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为何多是南方人考中?

作者&投稿:养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科举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了,从隋唐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众多的人才选拔制度当中,相对来说最为公平的一种,尤其是给了很多寒门学子机会,也因此历史上因为科举制而涌现出了很多厉害的人物。而在明清时期,科举制显示出了一个特点,那就是状元的地域分布,大部分状元都是出自南方,而北方人中出来的状元却非常少,南方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是完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明清时期南北方状元人数对比

在古代,考试似乎是南方人的特长,以离我们比较近的明清两朝为例,北方在科举上完全被南方碾压。

明朝状元共有90人,除去一位籍贯有争议的,剩余的89名状元中,79名来自南方,来自北方的仅有10人;清朝状元共有114人,除去早期满榜状元2人,剩余的112名状元中,99人来自南方,来自北方的仅有13人。

两朝合计,南方状元达到178人,数量差不多相当于北方人的8倍,在人口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差距如此之大,简直是匪夷所思。

为何会这样呢?

2、为何南方状元多于北方

首先,经济重心南移是最主要的原因。

齐国相国管仲曾说,仓廪足而知礼节,经济是教育的基础。五代开始,随着北方人的不断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充足的劳动力,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转向南方,河北、河南、陕西等传统的富庶地区辉煌不再,财富向东南沿海转移,到明清时,南方的经济水平已经完全碾压北方,单单两江地区,上缴的财赋差不多相当于全国的四成,形成了天下赋税,仰给东南的局面。

其次,南方的教育氛围远比北方浓厚。

从唐宋开始,南方的文风逐渐盛于北方。唐宋八大家,除唐朝的韩愈、柳宗元是北方人,其余均为南方人;明朝解缙、杨慎、徐渭三大才子均为南方人;清代才子也以南方人居多。考察书院的分布则更不平衡,无论官学或者私学,南方均较北方完善。在四大书院中,除应天书院外,其余三所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均位于南方。

最后,南方的社会环境总体较北方稳定。

教育离不开一个安定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南方的社会环境都较北方稳定。譬如河北,原来是我国的人才基地,在唐朝曾是出状元最多的省份,但盛唐之后,河北便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先是藩镇割据,之后又是五代迭代,到宋朝又忽然成了前沿阵地,明朝又常有外族滋扰,清朝就更不用说了,天理教、白莲教、捻军、义和团一波接着一波。这样的环境,想把书念好,怕是很难的。

南方则相对安定得多,除了改朝换代,基本不会有太多的滋扰,特别是江浙沪包邮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长期的稳定,造就了极其繁荣的经济与文化,状元出得也是极其的多。以清朝为例,前文所述,总共112名状元,包邮区就出了69个,占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三。直到今天,包邮区出产的院士也占到了院士总数的近一半。

到今天,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部分北方地区的教育后来居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入学率更是年年全国第一,南方的优势似乎不像以前那样显著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包邮区考生的水平似乎远不如他们的先辈们,只能把目光投向域外,去争取上哈佛、早稻田等条件欠佳的国外大学。

3、南方多状元的原因

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在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同时,也给历朝最高统治者带来一个让他们大感头疼的问题。在科举考试中,北方人硬是干不过南方人,完全按成绩选拔,北方人认为不公平;不完全按成绩取士,南方人大呼不合理。

据研究人员统计,整个北宋时期,考中进士的文人有九千六百三十人,其中,北方人,只有四百多人,连南方的零头都不够。

1397年的明朝会试,一共有52人金榜题名。全部都是南方人,而北方人无一人上榜。整个明朝近三百年中,出了八十九个状元,其中北方人也只有十一个。

清朝获得 文正谥号的8人中,5人是南方人。获得文忠谥号的5位汉族人都是南方人,无一北方人。

有的人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这种说法既是地域歧视又是不懂历史。为什么?因为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北方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上北方经历了两次文化浩劫。

第一次浩劫是从公元184年张角黄巾起义,到公元589年杨坚统一中国,北方经历了长达近400年的战乱。旷日持久的战乱给北方文化带来两个方面的直接影响。

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影响就是永嘉年间,以后来的东晋元帝司马睿为首的北方汉族贵族平民为逃避战乱,纷纷举族南迁。这些贵族家庭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说垄断了当时的知识和文化,所以这次南迁又称为衣冠南渡。这些掌握文化知识人员的南迁,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带走了北方文化的种子。如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王氏家族有名的人物王导、王羲之等。谢氏家族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太多了,像大才子谢灵运,大才女等。

