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哲的重点章节

作者&投稿:庄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七章,八章的自考马哲笔记~

第三章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选择)
(一)、什么是联系?以及联系和区别的关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和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关系(选择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其客观性是指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现实的联系。
(三)、联系的普遍性
其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要求必须用整体性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内部的联系和外部的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
二、联系的条件性(选择)
(一)、什么是条件?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二)、一切与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由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变化,条件和空间、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变化,所以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尊重条件,具体条件具体分析,有效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心主义。
三、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一致性
系统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
其主要特征是:①整体性 ②结构有序性 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
两者的联系是:系统是世界联系的普遍形式,是对辨证法的运用、丰富和证实。
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意义(或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2、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3、二者相互作用,整体支配和决定部分,部分也影响和反作用于整体。
其意义是: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又要照顾局部利益,调动局部的积极性,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的实质
(一)、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选择)
运动指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变化既可以是前进的,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发展是指运动过程中前进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任何事物都是以过程而存在(选择)
过程是指事物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过程,运动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每一个事物都是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阶段。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及其意义(或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在书上本章的第三节里)(选择题)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识别新旧事物只能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而不能以出现的时间先后为标准。
1、新事物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新事物优于旧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其意义是:1、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
2、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
3、要发现新事物,支持新事物。
三、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及分歧(或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选择或简答)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的发展的源泉和动立的对立,这是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四、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选择或简答)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唯物辨证法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辨证法的钥匙;
3、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焦点。
第三节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以上三点为选择题。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1、什么是矛盾以及辨证矛盾同逻辑矛盾的区别(简答)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区别:逻辑矛盾是主观的,是因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逻辑错误,是在思维中必须避免和排除的;辨证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二者是有区别的。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的含义是:①矛质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简答或论述)
关系:1、二者相互连接不可分割,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2、二者相互区别,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意义:1、在稳定的形式下,要看到不稳定的因素,克服它也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形式;
2、对不稳定因素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目的是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或矛盾是怎样推动事物发展的)
(一)、为什么说矛盾对立既同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或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简答)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A、同一性的作用: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B、斗争性的作用:1、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作准备;



2、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C、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使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



(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及其意义(简答或论述)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关系: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是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第一位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第二位原因





3、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因;



4、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造本国人民,而中国的发展又离不开世界,因此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

要实行改变开放。是要依造本国人民的理遇,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更好的利用外部条

件,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既要反对不利用外部条件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要反对夸大外

因作用的全盘西化外因论。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意义



矛盾的物殊性是指每一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意义:1、分析它是具体解决矛盾的前提,是正确认识的基础,从而区分不同事物。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矛发展的不平衡及其意义(这里要回答的意义是主次矛盾意义,不要和下面一个问题的主次方面

的意义混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及其意义(主要矛盾不是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关系:A、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主要矛盾决定和制约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和反作用于主要矛盾;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实现现代化,这也为顺利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一齐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推动社府主义建设全面发展。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意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次要方面也叫非主要方面)



关系:A、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主要方面支配和决定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影响和反作用于主要方面;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



意义: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主流,是主要方面,但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然而这是支流,是次

要方面,因此要坚定信心巩固成绩,坚定不移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要认真解决存在的

问题,防止支流对主流的影响和转化,将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辨证关系(或两点论和均衡论、重点论和一点论的区别)(简答或选择)



在观察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两点论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

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次要方面,反对只顾一方,忽视另一方的形而上学一点论,重

点论是必须分清主次,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的形而上学均衡论。



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论是有重点论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论中的重点论,两点论

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



关系: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是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任何一般只是诸多个别的一部分,一

方面和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的包括在一般之中;



2、二者是相互连接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特殊性包括着普遍性,特殊性

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3、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理论意义: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选择题)



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就是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

义的方向和道路,又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特色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

的继承和发展,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及其意义



(一)、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1、质是一切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3、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意义: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划清事物的界线,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



(二)、量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1、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

表示的规定性;



2、量和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3、同一质可以有不同的量,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质。



意义:从质到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做到胸中有数。

三)、度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简答)

