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为何整个日本武士阶层都不怕死呢?

作者&投稿:凭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优美的富士山下,隐藏着喷涌的岩浆。美丽的北海道沿岸,处在太平洋地震带范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相对于其他大中华文化圈里的东亚各国,千百年来“独悬海外”的日本民族,形成了其积极中带着忧郁,从容里蕴含极端的特殊民族气质。

“向死而生”的武士道精神,就是这种特殊民族气质的突出表现,而

武士道精神之中对于名誉的重视,和对于死亡近乎于追求的执着,则是武士道精神的核心。


然而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和流传,都有其特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推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轻生死重名誉的价值观念,也是在古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武士兴起发展的历史,就是士兵从国家的保卫者转向家族私兵的过程

中国古代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曾写出这句十分荡气回肠的诗文: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日本武士道精神在现代人的眼中,似乎也具有这种极度浪漫的诗人气息。然而实际上,诗毕竟只是艺术作品,包含着诗人的寄托与想象,武士道精神也是如此

。现代人眼中的武士道精神,不过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之后,从历史的只字片语之中拾起,再加以现代人个体的想象,升华而成的一种向往。


真正的武士道精神,非但谈不上任何浪漫,反而隐藏着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悲哀。

正如前文中所说的日本民族的整体气质,看似的积极之中,带着无可奈何的悲哀,从容赴死的选择下,

体现的是没有退路的极端情绪。

正如同日本武士道经典《叶隐》之中的那句话:

“所谓武士道,即死而已。”

武士首先还是人,是人就有求生的欲望,这世间也很少有一种精神是鼓励人“去死”,而且还能源远流长,深入到一个民族的血液里的。

这里的“即死而已”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无奈。


从日本武士道的起源来看,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其形成与发展,实质上类似于中国汉朝时期大一统王朝的瓦解和门阀制度的兴起。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武士道精神繁荣的中世纪,正是日本战乱不止,大名们混战不休的战国年代。

换句话说,在以天皇为代表的日本中央集权逐渐瓦解以后,生活在底层的日本百姓和小贵族,为了在战乱的年代里存活下去,不得不向大贵族们投靠效忠。武士的起源实质,是士兵从国家的保卫者转向家族私兵的过程。


藤原氏

所以说,武士道精神的兴起,其实是在日本大一统的天皇统治瓦解后,位于上层的大名们,和位于下层的武士阶层之间,形成的一个约定俗称的契约,即大名为武士提供地位和土地等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武士则为大名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种契约因为没有法律的效力,只是道德和人格上的约束,上位者为了武士们的忠诚,只能不断推动强化武士道精神里的名誉观念,借以绑定武士们。


重名誉轻生死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是作为上位者的大名们为了保障武士的忠诚,推动形成的武士阶层的划分标志

如果说日本武士道精神之中重视名誉胜过生命的名誉观,只是一种武士阶层与上位者的契约的话,那么在面临真正生死抉择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武士们不会“违约”呢?是武士们本身的道德高尚吗?

是,也不是。

武士阶层跟日本社会的任何一个阶层一样,划分的依据是个人的武力和地位,而不是道德。武士阶层之中固然有真正的珍惜自己名誉胜过生命的人,也一样有面对生死抉择时贪生怕死的人,所以单纯的道德,不足以构成武士阶层整体对名誉观念的看重。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之中说: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武士道精神之中重名誉轻生死的价值选择,其实是武士阶级本身的利益所在。

日本毫无疑问的也是大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其起源哲学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仁义礼智信”和“忠君”的思想深入人心。在这一现实之下,那些以家族为核心崛起的大名们,本身就是天皇的“叛逆”,自然不可能宣扬大一统的忠君,或者说“忠于国”的思想,转而强调“忠于小家”,忠于自身的报恩思想。

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名们为武士提供生活所需和稳定的家庭环境,而武士们则出于“报恩”的思想,忠诚于大名,强调的不是国与家,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