第二个影响就是后来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的活动期间,胡人大肆屠杀汉人,仅到冉闵建立后魏政权时,北方汉人仅剩400~600多万。大量没有南迁的文化人被屠杀。而基本没有文化知识的胡人业已达到600万以上。

如果说衣冠南渡带走的是北方文化的种子,随后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的活动则伤及了北方文化的根基。

第二次浩劫则是自靖康之变开始。大量不愿做外族臣民,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举族南迁,让刚刚有所恢复的北方文化大伤元气。大家都知道孔庙在曲阜。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在浙江的衢州也有一个建筑格局相同,比曲阜孔庙更正宗的孔庙。这是是南宋建炎初年,孔子第四十七世嫡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随高宗赵构南渡后所诏建。

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不只是带走人才那么简单,更要命的是,带走了重视读书的传统,加剧了北南方文化的差距,中国文化的中心,北方也不得不交棒南方。如果您不信的话,有空可以分析一下晋商最终走向衰落,而徽商、浙商长盛不衰的原因。

自隋代开始,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方凭借地域、气候、人文、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农耕文明、商品经济、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反观北方地区,受气候、、技术、战争、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几乎是停滞不前,商品经济难成气候儿,人民生活异常困苦。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南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读书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江浙地区,文风昌盛。受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南北方人群在文化素养和水平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科举考试中,北方人弄不过南方人理所当然,实属正常。




清朝时期为什么科举状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
2、我国经济中心长期在北方中原地区,但是到了唐朝中期开始,南方逐渐开发,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水利等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与北方持平。此后,经济中心就一直在南方,这也就是南方科举成绩远胜于北方。甚至很多时候,北方士子(都城除外)中进士都很难。的直到明朝朱元璋为平衡南北教育水平,实行“南北...

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中榜学子为什么全是南方人?
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中榜学子全是南方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元朝对北方的破坏较大,导致大批读书人南迁;2、南方经济较好,读书人较多;3、朱元璋明朝开国是从南方起家的,官僚大多是南方人,对南方比较照顾;4、朱元璋定都南京,南方是政治中心。

北宋科举考试为什么南北分卷
北宋科举考试为什么南北分卷如下:1、明朝建立之后,恢复了由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再次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重心。但是因为地区的社会文化水平发展的差异,出现了文化发达江南地区长期垄断录取名额的现象,因此形成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国家的稳定。2、在明太祖统治时期发生的南北榜事件是南北卷的...

历史上南方状元最多,为什么北方很少有状元呢?
尤其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五十年的战乱,南方虽然也有几个割据势力,但是基本保持安定,当时不仅有大量的北人南迁,南方的社会也相对安定。宋朝统一后,南北经济就已经出现反超的趋势了。而中国古代科举南北分榜也是从宋朝开始,宋朝时科举就已经开始南北分榜了,当时科举南方录取率已经...

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中榜学子为什么全是南方人 生都是
这是必然的,南方的教育体系,资料保存比较完整!经济基础也比北方要好!

一场科举51名贡生全是南方人,朱元璋震怒,从此南北分卷考试吗?_百度...
科举尘埃落地后,便到了放榜之时,可就连主考官刘三吾和新科状元陈安仲都没有料想,这一次放榜注定要载入史册,而他们的结局也将变的十分悲惨。古代科举 南北之争随着会试榜单的公布,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上面通过会试的51名贡生竟然无一例外全都是南方人,也就是说这次科举北方人全军覆没...

明朝举办科举考试,为何要南北分卷考?
并且在复审之后,也发现北方学子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但当时皇帝为了安抚北方贵族还有保证明面上的科举考试公正,还为了平衡朝廷南北官员的局面,所以就开设了南北卷。这也是南北方的地区之争,也是曾经的文化中心和新一代的文化中心之间的暗自较量。三、理学兴起,南方学子在考试上占优势划分南北卷考试,的...

古代的读书人是北方人多还是南方人多?
4.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他们穷其一生追求通过科举考试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等,都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5. 从宋代起,随着经济中心的向南迁移,文化的重心也逐渐南移。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南方状元的数量明显多于...