含义:1、度是事物中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2、在度的范围内,质和量处于统一状态,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

围事物就发生质变。



意义:1、认识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2、在实践中要遵循适度原则,防直“过”和“不及”两种错误。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一)、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及其特点(定义要求记住,特点会做选择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或不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特点: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质变是事物的规定性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剧烈的、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过程的中断。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4、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多样性



(一)、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或举例说明量变和质变的形式)(简答)



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1、单纯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2、构成事物成分在空间排列减序和结构形式的变

化引起的质变。



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1、爆发式飞跃 2、非爆发式飞跃。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它是事物的根本

性质与非根本性质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整体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

质发生了变化,它是事物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



2、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是指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旧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消

亡,这属于质变而不属于量变。



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的答案是质变和量变的定义,然后答笔记中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里的四点内容和

质变和量变的相互渗透里的两点内容的里的每点的第一句话。



四、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的意义



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导致“左倾”冒险主义;只承认量变否认

质变是庸俗进化



论,导致“右倾”保守主义和改良主义。



2、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①实现现代化是质变,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只能进行艰苦的努力,在生产力和物质精神财富上进行扎

实的积累,才能最终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②要把远大革命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既要树

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3、对每个人成长的意义:(详见材料P85正数第四段内容)要树立远大目标,有实干精神。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一、辨证的否定



(一)、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



1、什么是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事物肯定自身、维持其存在的方面,是事物保持质不变的方面。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2、肯定和否定的统一(选择题)



①二者相互依存;②二者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



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③二者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二)、辨证否定观及其意义(或辨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关系是简答或



结合意义出论述题)



辨证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自己否定自已;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吸引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4、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简单的消灭,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

切。



意义:对我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都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要分清精华和糟粕

,做到吸取精华排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否

贮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盲目排外的错误。



二、否定之否定(字面意思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实质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选择)



1、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完成一个发展周期;



2、经过两次否定而实现的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根据在于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及其意义(或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或事物的螺旋式上升

或波浪式前进运动)论述题



1、事物的发展是经过两次辨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

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运动;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

和曲折性的统一;



3、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前进性是循环论,它导致“右倾”悲观

主义,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曲折性是直线论,它导致“左倾”冒险主义。



意义:1、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总趋势,并且社会主

义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因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2、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挫折,但这并不改变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

人民君众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3、我们既要满怀信心坚持革命乐观主义,又要头脑清醒,对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曲折斗争中开辟

前进的道路,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和本质(论述、简答或选择)(见教材P102)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选择)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现象的含义: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的,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的表

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的含义: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二)、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区别也有联系



其对立是:1、现象是外露于事物表面,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抽象

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事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易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4、现象比本质生动丰富,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



其统一是: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

象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本质。



(三)、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1、二者的对立使科学认识成为必要,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决不能使认识停留在现象上,更不

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



2、二者的统一使科学认识成为可能,人们能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实践的根本

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P100)



(一)、内容和形式的定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面内容的方式。



(二)、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先答定义)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是:二者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不能混淆和颠倒。



其统一是:1、二者相互依存;2、二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①是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

形式与之相适应;②是内容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形式尺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A当形

式适合于内容时就促进内容发展;B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发展。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4、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他们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三)、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内容决定形式,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保持或改变,反对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形式对内容有

反作用,要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对否认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三、原因和结果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其特点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





二者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特点:(因果联系)





1、具有前后相继性。事件顺序性,先因后果,但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一国制约性,因果必然性。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指二者在一定关系中严格区别,不能混淆和颠倒。





统一是指二者相互依存,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上





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上是结果,反之,也是如此。





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三)因果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和客观必然性(简答题,选择)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有一果多因,同果异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客观性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的因果观念是对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存在着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



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的复杂多样性是形而上学机械论。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定义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



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指它们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产生的原因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的不同。



统一:(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他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



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绝对必然性。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他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



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3)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



选择 (4)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是形而上学机



械决定论,相反之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科学任务就是揭示必然性,只有掌握必然性才能