每个人都有出生的一天,也有死亡的一天,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繁琐,却显得有人情味。 人的一生是向死而生的过程,活着本身就赋予了存在的意义:要有尊严且愉快地活,既然有幸能来到这个世上,就要对的起此生和给予你生命的人。 有时候也冷静的问过自己,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世间万物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死?生存真的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吗?_百度...
鄙人认为,人活着就是受苦的,本来就是心念的动荡才使我们开始有了感知,有了生和死的区别,于是这个分别心有了喜和悲,哀和乐……当我们失去时,便会悲哀……当一切都寂灭时,苦恼也会消失。不妨,我们放下一切的区别心,去享受这一切,享受快乐同时也享受苦恼,享受成功同时也享受失败……这才是生活...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
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葬礼是一种道别,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 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别,是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做葬礼主持。老校长姓肖,享年85岁,这位老头儿风趣幽默,生前最爱热闹,他们家迎来送往,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喜欢被打扰的老人。 校长的老伴在商量葬礼仪式时,没有向袁君提...

向死而生作文
向死而生,是对生命的一种拯救;向生而生,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向死而生作文 篇2 “易水湖”大概是个闻名的景点罢。我未去过,想来便只是一个不大的湖,竖起“易水“的牌子招揽人气。去过的朋友也只道无趣。 话题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可细细思考,就算这小湖真是当年荆轲经过的易水,又有谁能辨别呢?那年那日的...

为何而生为何而死
为生而生,为死而死,顺之为生,逆之则死

我为何而生议论文?
我为何而生?这个问题问的很茫然,是啊,我究竟为何而生呢?我不想为死亡而生,否则来人世何用?既然选择我来到这里,我就为体验生活而生,一天的学习,照例应当好好休息一下了,但事实上,是没办法停顿的,因为明天还有许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学习这场激烈竞争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谁能大意的可以高枕无忧呢?更何况高考是我们...

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不仅带兵作战如此,人的生活事业也是如此。一路顺风顺水,清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沉沦,人的一生很快就稀里糊涂走到尽头。若是出现几个大波浪,大坎坷,惊悚、恐惧、挣扎,全力以赴、劫后余生,或许我们更会体验人生的意义,珍惜不可逆转的岁月。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会激发人的潜能,更...

怎样看待“置之死地而后生”?
2012-06-26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什么意思 73 2019-01-16 如何学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2 2017-07-17 置之死地而后生!怎么理解? 1 2019-02-16 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 2014-04-25 你是怎样看待至之死地而后生的爱情 6 2018-05-27 如何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 1 2006-05-05 “置之死地...

人死在了重丧日怎么办?
生于重丧日,又恰好在重丧死去的人,会死而复生,得再死一次,亦即「重」「丧」一次是也。在民间关于重丧日的说法颇多,归结起来有以下数种:一、重丧死的人会复生。凡在重丧日去世的人,一定要派人严看其尸体,千万不要让猫、狗、鸡、鸟等生灵接触到死者的口部。若这些生气物接触到死者口部,就会被死尸吸其生气...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什么意思?
3、传说孔子在2500年前闻听吕梁洪(今徐州吕梁山)乃四险之最,带得意弟子数人,前去观洪。不料孔子同弟子快马加鞭路过一个山旮旯时,因山路崎岖,车轴“咔嚓”而断,不得不留宿两日,因有圣人寄宿,圣人窝村也由此得名。孔子师徒看到山下奔流的泗水(今故黄河),有感而发,写下了“逝者如斯夫...

