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氏的由来

作者&投稿:白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沈姓氏的由来?详细点~

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邑(今河南叶县)。
先秦时,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湖北地区,在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也有沈氏的足迹。
东汉时,沈姓进入浙江,子孙昌盛,一直到隋朝,浙江武康的沈姓发展成著名的望族。唐朝的两次中原出发南下移民潮中,沈氏为其中一姓进入福建,随后移民广东,明末沈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沈姓大约有3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3%,为宋朝第五十四位姓氏。沈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33%。
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和河南,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北,这三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江浙赣、河南的南北两大块沈姓聚集地。

扩展资料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上海、安徽、河南、广东、湖北、贵州、山东,这七省市又集中了37%。江苏为当代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沈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外散射的分布状。
在近600年期间,沈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区别,向北、中、南的回迁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在苏浙皖、闽台、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沈姓占当地人比例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66.3%的沈姓人群。
在粤桂大部、湖南、江西西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部、重庆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东部、黑吉中西段、内蒙古东部。
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6%一o.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20.3%以上的沈姓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姓

沈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朝初,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於「沈」(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 , 因以国名为氏。 二; 出自「姒」姓,周朝时又有侯国,沈国,其地在安徽省。此地为另一沈国。 家族名人 沈括(1029~1093)字存中,宋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县)。博学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算数等。尝出使契丹。著有梦溪笔谈、长兴集等书。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明长洲人(今江苏省吴县)。少从陈孟贤学,及长,博综典籍,诗文俱佳,尤工於画,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之四大家。著有客坐新闻、石田集、石田诗钞等。 地望分布:浙江吴兴郡。 沈姓起源参考之二 沈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七,在台湾排名第四十。沈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出自少昊金天氏。少昊的后代昧,担任水官,被称为玄冥师。昧的儿子台骀,因为治水有功,被封在汾川,后代建立了沈国,国人以沈为姓。第二种,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季载,被封在沈,建立了沈国,称作沈子国。后来,沈国被蔡国所灭,沈国的遗民就用沈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沈。第三种,是出自芈姓,是楚国王族的后裔。楚庄王封自己的儿子公子贞在沈邑,贞的后人用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姓沈。发展和演变:春秋战国时期,沈姓主要在河南,湖北发展,到汉代时,开始有人移居安徽,浙江,唐代初期,有沈姓开始进入福建,南宋时,开始有沈姓迁居广东。明朝末年,沈斯庵迁居台南,首先进入台湾。沈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沈丘,寿春,吴兴,武康,九江,会稽,乌程,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梅州,宁化,建阳,龙岩,清流,延平,连城,上杭,大浦,善化等。 沈姓起源参考之三 台湾沈姓根在漳州 我们这次来到福建省漳州市,遇到了一位退休的沈先生,听说我们想了解台湾沈姓与漳州的关系,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福建漳州沈氏后人沈济清说:“沈家是个老古国的姓氏,历史相当长,有几千年历史。” 椐考证,沈姓是黄帝的后代,出自于古姬姓。史料记载周文王第十个儿子哺季食采于沈国,子孙后来就以沈国的沈字为姓氏。沈国大概在今河南及安徽一带。沈氏得姓后,传至第四十八代孙沈世纪,是唐初汉族开辟漳州的功臣,宋后被朝廷封为武德候。 郑成功在300多年前,去收复台湾, 他为了能得到我们的祖上武德侯祖沈世纪的保佑,他就从漳州,派沈诚总兵,他的部下到漳州大宗祠,把两个金身,一个沈世纪金身,一个李伯瑶金身,为什么有李伯瑶呢,因为李伯瑶李家跟沈家两个在隋唐的时候就结拜兄弟,郑成功对他就更加敬重(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保佑,就把两个金身从漳州起奉到台湾去。 沈世纪和李伯瑶的金身被安放在台湾斗南镇建的泰安宫里,如今,凡是沈氏武德侯的后裔,都会定期到泰安宫祖庙去祭拜。 沈氏家族不论历史上还是现代都出了不少名人。尤其在开垦台湾,保卫台湾的历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一笔。 明朝沈瑞,是漳州人,明末护朝有功,又同郑成功渡台。于台湾殉职。明朝的沈诚,是漳州诏安人,随郑成功赴台湾,又开垦有功沈光文当年渡海到台湾,暗中为郑成功攻台作内应,还被台湾人民称为台湾文献初祖。 沈保桢是深受台湾人民敬重的政治家、军事家。明末的沈全期是朝迁郎中使,被称为“医祖”、“医圣”。 台湾建的泰安宫多年来按照漳州习惯每年举行春秋二祭。 台湾占整个总人口的35.8%是漳州人。 无论事业多么发达,总也忘不了自己的根在这里。 沈姓来源: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出自芈姓,周代楚国公族封于沈鹿,因以获姓。春秋时,楚庄王有曾孙,名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在安徽临泉县)尹,又称沈尹戌。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当时有个佞臣叫费无极,专门陷害忠直的大臣。楚平王在他的蛊惑下,赴走了太子建,杀死伍奢父子。逼得伍子胥出奔吴国。后业费无极又勾结另一个大夫鄢将师害死左尹郤宛。因郤宛素来以廉洁出名,在楚国颇得人心他的被害,激起了楚国臣民的极大愤怒。此时,沈尹戌更借助民众的力量,杀死了费无极和鄢将师。他也因此获得楚人的敬重。沈尹戌的后代也称沈氏。 3、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二、 沈姓名人:据我所了解的有:沈括(文学、科学家)、 沈周,画家。 沈尹默,书法家。 沈均儒,大概是革命家吧。 沈雁冰,就是矛盾,这个不用说你也知道

