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及意思

作者&投稿:英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谚及其意思~

1、五月十三下一阵,家家打个黄谷囤。农历五月十三是雨节,如果这一天下雨的话,那么这一年秋天谷子就会大丰收,谷子多的都没地方储存了,家家户户需要建新的谷囤。
2、六月十三龙盘道,哪方下雨哪方涝。农历六月十三是海龙王的生日,如果这一天下雨的话,那么下半年雨水就偏多。
3、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如果农历八月十五下雨的话,那么来年的正月十五就会下雪。与之类似的说法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4、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一般情况下,农历九月初九是要下雨的,如果不下雨就要等九月十三,如果九月十三也不下雨的话,那么这一年冬天将干旱少雪。
5、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如果农历七月下雨较多的话,那么来年地里的蚂蚱就比较多,很容易会闹蝗灾。
6、冬月南风吹,来年雪花飞。如果农历十一月老是刮南风,天气比较暖和的话,那么来年春天会下雪、倒春寒。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象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解放前费洁心所收集的《中国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五大部分组成的,虽然不很理想,但可以从这个分类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1] 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91%。从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农业出版社以吕平为主,进行了有计划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共得31400余条,分成《中国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又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最占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粟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首位,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将果树和蔬菜类供不应求也只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中国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三点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概括性和科学性。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例如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欢喜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最好,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采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马的饮料不同,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差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发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的三黄三黑问题,几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是代表晚稻个体发育过程中在转折点上的一种生理状态,每次落黄后,植株即转向另一新的阶段”。这才算初步阐释了三黄问题,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农谚中像这种概括性强,富有深刻科学原理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试验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群众性和通俗性。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谚,有必要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其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作些剖视,以便从中学习一些对发展新农谚、创造新农谚有益的经验。

(一)农谚的句法 农谚的句子比较精炼朴素,但是把大量的农谚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农谚的句子也相当错综复杂。先就每句的字数看,据笔者就全国农谚15823条(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3] 最少的是3字一条,最多的是196字一条。如将字数不同的各条称为一个“句类”,则从3字一条顺次到58字一条,共有56种不同句类:从60字到196字,共有34句类,总计从3字条到196字条共有90句类。值得注意的是,这90种句类中各类所拥有的句子数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集中于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种句类中,共有14524条,占总数的91.79%;而这12句类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类为最多,共11857条,占总数的74.93%。另就浙江农谚农作物部分的统计来看,也存在同样的分配情况(表17)。

从下表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几点:

1、农谚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谚语,除个别情况外(如九九歌之类),一般每句类字数不宜太多,否则不便于口头传诵。尽管有些农谚可达100多字,而实际上占绝大多数的不超过20字,更多的是不超过14字。又因为农谚的内容很丰富,太短了就无法表达较多的内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农谚中,5字句只出现468句,占2.95%;4字句只出现150句,占0.94%;3字句更少,仅出现6句(因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将各句类所占分配情况一一列表)。

1、“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意思为: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

2、“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意思为: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扩展资料:

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不但在气象科学不发达的过去,对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科学种田较普及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强词夺理当然说不清了)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那么热,能不急吗) 芝麻开花---节节高(开花当然一节比一节高了)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没事拿耗子干吗) 一瓜子刻出个臭虫来---什么人(仁)都有(刻瓜子竟然能刻出臭虫?这难道不是什么人(仁)都有吗?呵呵)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它真正目的是把鸡煮了!)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直接在裤子里面放就行了,干吗要脱裤子?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她不是人啊)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葱青,豆腐白阿)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你不想打?)


农谚及其意思
立冬 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 单子叶植物 (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

中国谚语 以及他们的意思 5句
291◆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292◆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293◆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294◆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295◆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296◆十月怀胎,一朝分娩。29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298◆人看从小,马看踢蹄。29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急求农谚三句及其意思
千箩万箩,不如根头一箩”,这是指草子施灰肥的,省去草子和草木灰两个名词。早瘟迟冻,不瘟不冻,霜降立冬,是指油菜播种和毒素病、冻害的关系的,省去油菜播种四字。“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头,冻死牛”,是指冬至逢月中或逢月初之意。

求谚语大全,并带上每个谚语的意思
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10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10、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111、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

谚是什么意思
谚的意思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或语句,多数反映了某种经验、智慧或生活哲理。谚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常见于民间流传的谚语之中。谚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经验性和智慧性的简短语句,内容广泛,涵盖了生产、生活、社会、道德等各个方面。这些语句往往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一...

农谚谚语及意思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

谚语的意思和含义
1、손을벌리다: 表示欢迎,或有时也有伸手要钱的意思。2、Ken对此吐槽说,说了这句话你就等着被告年龄歧视吧。(That’ssimplyanageismlawsuitwaitingtohappen.)3、JackPowell,fictionalcharacterfromthefilm Jack 4、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

农谚大全既谚语的意思
农谚谚语大全(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 立春雨水二月间,顶凌压麦种大蒜。 三月惊蛰又春分,整地保墒抓关键。 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

谚语意思
谚语的意思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农用谚语,如“庄稼不让时,船家不让风”;“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向高走,水向底流”。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

气象谚语大全{意思}
气象谚语,还要意思!急啊... 气象谚语,还要意思!急啊 展开  我来答 51个回答 #热议# 个人养老金适合哪些人投资?戎清润SU 2009-04-28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201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 搜狗百科
老枝乳糖: 1、五月十三下一阵,家家打个黄谷囤.农历五月十三是雨节,如果这一天下雨的话,那么这一年秋天谷子就会大丰收,谷子多的都没地方储存了,家家户户需要建新的谷囤. 2、六月十三龙盘道,哪方下雨哪方涝.农历六月十三是海龙王的生...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是什么意思 -
老枝乳糖: 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等等.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是什么意思? -
老枝乳糖: 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和意思 -
老枝乳糖: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词语分开解释: -------------------------------------------------------------------------------- 农 : 农(农) nóng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农.农业.农田.农产.农垦.农家.农忙.农民.农妇.农 详细>> 谚 : 谚(谚) yàn 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常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谚语.俗谚.民谚.古? 详细>>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的意思 -
老枝乳糖:[答案]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的意思是什么? -
老枝乳糖:[答案]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

治多县13919697843: 请写出两则农谚,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
老枝乳糖:[答案]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

治多县13919697843: 急求农谚三句及其意思同上,必须要把其意思写出~ -
老枝乳糖:[答案] “千箩万箩,不如根头一箩”,这是指草子施灰肥的,省去草子和草木灰两个名词. “早瘟迟冻,不瘟不冻,霜降立冬”,是指油菜播种和毒素病、冻害的关系的,省去油菜播种四字. “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头,冻死牛”,是指冬至逢月中或逢月初...

治多县13919697843: 《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三天遍地锄.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上面那段农谚的解释. -
老枝乳糖:[答案] 我们的农谚都是劳动人民自己总结创造出来的,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啊.1.清:在清明节的时候,春耕就基础开始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种田了.其实跟这句相似的还有一句“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2.立:立夏之后没有几天,就到了开始锄地的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