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远震边陲的狄青为何英年早逝?

作者&投稿:朝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作者:乔永胜 (狄青画像) 在北宋一代,真正算得上名将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就是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分割禁军统帅权力,再行「 ”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而一旦发生战事,将帅只能按照朝廷阵图、训令行事。在这样僵硬的兵制管理体制下,成就名将的难度真是超乎想象。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狄青还是因为累累军功不断擢升,最终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大宋朝的国防部长。不幸的是,这位名将却英年早逝。反观狄青短暂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这种束缚人的体制。 那么,就让我们拔开历史的尘埃,看一看这位名将之死带给我们的启示。 (《将军在上》的胡青的原型就是狄青,以为一组该剧图片) (一)从士兵到将军 狄青出身汾阳,从小胸怀大志,16岁时在京城当了禁军兵士,从此脸上留下了标记士兵身份的「 ”面涅”。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犯边,朝廷从京师卫士中挑选军士赴边,狄青主动报名参战,被派到延州当了一名低级军官。 当时宋军屡败于西夏,宋军中到处弥漫着怯战的气氛。刚到任的狄青多次主动要求担任先锋,在交战中带头冲入敌阵,左右挑杀、勇不可挡。西夏军从未见到过宋军有如此勇武的兵将,每次遇到狄青在军中就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凭着这种勇猛的作风,在宋夏交战的四年多时间里,狄青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攻破了金汤城,斩杀了西夏多个部落的敌人,大大振奋了宋军的士气,顶住了西夏凌厉的攻势。狄青的不凡战绩,受到了时任陕西经略使范仲淹的关注。范仲淹在评价他赫赫战功的同时,嘱咐他研读《左氏春秋》,让他从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撷取有益的知识。 从此,狄青熟读秦汉以来将帅兵法,作战中更是见智用谋。西夏军闻狄青名而色变,一改宋军在西部边陲被动挨打的局面。在短短的近二十年时间里,狄青迅速从一名下层军官做到了枢密副使。 (二)体制把狄青推向政治前台 面对狄青的快速晋升,那些渴望功名的文官们本来就有些气淤不平,再加上仁宗皇帝对这位文武双全的将军似乎欣赏有加,竟然让他这样一个脸上还留着士兵标记的武官跻身朝廷,和他们一道每天参政议政。 于是,在那个充满嫉妒和竞争的朝堂之上,到处充斥着对狄青的鄙视和怀疑。官做到这个时候,狄青已经从面对敌人的战阵,走到了虚伪狡诈的官场。 本来就小心谨慎的他,已经不敢再像杀入敌阵那样的纵横驰骋,而只能选择屏声息气,做个顺首顺尾的臣子。因为他明白,这个时候,自己作为武装部队的副手,已经站到了那个以文章立世、以科第自负的整个文官集团的对面。更何况,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按图索骥的将军,而是一个制定作战计划的主帅,只要外扰不断,他就得在对敌斗争的一线。 他的位置,决定他必将遭遇那个对武力始终保持警惕,对武官不断打压的朝廷的整体对抗。但是,作为一个被赵宋王朝擢升起来的年轻将帅,狄青对仁宗充满了感恩,他骨子里那种喷涌的 *** ,那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让他不甘于默默无闻地隐藏在别人的身后,更不会对外部逼近赵宋的威胁坐视不见。一场与体制的较量已经将狄青推向前台。 (三)文官集团视狄青为心头大患 历史是这样评价狄青的:为人谨慎少言语,行事稳妥看机遇。每当带兵出征时,都要先整军容,严明赏罚。能够和部下同甘共苦,特别是论功行赏时,都会把功劳让给自己的将佐。 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朝野上下广为传颂,他的英雄故事在京师的百姓中到处传播。 当枢密副使后,狄青从边陲回到了京城。每逢狄青出行,百姓总是争相观望,以至有时候会造成交通阻塞。就是这样低调行事,狄青依然腹背受敌。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狄青的提拔,朝廷里自始自终都有反对声音。就是那些表面上屡屡称颂狄青战功,把他捧为大宋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他。