出自姬姓中的冉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冉地的国),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周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周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聃国,又名沈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后冉姓子孙因怀念曾经的国家沈,遂冉姓家族中部分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沈姓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姓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季载生伯桓,伯桓生向,向生采,采生乙初,乙初生杼,杼生庚向,平王东迁时入周为卿;庚向生忽,以父勤王事,仍封汝南子爵;忽生不离,袭子爵,不离生幸袭子爵,幸生己济袭子爵,己济生迂,袭子爵,敬贤礼士数十年,国不被兵;迂生楫袭子爵,成公八年(前583),晋栾书来侵,获沈子楫从晋;楫生德胤,袭子爵,德胤生傅袭子爵,傅生逞;逞字循之,袭子爵,敬王元年(前519),吴伐州来,乃助楚及诸侯之师救之,吴攻之,溃而卒;逞生嘉,嘉字惟良,袭子爵,定公四年(前506),晋应蔡侯伐楚之请会诸侯于召陵,沈子嘉不会,夏,晋使蔡公孙姓灭之,秋,楚以沈故围蔡;嘉生二子尹丙尹戊,尹戊字仲逵,奔楚为左司马征吴,春秋传称其忠壮,封叶公,尹戊生诸梁;诸梁字子高,袭叶公,戍申城时,孔子游学至,拜晤叶公(前489);诸梁平白公胜之乱,任左司马兼楚令尹,位兼将相,为楚之一人;功成身退,归叶,约前473年,老于叶。其裔有以叶为姓者,故云沈叶一家。诸梁生尹射尹文等三子,文为楚令尹;文生随,为楚内史参军,平民乱封吴兴侯;随生永中,为左司马;永中生犹行,为齐卫大夫;犹行生安仁,为齐大夫;安仁生同,为齐大夫;同生郢,字文明,秦徵为丞相不就,避居江南;郢生平,字俊之,为汉司马,竹邑侯;平生祖,祖生保,汉文帝时征蛮功,封竹邑侯;保生遵,字伯吾为齐太傅,封敷德侯,徙居九江寿春,生二子盛达;达字伯弘,骠骑将军;达生乾,字仲元,为尚书令;乾生泓,字元良,南阳太守彭城侯;泓生昴,昴,为河南太守;昴生奋,字仲异御史中丞;奋生恪,字仲悌,将作大匠;恪生谦,字文恭,封尚书关内侯;谦生靖,字文光,济阴太守,避王莽之乱隐于桐柏山,三子勋戎台;戎,字威卿,以说降剧贼尹良封海内侯辞不就,避居会稽乌程,卒后追封述善侯,生四子丰懿齐恭;丰字圣通,零陵太守,在治有芝草黄就之瑞,生四子浒仲高景;浒为妄平王相;浒生鸾,字建元,卅举茂才,为别驾从事;鸾生直,字伯平,有清名;直生次子仪,字仲则,汉末徵辟不起;仪生显,字元礼,为左中郎新都都尉封定远侯,以才智显于吴;显生矫,字伯仲;矫生次子陵,字景高,官太傅,东海王越辟为从事,迁长沙太守镇东将军;陵生延,字思长,为桓德安西将军,颖川太守;延生贺,字子宁,中郎参军,圉表真于寿阳,勇冠一时;贺生警,字世明,为京口参军;警生穆夫,为会稽令。穆夫生四子,林,字敬士,东晋安皇帝义熙十二年秋随太尉列裕督军,发建康伐秦,裕谴公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后以攻,晋征虏将军封汉寿伯,武康县志有传详;林生四子,璞字道真,宋太祖时除南平王太常侍淮南太守,文帝元嘉廿七年,守时胎,以地当要卫,积财谷储石矢为守城之备,见武康县志;璞生约,字休文,左目生瞳腰有紫痣,宁始中才兴宗引为安西记室参军,入齐为太子家令,累迁吏部郎,隆昌元年出为东阳太守,明帝徵拜五兵尚书,高祖时任中书令,约历士三代博物多识,武兴府署属公旧宅,故称吴兴地,国史方志均有传记,今各支皆多分派于此,吾派其大宗也。