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事例

作者&投稿:黎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守株待兔》生活中的事例~

追女朋友,,,可以算一个吧,,,,

哥哥大学刚毕业,不去找工作,就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找他去工作,可是到最后还是没有人去找他,最后只好去打工。

  在我军历史上,有不少指挥员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过“守株待兔”战术,其中,抗日战争初期刘伯承同志指挥的七亘村重叠伏击战是当中最精彩的一例。19 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内的娘子关方向进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七亘村被刘伯承指挥的129师打了个伏击战,死伤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思虑再三:“用兵不复”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则,即一个指挥员不会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样的战法对付同一个敌人,而谙熟此法的日军指挥员一定会陷入“八路军不会再在七亘村打伏击”的惯性思维。于是,刘伯承决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亘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击。果然不出所料, 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就在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过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远,就被我军又一次痛击,损失惨重,伤亡100多人后狼狈逃窜。战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赞此役是“用兵的典范”。

  三国时的合肥战争——满宠守株待兔斩吴兵

  由于合肥一再遭到孙吴的围攻。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魏征东将军满宠上疏魏明帝,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吴军北上围城,“得据水为势”;而魏“官兵救之,当先破大军,然后围乃得解”;敌军来攻“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为此,满宠建议:“移城内之兵于城外”,在合肥城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可于此另筑新城,引诱吴军远离水道而趋平地,便于“掎其归路”,克敌制胜。当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自动撤出合肥,城“未攻而自拔”,是“示天下以弱”。满宠申述曰:主动“移城却内”,并非示弱,虚虚实实,正合兵家之“诡道”。经魏明帝许可后,满宠等即赶筑合肥新城。不久,新城即告竣工。

  新城建成后二十年间,吴军屡次围攻均无功而返。公元233年,新城甫成,孙权即发兵进围。满宠得报,对诸将曰:“孙权今知我移城,必然在兵士中发自大之言。今大举前来,势欲功在必得,虽不敢贸然进攻,必当上岸耀兵。”于是,满宠派遣6000步骑埋伏于淝水隐蔽处“守株待兔”。恰如所料,孙吴果然上岸炫耀兵威。

  这时,魏军伏兵突然杀出,孙吴军队措手不及。由于远离水道,吴军不敢贸然下船进攻,耀兵受挫后即撤退。满宠创造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战例。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典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近义词:墨守成规。

编辑本段成语资料
守株待兔典故漫画
【读 音】shǒu zhū dài tù
【用 法】作宾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结 构】连动式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通权达变
【同韵词】宽洪大度、晓行夜住、穿房入户
【灯 谜】柳[1]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韩非子·五蠹》记载: 文言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白话文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守株待兔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遮盖掉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2]现在如果还要用以前的方法来治理现在的人民,就象守着一棵树等兔子来撞一样.
编辑本段成语辨析
【正音】待:不能读作“dǎi”。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3] 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军必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样如同守株待兔,能有好日子过吗? ◎他们哪里知道,有位医术不高神通广大的医生,利用给她常年患病的母亲上门治病,早已博得她父母喜爱,正在守株待兔。 ◎在学习中不可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守株待兔只会让机会擦身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属于自己。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说明当时政策的腐败,官员的愚笨。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文言文】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野兔是不可能等到了,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今天想要用先王的政策,治理现在的百姓,就是和守株待兔一样啊! [注释]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树桩子。 触——碰到 走——跑,逃跑。 折——折断 释——放下 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冀——希望。 复——再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为:被 者——人 [特殊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省略句 而身为宋国笑——被动句、省略句
在我军历史上,有不少指挥员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过“守株待兔”战术,其中,抗日战争初期刘伯承同志指挥的七亘村重叠伏击战是当中最精彩的一例。19 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内的娘子关方向进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七亘村被刘伯承指挥的129师打了个伏击战,死伤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思虑再三:“用兵不复”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则,即一个指挥员不会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样的战法对付同一个敌人,而谙熟此法的日军指挥员一定会陷入“八路军不会再在七亘村打伏击”的惯性思维。于是,刘伯承决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亘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击。果然不出所料, 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就在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过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远,就被我军又一次痛击,损失惨重,伤亡100多人后狼狈逃窜。战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赞此役是“用兵的典范”。

三国时的合肥战争——满宠守株待兔斩吴兵

由于合肥一再遭到孙吴的围攻。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魏征东将军满宠上疏魏明帝,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吴军北上围城,“得据水为势”;而魏“官兵救之,当先破大军,然后围乃得解”;敌军来攻“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为此,满宠建议:“移城内之兵于城外”,在合肥城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可于此另筑新城,引诱吴军远离水道而趋平地,便于“掎其归路”,克敌制胜。当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自动撤出合肥,城“未攻而自拔”,是“示天下以弱”。满宠申述曰:主动“移城却内”,并非示弱,虚虚实实,正合兵家之“诡道”。经魏明帝许可后,满宠等即赶筑合肥新城。不久,新城即告竣工。

新城建成后二十年间,吴军屡次围攻均无功而返。公元233年,新城甫成,孙权即发兵进围。满宠得报,对诸将曰:“孙权今知我移城,必然在兵士中发自大之言。今大举前来,势欲功在必得,虽不敢贸然进攻,必当上岸耀兵。”于是,满宠派遣6000步骑埋伏于淝水隐蔽处“守株待兔”。恰如所料,孙吴果然上岸炫耀兵威。

这时,魏军伏兵突然杀出,孙吴军队措手不及。由于远离水道,吴军不敢贸然下船进攻,耀兵受挫后即撤退。满宠创造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战例。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 -
冯仇耐乐:[答案]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 -
冯仇耐乐: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是怎样的! -
冯仇耐乐:[答案] 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典故: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不抄过五十个字 -
冯仇耐乐:[答案]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飞快的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夜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不超过50字) -
冯仇耐乐: 守株待兔的故事: 战国时宋国有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
冯仇耐乐: 守株待兔的故事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请你给我讲 -
冯仇耐乐:[答案]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
冯仇耐乐: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

青神县19696219668: 守株待兔的故事
冯仇耐乐: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