使人的行动有预见性和自觉性。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抓住和分析偶然性取得的,



如果排斥偶然性和机遇,就会错过科学发展是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简答题)



(一)、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含义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四种情况 (简答题)



1、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要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非现实可能性)



3、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即好的可能性和怀德可能性。



4、要区分可能性的不同程度,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马原分为马哲和政治经济学两部分要考察。
你说的马哲主要考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两章(根据大纲红宝书)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是必考的重点中的重点。

抱歉,马哲内容精要,没有非重点。

重在理解,背不完的,只能是尽量熟悉,可以应付选择题。但分析题你想靠背书来做,那太难了,背熟几十句常用的原理性概括,把对应原理先写上,再联系材料一顿写满。

自考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通关秘籍

在自考公共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专科考生的必考科目。十月的考试即将来临,在此我把通过考试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尤其要注意考试最后阶段的复习要点和考场中的技巧。希望我的经验能对考友们有所帮助,备战十月的考试。

哲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学习哲学时就应考虑到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以下两方面是考友在学习和应考时应注意的问题。

摸规律,找共性——对哲学进行整体把握

许多人认为应考学习就是“死记硬背”,而哲学课却是需要进行总体的、宏观地把握,要做到这点,以下四点认识必不可少。

第一,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和五小块内容。

两大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五小块指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物质,意识),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国家,社会革命,社会意识),群众史观(群众和个人)。各部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唯物论部分侧重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而辩证法部分则侧重说明事物(物质或精神)是矛盾的、运动的、联系的、整体的、全面的。搞清楚这些,在回答论述题时就不会偏离题目的基本方向。

第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全部哲学的核心,无处不体现。

对任何哲学问题既唯物又辩证的理解是学习时必须掌握的,它体现在哲学教科书中所有的问题上。比如:关于运动,一是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唯物论),二是强调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辩证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一是强调只有客观的实践是唯一标准(唯物论),二是强调实践检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标准法)。关于矛盾,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也同样如此,一是强调其客观性或客观普遍性(唯物论);二是强调其多样性和复杂性 (辩证法)。搞清楚哲学问题的唯物辩证原则,对学习哲学和解答试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是大有益处的。

第三,由于哲学是事物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最一般本质的最高概括和反映,所以, 在哲学中,有几类关系模式应当掌握。这几类模式是:

1.对立统一模式。在理解和回答两个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辩证关系或对立统一关系时,一般都可套用这一模式。对立统一模式的基本点实质上就是六个字:对立,依存,转化。诸如辩证法五对范畴,有限和无限,一般和个别,肯定与否定,相对性与绝对性,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以及稳定与发展,民主与法制等几十个问题,均可套用这一模式来进行记忆和答题。当然必须说明,这个模式只是一般性的,有的问题则带有其特殊性,回答时应予注意。比如,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既对立,又依存和相互转化。独特之处在于二者还具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一重关系。

2.相互作用(或叫决定反作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实践与认识,国体与政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几十个问题的记忆与答题。这一模式的基本点实质就是五个字:决定,反作用。比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不能表示为辩证关系,只能用相互作用模式来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至于决定什么,反作用具体又如何回答、如何细分?如果考试时能够记住该题的答案则按要求来回答,如果一时想不起标准答案,则可考虑:决定产生,存在性质,发展方向和规律等,反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等内容。

3.联系区别模式。这种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它的固定性、规律性要差一些,我们在此也将其作为一种模式来看待。它的基本点实质上就四个字:区别,联系。这一模式也可运用在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法律与道德,哲学与具体科学,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关系等几十种问题的记忆与答题上。同前一个问题一样,当答题时忘记了要点,不妨考虑一下区别与联系是否可以从这些方面找出来:产生,存在性质,发展方向和途径, 发挥作用的方法和特点等等。

应当说明的是,哲学中除了一大批问题可以分别(或混合)套用上述几种模式以外,还有许多问题具有特殊性,即就事论事,这就无规律可循了,只能靠平时的学习,理解和记忆。

第四,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基本矛盾十分重要,它是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一个关键。