狄青不得不在朝廷的重用和大家的非议中战战兢兢地生活着。 宋仁宗曾劝他把脸上的标记用药涂去,狄青却表忠心地说:「 ”陛下不问门第论军功把我提拔上来。我原本是个士兵,脸上留着这个标记,好鼓励士兵们从军报国。”身居高位,狄青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尊严,而是时刻用自己的成长史来教育和激励战士们。 可是,这样的政治表态,却让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狄青收买军心的政治图谋。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四)狄青死在莫名的恐惧之中 1052年6月(宋仁宗皇祐四年),狄青就任枢密副使不到三月,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一路招兵买马,攻城略地。北宋几次派兵征讨,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大宋朝一时举国骚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 狄青私毫没有在意自己的处境,而是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到了前线之后,狄青首先向皇帝建议停止借交趾兵马助战的行动,然后整治军纪,乘敌不备,自己亲率部队出击,一战而胜。 班师还朝后,论功行赏,狄青升为枢密使,做了大宋朝最高军事长官。 但是,朝廷之上并没有因为狄青的战绩而减少对他的诋毁,反而变本加厉。各种谣言借风长势,甚至把当年的水灾也归罪于狄青。说什么水阳兵阴,武将也是性属阴,老天爷之所以发大水就是因为朝廷重用狄青。 但宋仁宗坚信狄青无二心,一直对文官们的耳语保持着清醒。到了1056年,也就是狄青当稳了枢密使的四年之后,仁宗一场大病,险些没有康复。制诰刘敞的上书旧事重提:天下有最大的忧虑,也有最大的疑忌。最大的忧虑就是皇上您的病,现在您病好了,这个忧虑也就没了。但大疑忌还在,只要这个顾虑在,天下就不会太平。而这个心腹之患就是狄青。 这话说到了仁宗的心坎上,遂把狄青罢官出知陈州。狄青原以为离开了朝廷那个文人耳目相传的是非之地,自己的麻烦会少些,没想到朝廷仍对他不放心,每半个月就派人来探望,名曰抚问,实则监视。 此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的惶惶不安,每次使者来都「 ”惊疑终日”、惊悚不堪,惟恐再生祸乱。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没过半年,狄青就郁郁而死,年仅49岁。 这位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大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枭勇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血洒马踏的疆场上马革裹尸,却在满朝飞溅的唾沫星儿、猜忌怀疑的眼光中被打击迫害致死。从此,北宋再没有出现过这样智勇双全的名将,终落的被金国铁骑横扫华夏,宗室被掳的惨剧。 (五)对狄青之死的反思 如果说南宋的岳飞之死是「 ”莫须有”,那么,狄青之死又何所凭呢?不过是那些借史喻今的文人们,不断翻捡五代十国军人政治的历史经验,进而提醒当政者:内忧外患权衡,内忧更迫近,更不易于觉察。所以,要谨防武人当政,更要警惕那些文武双全、亲和士卒的将帅,不能因为他们有战功就把兵权交给他们。 在这种重文抑武的体制下,只要武官做到前几名,能够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了。更何况,这个时候的狄青不仅年纪尚轻,而且在不断的用兵中积累了很高的声望,这种情势之下,就是他想学缩头乌龟以求自保都找不到躲的地儿。 盛名之下,狄青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走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他就像那个穿着红舞鞋的小女孩,只能尽情地表演,直至落幕。因此,狄青之死,是历史把他推上了悬崖,是惯性的力量让他早早地与人生谢幕。可悲吗?盛极必返! 【作者简介】乔永胜,太原作协会员,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我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今日白露啊,露从今夜白,盼君早归来 《水浒传》里他俩不过是猎人,凭什么进了梁山核心层? 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岳钟琪为何成为三朝头号功臣?