约生旋,字士规,八岁能文,十五举茂才,擢为大学博士,迁南康内史;旋生次子字仲师,累迁尚书,史书陈书有传;众生纯,宝谟阁待制;纯生遽,遽生处俭,处俭生永光,永光生亮,唐中宗嗣圣初徵为相国,旋因谱武辞归;亮生长子伟,为涪川令,后追封太师;伟生恒,追封太傅;恒生介福,追封太傅;长子易直学士,女为唐睿宗皇后,德宗即位诏封三代,赠其家官爵赐之官诰凡一百二十轴皆饰以锦翠,时以为荣;介福生次子易良官司空;易良生晦,自成德号义伦;晦生彦金,知卒章事;彦金生清,大历中为婺州刺史,领兵逐逆党,力战而死赠卫尉卿立祠祀之;清生说,为副团练;说生芳,芳生续,字道坦,登进士,除临海令,因父殁于难以大理寺丞致政,赠赐光禄大夫,娶兵部侍郎史伯瑜女赠太宁郡太夫人,生景术,为尚书左仆射,景术生延年,登进士,为荆州刺史;延年生克,克生进,进生操;操字节夫,登宋太宗淳化壬辰年,贤良方正直言进谏,除监察御史,纠劾权贵,为时所重,卒赠荣禄大夫郇国公;操生长子绅,字子书号心齐,登宋仁宗宝元六年吕秦榜进士,知淳安,除监察御史,历官待读太常寺卿,敷文阁学士,赐金紫金鱼光禄大夫,晋爵开国男,食三百户,赐第凤仪桥,卒赠少师,原配杜平章女,生子二,讳未诨,续梅尚书女,生三子伶备仲;仲生道,道生儒,博学能文著述百部,隐居豫章天岳山,儒生崇仁等六子.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魏晋南北朝是沈姓大举南迁之时。至唐代,沈姓已散居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当地沈族人不屑与审同音,变沈字为尤字,即为尤姓,故沈尤一家。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后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8子,分居宁化、龙岩、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后又有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为沈姓移居台湾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沈氏,又有多支迁往台湾,进而又移居海外。沈姓历代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叶氏尤氏均为沈氏分支,沈叶尤三氏均为季载后裔。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十四位。至2007年,中国沈姓近600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5%,排列第37位。
  沈姓源出有:
  第一支源出嬴姓。
  第二支源出姒姓。
  第三支出自姬姓,冉季载之后。
  第四支源出芈姓。楚穆王时楚国灭河南固始的沈国,楚庄王封孙叔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公子贞于沈鹿,两地后代均以沈为氏 。
  人口分布:
  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皖、闽台、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沈姓占当地人比例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66.3%的沈姓人群。在粤桂大部、湖南、江西西南、贵州北部、重庆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部、河南东部、山东中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东部、黑吉中西段、内蒙古东部,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6%一o.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20.3%以上的沈姓人群。