它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从前向后是依次递进式的决定关系,由后向前则是依次的反作用关系,不论是决定关系还是反作用关系。都是依次的,不可越级。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这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十分重要,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寻到答题的思路。

比如,进行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进行政治体制等的改革问题,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再如,讲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时,可以说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进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时,因它属于上层建筑,所以从逐级反作用考虑即可,即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巩固、完善和发展,进而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总之,在学习时搞清楚社会基本矛盾各对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样在考试时就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到答题的思路和答案了。

抓要点,记重点——复习应试注意事项

先来谈谈抓要点问题。从哲学自学考试答题的评分标准来看,哲学中各类题目的答题要点和注意事项是:

1.选择题:

选择题答题一定要按要求每题必答,不要空题。

2.简答题:

对简答题来说,一般情况如果题目中涉及到了哲学概念,那么就需要解释这个(或这些)概念。然后是答要点,把该题应有的几个要点答出就可以了,如果能说明一下这些要点也不错。最后,还要看一看该题目的要求中是否有必要批判一下错误观点,如果需要就应当批判一下,批判的方法就是指出它们是错误的就可以了。

3.论述题:

一般来说,哲学的论述题统统是要求考生用A与B之间的关系原理来分析说明某个实际问题。 原理常常是成对概念,比如,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领袖与群众的关系等来说明某个现实问题。这时,答题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是:

第一步,答A和B之间的关系原理。如果能答出A和B的概念当然更好,但通常不作此要求。

第二步,说一句A与B的相互关系原理是题目中需要论述的现象问题的哲学基础(或理论依据)。比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哲学依据。说这句话就可以,不用再加解释。

第三步,具体展开,联系实际加以论述。在这里,不少考生觉得无话可说,其实,至少以下三个方面是可以考虑加以论述的。首先可以说明A重要, 其次可以说明B也重要。分别谈完现实中两个方面以后,最后说一下只重视A或只重视B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态度是既要A也要B。这样一来,只要在每一步骤中加以说明一下,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第四步,说一下实践证明,题目中让论述的现实问题是重要的、正确的或者有意义的等。比如,实践证明,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是正确的。

由于哲学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题目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自学考试来说,关键是对自考中的答题要求有了了解后,再从总体上把握一般性哲学问题。比如下面两道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是有差别的:第一题,根据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第二题,根据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性。这两个题的理论部分一样,但联系实际方法则有不同侧重点。第一题要求说明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性,即这一理论来自实践, 主要应说明实践决定认识;而第二题既然要求说明这个理论有什么作用,即反作用,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所以应侧重说明理论反作用于实践。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要点巧记忆

记忆是有规律的,也是讲究方法和窍门的。 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遵循记忆规律,介绍一些便于操作的有针对性、实用的记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窍门。

(一)自写“教案”法

此法是解决自学者面对厚厚的哲学教材无从下手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自学者给自己当老师,可以按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根据指定的哲学教材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分析为基本框架,像老师授课教案那样写出自己的“教案”,然后,回过头来学习这个“教案”,自己给自己“讲课”。例如,在学习“真理”这个概念时,可写“教案”如下:1.定义: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2.理解①真理是一种正确反映,它属于意识的范畴,不是客观实在。②真理的物质承担者是人的头脑,不是别的。③真理的内容来源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3.举例和应用例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例2,中专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是真理,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某一学科或领域中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自写“教案”记忆法的意义有两点:一是便于自己学习;二是促 进自己学习。写“教案”的过程,也是人们最全面、最深刻、最扎实地学习的过程,它对自学者理解并记忆哲学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手脑口并用”法

所谓“手脑口并用”,就是边用脑子记,边用手写,边用口念,三者齐动来记忆。“手脑口并用”记忆法不仅使记忆扎实牢固,而且由于平时手写口念数遍,答题时便“顺路”了,能收到快而准确的效果,更能避免错别字。