英雄人物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好的武将啊
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调往上谷、上郡、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西北边陲做太守,抗击匈奴的入侵。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他原是唐末潼关名将金刀杨会之子,自幼随父学刀,后又向神枪手夏书棋学枪,向飞锤将金良祖学锤,练会全身武艺,名震中原。他曾与刘知远、高行周结拜为...

已完结的最好看的玄幻小说
---《超级进化》奇幻类别作品,关键词:未来,进化,异能,超术,生命功法。多奇思,较为耐看 ---《飘渺神之旅》,修真,《飘渺之旅》的续集,且写的不错,结局很有意味 ---《龙域》,现代,异能,超术,曾创下起点月订阅量最高的记录 ---《网游之众生1》网游,写的一般 ---《网游之众生2...

中国第一猛将排行榜
建安五年,与张辽同为先锋,助曹操于千军万马中杀敌军猛将颜良,斩其首还,无可当者.建安二十四年,围曹仁于樊城,击败魏国名将庞德,水淹七军,擒获敌军将领于禁.后被东吴军设计击败,在麦城小道间将其擒获,关羽誓死不降,而被斩首.关羽手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钜),坐下赤兔宝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武艺绝伦而...

有关范仲淹的故事
2、龙图老子 宝元元年至庆历三年(1038年—1043年)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经略西线边防,改革军事制度、调整战略部署,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犯。西北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羌人称范仲淹为“龙图老子” ;夏人称其为“...

在我国历史中,穆桂英和杨宗保是真实存在的吗?难道他们只是小说中的人...
范仲淹也赏识他,曾收他为部下。后又曾从狄青南征,任广西钤辖,屯守广西十余年。后来又调他到西北边防,在韩琦部下抵御西夏,英勇多智谋,屡建战功。大将韩琦...明神宗下诏,削仪封王王籍为庶人,并御书杨梦弼为“天下清官第二员”,名震中州,人称 “小包公”。杨梦弼弘扬了杨族“四知堂”的家风。杨氏族中,出现...

谁能把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10位军事家和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10位军事家...
韦孝宽:南北朝时期北朝名将,“玉璧之战”,守城50天,毙敌70000、伤敌无数。创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经典战例。以妙计除掉当时天下最厉害的北齐名将斛律光。名震天下。陈庆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将军,出身寒门。41岁统兵,战斗生涯15年。公元525年,北魏率军20000攻打徐州,在陟口被陈庆之以两千...

姓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些南下的移民中有一部分又辗转向东南远徙,最后进入闽中。 两宋时期,一些中原百姓迁入广东。1127年北宋灭亡,当时部分百姓随赵构向东南迁徙,迁至现在的江苏苏南地区太湖流域一带;部分随隆裕太后到赣南地区,还有小部分百姓在动乱中一直南下,最终在珠江流域定居下来。南宋末年,中原百姓为避战火大规模南迁。宋朝还有狄青、...

跪求杨家将的生平以及他们的名字、怎么死的。
韩延寿:貌丑无比,大帅之才。常年与北宋交战中,都是以其为帅。实际上韩延寿的原型就是辽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马银枪南院枢密使韩德让。韩德让先人为汉人入辽为官。深得中原文化的熏陶,大帅之才,传闻与萧太后为初恋情人。而且后来掌军事大权之后仅与太后有染。潘仁美:评书中为北宋皇亲岳丈掌朝太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和他的事迹
他首先淘汰老弱,将1.8万名士兵分为6将,每将3000人,指定专人负责训练,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又修复...著名的政治家富弼、军事家狄青、教育家孙复、哲学家张载等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孙复早先是一介穷儒...《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阔...

汉川市18864915484: 狄青的历史评价 -
储姿小儿: 宋仁宗:“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 “朕之关张.” 尹洙:“此良将材也.” 叶清臣:“狄青、范全颇能驭众,蒋偕沉毅有术略,张亢倜傥有胆勇,刘贻孙材武刚断,王德基纯悫劲勇,此可补偏裨者也.” 余靖:“天生狄公,辅圣推忠.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