姓的由来都有什么传说?
1、张姓传说 张姓传说张氏得姓于远古时期的挥,据说他发明了弓箭,因此才有了弓长张这个姓氏的诞生,所以张字由弓而来。2、百姓传说 百这个姓氏,相传是春秋时期秦国名人百里奚的后代。百里奚所在虞国被晋国灭亡后沦为战俘。成为一个叫晋伯的人的家奴。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秦国的君主秦穆公赏识。被...

中国姓氏的由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

中国人姓氏由来?
伯、仲、叔、季、孟、维、孺、太伯、太叔、仲叔、叔孙、季孙、第三、第五等姓氏,分别来自兄弟排行次序、其他亲属辈份次序以及家族次第等。东方、西门、南门、北门、北郭等姓氏,又是以祖上居住的方位为姓。(9)帝王赐姓、贬姓从汉朝起,有不少封建帝王为了笼络臣民,给有功的大臣赐姓,多赐以国姓,即皇家的姓氏...

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
考其来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 1、在父系社会开始后,因为第一代的男性得姓始祖的父亲没有被记载,所以因其母所生之象而创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第一代男性得姓始祖,用女字旁来纪念生育自己的女神,如:姑、姬、姜、妫、姒、姚等。 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

姓氏的由来和发展演变历史
姓氏的由来和发展演变历史 1. 姓的起源: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2. 姓氏的来源:姓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从...

姓氏的由来和历史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姓氏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姓是汉字文化圈用作表示血缘集团的...

姓氏的由来和历史
氏的出现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家族背景和地位。4. 姓氏的来源多样:有的源自土地和皇帝的赐予,如黄帝的裔孙刘;有的以出生地命名,如黄帝的姬姓;有的来源于封号或官职,如上官;还有的因特定事件或事物而得名。5. 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成为了表明家族的重要标志,尽管现代社会中其区分功能有所减弱。

中国姓氏的由来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

中国姓氏是怎样起源的?
历史上,台湾原住民族即此类典型。全世界普遍处于父系传承社会,财产、权力等由父子相传,随父姓是主流。以婚生子女出生后随父姓最为常见。非婚生子女随父姓、随母姓则因各国社会、个人选择而定。父母离婚,子女改名,亦有改为随母姓的情况。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姓的由来 ...

百家姓是怎么由来的,辈份又是怎么来的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

和田县19723285982: 在百家姓里有没有关于沈这个姓的起源或传说 -
史柯双唑: 沈姓,是中国五十大姓氏之一,在江浙地区最有影响.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

和田县19723285982: 姓沈的典故是什么? 姓沈的发源地在哪? -
史柯双唑: 沈姓起源参考 之一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 .周朝初,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受封於「沈」(今河南省平舆县北 ) , 因以国名为氏.出自「姒」姓,周朝时又有侯国,沈国,其地在安徽省.此地为另一沈国. 家...

和田县19723285982: “沈姓”来源 -
史柯双唑: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周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 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周...

和田县19723285982: 沈氏的由来沈字是怎么来的 -
史柯双唑: 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后来演化成一个姓,相传上古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叫季载,成立沈国.沈国君主的后代都以沈为姓.又有古代春秋一贵族受封子爵,有沈子逞、沈子嘉两个人的姓名见于史书记载.他们的后代,也都姓...

和田县19723285982: 沈这个姓是怎么来的? -
史柯双唑: 沈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七,在台湾排名第四十.沈姓的起源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出自少昊金天氏.少昊的后代昧,担任水官,被称为玄冥师.昧的儿子台骀,因为治水有功,被封在汾川,后代建立了沈国,国人以沈为姓.第二种...

和田县19723285982: 沈氏的由来 -
史柯双唑: 沈姓来源 1、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周武王死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

和田县19723285982: 百家姓中的“沈”的由来?
史柯双唑: 百家姓中的“沈”的由来:(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第十子季戴,受封于沈,因氏焉.(2)出自姒姓.周代时又有候国沈国,其地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的沈丘集.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此为另一沈国.《郡望百家姓》云:沈氏望出吴兴郡,相当于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

和田县19723285982: 百家姓中“沈”的由来 -
史柯双唑: 作为一个姓氏,“沈”也有好几种不同的来源,其主要分别就在读音之不同——有的人姓“审”音之沈,有的人则姓“真”音之沈,不可随随便便地混为一谈. 读“审”音的沈姓,是黄帝的后代.《姓纂》上说:“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于沈...

和田县19723285982: 沈姓的由来?
史柯双唑: 关于沈姓的来源,古籍说法不一,但大体可分为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类. 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中,有沈(一作聃),为子爵,称沈子国,在今河南平舆北,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公元前506年为蔡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就是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