(三)“联系”法

所谓“联系”记忆法,就是联系人们所熟悉的人或事来记忆有关哲学内容。例如,可以这样记忆划分阶级的标准:土地改革时,在农村划分成分,不是看其政治立场,也不是看其人际关系,而是看其对土地等生产资料占有的状况如何,以此便可记住了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标 准而不是其它。再如,可以这样记忆马克思的诞 辰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本主义打得呜呜哭”(1818年5月5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 的情况灵活运用这一方法。“联系”记忆法既使 我们比较容易地记住了有关哲学内容,更使我们在寻找“联系”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编“顺口溜”法

法就是把一些哲学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来记忆。如可这样记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现象是,物质和意识,物质为第一, 意识居于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虽多样,本质是统一,统一于什么?回答 是物质”。将哲学内容编成“顺口溜”,我们既看重其结果——使我们的记忆便捷,更看重其过程——苦思冥想编写“顺口溜”的过程,便是学习过程。

(五)“删繁就简三春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法

首先,要牢记每一个题的开头部分,这对记忆全题至关重要。许多人在考试答题时只要知道了开头,全题也就知道了。牢记开头可有效地避免出现平时都背下来了,但考试时不知答哪个题的现象。其次,“删繁就简”强化记忆要点和关键词,以此带动整个题的记忆。例如,“主次矛盾的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问题,可这样区别记忆:前着讲的是在众多矛盾中,一个矛盾为主,其余矛盾为次;而后者讲的是一个矛盾中有两个方面,一个为主要方面,另一个为次要方面。记住了这些关键词,两个关系便可分别地、清楚地记住了。另外,为了防止混淆, 可在平时建立卡片,在上面记几个关键词或要点,其余内容用省略号即可,如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正确反映”,这就像“三春树”一样重点突出,像“二月花”一样引入注目。

(六)实际训练法

自觉地、主动地把所学哲学内容用于现实生活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例如,“1995年冬季我国农村集中精力大搞 农田基本建设”可以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加以解释;又如,“在我国现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解释:再如,“在工作、学习中常原理来解释,等等。实际训练记忆法有利于锻炼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哲学水平。这种方法也是我们直接记忆哲学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应试技巧

考试要过关,毕竟是体现在那张试卷上,下面我就结合一份实际的考试卷子谈谈马哲的过关要领。限于篇幅,只节选部分试题。点拨(1)是对考生总复习的要求,点拨(2)是假如考生在考场上对某些题目是似而非时的补救技巧。

一 单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点拨(1)本题是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要把握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和它们的关系。点拨(2):按常识,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是先认识它是什么,因此,在认识世界时也一样,所以,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是(B)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全面认识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点拨(1):本题要求掌握什么是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什么是意识等知识点。(2):这个题的关键在全面上,所有选项看上去都有点对,但和题意最相关的是A.答案是(A)

3.“从身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的手。”“只有在有机体一部分的手才是真的手”。这两句话里所包含的哲学观点()

A.整体由部分组成的观点

B.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的观点

C.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的观点

D.整体是各个部分组成的观点

点拨(1):要弄清教材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2):这个问题在文字上是很容易理解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本来的地位。这里容易引起混淆的是A和D,他们的区别是部分(没有说全部的部分)之和并不是整体,而且它们和题意无关。这里的答案(B)

4.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D.指出物质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存在

点拨(1):要知道什么是不可知论?它的观点有哪些?

(2)可以采用反例论证法知道B\C\D和题意没有必然的联系。答案:(A)

5.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点拨(1):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概念、构成和关系(2):既然是经济基础,肯定不是单一的生产力或是单一的生产关系,于是ACD可以排除。答案是(B)

6.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

A.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点拨(1):要搞清楚人的本质和与社会的关系,还要掌握人的价值的表现形式。(2):这里A与C是完全一样的,单选题里肯定排除,D和题意无关。答案是(B)

单选题的考场经验是,对于马哲,可以在是似而非的题目时运用排除法、反例法和常识法来提高选择的正确率。但是在总复习时,就不要一味用技巧完成习题,这样就舍本求末啦。

二 多选题:

1.下列各项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哲学的态度的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否定,积极继承

