,豁达大度,心胸豁达之人。《三国志》陈寿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大...

如何带动员工的积极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开头就说:“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在很多单位中,领导层也意识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性,有人曾沿用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的方法。结果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显得力不从心;有人曾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大搞物质刺激,滥发...

司马炎为什么会被司马昭指定为接班人?
司马攸又孝顺,又有才,名气大过司马炎,《资治通鉴》上说司马攸“名闻过于炎”。三、司马炎积极运动要扳回劣势 司马昭如此的表现,他的长子司马炎着急了,可是他扪心自问,从能力和声望看确实不如弟弟,弟弟现在人气很高,又得人心,怎么办呢?解铃还得系铃人,主要矛盾在司马昭这里,只要把司马昭...

如何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个方面。其内容包括哲学素养、...

哪本书改变了你对世界的看法,让你成为了不一样的人?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学生时代,我觉得在自己读书的时候都会去阅读很多的书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阅读会提升整个人的气质,也会充实自己的内心。我觉得我读过很多本书,每一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能够有一本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可能就是《平凡的...

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公元246年(《资治通鉴》记载为公元245年),蒋琬病逝。攻打“东三郡”的计划也随之胎死腹中。小结 虽然蒋琬和诸葛亮同称为“蜀之四相”,但他的光芒无疑被诸葛亮掩盖过去。以为,蒋琬和诸葛亮一样,是一位值得钦佩的人物。在个人私德上,蒋琬宽宏有量;在北伐意向上,蒋琬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态度,甚至...

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蜀国丞相诸葛亮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被刘备“顾茅三庐”请出后山,他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公元234年,他病故于五丈原,享年54岁。敬佩他是因为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

形容人气质的四字成语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地动山摇 【解释】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万马...

合肥市19737733238: 一个男人喜欢看《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 -
毕磊抗肿: 这说明他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读史能使人进步.你那位帅气的朋友应该是个有内涵的人,对未来非常憧憬.当然,他看《资治通鉴》,里面一定有他想要的东西,他应是为来他的以后再做准备.你说他喜欢玩古代游戏,那就说明他对古代的历史是衷心而发的喜欢.

合肥市19737733238: 司马迁写史记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给我们什么启示(精神)~ -
毕磊抗肿:[答案] 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给后来人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为了给当朝的皇帝看,孰优孰劣,未辩已先知.司马迁写《史记》用大手笔,连皇帝祖宗的短都敢揭,因此读来能够使人淋漓畅快,不觉有隐晦掩饰之憾,而《资治通鉴》则明显带有御览...

合肥市19737733238: 为什么好多人喜欢读《资治通鉴》? -
毕磊抗肿: 《资治通鉴》可谓代表中国古代史学的最高成就,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典读物.不过,《通鉴》又不同于一般的史籍,是一部以“资治”为目的,讲述治国理政之道,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政治史典籍,其影响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史...

合肥市19737733238: 为什么读书能增加人的气质 -
毕磊抗肿: 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提高自我修养,读书如吃饭一般,看似没什么用,但是你现在的身高正是你从小到大一顿顿吃饭累积来的,所以读书能增加你的气质是有道理的.

合肥市19737733238: 女生读资治通鉴性格是 -
毕磊抗肿: 女生读完《资治通鉴》后,可能会形成以下性格:1. 责任感:通过阅读历史,女生可以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2. 学术精神: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学的经典著作,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的学术精神和阅读理解能力.3. 历史认知:阅读资治通鉴可以使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人物的功过得失,有利于培养广阔的历史认知视野.4. 逻辑思考:资治通鉴是一部千古名著,需要读者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5. 睿智理性:阅读《资治通鉴》可以培养女生睿智理性的性格,让她们眼光独特、胸怀大志.请注意,性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资治通鉴》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性格.

合肥市19737733238: 读资治通鉴的意义在于什么,可以提高情商之类的吗? -
毕磊抗肿: 资治通鉴是北宋编纂的史书,读史,可以通天下,培养高尚的情操,优雅的谈吐,修身养性,成为众人眼中博学的人

合肥市19737733238: 司马迁写史记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给我们什么启示(精神)~ -
毕磊抗肿: 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给后来人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为了给当朝的皇帝看,孰优孰劣,未辩已先知.司马迁写《史记》用大手笔,连皇帝祖宗的短都敢揭,因此读来能够使人淋漓畅快,不觉有隐晦掩饰之憾,而《资治通鉴》则明显带有御览御用的气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有权纂写历史的人,也终有一日会被历史评价.借用墨老一句话:做人要厚道.

合肥市19737733238: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熟读《孙子兵法》精读《资治通鉴》怎么评价这样的年轻人 -
毕磊抗肿: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远,善领者众.熟读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善学且善思,也许还会善谋,若再善行、善领,必将成为优异的精英人才.

合肥市19737733238: 人怎么看起来有气质???
毕磊抗肿:(一)首先自己要感觉自己有气质. (二)培养气质: 读书,如马克吐温、捷克伦敦,左拉等欧美经典小说.还有我们的《史记》《红楼梦》 《资治通鉴》等名著. 游历名山大川,体验古人的豪迈气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