鄞州区15237024565: 为什么说没有人能阻止少年武士去赴死
兴邱: 谁能阻止少年武士的赴死呢,他们听不到啊 宫本武藏说:谁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赴死呢?他们听不到,他们听不到.. 日本第一剑圣宫本武藏在其兵书《五轮书》中阐述:“向死而生,百折不屈,这常常称为武士的精神.” 宫本武藏还有一句名言:“剑术要点就是打倒敌人而已,没有必要特别解说.” 1.それらは若い戦士の间で死ぬために停止するか. それらは困っている、闻かないを. 2.珍しく曲がらない死ぬ、频繁に武士の精神を参照される健康. 3.剣のはによって特に说明することは必要でない敌の下で指す. ..窒息ぐ 2008-07-04 20:43 检举

鄞州区15237024565: 宫本武藏的名言 -
兴邱: 宫本武藏说:谁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赴死呢?他们听不到,他们听不到... 日本第一剑圣宫本武藏在其兵书《五轮书》中阐述:“向死而生,百折不屈,这常常称为武士的精神.” 宫本武藏还有一句名言:“剑术要点就是打倒敌人而已,没有必要特别解说.” ---------------------------------------------------------------- 1.それらは若い戦士の间で死ぬために停止するか. それらは困っている、闻かないを. 2.珍しく曲がらない死ぬ、频繁に武士の精神を参照される健康. 3.剣のはによって特に说明することは必要でない敌の下で指す.

鄞州区15237024565: 为什么说日本武士从来就是垄断文化的阶层
兴邱: 因为武士道是日本精神的代表.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 的道德规范.日本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这些美德正是儒家伦理的基本范畴.特别是在江户时代:幕府为了安定社会,制定诸多武家法规,其中吸取了许多佛家思想以及朱舜水阳明学说,包括修养(安天命,尽忠孝,讲仁义),本份,得主尽忠,忠於主君,不顾身家,报恩,克己,面对逆境而不动摇,以内在的修行,稳定武士阶级的伦常,外在上也以严格取缔的方式约束对上不敬的行为,把社会带向和平稳定的方向,代表人物是山鹿素行和吉田松荫,这些武家法规,就形成了现在所谓的武士道,这使得武士有了恒常效忠对象.

鄞州区15237024565: 如何评价日本的武士精神? -
兴邱: 觉得好的一点呢,武士的精神让人对于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努力追求,这点是我们当代人也需要学习的;但是,也有不好的一点,就是对于失败太过于偏激了,人生难免会有失败的,这是不可避免...

鄞州区15237024565: 日本人为什么爱自杀 -
兴邱: 因为物质不缺乏的社会对精神的追求很高.往往人的欲望太高难以达到.抑郁症还有各种生活压力纠缠着的人生外人很难理解的.生活过的人就懂了.只顾着温饱的人民并不会自杀的,求生欲望太强了

鄞州区15237024565: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源于何时?盛于何时? -
兴邱: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

鄞州区15237024565: 日本为什么自杀率高? -
兴邱: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的自杀率就出现大幅度上升.很多专家认为,这部分是因为日本没有反对自杀的宗教信仰.在中世纪的日本,日本武士在被捕或者感到尊严受损的时候,就会以切腹的形式“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第二次世...

鄞州区15237024565: 日本武士也分阶级么 -
兴邱: 楼主应该说的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了吧? 武士,和平民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距离.似乎就像艺人一样是种职业 ——比如说,在将军手下的叫武士,可也有野武士的存在—— 可以这么说,会武艺,又愿意以武艺为生,信仰武士信仰(慢慢发展...

鄞州区15237024565: 谁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赴死?
兴邱: “谁能阻止少年武士赴死,他们听不到,斗士的剑一挥出,必会听到战败者的哀嚎.” 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的这句话是对他前半生的悔悟,前半生的盲目,一时的热血冲昏了他对忍的理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年少气盛的热血武士带着赴死的狂热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其间悲剧有几何,其间失败者的哀鸣又有几何,只是他听不到,他也看不到

鄞州区15237024565: 为什么日本鬼子不怕死? -
兴邱: 因为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具有极大地影响力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叶隐'所表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与“要人命”是息息相关的,“叶隐”的教训真是非常残酷的武士论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