C.认清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根源,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点拨(1):这个题目是辩证法里的否定观的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如何去否定,什么是正确的否定观。

(2):马哲是反对否定一切的,因此A不能选,也是反对抹零两可的态度的,因此B不能选。因而答案是(C\D)

2.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点拨(1):这是个概念关系型题目,要把握实践和认识的概念及其关系和特征(2):用反证法你可以知道本题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的,因此答案是(A.B.C.D.E)

3.下列各项是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C.产品的分配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E.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点拨(1):这是生产关系及其构成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掌握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和关系。(2):可以用联系法来选出答案。A与生产无关,不选。B与生产有关,选;C与生产有关,选;D与生产有关,选;E与生产无关,不选;因此答案是(B.C.D)。在复习中如果遇到错误,应该按点拨(1)进行复习,弥补知识体系的漏洞。在考场如果遇到不能决断的多选题,你可以用(2)的技巧来提高选择正确率。

三 简答题: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点拨(1):两个“四句”要诀要记牢。(2):你用平时惯用的口号去答也行,比如:要相信群众,要依靠群众之类。宁多勿缺。

四 论述题:

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点拨(1):这是个概念关系型题目,要掌握相应的概念和关系,再把这些概念和关系套用到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上去。要得出结论。(2):如果你记不起这些知识点,可以用语文的方法来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再找出关系,也要套用到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上去。这样,起码不会得零分。

我希望大家在总复习时,用点拨(1)的方法,将你们知识体系上的漏洞补好。点拨(2)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采用的,只是些过关的小窍门,不是什么必然得分的法宝。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要求及要点辅导讲义

学习要求:熟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多做、重复做各种练习。

警告:本要点是为同学复习方便而列,并非要点的全部内容,复习时务必理解要点中的全部内容。不能只知是什么,而是要知为什么。

第一部分 绪论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它是任何哲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划分唯物和唯心、可知和不可知的标准,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础,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3、唯物主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抛弃了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4、唯心主义两种形态: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精神、感觉意志派生世界)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理、理念、绝对观念派生世界)。

5、辩证法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产生有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第一次把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并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第一次科学地把理论和无产阶级实践统一起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和取消哲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8、哲学的党性原则:全部哲学都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部分 唯物论

1、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古代朴素唯物论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土水火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同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同唯心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做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哲学的物质和具体科学的物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很容易。你把书认真看一下就没什么问题了。配套练习一定要认真看,很多都考里面的。配套练习你看了就基本上通过了。


怎么复习马哲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首先,对于简答题,一点都不背是不行的,但是可以先背几个哪都能用的原理,比如每章开头的几句话。到考试时就往上面凑。其次,对于论述题,先要表明观点,然后事先准备几个例子往上面套,作到有理有据,最后再总结一句点题,这样老师好找到你的重点给分。最后,如果有时间,最好每个章节都快速浏览...

有没有人知道马哲怎么背才好?
楼主,你好 首先,书要通看一遍,千万别急,大致理解好意思了,在着手拿出练习书,马哲一共八个章节,先背每个章节的选择题,因为它们占总分的50%(选择题多好背呀,而且分抓住了,及格系数也就高了)其次,现在已经是10月份了,要你通背论述题已经是不可能了,你就把简答题和论述题再仔细琢磨一遍...

考研政治包括哪几部分
考研政治考五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考研学习资料,包括公共课,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

中国医药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考研经验分享?
政治分五门,马哲,毛概,史纲,思修和当代. 各科具体分值网上都能找到,就不在讲述了。这部分主要讲下复习策略马哲的主要考点在2、3、4章,大题也主要出在这几章,是要重点复习的章节。马哲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是比较麻烦的部分,内容比较绕,选择题失分会比较严重,所以建议这部分要多下功夫。毛概分值最多,也是最杂的...

赚多少才够:财富与幸福的哲学目录
赚多少才够?这是一部探讨财富与幸福之间哲学关系的作品,由三位专家马哲明、保罗·克利赛罗和刘锋分别为它撰写了推荐序。在引言部分,作者提出了核心问题:追求更多的财富是否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他引导读者进入这个深度思考的议题。上篇名为“通往幸福之桥”,分为五个章节。首先,读者会进入“基础”章节...