明朝的科举为何会出现南北榜案朱元璋又是怎么处理的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科举会试终于落下了帷幕,主考官刘三吾取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但没想到朝廷发布告示的六天后,会试落地的北方学子发现榜上所录取得五十一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情绪本就处于极度低落的他们就到礼部的官衙前鸣冤告状,让朝廷还北方学子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科...

为什么古代科举考试南北录取比例不一样
北方长期被胡人占据或者侵扰,不稳定,文教方面比不上较稳定的南方。如果不设置录取比例的话,整个朝廷可以说会被南方出身的官员占据,这是皇帝和北方派系不希望看到的。

栾川县13098743393: 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中榜学子为什么全是南方人
徐菊誉利: 原因有这么几条吧:1、元朝对北方的破坏较大,导致大批读书人南迁;2、南方经济较好,读书人较多;3、朱元璋明朝开国是从南方起家的,官僚大多是南方人,对南方比较照顾;4、朱元璋定都南京,南方是政治中心;5,、至于没有一个北方人,我想是历史的偶然吧!

栾川县13098743393: 隋唐时期,在科举中第的知识分子中,北方籍贯者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明清时期,考中进士者却以南方为多 -
徐菊誉利: 经过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满洲各政权的压迫,人们大量逃亡南方,而且南方远比北方要平静的多.尤其在清朝,科举完全是为了汉人而准备的,辽国,金国时北方沦陷,留在北方的文人就太少了汉人太少了,元朝皇帝轻视文人,所谓天高皇帝远,大量文人更逃往南方,明朝北方也有开战,逐渐南方形成了文人墨客的世外桃源,

栾川县13098743393: 清朝时期为什么科举状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 -
徐菊誉利: 1、根据1300年科举史统计分析的结论:文教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成正比.也就是说,中国历代经济发展中心,也就是科举成绩最好的区域. 2、我国经济中心长期在北方中原地区,但是到了唐朝中期开始,南方逐渐开发,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

栾川县13098743393: 为什么南北文化差距加大影响到科举考试 -
徐菊誉利: 明朝时期,南方富庶,北方贫穷,南方江南地区在每次科举考试会试中占据了一大半名额,北方则聊聊无几,在洪武年间,介于此朱元璋设立南北榜,将南方北方地区分开排名~

栾川县13098743393: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力争录取公平 -
徐菊誉利: 1、一般来说,是宋朝最公平,原因是:2、科举虽然起于隋朝,但是时间较短.起步之初,史料记录也较少,隋朝的科举不好做研究.3、唐朝科举主要缺陷是三点,第一点是录用人数太少,初期每科只有3~5人,多数时候只有十几二十人;第...

栾川县13098743393: “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 -
徐菊誉利:[选项] A. 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栾川县13098743393: 北方,,,南方,,,历史上谁都厉害,(现代为什么都是同一个大地,为什么互相攻击,搞不懂啊) -
徐菊誉利: 我是新人,若我说的对请打赏.自古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不知你可否听过明朝的南北榜案,就是说朱元璋刚坐上皇帝宝座想选拔一些人才,但是科举考场后中举的大部分是南方人,北方人很少.于是,朱元璋勃然大怒斩首了好几个主考官,原因是主考官不懂皇帝的心思,北方人好武南方人好文.朱元璋想安抚一下北方的战乱,于是后头的,你懂的.....具体可以上网搜,百家讲坛.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还一个原因是鱼米之乡,南方经商较早,其中原因,你可以细细琢磨.

栾川县13098743393: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配额制度的由来 -
徐菊誉利: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配额制度的滥觞可以追溯到东汉和帝永元年间,举孝廉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栾川县13098743393: 简述明清科举制度的各级考试名称以及人才选拔的方式. -
徐菊誉利: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考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称为“童试”,也可说是预备性考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先参加州、县级考试(即童试),由州、县长官主考,通过以后称为“生员”...

栾川县13098743393: 中国什么时候分南北科举考试的 -
徐菊誉利: 中国分南北科举考试是从宋代开始,明代也有,但是两个朝代不是一回事,两宋是打压南方,保护北方,而明朝是因为南方少战乱,所以人的平均文化水平比较高,而北方频遭战祸,文化水平偏低,为了提高北方学子的录取,才分南北榜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