...例如 1-4题考马哲5-8题考毛概 34考马哲 35考毛概
有分科目但不分具体章节。大纲没规定,但是一般历届考题来看的话,都是第一部分哲学(也就是原理课的第一块内容,第二块内容是五到八章,虽然第二块内容也占四章,但是选择题只考2到3分,再反过来说,不弄懂这四章,2到3分必失,考研的2到3分还是挺重要的其实),第二部分,概论,第三部分纲要...

考研政治复习分几个阶段啊?分别用哪些参考书?
马哲、政经的原理有一定难度,在此阶段,考生需要重点理解、分析掌握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对原理进行运用。建议考生花在这两门课上的时间总共在30——50个小时左右,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各章节上分配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这部分的重点、难点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花费在这三章的时间...

考研资讯,较迷茫,求考研大神指导~~
考研数学有网友推荐李老师的课程,这里有一份老师最新的考研数学资料分享给你;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7950OjVlf0K56mT1NbV8w 提取码: hvhh 高教考试黄皮书团队(李艳芳团队),通过近阶段大家复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冲刺阶段,目的总结所做题目中存在的问题...

马哲考研什么答题技巧?
复习建议:多选题属于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它也是政治试题种最难最容易拉开考分距离的题型,要求考生高度重视。应对这类题型除了需要对考纲要求的知识点熟练理解外,适度的练习必不可少。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各个知识点内涵外延。 分析题1).仔细审题并抓关键词大多数分析题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答题...

我的自考马哲老是过不了,有谁知道怎么学好的方法?下个月又要考了.
我决的买那些练习题的书好像没有多大用处,我刚报了自考,而且第二次考的就是马哲,先前就听人说马哲最难考了,有可能离毕业就差一门马哲,我也许是一只收了惊的鸟,拼命的保护,拼命的功了几个夜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拿下了~!~所以,你还是坚持的看看它吧,理解了以后很有道理,你也会...

渝中区19764221242: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章节是哪些? 有经验和在行的人士,麻烦解答一下!!非常感谢!
道萍运德: 助学机构的老师说重点是1-5章.实际上应该是1-6章. 综合08年10月到12年10月的这13次考试中,这六章平均每章3-4道论述.简答更是年年考. 剩下绪论和78两章,相对要少一些.而且绪论和第七章在12年10月的考试均有出题.所以按照往年频率13年1月的出题概率个人认为不大.而第8章上次涉及到主观题是11年的4月.所以这次应该相比绪论和第7章要着重准备. 以上只是针对主观题部分.选择题的话,每章都有几道,无所谓重点不重点了.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哲重点在哪几章?考试重点在哪?? -
道萍运德: 第四章是重点,矛盾,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克思理主义哲学原理重点 -
道萍运德: 马克思理主义哲学原理重点如下:哲学概念与哲2113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526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及其对立.三大基本规律的基本范畴和主要观点.发展和联系的4102各基本环节的内在辩证关系.马克思1653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和形而上专学认识论的区别.实践活动在认识形成、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属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和辩证过程.真理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哲有什么重点? -
道萍运德: 马克思哲学简称马哲,重点如下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考试重点 -
道萍运德: 考试重点是: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发展的观点;3、联系的观点;4、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5、实践和理论的关系;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辩证法部分是重点.

渝中区19764221242: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 -
道萍运德: 我们去年现在闭卷考试,题目简单一些.要把书上辩证关系的一些题多看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哲重点复习重点 -
道萍运德:[答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 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试重点是什么? -
道萍运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

渝中区19764221242: 马克思理主义哲学原理重点本科毕业要清考马哲<br/>考那些重点
道萍运德: 马克思理主义哲学原理重点如下:哲学概念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及其对立.三大基本规律的基本范畴和主要观点.发展和联系的各基本环节的内在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区别.实践活动在认识形成、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和辩证过程.真理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